CN202818098U - 开关变换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开关变换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8098U
CN202818098U CN2012200908643U CN201220090864U CN202818098U CN 202818098 U CN202818098 U CN 202818098U CN 2012200908643 U CN2012200908643 U CN 2012200908643U CN 201220090864 U CN201220090864 U CN 201220090864U CN 202818098 U CN202818098 U CN 202818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ube
output
coupled
testing circu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908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洪刚
周景海
徐鹏
张加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8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80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变换器电路。该开关变换器电路包括功率级电路。所述功率级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当第一功率管开通时,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实时采样第一功率管上的电流,生成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当第二功率管开通时,虚拟电流检测电路通过计算生成虚拟电流检测信号。检测电容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和虚拟电流检测信号相结合,生成电流检测信号,控制电路接收检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开关。该电流检测电路内部结构简单,外部所需引脚少,尤其适用于采用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的电路和采用过流保护控制的电路。

Description

开关变换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变换器电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变换器电路中的电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如今的开关变换器电路通常将电流引入控制环路中,进而实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因此需要用到电流检测及控制技术。在采用自适应电压定位(Adaptive Voltage Position)控制和和电流过流保护(Over Current Protection)控制的开关变换器电路中,电流的检测和控制尤其重要。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是近几年来在开关变换器电路中应用相当广泛的控制方法。采用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的开关变换器电路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的基本数学关系可参看图1。如图1所示,其纵坐标为稳压器输出电压VO,横坐标为稳压器输出电流IO,并且稳压器输出电压VO与输出电流IO呈函数关系:
Figure 594082DEST_PATH_IMAGE001
        (1)
其中R为其变化斜率,VSET、R均为定值。
图2A是现有的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电路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如图2A所示,开关变换器电路通过并联在电感L上的电容Cs和电阻Rs来检测电感直流电阻DCR(direct current resistor)中的电流,从而实现检测输出电流的目的。具体原理如下:当时间常数Cs×Rs等于时间常数L/DCR时,电容Cs上的电压Vcs等于电感直流电阻DCR上的电压,即
Vcs=iL×DCR        (2)
电感电流iL与Vcs/DCR成正比。当电感L选定后,电感直流电阻DCR是确定的,因此通过检测电容Cs上的电压Vcs即可确定电感电流iL的值。
然而,图2A中的电路需要芯片提供两个额外的引脚接收电容Cs两端电压差;并且,电感直流电阻DCR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将会影响电感电流值的检测。
图2B示出了电感电流中间值采样电路中的各信号波形,其中iL代表电感电流,Spulse代表样脉冲,iS代表采样电流。电感电流中间值采样电路在下功率管开启时段的中间时间点采样下功率管中的电流,然后将采样得到的电流值保持到下个周期采样时。通过这个方法采样得到的电流值近似于电感电流平均值。然而采样保持电路将会在反馈环路中产生较大的延迟,从而影响电路的瞬态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开关变换器电路的电流检测电路,该电流检测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且无需芯片提供额外引脚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变换器电路,包括:功率级电路,包括串联耦接的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功率级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之间的节点提供输出电压;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具有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该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功率管,在所述第一输出端提供表征第一功率管开启时所述第一功率管上的电流的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在其输出端提供表征第二功率管上的电流的虚拟电流检测信号;检测电容,第一端接地,第二端可选择地耦接至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当第一功率管开启时接收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当第二功率管开启时接收虚拟电流检测信号;控制器,其输入端耦接到所述检测电容的所述第二端,在其第一输出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在其第二输出端产生第二控制信号;驱动器,其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至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控制端,其第二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二功率管的控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耦接在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检测电容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开启时闭合,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所述检测电容上;第二检测开关,耦接在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检测电容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在所述第二功率管开启时闭合,将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所述检测电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还包括选择开关,耦接在所述检测电容与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二者之间,第一控制端耦接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当所述第一功率管开启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电容,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上,当所述第二功率管开启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电容,将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源,该电流源一端接地,另一端提供所述虚拟电路检测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还包括电阻器,该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至所述电流源的控制端,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还具备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还具备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在第一功率管开启时将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的电流峰值的最大值信号和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的电流谷值的最小值信号提供给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并且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收一个表征第二功率管开启时长的时间信号,当第二功率管开启时,在其输出端提供表示所述最大值信号与所述最小值信号之间的差除以所述时间信号的商的信号,作为虚拟电流检测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的基本数学关系图;
图2A是现有的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电路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电感电流中间值采样电路中的各信号波形;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的示意图;
图4为开关变换器电路100中电流检测信号Is,第一功率管的驱动信号GHS和第二功率管的驱动信号GLS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200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300的示意图;
图7为开关变换器电路300中电流检测信号Is,第一功率管的驱动信号GHS和第二功率管的驱动信号GLS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8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4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应当理解,当称元件“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开关变换器电路100包括功率级电路,所述功率级电路包括串联耦接的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所述功率级电路接收输入电压VIN,在驱动信号GHS和GLS的控制下将输入电压转换成输出电压提供给负载,在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之间的节点提供该输出电压;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具有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输入端耦接至第二功率管102,当第二功率管102开启时,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检测第二功率管102上的电流,并且提供表征第二功率管102上的电流的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到其输出端;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当第一功率管101开启时,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在其输出端提供表征第一功率管101上的电流的虚拟电流检测信号;检测电容107,第一端接地,第二端可选择地耦接至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的第一输出端和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的输出端,当第二功率管102开启时,所述检测电容107耦接至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以接收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当第一功率管101开启时,所述检测电容107耦接至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以接收虚拟电流检测信号,基于所述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和虚拟电流检测信号,所述检测电容107提供电流检测信号;控制器108,输入端耦接到所述检测电容107的第二端,接收电流检测信号,并基于电流检测信号,在其第一输出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在其第二输出端产生第二控制信号;驱动器109,其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至控制器108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提供驱动信号GHS和GLS到所述功率级电路。例如,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耦接至第一功率管的控制端,其第二输出端耦接至第二功率管的控制端。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开关变换器电路100还包括:第一检测开关104,耦接在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的输出端和检测电容107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当所述第二功率管102开启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104闭合,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107上;第二检测开关106,耦接在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的输出端和检测电容107的第二端之间,述第二检测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当所述第一功率管101开启时,所述第二检测开关106闭合,将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107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所述第一检测开关104和第二检测开关106可以由选择开关来替代。该选择开关可以耦接至检测电容107与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和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二者之间。第一控制端耦接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当所述的第二功率管102开启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和检测电容107,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107上;当所述第一功率管101开启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和检测电容107,将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107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包括电流源10。该电流源10一端接地,另一端提供该虚拟电路检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100还包括片外电阻110。该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至所述电流源的控制端,另一端接地。通过改变电阻110的阻值,可以调节虚拟电流检测电路105中的电流源10的电流。
图4为开关变换器电路100中的电流检测信号Is,第一功率管101的驱动信号GHS和第二功率管102的驱动信号GLS的波形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详细阐述图3中的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的工作原理。
图3中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均采用N型场效应管来实现,并且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是同步开关管,两者交替导通,因此驱动信号GHS和GLS相位正好相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道,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均可以采用N型场效应管,P型场效应管,二极管或三极管来实现。当采用不同的晶体管时,驱动信号有可能是同相也有可能是反相的。例如当第一功率管101采用P型场效应管,而第二功率管采用N型场效应管时,驱动信号GHS和GLS就是同相的,即当驱动信号GHS和GLS为低电平时,第一功率管101开启,第二功率管102关闭,开关变换器电路的电感中的电流等同于第一功率管101中的电流,当驱动信号GHS和GLS为高电平时,第一功率管101关闭,第二功率管102开启,电感中的电流等同于第二功率管102中的电流;当第一功率管101采用P型场效应管,而第二功率管采用二极管时,驱动信号GLS就不再需要了,即当驱动信号GHS为低电平时,第一功率管101开启,电感中的电流等同于第一功率管101中的电流,当驱动信号GHS为高电平时,第一功率管101关闭,电感中的电流等同于第二功率管102中的电流。
图4中,当驱动信号GHS为低电平,驱动信号GLS为高电平时,第一功率管101关闭,第二功率管102开启。此时实时检测电路103检测流过第二功率管102的电流,输出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同时第一检测开关104闭合,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107上。由于此时第二功率管102中的电流是以一定斜率下降的,因此电流检测信号以及检测电容107上的电压也以相同的斜率下降,如图4中波形Is的实线段所示。当驱动信号GHS为高电平,驱动信号GLS为低电平时,第一功率管101开启,第二功率管102关闭,同时第二检测开关106闭合,虚拟检测电路103中的电流源10给检测电容107充电,检测电容107上的电压以一定的斜率上升,相当于虚拟检测电路105向检测电容107输出一个虚拟电流检测信号,如图4中波形Is的虚线所示。通过调整电流源10的电流和检测电容107的值,可以使检测电容107上的电压跟随第一功率管101中的电流的上升斜率,并且具有和实时电流检测信号相一致的幅值。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检测电容107上的电压即为电流检测信号Is,可以在整个周期内完全反映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中的电流。实时电流检测电路103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电路结构,在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电流检测信号Is具有最大值Ipeak和最小值Ivalley,因此当第一功率管101开启时,虚拟电流检测信号的斜率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3)
其中tonHS为第一功率管开启的时长。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200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中的虚拟电流检测电路205实现以上等式(3)中的功能,即根据第二功率管中的电流峰值Ipeak,谷值Ivalley以及第一功率管的开启时长tonHS产生斜率为di/dt的虚拟电流检测信号。具体来说,开关变换器电路200与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的区别在于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不同。即当第二功率管202开启时,实时电流检测电路203除了提供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外,还提供表征流过第二功率管202的电流峰值的最大值信号Ipeak和表征流过第二功率管202的电流谷值的最小值信号Ivalley;虚拟电流检测电路205接收所述最大值信号Ipeak,所述最小值信号Ivalley以及表征第一功率管201开启时长的时间信号tonHS,当第一功率管201开启时,基于所述最大值信号Ipeak,所述最小值信号Ivalley以及所述时间信号tonHS,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205提供虚拟电流检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征第一功率管201开启时长的时间信号tonHS是根据上一周期中第一功率管201开启时长得到的。
与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类似,开关变换器电路200通过选择开关或者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和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207上。因此,检测电容207上将产生表征整个周期内的第一功率管201和第二功率管202中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Is。控制器208耦接到检测电容207,接收电流检测信号Is,基于该电流检测信号Is,输出控制信号到驱动器209。驱动器将控制信号加强后输出驱动信号GHS和GLS来控制第一功率管201和第二功率管202。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300。与图3中的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相比,图6中的实时电流检测电路303的输入端耦接至第一功率管301,当第一功率管301开启时,所述实时检测电路303检测第一功率管301上的电流,并且提供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301的电流的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到其输出端;当第二功率管302开启时,虚拟电流检测电路305提供表征流过第二功率管302上的电流的虚拟电流检测信号到其输出端。检测电容307可选择地耦接至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303的输出端和虚拟电流检测电路305的输出端,当第一功率管301开启时,所述检测电容307耦接至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303,以接收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当第二功率管302开启时,所述检测电容307耦接至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305,以接收虚拟电流检测信号,基于所述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和虚拟电流检测信号,所述检测电容307提供电流检测信号Is。开关变换器电路300的其它电路结构与开关变换器电路100一致,为叙述简明,这里不再详述。
在开关变换器电路300中,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305包括电流源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300还包括片外电阻310。通过改变电阻310的阻值,可以调节虚拟电流检测电路305中的电流源30的电流。
图7为开关变换器电路300中电流检测信号Is,第一功率管的驱动信号GHS和第二功率管的驱动信号GLS的波形。下面结合图6和图7详细阐述图6中的开关变换器电路300的工作原理。
驱动信号GHS和驱动信号GLS分别为第一功率管101和第二功率管102的驱动信号。当驱动信号GHS为高电平,驱动信号GLS为低电平时,第一功率管301开启,第二功率管302关闭。此时实时检测电路303检测流过第一功率管301的电流,输出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同时第一检测开关304闭合,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307上。由于此时第一检测开关304中的电流是以一定斜率上升的,因此电流检测信号以及检测电容307上的电压也以相同的斜率上升。当驱动信号GHS为低电平,驱动信号GLS为高电平时,第一功率管301关闭,第二功率管302开启,同时第二检测开关306闭合,虚拟检测电路中的电流源30给检测电容307放电,检测电容307上的电压以与电感电流下降斜率一致的斜率下降,相当于虚拟检测电路305向检测电容307输出一个虚拟电流检测信号。通过调整电流源30的电流和检测电容307的值,可以使检测电容307上的电压值跟随第二功率管302中的电流的下降斜率,并且具有和实时电流检测信号相一致的幅值。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检测电容107上的电压可以在整个周期内完全反映第一功率管301和第二功率管302中的电流,如图7所示。检测电容307上的电压即为电流检测信号Is。实时电流检测电路303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电路结构,此处不再说明。
开关变换器电路300的工作原理与开关变换器电路100的工作原理相同,为叙述简明,此处不再说详细明。
如图7中所示,电流检测信号Is具有最大值Ipeak和最小值Ivalley,因此当第二功率管开启时,虚拟电流检测信号的斜率可以根据下式确定:
Figure 290960DEST_PATH_IMAGE003
   (4)
其中tonLS为第二功率管开启的时长。
图8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电路400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中的虚拟电流检测电路405实现以上方程(4)中的功能,即根据第一功率管中的电流峰值Ipeak,谷值Ivalley以及第二功率管402的开启时长tonLS产生斜率为di/dt的虚拟电流检测信号。具体来说,开关变换器电路400与开关变换器电路300的区别在于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不同。即当第一功率管401开启时,实时电流检测电路403还提供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401的电流峰值的最大值信号Ipeak,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401的电流谷值的最小值信号Ivalley;虚拟电流检测电路405接收所述最大值信号Ipeak,所述最小值信号Ivalley以及表征第二功率管402开启时长的时间信号tonLS,当第二功率管402开启时,基于所述最大值信号Ipeak,所述最小值信号Ivalley以及所述时间信号tonLS,虚拟电流检测电路405提供虚拟电流检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征第二功率管402开启时长的时间信号tonLS是根据上一周期中第二功率管402开启时长得到的。
与开关变换器电路300类似,开关变换器电路400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和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407上,因此,检测电容407上将产生表征整个周期内的第一功率管401和第二功率管402中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Is。控制器408耦接到检测电容407,接收电流检测信号,基于该电流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驱动器409。驱动器将控制信号加强后输出驱动信号GHS和GLS来控制第一功率管401和第二功率管402。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以上应用在开关变换器电路100,200,300和400中的电流检测电路可以应用在很多开关变换器电路中,如BUCK,BOOST,BUCK-BOOST等等。以上电流检测电路尤其适用于采用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方法或过流保护控制方法的电路中。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开关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包括:
功率级电路,包括串联耦接的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所述功率级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之间的节点提供输出电压;
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具有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该输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功率管,在所述第一输出端提供表征第一功率管开启时所述第一功率管上的电流的实时电流检测信号;
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在其输出端提供表征第二功率管上的电流的虚拟电流检测信号;
检测电容,第一端接地,第二端可选择地耦接至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当第一功率管开启时接收实时电流检测信号,当第二功率管开启时接收虚拟电流检测信号;
控制器,其输入端耦接到所述检测电容的所述第二端,在其第一输出端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在其第二输出端产生第二控制信号;
驱动器,其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至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其第一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控制端,其第二输出端耦接至所述第二功率管的控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还包括:
第一检测开关,耦接在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检测电容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开启时闭合,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所述检测电容上;
第二检测开关,耦接在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检测电容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在所述第二功率管开启时闭合,将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所述检测电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还包括选择开关,耦接在所述检测电容与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二者之间,第一控制端耦接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控制端耦接至所述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当所述第一功率管开启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实时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电容,将实时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上,当所述第二功率管开启时,所述选择开关连接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电容,将虚拟电流检测信号耦合到检测电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源,该电流源一端接地,另一端提供所述虚拟电路检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变换器电路还包括电阻器,该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至所述电流源的控制端,另一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还具备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还具备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所述实时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在第一功率管开启时将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的电流峰值的最大值信号和表征流过第一功率管的电流谷值的最小值信号提供给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并且所述虚拟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收一个表征第二功率管开启时长的时间信号,当第二功率管开启时,在其输出端提供表示所述最大值信号与所述最小值信号之间的差除以所述时间信号的商的信号,作为虚拟电流检测信号。
CN2012200908643U 2011-03-16 2012-03-13 开关变换器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80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49,733 2011-03-16
US13/049,733 US8836304B2 (en) 2011-03-16 2011-03-16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with virtual current sens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8098U true CN202818098U (zh) 2013-03-20

Family

ID=4682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3748.7A Active CN102916579B (zh) 2011-03-16 2012-03-13 开关变换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2009086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8098U (zh) 2011-03-16 2012-03-13 开关变换器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3748.7A Active CN102916579B (zh) 2011-03-16 2012-03-13 开关变换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36304B2 (zh)
CN (2) CN102916579B (zh)
TW (1) TWI4897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310A (zh) * 2014-01-31 2015-05-06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电流模拟电路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94406B1 (en) 2008-06-05 2020-07-22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f polymer functional evolution during-synthesis
CN102946130B (zh) 2012-11-30 2015-01-07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3475214A (zh) 2013-09-06 2013-12-25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US9716432B2 (en) 2014-02-27 2017-07-25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constant on-time controller thereof
KR102224286B1 (ko) * 2014-04-03 2021-03-08 주식회사 솔루엠 전원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US9871508B2 (en) * 2014-12-19 2018-01-16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Smart switch for connecting an input power supply to a load
US9887625B2 (en) * 2015-07-09 2018-02-06 Dialog Semiconductor (Uk) Limited Output current monitor circuit for switching regulator
US9853548B1 (en) * 2017-02-06 2017-12-26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Incorporated Accurate high-side current emulation with auto-conversion for smart power stage applications
US10063146B1 (en) * 2017-03-31 2018-08-28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Cayman) Ltd. Full-time inductor current monitoring method by sensing low side switch
US10348198B2 (en) * 2017-08-30 2019-07-09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feedback current in a DC-DC converter
US11150712B2 (en) * 2019-04-30 2021-10-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mart controller with phantom inductor current sensing for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ies
US10830799B1 (en) 2019-07-12 2020-11-10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Cayman) Ltd. Temperature and VGS compensation for current sensing using Rdson in MOSF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6528A (en) * 1999-11-02 2000-12-26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ssless current sensing in buck converters working with low duty cycles and high clock frequencies
US7148669B2 (en) * 2004-02-02 2006-12-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 Body Corporate Predictive digital current controllers for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s
US7372238B1 (en) * 2004-04-29 2008-05-1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ep-down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ion
US7045993B1 (en) * 2004-04-29 2006-05-16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ep-down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ion
JP5191671B2 (ja) * 2007-02-17 2013-05-0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加算器及び電流モード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
US7936160B1 (en) * 2007-04-25 2011-05-03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alley emulated current mode control
JP5228416B2 (ja) * 2007-09-12 2013-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電流出力制御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
JP5205083B2 (ja) * 2008-03-07 2013-06-0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310A (zh) * 2014-01-31 2015-05-06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电流模拟电路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和方法
CN104597310B (zh) * 2014-01-31 2017-05-17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电流模拟电路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5652A1 (en) 2012-09-20
TWI489756B (zh) 2015-06-21
TW201240313A (en) 2012-10-01
US8836304B2 (en) 2014-09-16
CN102916579A (zh) 2013-02-06
CN102916579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8098U (zh) 开关变换器电路
CN101594048B (zh) 一种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pwm型降压变换器
TWI492511B (zh) 升降壓變換器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01640477B (zh) 限制平均输入电流的电压调节电路及其限流方法
CN104821715A (zh) 升降压开关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03898B (zh) Dc-dc变换器
CN103378617B (zh) 一种锂电充电电路
CN102223067B (zh) 驱动恒流源负载的装置及方法
CN203206535U (zh) Led电路及其驱动电路
CN103023326A (zh) 恒定时间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开关型调节器
CN104486891A (zh) Led驱动电路及恒定电流驱动器
CN111796196B (zh) 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
US20070279945A1 (en) Flyback converter with improv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CN102360234A (zh)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和电流控制方法
CN102944723A (zh) 一种电压检测电路以及电压检测方法
CN106535391B (zh) 尖峰电流吸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
CN101917807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CN104283420B (zh) 具压降补偿功能的电压转换控制器及电压转换电路
CN102237791A (zh) 适应性斜率补偿模块及其方法
CN203339958U (zh) 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检测线电压补偿电路
CN204291527U (zh) Led驱动电路及恒定电流驱动器
CN101656465A (zh) 控制电路、电源转换器以及控制方法
Jakobsen et al. Interleaved buck converter with variable number of active phases and a predictive current sharing scheme
CN104052276B (zh) 自动调整用于开关调节器的零交叉电路的系统和方法
CN106655751B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