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7458U -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 Google Patents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7458U
CN202817458U CN 201220435974 CN201220435974U CN202817458U CN 202817458 U CN202817458 U CN 202817458U CN 201220435974 CN201220435974 CN 201220435974 CN 201220435974 U CN201220435974 U CN 201220435974U CN 202817458 U CN202817458 U CN 202817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ontact
rigid sliding
contact line
insulating cov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359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百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BA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BA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BA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BA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359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17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74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包括上部的铜导体以及下部的铁基,其还包括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包裹住刚体滑触线,并且绝缘护套上开设有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有槽口的绝缘护套将刚体滑触线包裹起来,在不影响刚体滑触线与集电器配合的情况下,使得空气中的灰尘无法覆盖在刚体滑触线上,保证了刚体滑触线与集电器之间的稳定配合,从而使的刚体滑触线的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供电技术,具体涉及滑触线。
背景技术
滑触线又称行车滑触线,安全滑触线。用于给移动中的设备供电,由两部分组成:滑线导轨(固定部分,与电源相接,常导轨由单长4.5m/根或者6米/根连接而成),集电器(滑动部分,可在滑线轨道上或内滑动并与铜条接触取电,集电器用于与移动电机相连)。
目前普遍采用安全滑触线(管式,封闭),排式滑触线,刚体滑触线,单极滑触线等,在防护等级、绝缘方面有很大改进,安全可靠。
钢体滑触线用于高电流设备,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载流量,最大可达3000A以上,电压等级可达到5KV以上。广泛应用于高温,高湿、高电压、强腐蚀、多粉尘等环境中。其一般由梯型铜棒和槽钢或由“T”型铜排和槽型铝结合相构成。用高强度专用绝缘子作支撑,从而组成向各种起重机械设备馈电的移动滑触线。
由于钢体滑触线的特殊性,在平时使用时都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由于钢体滑触线广泛应用于高温,高湿、高电压、强腐蚀、多粉尘等环境中,暴露在空气中的钢体滑触线上很容易被粉尘覆盖,大量粉尘的覆盖,不仅会出现爬电问题,还会极大的影响钢体滑触线与集电器之间的接触性,大大影响钢体滑触线与集电器之间的导电性,严重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再者,由于钢体滑触线其载流量达3000A以上,而电压等级可达到5KV以上,并且其又直接暴露,这样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使得现有钢体滑触线只能够应用于不易接触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钢体滑触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出现性能不稳定以及安全性不高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该滑触线上设置有相应护套,避免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有效提高安全刚体滑触线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所述刚体滑触线包括上部的铜导体以及下部的铁基,其还包括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包裹住刚体滑触线,并且绝缘护套上开设有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绝缘护套包括包裹刚体滑触线铁基的绝缘外壳和套设在刚体滑触线铜导体上的绝缘罩,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与刚体滑触线铁基相吻合的安置槽,所述绝缘罩上开设有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罩包括:
保护壁,所述保护壁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相配合,保护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
支撑壁,所述支撑臂对称设置在保护壁的两侧;
弹性壁,所述弹性壁与支撑壁相接,并通过自身弹力支撑保护壁不接触铜导体顶部滑触面。
再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壁包括第一弧形壁、连接臂以及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的一端与支撑壁相接,并且第一弧形壁的弯曲方向面向绝缘罩外侧,第一弧形壁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第二弧形壁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弧形壁的弯曲方向面向绝缘罩内侧,其另一端作为绝缘罩的连接端。
再进一步的,所述槽口沿保护壁宽度方向设置,并沿保护壁延伸方向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罩和绝缘外壳一体成型构成绝缘罩。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罩和绝缘外壳之间通过安插结构可拆卸相接构成绝缘罩。
再进一步的,所述安插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罩上的安插块以及设置在绝缘外壳上与安插块相配合的安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上安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的底部中开设有导气管。
根据上述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开设有槽口的绝缘护套将刚体滑触线包裹起来,在不影响刚体滑触线与集电器配合的情况下,使得空气中的灰尘无法覆盖在刚体滑触线上,保证了刚体滑触线与集电器之间的稳定配合,从而使的刚体滑触线的性能稳定。
(2)由于避免灰尘的大量堆积,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体滑触线的抗爬电性好。
(3)通过绝缘护套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刚体滑触线的安全性,使其适用于易接触场合,大大提高刚体滑触线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钢体滑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一体式绝缘护套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体式绝缘护套的俯视图;
图4为一体式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组合式绝缘护套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组合式绝缘护套中绝缘罩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组合式绝缘护套中绝缘外壳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组合式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采用重型钢基的一体式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采用重型钢基的组合式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设有暖气导气管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钢体滑触线100主要由下部的铁基101和安置于铁基101上部的铜导体102组成。
铁基101的横截面为倒“T”形,其顶部设置有燕尾形安置块101a。
铜导体102包括上部的方形导体102a和位于下部的安置部102b,安置部102b为横截面为倒梯形,其上上开设有与安置块101a相配合燕尾槽102c。
铜导体102通过其上的燕尾槽102c与铁基上的燕尾形安置块101a配合,稳固的安置在铁基101上,由此形成钢体滑触线10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倒梯形结构的安置部102b上设置燕尾槽102c,在配合燕尾形安置块101a,使得铜导体102与铁基101组合时,两者之间接触面积达到最大,不会产生任何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有效提高钢体滑触线100的稳定性。
提高上述刚体滑触线100在使用时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在刚体滑触线100的外侧包裹一层绝缘护套200,通过绝缘护套200的包裹使得空气中粉尘无法覆盖刚体滑触线100,有效保证刚体滑触线100使用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绝缘护套200的隔离作用,使得外接物体无法直接接触到刚体滑触线100,有效提高刚体滑触线100的安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一些易接触的场合。为避免由于绝缘护套200的包裹和隔离,使其无法与集电器配合,本实用新型还在绝缘护套200开设有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取电的槽口2021a,通过该槽口2021a保证了刚体滑触线100的功能。
如图2所示,绝缘护套200由相应的绝缘材料一体成型构成,包括用于包裹刚体滑触线铁基101的绝缘外壳201和套设在刚体滑触线铜导体102上的绝缘罩202两部分。
绝缘外壳201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外部形状与铁基101形状相配合,即为倒“T”形,同时在绝缘外壳201上开设有与铁基101相配合的安置槽201a,该安置槽201为倒“T”形,并与铁基101间隙配合,由此能够对铁基101形成良好地包裹效果。再者,绝缘外壳201整体形状采用与铁基101相配合的形状,由此能够采用最少材料就能够形成绝缘外壳201,大大降低成本。
为保证绝缘外壳20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防护力,该绝缘外壳201的壳壁厚度一致。
再者,为了便于铁基101安置于安置槽201a中,本实例在安置槽201a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201b。这些凸起201b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并沿安置槽201a底部的延伸方向设置,同时凸起201b在安置槽201a底部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分布。通过圆弧形凸起201b的支撑和导向作用,使得铁基101能够有效克服与安置槽201a内壁之间的阻力,快速安置于安置槽201a中。
参见图2,位于绝缘外壳201上部的绝缘罩202,用于对铜导体102形成保护。其套设在铜导体102上,在与铜导体102顶部滑触面对应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取电的槽口2021a,并且绝缘罩202通过自身弹力的支撑,使得绝缘罩202的顶部与铜导体102顶部的滑触面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不接触,由此对铜导体102形成绝缘保护。
由此,本实例中,绝缘罩202主要由一保护壁2021、两支撑壁2022以及两弹性壁2023组成。
其中,保护壁2021与铜导体102顶部滑触面相配合,对铜导体102顶部滑触面形成保护,其上开设若干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2021a。
参见图3,槽口2021a为沿保护壁2021宽度方向开设的长方形槽口,具体的长度与铜导体102的宽度相吻合;在保护壁2021的延伸方向(即铜导体102的延伸方向)上,槽口2021a采用等距的方式分布。由此形成的保护壁2021不仅能够对铜导体102顶部滑触面形成绝缘保护,同时又能够保证铜导体102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以及集电器能够拾取到足够的电量。
两支撑壁2022,用于支撑保护壁2021,其对称设置在保护壁2021的两侧。为能够形成良好地支撑效果,两支撑壁2022分别向两侧呈一定角度与保护壁2021相接,具体的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可以为120°、145°等。
两弹性壁2023分别用于连接两支撑壁2022和绝缘外壳201,同时弹性壁2023能够对与其相接的支撑壁2022产生向上的弹力,使得支撑壁2022在此力的作用下对保护壁2021形成向上的支撑,使得保护壁2021在没有向下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不接触铜导体顶部滑触面的状态。
为使弹性壁2023具有持久和稳定的弹力,本实例中的弹性壁2023主要包括第一弧形壁2023a、连接臂2023b以及第二弧形壁2023c。
第一弧形壁2023a的一端与支撑壁2022的自由端相接,并且第一弧形壁的弯曲方向面向绝缘罩外侧,其形成的弧形开口水平向上。
连接臂2023b水平方向设置,其一端与第一弧形壁2023a的另一端相接,连接臂2023b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壁2023c的一端相接。
第二弧形壁2023c的另一端作为绝缘罩的连接端与绝缘外壳201相接,并且第二弧形壁2023c的弯曲方向面向绝缘罩内侧。
由此形成的弹性壁2023通过弧形壁之间的配合实现产生持久和稳定的弹力。
在上述弹性壁2023的方案中第一弧形壁2023a、第二弧形壁2023c以及连接臂2023b的厚度一致,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壁2023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弧形壁2023a和第二弧形壁2023c的弧度大小和连接臂2023b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图4所示为采用上述方案形成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在使用时将刚体滑触线对应直接安插在绝缘护套中,此时绝缘护套中的绝缘外壳紧紧的包裹住刚体滑触线的铁基部分,而绝缘护套中的绝缘罩则套在刚体滑触线的铜导体上。此时在没有与集电器配合使用时,绝缘罩中弹性壁产生的弹力将保护壁始终保持在不接触铜导体顶部滑触面的状态。
由于刚体滑触线安全处于绝缘护套中,粉尘根本无法覆盖于刚体滑触线上,使得其具有良好防尘效果。
在使用时,刚体滑触线通电,将集电器置于刚体滑触线上,此时集电器将对保护壁产生向下的力,并克服弹性壁的弹力,使得保护壁向下移动并与刚体滑触线上的铜导体顶部滑触面接触,此时集电器将通过保护壁上的槽口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接触进行拾取电量。槽口的大小以及分布数量能够保证集电器与刚体滑触线接触时拾取足够的电量。
当集电器沿滑触线移动时,沿其移动方向不断的将铜导体上绝缘罩中的保护壁向下压,并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接触。保护壁中脱离集电器压力的部分,在弹性壁弹力的作用下将恢复至不接触铜导体顶部滑触面的状态。
由此,通电的刚体滑触线只有与集电器接触的部分才与外界相接,其余部分都处于绝缘护套的绝缘保护中,非常的安全。
实例2
本实例的方案与实例1的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例中的绝缘护套200由用于包裹刚体滑触线铁基101的绝缘外壳201和套设在刚体滑触线铜导体102上的绝缘罩202可拆卸相接而成。
参见图5,本实例中绝缘护套200上的绝缘外壳201和绝缘罩202与实例1中的绝缘外壳和绝缘罩结构和功能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但是绝缘外壳201两端和绝缘罩202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两安插结构203进行可拆卸相接。
安插结构203采用与绝缘护套相同材质制成,其主要包括设置在绝缘罩202连接端上的安插块203a和设置在绝缘外壳201连接端上的安插槽203b。
参见图6,安插块203a为内部中空的方形结构,这样使得安插块203a能够进行适当的变形,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又能够便于安装和提高安装后的稳固性。
安插块203a与绝缘罩202的连接部分采用一圆弧面203a1,这样形成一个与安插槽203b相配合的安插端203a2,在安插块203a安装时圆弧面203a1可作为一导向面,便于安插块203a安插于安插槽203b中。
参见图7,安插槽203b具体为开口水平向内的结构,其由一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侧壁203b1、与第一侧壁203b1自由端垂直相接的第二侧壁203b2以及由第二侧壁203b2自由端水平向内延伸的第三侧壁203b3构成。此处所述向内是相对于绝缘外壳201内的安置槽201a而言。
为了便于安插块203a的安置,将安插槽203b中第三侧壁203b3的自由端的上端角设计成导向斜面203b4。
图8所示为采用上述方案形成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在使用时可先将绝缘护套200中的绝缘外壳201包裹在刚体滑触线中的铁基上,再将绝缘罩202两端的安插块203a分别安插于绝缘外壳201上的安插槽203b中,由安插块203a通过自身的中空结构进行一定的弹性变形,与安插槽203b形成稳固的连接,从而实现绝缘罩202与绝缘外壳201可拆卸相接,并套设住铜导体。
对于该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使用过程与上述一致,此处不加以赘述。
实例3
本实例提供的刚体滑触线与实例1提供的刚体滑触线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刚体滑触线100的组成结构以及绝缘护套200上的绝缘外壳201和绝缘罩202之间的连接结构。
参见图9,本实例中刚体滑触线100主要由下部的重型钢基101和安置于铁基101上部的铜导体102组成。
重型钢基101的横截面为倒“T”形,其顶部设置有横截面为方形的安置块101a,并两者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铜导体102的横截面为凸台状,铜导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安置块101a相配合的安置槽102a。
铜导体102通过其上的安置槽102a与铁基上的方形安置块101a配合,稳固的安置在重型钢基101上,由此形成钢体滑触线100。
绝缘护套200中绝缘外壳20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实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绝缘罩202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实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但是为与铜导体102外侧相配合,在绝缘罩202和绝缘外壳201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一弧形过渡段205,该弧形过渡段205的弧度大小与铜导体102外侧相配合。通过该弧形过渡段205不仅实现绝缘外壳201和绝缘罩202之间的连接,还是实现绝缘护套200与刚体滑触线100完美配合。
具体的该弧形过渡段205由绝缘外壳201的连接端向外延伸形成,其厚度与绝缘外壳201的厚度一致,并与绝缘罩202之间一体成型。
实例4
本实例提供的刚体滑触线与实例2提供的刚体滑触线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刚体滑触线100的组成结构以及绝缘护套200上的绝缘外壳201和绝缘罩202之间的连接结构。
参见图10,本实例中刚体滑触线100主要由下部的重型钢基101和安置于铁基101上部的铜导体102组成。
重型钢基101的横截面为倒“T”形,其顶部设置有横截面为方形的安置块101a,并两者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铜导体102的横截面为凸台状,铜导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安置块101a相配合的安置槽102a。
铜导体102通过其上的安置槽102a与铁基上的方形安置块101a配合,稳固的安置在重型钢基101上,由此形成钢体滑触线100。
绝缘护套200中绝缘外壳20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实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绝缘罩202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实例1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绝缘外壳201和绝缘罩202之间实现可拆卸相接的安插结构203也包括设置在绝缘罩202连接端上的安插块203a和设置在绝缘外壳201连接端上的安插槽203b。
安插槽203b的具体结构与实例2中的相同,此处不加以赘述。安插块203a为方形实心结构,其与铜导体102相配合部设置有弧形槽203a3。由此实现绝缘护套200与刚体滑触线100完美配合。
实例5
本实例是对上述四种实例中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提出的改进,使得上述两种实例中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在寒冷的环境下不会结冰,能够适用于各种寒冷地区。
参见图11,本实例对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上的绝缘护套200进行了改进,在绝缘护套200上绝缘外壳201的底部中设置有相应的导气管204。该导气管204连通相应的暖气源,使得流经其内的暖气与绝缘外壳201内的刚体滑触线100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刚体滑触线100使用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其受冷结冰,从而使其能够适用于寒冷地区,从而能够保证使用该滑触线的设备在寒冷环境下的进行稳定的工作。
对于导气管204的大小、个数以及具体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稳定,只要能够保证刚体滑触线100所有部分的温度基本一致即可。
图11所示为对采用一体式绝缘护套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进行改进,但本方案并不限于此,其同样适用于实例2至4中给出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以及其他相应的刚体滑触线。具体结构如上所述,此处不加以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刚体滑触线包括上部的铜导体以及下部的铁基,其还包括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包裹住刚体滑触线,并且绝缘护套上开设有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护套包括包裹刚体滑触线铁基的绝缘外壳和套设在刚体滑触线铜导体上的绝缘罩,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与刚体滑触线铁基相吻合的安置槽,所述绝缘罩上开设有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包括:
保护壁,所述保护壁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相配合,保护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铜导体顶部滑触面与集电器配合接触的槽口;
支撑壁,所述支撑臂对称设置在保护壁的两侧;
弹性壁,所述弹性壁与支撑壁相接,并通过自身弹力支撑保护壁不接触铜导体顶部滑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壁包括第一弧形壁、连接臂以及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的一端与支撑壁相接,并且第一弧形壁的弯曲方向面向绝缘罩外侧,第一弧形壁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第二弧形壁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弧形壁的弯曲方向面向绝缘罩内侧,其另一端作为绝缘罩的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沿保护壁宽度方向设置,并沿保护壁延伸方向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和绝缘外壳一体成型构成绝缘罩。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和绝缘外壳之间通过安插结构可拆卸相接构成绝缘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插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罩上的安插块以及设置在绝缘外壳上与安插块相配合的安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上安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底部中开设有导气管。
CN 201220435974 2012-08-29 2012-08-29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7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35974 CN202817458U (zh) 2012-08-29 2012-08-29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35974 CN202817458U (zh) 2012-08-29 2012-08-29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7458U true CN202817458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7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3597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7458U (zh) 2012-08-29 2012-08-29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17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523A (zh) * 2012-08-29 2012-12-19 刘百川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2523A (zh) * 2012-08-29 2012-12-19 刘百川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7458U (zh)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CN201781245U (zh) 变容母线槽
CN202737412U (zh) 低压母线槽
CN103794962A (zh) 适用于恶劣工况下的封闭式组合滑触线装置
CN202142823U (zh) 一种散热型母线槽
CN102832523A (zh) 防尘型安全刚体滑触线
CN201126919Y (zh) 一种大型多功能天车的供电装置
CN203774584U (zh) 适用于恶劣工况下的封闭式组合滑触线装置
CN102832522A (zh) 防尘型半安全刚体滑触线
CN202817457U (zh) 防尘型半安全刚体滑触线
CN201590270U (zh) 一种折弯压合型高散热导电的滑触线
CN205178242U (zh) 内置铜质导体的滑线轨及烟用储柜使用的运动供电系统
CN202839080U (zh) 一种新型架空绝缘电缆
CN101462671A (zh) 一种大型多功能天车的供电方法及装置
CN205487489U (zh) 一种阻水型中压架空绝缘电缆
CN212461230U (zh) 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
CN208271584U (zh) 一种水冷电缆
CN202696089U (zh) 一种散热型母线槽
CN205943609U (zh) 防雨闪复合支柱绝缘子
CN204333339U (zh) 一种增大爬电距离的插座
CN200976470Y (zh) 110kv及以下封闭母线
CN110374391A (zh) 一种500kV单回紧凑型线路的“干”字型转换耐张塔
CN203097394U (zh) 能实现输电导线埋地的钢管杆
CN220324167U (zh) 一种伞状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CN205177691U (zh) 户外六氟化硫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