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2710U -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2710U
CN202792710U CN 201220378409 CN201220378409U CN202792710U CN 202792710 U CN202792710 U CN 202792710U CN 201220378409 CN201220378409 CN 201220378409 CN 201220378409 U CN201220378409 U CN 201220378409U CN 202792710 U CN202792710 U CN 202792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ommunicated
air
evaporator
fla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784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龙贵
黄小军
李丰
程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784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2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2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27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流蒸发器以及具有该平行流蒸发器的空调系统,其中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该左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室和出气室,右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进气室通过第一扁管与第一腔室连通,出气室通过第二扁管分别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第一腔室通过气体管道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液体管道与第二腔室连通,且该气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大于液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气液两相制制冷剂分开从第二扁管中进行换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回路或者多回路中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直接用于热泵室外机时,由于制冷剂走的是两回路或者多回路流程,使得制热工况时制冷剂经过其中一个回路后干度变大,气液分层严重,进入下一回路容易出现制冷剂分配不均现象,从而导致在系统制热过程中,换热器换热面积无法充分利用,分流严重不均时甚至出现结霜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流蒸发器,旨在解决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所述左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室和出气室,右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所述进气室通过第一扁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气室通过第二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管道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液体管道与第二腔室连通,且该气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液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液体管道上设有至少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隔板,且该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形成至少两子腔室。
优选地,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数量的比值为0.15至0.6之间。
优选地,所述平行流蒸发器还包括蒸发器进口管和蒸发器出口管,该蒸发器进口管与所述进气室连通,蒸发器出口管与所述出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平行流蒸发器,该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所述左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室和出气室,右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所述进气室通过第一扁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气室通过第二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管道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液体管道与第二腔室连通,且该气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液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右集流管设置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并通过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将第一腔室内气液两相制冷剂分离,并分别送入至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由于将气液两相制制冷剂分开从第二扁管中进行换热,因此可使得与第二腔室连接的第二扁管流入的液态制冷剂较为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回路或者多回路中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蒸发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右集流管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蒸发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蒸发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右集流管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左集流管10和右集流管20,该左集流管10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室11和出气室12,右集流管20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其中进气室11通过第一扁管30与第一腔室21连通、出气室12通过第二扁管40分别与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连通;第一腔室21通过气体管道24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液体管道25与第二腔室22连通,且该气体管道24位于第一腔室21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21底部的距离大于液体管道25位于第一腔室21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21底部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可在左集流管10内设置隔片50,由该隔片50将左集流管10分隔形成进气室11和出气室12;在右集流管20内设置隔片50,并由该隔片50将右集流管20分隔形成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具体的上述平行流蒸发器还包括蒸发器进口管60和蒸发器出口管70,该蒸发器进口管60与进气室11连通,蒸发器出口管70与出气室12连通。气体管道24位于第一腔室21内的一端定义为气体管道24的A端,该A端位于第一腔室21的底部;液体管道25位于第一腔室21内的一端定义为液体管道25的B端,该B端位于第一腔室21的底部。应当说明的是,A端与B端的具体位置在此不作限定,只要A端相对于第一腔室21底部的距离大于B端相对于第一腔室21底部的距离即可。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的位置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定,例如第二腔室22可位于第三腔室23的下方,也可设置在第三腔室23的上方。
当平行流蒸发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高温气态制冷剂由蒸发器出口管70进入出气室12,并通过第二扁管40分别到达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经气体管道24和液体管道25流入至第一腔室21,通过与第一腔室21连通的第一扁管30流入至进气室11,并通过蒸发器进口管60流出。本实施例中,由于制冷剂从出气室12流入至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并经第一腔室21返回至进气室11,然后从蒸发器进口管60流出,因此增长了制冷剂的路径,增大制冷剂的过冷度,从而提高换热器冷凝能力。
当平行流蒸发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低温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口管60进入进气室11,通过第一扁管30流入至第一腔室21。液态制冷剂由于重力作用沉入第一腔室21的底部,并由该液态制冷剂将覆盖液体管道25的B端,在进出口管压差的作用下,液态制冷剂将通过液体管道25流入第二腔室22,通过与该第二腔室22连接的第二扁管40流入出气室12,并从蒸发器出口管70流出。第一腔室21中的气态制冷剂将通过气体管道24流入至第三腔室23,经与该第三腔室23连通的第二扁管40流入出气室12,并从蒸发器出口管70流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右集流管设置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并通过气体管道24和液体管道25将第一腔室21内气液两相制冷剂分离,并分别送入至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由于将气液两相制制冷剂分开从第二扁管40中进行换热,因此可使得与第二腔室22连接的第二扁管40流入的液态制冷剂较为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回路或者多回路中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扁管30和第二扁管40的数量以及与第二腔室22或第三腔室23连通的第二扁管4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扁管30与第二扁管40数量的比值为0.15至0.6之间。
具体地,位于第二腔室22内的上述液体管道25上设有至少一通孔251。例如,可在位于第二腔室22内的液体管道25上均匀设若干通孔251,当液态制冷剂流入液体管道25内后,可从该通孔251处流入第二腔室22。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蒸发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在相邻的通孔251之间设至隔板50,并由该隔板50将第二腔室22分隔形成至少两子腔室。例如,通孔251的数量为两个,可采用一块隔板50将第二腔室22分隔形成第一子腔室221和第二子腔室222。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相邻的两通孔251之间设置隔板50,可有效的防止其相互的干扰,从而使得分配至相应的第二扁管40中的液体制冷剂更加均匀。
应当说明的是,还可在上述出气室12和第二腔室22内设置隔板50,并使得平行流蒸发器形成多回路流程,从而提高平行流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其中隔板5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隔板50将第二腔室22分隔形成至少两子腔室,且子腔室中均存在一个通孔251;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在子腔室内还设置多个通孔25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平行流蒸发器,该平行流蒸发器的结构可参照前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采用了前述平行流蒸发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可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室和出气室,右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所述进气室通过第一扁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气室通过第二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管道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液体管道与第二腔室连通,且该气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液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体管道上设有至少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隔板,且该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形成至少两子腔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数量的比值为0.15至0.6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进口管和蒸发器出口管,该蒸发器进口管与所述进气室连通,蒸发器出口管与所述出气室连通。
6.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平行流蒸发器,该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室和出气室,右集流管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所述进气室通过第一扁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气室通过第二扁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气体管道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液体管道与第二腔室连通,且该气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液体管道位于第一腔室内的一端相对于该第一腔室底部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液体管道上设有至少一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两个以上时,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隔板,且该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形成至少两子腔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数量的比值为0.15至0.6之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进口管和蒸发器出口管,该蒸发器进口管与所述进气室连通,蒸发器出口管与所述出气室连通。
CN 201220378409 2012-07-30 2012-07-30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2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78409 CN202792710U (zh) 2012-07-30 2012-07-30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78409 CN202792710U (zh) 2012-07-30 2012-07-30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2710U true CN202792710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19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7840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2710U (zh) 2012-07-30 2012-07-30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2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283A (zh) 一种空调器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
CN102109253B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CN104457034A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3869376U (zh) 管翅式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4567113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103604254B (zh)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
CN104913548A (zh) 单集流管平行流换热器
CN102997505B (zh) 单流程干式蒸发器
CN101776357B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0364256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20375808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应用该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1954846U (zh) 带单管导流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04913547A (zh) 一种带分液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
CN103807936A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202928207U (zh) 换热器和空调机
CN105135753A (zh)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CN102914088B (zh) 换热器和空调机
CN203231590U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
CN204730526U (zh) 一种带分液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02562136U (zh) 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12128858A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5066240U (zh)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CN203148111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制冷装置
CN203454474U (zh) 微通道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02792710U (zh) 平行流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DEA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ID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Effective date: 20131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4

Address after: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Beijiao, Foshan, Shunde District, the town of Guangdong, the United States Avenue, No. 6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OLDING CD.,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