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9601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89601U
CN202789601U CN 201220316950 CN201220316950U CN202789601U CN 202789601 U CN202789601 U CN 202789601U CN 201220316950 CN201220316950 CN 201220316950 CN 201220316950 U CN201220316950 U CN 201220316950U CN 202789601 U CN202789601 U CN 202789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k
wind
tunnel section
end surfac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169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进太
夏政义
山崎章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3169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89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89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896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其包括:马达、导线以及机壳。所述机壳包括:风洞部、马达支撑部、在所述马达支撑部与所述风洞部的内周壁之间延伸用于支撑所述马达支撑部的连接部、以及多个凸缘部,其中所述风洞部在上端面和/或下端面设有凹槽或所述凸缘部设有凹槽。所述机壳在上下对置的至少一对所述凸缘部之间具有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且轴向延伸的肋部,至少一个所述肋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的至少一个槽部。本实用新型的风扇不包括绑带,因此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工序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一种风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给诸如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电设备以及车载设备等散热或通风的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广泛用于给诸如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电设备以及车载设备等散热或通风。风扇通常包括:具有叶轮的马达;机壳,用于把该马达支撑在其内部并且引导由叶轮的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穿过该机壳;以及为了给马达供电而引出到机壳外的导线。导线的一端连接至设置在马达内部的电路板,另一端引出到机壳外与另设的外部电源等电连接。为了防止导线向机壳外引出的途中卷入空气流路中或防止与叶轮或马达的转子等接触,现有技术中采用了绑带将导线固定至风扇的机壳。
例如,JP2005-256749记载了一种采用绑带将导线固定至机壳的风扇。如图1所示,风扇1包括:具有叶轮2a的马达2;以及围绕叶轮2a的机壳4。马达2包括定子、与叶轮2a一体的转子、与定子电连接的电路板3。机壳4包括机壳外框架4a、用于支撑马达2的马达支撑部4b、以及设于机壳外框架4a的前表面侧内周壁的四个臂部4c和4c’。马达支撑部4b由所述四个臂部支撑。臂部4c’在其前表面侧形成有第一导向槽4d1,用于容纳导线6。第一导向槽4d1与设于机壳外框架4a的前表面侧的凸缘4e1中的第二导向槽4d2。连接至电路板3的导线6通过臂部4c’的第一导向槽4d1导出机壳4,并使用绑带8固定到机壳4。绑带8在其一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插入孔,绑带8的另一端穿过该插入孔。机壳外框架4a在后表面侧的外周壁也设有与前表面侧的凸缘4e1具有相同形状的凸缘4e2。凸缘4e1和4e2设在机壳外框架4a的外周壁的四个角。每个凸缘4e1和4e2都设有一个通孔4f,通孔4f用作螺丝孔,用于将风扇1固定在预定部分上。
然而,如上所述的利用捆绑方法将导线固定至机壳,因为需要采用绑带,所以需要准备绑带、绑带的缠绕、绑带的锁紧、多余部分的去除等各种复杂的操作,从而增加了组装的工序数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将导线固定至机壳从而减少工序数、降低生产成本的风扇。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风扇实现,该风扇包括:包括:具有叶轮的马达,所述马达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从外部电源给所述马达供电的导线;以及支撑所述马达且因叶轮的旋转而形成空气流的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叶轮的风洞部,所述风洞部沿马达的旋转轴线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沿径向方向具有内周壁和外周壁;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处在所述风洞部的内部支撑所述马达的马达支撑部;在所述马达支撑部与所述风洞部的内周壁之间延伸用于支撑所述马达支撑部的连接部;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凸缘部,其中所述风洞部在上端面和/或下端面设有凹槽或所述凸缘部设有凹槽;其中,所述机壳在上下对置的至少一对所述凸缘部之间具有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且轴向延伸的肋部,至少一个所述肋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的至少一个槽部。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不包括绑带,因此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工序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可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在所述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绑带将导线固定到机壳的风扇;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3示意地示出了四个肋部的位置和相对尺寸;
图4示意地示出了具有两个槽部的肋部的剖面图;
图5示意地示出了机壳在具有槽部的肋部的径向外侧具有阻挡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部件或结构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举例性的,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上和下、内和外等表示方向的语言仅是为了按照附图中的方位示例性地说明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说明书下文所述的有关方向的表述根据实际工作位置可以改变。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风扇的立体图。图2的风扇10包括具有叶轮12的马达(未示出)(所述马达以旋转轴线O-O’为中心旋转,见图3)、支撑马达且因叶轮12旋转而形成空气流的机壳14、从外部电源给马达供电的导线(为清楚起见,未示出)。马达具有本领域中马达的常见结构,包括:定子,具有由线圈围绕的铁芯;转子,与定子对置,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及包括叶轮12、电子元件等,诸如,用于检测转子的旋转状态的传感器;以及电路板,具有从外部电源给定子供电以及从外部控制单元接收和发送控制信号的电子元件和导线。机壳14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马达的风洞部14a,风洞部14a可以大致为圆筒形。风洞部14a沿马达的旋转轴线在轴向方向上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沿径向方向具有内周壁和外周壁。机壳14还包括在风洞部14a的内侧支撑马达的马达支撑部14b,以及在马达支撑部14b和风洞部14a的内周壁之间延伸用于支撑马达支撑部14b的多个连接部14c,诸如四个连接部,如图2所示。连接部可以大致位于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中。连接部14c可以具有一个分支部14c1,该分支部具有一个用于引导导线的引导槽14c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连接部14c可以具有其他用于引导导线的结构,例如,可以沿该连接部的表面设置引导槽来引导导线。马达支撑部14b也可以设有用于将所述导线从所述马达支撑部向风洞部14a的外部引导的另一引导槽14b1。所述导线可以沿上述引导槽被引出。机壳14还包括分别在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风洞部14a的外周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沿旋转轴线相互对置的多个凸缘部14e1和14e2,诸如四个凸缘部,如图1所示。每个凸缘部14e1和14e2都设有一个轴向贯通的安装孔14f。安装孔14f用作螺丝孔,以将风扇10固定至预定部。另外,凹槽14d可以设置在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即,设有连接部14c的端面)和/或下端面中。或者,用于引导导线的凹槽14d也可以设置在凸缘部14e1和14e2上。在每个凸缘部14e1上还可以设有两个贯穿凸缘的减胶部14g,用于防止在成形过程中出现缩水,翘曲等现象。肋部位于这两个减胶部14g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机壳在上下对置的至少一对凸缘部之间具有从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且轴向延伸的肋部,至少一个所述肋部具有用于固定导线的至少一个槽部。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对凸缘部14e1和14e2之间各具有一个肋部16a和16b,其中肋部16a具有用于固定导线的槽部18,肋部16b不具有槽部。槽部18可以由周向引导所述导线的贯通孔20和从所述贯通孔向外开口的开口部22构成,如图4所示。开口部22具有的轴向高度可以小于贯通孔20的轴向高度。贯通孔20的径向内壁与风洞部14a的外周壁径向间隔一距离D。另外,如图2所示,具有槽部18的肋部16a可以位于与设置在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或者凸缘部中的凹槽14d最靠近位置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其他肋部也可以设有槽部。
图3示意地示出了四个肋部16a和16b的位置和相对尺寸。虽然图3中示出四个肋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肋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如图所示,肋部16a和16b可以位于安装孔14f的径向内侧。凸缘部14e1(14e2)与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可以分别形成大致正方形结构,该正方形结构具有通过旋转轴线O-O’的两条对角线V-V’和I-I’。肋部16a和16b可以分别沿对角线V-V’和I-I’布置。具有槽部18的肋部16a从风洞部14a的外周壁径向突出一距离L1,不具有槽部的肋部16b从风洞部14a的外周壁径向突出一距离L2,L1可以小于L2。具有槽部18的肋部16a的周向宽度为W1,不具有槽部的肋部16b的周向宽度为W2,W1可以大于W2。
应当理解的是,凸缘部14e1(14e2)与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不限于大致正方形的结构,而可以形成任意形状。当形成的形状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O-O’中心对称的形状时,通过旋转轴线O-O’具有多条对角线,肋部16a可以沿一些对角线相对于旋转轴线O-O’对称布置。同样地,肋部16b可以沿另一些对角线相对于旋转轴线O-O’对称布置。
虽然图2示出肋部16a具有一个槽部18,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具有槽部的肋部16a可以具有轴向排列的两个以上的槽部。例如,图4示意地示出了具有两个槽部18的肋部16a的剖面图。这两个槽部18可以相对于垂直于旋转轴线O-O’、并且在轴向上位于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间的平面(即风洞部14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对于该平面对称)互相对称。每个槽部18由周向引导所述导线的贯通孔20和从所述贯通孔向外开口的开口部22构成。开口部22可以被倒圆角,以方便将导线置入贯通孔20中,并避免划伤导线。开口部22的轴向高度H1略大于导线的线径,但可以小于贯通孔20的轴向高度H2。与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案相似,每个贯通孔20的径向内壁与风洞部14a的外周壁径向间隔一距离。应当理解,肋部16a具有的槽部在轴向上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可以更多。
图5示意地示出了机壳在具有槽部的肋部的径向外侧具有阻挡部的剖面图。图5与图4基本相似,只是所述机壳还包括一阻挡部30,所述阻挡部在具有槽部18的肋部16a的径向外侧、在上下相对的凸缘部之间轴向延伸,并且与该肋部16a间隔一径向距离。所述径向距离可以略大于导线的线径。阻挡部30还可以具有一用于穿过导线的开口32,该开口的轴向高度可以略大于导线的线径。虽然图5中示出的阻挡部30和肋部16a为不同的部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阻挡部30和肋部16a可以一体成形。如图所示,阻挡部30在安装孔14f的径向内侧。
机壳14可以为树脂或其他适当材料制成,且在肋部16a和16b的一个周向端部具有分型线。在图3中,模具的分型线由虚线S-S’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分型线S-S’可以设置在肋部的任一周向端部,而不是设置在肋部的两个周向端部之间的位置。当分型线设置在肋部的两个周向端部之间的位置时,撤走模具后,肋部在分型线位置容易留下毛刺,从而具有划伤导线的隐患。分型线设置在肋部的任一周向端部时,则可以避免毛刺的产生。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风扇不必包括所有上述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包括:具有叶轮的马达,所述马达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从外部电源给所述马达供电的导线;以及支撑所述马达且因叶轮的旋转而形成空气流的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叶轮的风洞部,所述风洞部沿马达的旋转轴线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沿径向方向具有内周壁和外周壁;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处在所述风洞部的内部支撑所述马达的马达支撑部;在所述马达支撑部与所述风洞部的内周壁之间延伸用于支撑所述马达支撑部的连接部;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凸缘部,其中所述风洞部在上端面和/或下端面设有凹槽或所述凸缘部设有凹槽;其中,所述机壳在上下对置的至少一对所述凸缘部之间具有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且轴向延伸的肋部,至少一个所述肋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的至少一个槽部。本实用新型的风扇不包括绑带,因此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工序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各个所述凸缘部具有轴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肋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侧。这样能够通过安装孔将风扇安装到其他设备中,并且肋部的存在不影响安装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至少位于与设置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或者所述凸缘部中的凹槽最靠近位置处。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导线固定至机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及相应的所述凸缘部分别形成相对所述旋转轴线中心对称的形状,该中心对称形状具有通过旋转轴线的复数条对角线,所述肋部分别沿所述对角线布置。这样肋部可作为补强肋部使用,起到支撑加固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突出一距离L1,不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突出一距离L2,L1小于L2。这样降低具有槽部的肋部的振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具有所述槽部的肋部的周向宽度为W1,不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的周向宽度为W2,W1大于W2。这样具有槽部的肋部也可作为补强肋部起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具有槽部的所述肋部具有轴向排列的两个以上的槽部。这样任何一个槽部可以用来固定导线,提高了导线固定工序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槽部由周向引导所述导线的贯通孔和从所述贯通孔向外开口的开口部构成。这样更加可靠地固定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开口部具有圆角。这样更加容易地固定导线并避免划伤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每个槽部由周向引导所述导线的贯通孔和从所述贯通孔向外开口的开口部构成。这样更加可靠地固定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每个所述开口部具有圆角。这样更加容易地固定导线并避免划伤导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间隔一宽度。这样降低具有槽部的肋部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每个贯通孔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间隔一宽度。这样降低具有槽部的肋部的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机壳为树脂,且在所述肋部的一个周向端部具有分型线。这样容易拆掉模具,并且避免在所述肋部产生容易划伤导线的毛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马达支撑部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导线从所述马达支撑部向所述风洞部的外部引导的引导槽,所述导线沿所述引导槽被引出。这样容易将导线沿机壳引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机壳还包括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在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的径向外侧、在上下对置的凸缘部之间轴向延伸,并且与该肋部间隔一径向距离。这样便于导线的布置。

Claims (16)

1.一种风扇,包括:
具有叶轮的马达,所述马达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
从外部电源给所述马达供电的导线;以及
支撑所述马达且因叶轮的旋转而形成空气流的机壳,所述机壳包括:
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叶轮的风洞部,所述风洞部沿马达的旋转轴线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沿径向方向具有内周壁和外周壁;
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处在所述风洞部的内部支撑所述马达的马达支撑部;
在所述马达支撑部与所述风洞部的内周壁之间延伸用于支撑所述马达支撑部的连接部;
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凸缘部,
其中所述风洞部在上端面和/或下端面设有凹槽或所述凸缘部设有凹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在上下对置的至少一对所述凸缘部之间具有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且轴向延伸的肋部,至少一个所述肋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线的至少一个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凸缘部具有轴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肋部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至少位于与设置在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或者所述凸缘部中的凹槽最靠近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洞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及相应的所述凸缘部分别形成相对所述旋转轴线中心对称的形状,该中心对称形状具有通过旋转轴线的复数条对角线,所述肋部分别沿所述对角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突出一距离L1,不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突出一距离L2,L1小于L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槽部的肋部的周向宽度为W1,不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的周向宽度为W2,W1大于W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槽部的所述肋部具有轴向排列的两个以上的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槽部由周向引导所述导线的贯通孔和从所述贯通孔向外开口的开口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具有圆角。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槽部由周向引导所述导线的贯通孔和从所述贯通孔向外开口的开口部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开口部具有圆角。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间隔一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贯通孔的径向内壁与所述风洞部的外周壁径向间隔一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为树脂,且在所述肋部的一个周向端部具有分型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马达支撑部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导线从所述马达支撑部向所述风洞部的外部引导的引导槽,所述导线沿所述引导槽被引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在具有所述槽部的所述肋部的径向外侧、在上下对置的凸缘部之间轴向延伸,并且与该肋部间隔一径向距离。
CN 201220316950 2012-06-29 2012-06-29 风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9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6950 CN202789601U (zh) 2012-06-29 2012-06-29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6950 CN202789601U (zh) 2012-06-29 2012-06-29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89601U true CN202789601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1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1695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9601U (zh) 2012-06-29 2012-06-29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896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4361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德清县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扇
CN112055767A (zh) * 2018-05-02 2020-12-08 株式会社Scd 洗涤物处理设备用部件驱动装置、包含该装置的洗涤物处理设备及所述部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4361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德清县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扇
CN112055767A (zh) * 2018-05-02 2020-12-08 株式会社Scd 洗涤物处理设备用部件驱动装置、包含该装置的洗涤物处理设备及所述部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2055767B (zh) * 2018-05-02 2023-01-17 株式会社Scd 洗涤物处理设备用部件驱动装置、包含该装置的洗涤物处理设备及所述部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9762U (zh) 吊扇马达
CN203404127U (zh) 离心式风扇
CN203707948U (zh) 吊扇马达
CN102891542A (zh) 封胶定子
CN205753702U (zh) 电机以及应用此电机的云台
EP3848591B1 (en) Electric blower
CN204733056U (zh) 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及其应用的风机
CN105008944A (zh) 具有马达轴承的功能检测的电动马达
WO2008143053A1 (ja) 工作機械用の角度割出し装置
CN104967248B (zh) 外转子电机
CN202789601U (zh) 风扇
CN202732471U (zh) 无轴风扇
CN204216691U (zh) 电动机及包含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
CN105024490A (zh) 具有叶轮的集成式电机
CN204858809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204794395U (zh) 无刷电机铁芯结构及无刷吸尘器电机
CN105048716A (zh) 具有叶轮的集成式电机
CN205779798U (zh) 风扇以及干燥机
CN209354389U (zh) 送风装置
CN204497938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04625997U (zh) 一种缝纫机的直驱电机结构
CN204334175U (zh) 无刷电动机以及具有无刷电动机的电气设备
CN209228650U (zh) 一种一体式离心压缩机
CN209072162U (zh) 一种机壳和铁芯的组合体
CN202918081U (zh) 一种永磁无刷无传感直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