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9094U -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89094U
CN202789094U CN2012201621049U CN201220162104U CN202789094U CN 202789094 U CN202789094 U CN 202789094U CN 2012201621049 U CN2012201621049 U CN 2012201621049U CN 201220162104 U CN201220162104 U CN 201220162104U CN 202789094 U CN202789094 U CN 202789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stegate
control
control val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621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兵
王传宝
王朝刚
岳治林
何江洋
樊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IANKONG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IANKONG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IANKONG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IANKONG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621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89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89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890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所述控制阀,包括具有通道的阀体,所述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通道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阀体上有与所述通道联通的控制口,所述控制口上设置有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废气门控制阀,包括:电子执行器,该电子执行器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该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进气压力的最佳需求,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压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阀,以及废气门控制阀,进一步的,更涉及一种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般连接位于发动机吸入通道中的压缩机叶轮,发动机废气使涡轮机叶轮转动并由此使压缩机叶轮对发动机吸入通道中的空气进行压缩,通过对空气进行压缩,能够引入发动机汽缸的空气量增大,由此可喷入更多的燃油。 
发动机燃料的燃烧状况直接影响着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好坏,燃烧均匀、充分可降低内燃机的排放污染,减少振动,减少机械磨损,降低燃料消耗,运行平稳等。为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控制好发动机进气空气压力,使其符合发动机所需要的进气量。 
废气门通常既与吸入通道连接也与排气道连接,当吸入通道中的压力接近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的水平时,废气门在发动机排气管路中打开一个气门,该气门促使废气绕过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叶轮。而这又进而降低涡轮机的速度,由此降低了涡轮增压器压缩机所施加的压缩力。 
对于各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它所需要的最佳进气压力是不同的。在现有技术中,带旁通阀的涡轮增压器废气门控制常采用按增压压力要求的螺旋弹簧预先压紧橡胶膜片,一旦增压压力达到了弹簧的预加负荷,放气阀门就打开,使涡轮周围的废气进入排气系统中。为了确保低速性能,放气点一般选在发动机最大扭矩点处,柴油机在高速工况工作时,通过旁通阀放出涡轮前的一部分废气,以降低增压器转速和压比来限制最大爆发压力。因此,现有技术的显著缺点是:只能满足发动机很小部分工况的工作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都可进行精确升压控制的控制阀,以及废气门控制阀,并进一步地提供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基本思路是:一种控制阀,包括具有通道的阀体,所述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通道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阀体上有与所述通道联通的控制口,所述控制口上设置有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一种废气门控制阀,包括:电子执行器,该电子执行器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该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 
所述的气体压力传感器为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 
还包括一个电控模块,其连接在所述的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上。 
所述的电控模块包括一个存储器。 
还设有一进气口,一通风口,以及一控制口;所述的进气口安装有进气软管,该进气软管具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端口;所述的通风口安装有通风软管,该通风软管具有与大气连通的端口;所述的控制口安装有出气软管,该出气软管与废气门控制阀相联通。 
所述的进气软管与电子节气门前空气/燃气混合器空气进气端相联通。 
所述的通风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地,一种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包括:废气门和废气旁通阀;所述的废气门安装在发动机之上,在发动机上安装有电控模块;所述的废气旁通阀包括电子执行器,其响应所述的电控模块,并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其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废气门控制阀装有电子执行器,该电子执行器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该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通过控制电子执行器的通风流量,从而控制废气门的开启大小,进而控制闭合反馈回路,维持废气门目标位置和发动机增压压力,一方面,可以快速、准确控制废气门的开启大小,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进气压力的最佳需求,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发动机低速扭矩及动力响应性,尤其满足如公交车频繁起步的工作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方案,下面将其涉及的附图予以简单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气门控制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废气门控制阀的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废气门控制阀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废气门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中: 11为阀体,31为电磁阀筒,32为电磁阀芯,34为电磁阀导磁堵头,38为电磁阀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清楚地认识(记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完整、充分地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当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核心思想。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和/或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即使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进行了改变,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气门控制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括:电子执行器33,该电子执行器33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42;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35,该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35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33,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未示出)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35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 
作为具体实施例,发动机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气缸,所述的气缸可包括至少一个进气阀和至少一个排气阀。 
废气涡轮增压器可连接在内燃发动机的排气总管与排气消声器的入口之间,其还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通道中冷却器的入口,形成一个与穿过涡轮增压器的排气通道平行的通道。 
进一步的,高压涡轮机叶轮和低压涡轮机叶轮分别机械连接至高压和低压压缩机叶轮,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流入低压涡轮增压器空气入口,低压压缩机叶轮使得空气得到压缩,由此提高其压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气体压力传感器35为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个电控模块ECM,其连接在所述的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上。电控模块ECM可由驱动电路产生传送燃油命令信号的函数的喷射器驱动命令,作为本技术领域,压缩机压力所压缩的空气量和来袭压缩机叶轮的空气压力提升量,可表示为涡轮机叶轮的转速的函数。 
当然,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优选安装在发动机的冷却剂流动通路中,并可产生温度信号。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控模块ECM包括一个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门控制阀安装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相当于一个三路机电电磁阀,由发动机电控模块ECM调节脉冲宽度,以在任何运行条件下都能提供精确的升压控制控制,应用于控制废气门致动器的压力量。 
进一步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35关联于进气总管并产生进气压力信号,该信号是进气总管内的空气压力的函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模块ECM读取进气压力信号。 
图2为图1所示废气门控制阀的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控制阀依常规方式包括阀体11和胶垫15,阀门及弹簧17连接于胶垫15,弹簧17将阀门偏置至关闭位,此时,阀门关闭废气旁路开口以防止废气旁路绕过涡轮机叶轮。如果空气压力足够,弹簧17动作可使阀门移动至敞开位,从而废气通过排气旁路开口流出。 
当进气压力超过由弹簧17的偏置力所确定的预定值时,阀门将敞开,由此使来自涡轮机压力的废气转向,进而降低进气总管中的进气压力。 
参照图3至图4,该废气门控制阀设有一进气口21,一通风口22,以及一控制口23;所述的进气口21安装有进气软管,该进气软管具有与空气连通的端口;所述的通风口22安装有通风软管,该通风软管具有与空气连通的端口;所述的控制口23安装有出气软管,该出气软管与废气门控制阀相联通。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进气软管与电子节气门前空气/燃气混合器空气进气端相联通,所述的通风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的工作电压为分12伏特和24伏特两种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阀,包括具有通道的阀体,所述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通道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阀体上有与所述通道联通的控制口,所述控制口上设置有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包括:废气门和废气旁通阀;所述的废气门安装在发动机之上,在发动机上安装有电控模块;所述的废气旁通阀包括电子执行器,其响应所述的电控模块,并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其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 
增压器通过废气旁通阀的气压大小控制废气门的开度大小,以控制闭合反馈回路,维持废气门目标位置,最终控制发动机上增压器的增压压力大小,以适应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要求,有效提升发动机低速扭矩及动力响应性,尤其满足如公交车频繁起步的工作特性,提升燃料燃烧效率和运转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实用新型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实用新型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Claims (10)

1.一种控制阀,包括具有通道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通道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阀体上有与所述通道联通的控制口,所述控制口上设置有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3.一种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执行器,该电子执行器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
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该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为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电控模块,其连接在所述的微差压力温度传感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模块包括一个存储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进气口,一通风口,以及一控制口;
所述的进气口安装有进气软管,该进气软管具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端口;
所述的通风口安装有通风软管,该通风软管具有与大气连通的端口;
所述的控制口安装有出气软管,该出气软管与废气门控制阀相联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软管与电子节气门前空气/燃气混合器空气进气端相联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软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
10.一种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门和废气旁通阀;
所述废气门包括具有通道的阀体,所述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通道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阀体上有与所述通道联通的控制口,所述控制口上设置有安装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气体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废气门安装在发动机之上,在发动机上安装有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电磁阀、气体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废气旁通阀包括电子执行器,其响应所述的电控模块,并联接控制废气门制动器;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其连接至所述的电子执行器,并与发动机进气通道相关联,所述的气体压力及温度传感器响应于进气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而产生一进气压力信号。
CN2012201621049U 2012-04-17 2012-04-17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9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621049U CN202789094U (zh) 2012-04-17 2012-04-17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621049U CN202789094U (zh) 2012-04-17 2012-04-17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89094U true CN202789094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1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6210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9094U (zh) 2012-04-17 2012-04-17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890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4317A (zh) * 2013-10-14 2015-04-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涡轮增压机的压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97165A (zh) * 2014-12-10 2016-06-2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改进压缩机再循环气门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4317A (zh) * 2013-10-14 2015-04-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涡轮增压机的压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97165A (zh) * 2014-12-10 2016-06-2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改进压缩机再循环气门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97165B (zh) * 2014-12-10 2020-12-2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改进压缩机再循环气门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2565B (zh) 带有废气涡轮增压器和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内燃机
CN101506487B (zh) 用于给涡轮增压的活塞式内燃机供应新鲜空气的装置和方法
CN106640347B (zh)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425488B (zh) 应用于v型柴油机的可调二级增压顺序系统
CN103459800A (zh) 用于增大排气歧管压力的涡轮增压器控制策略
CN107461262B (zh) 用于发动机控制的装置和方法
CN102216584B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3233825A (zh) 二级可调增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15309A (zh) 内燃机全工况可调的两级增压系统
CN105840355A (zh) 内燃机全工况egr率可调的二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3031920A1 (ja) 内燃機関の過給制御装置
CN102434268A (zh) 双涡双压涡轮增压系统
CN202789094U (zh) 控制阀、废气门控制阀及应用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
CN206448870U (zh)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
CN104595011A (zh) 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汽车
KR20160077560A (ko) 전자식 웨이스트 게이트를 통한 림프홈 모드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00065210A1 (en) A storage prebooster to improve the responsiveness of turbo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6558896B2 (ja) 内燃機関
CN208380692U (zh) 电动压气机与涡轮增压器串联式增压系统
KR101274307B1 (ko) 바이패스 타입 차량용 전기 과급 장치
JP6537271B2 (ja) 内燃機関
CN101205844A (zh) 一种改善内燃机进气的装置
CN220168024U (zh) 混列耦合式高效增压系统
CN204984664U (zh) 一种大马力发动机电控增压进气系统
JP2011226391A (ja) 内燃機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