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7508U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87508U CN202787508U CN201220401095.4U CN201220401095U CN202787508U CN 202787508 U CN202787508 U CN 202787508U CN 201220401095 U CN201220401095 U CN 201220401095U CN 202787508 U CN202787508 U CN 2027875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
- contact
- segment
- combined member
- lightweight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其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段,所述凸起段将连接部件分为至少两段接触段,所述接触段与其接触的被连接件呈面接触,至少两个连接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部件和被连接件之间直接接触,通过接触表面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受力,从而实现相互连接和定位紧固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一般在对建筑轻钢结构连接时,都会对被连接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物理损伤,比如螺纹连接和铆接需要在相互接触点钻孔,钻孔就会损伤连接部位;焊接会烧掉连接部位一部分金属且经过焊接后会降低相互连接处的强度,往往容易在钻孔处和焊接处形成应力集中,降低了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降低了整体结构的连接刚度,给整体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及安全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主要针对建筑轻钢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摩擦连接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段,所述凸起段将连接部件分为至少两段接触段,所述接触段与其接触的被连接件呈面接触,至少两个连接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的未与被连接件接触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在所述连接部件至少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段,所述连接部件端部的凸起段与其相邻的凸起段之间形成一段接触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所述连接部件为直板结构或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板结构,其上下两端面相互平行,所述直板结构的连接部件的两个接触段对应连线与被连接件相交呈90度夹角,所述斜板结构的连接部件的两个接触段对应连线与被连接件相交不呈90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所述连接部件上的接触段与被连接件接触面的形状与其接触构件部分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在所述连接部件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段,所述凸起段分别将连接部件分为对应的接触段,所述连接部件两侧的接触段相互对应或相互交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所述连接部件上的接触段向至少一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所述接触段的与被连接件接触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粗糙度的不平整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在所述接触段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横向筋条或竖向筋条或网格筋条,或所述接触段的接触面为设置有若干凹凸点的不平整面,所述接触段与 被连接件接触部分之间涂刷有粘结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的孔,所述连接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部件和构件之间直接接触,通过接触表面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受力,从而形成相互连接和紧固的连接方式,并通过连接部件将两个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这样无需对被连接件进行任何损伤,仅通过两个连接部件的相互连接即可形成结构的全部约束,实现了摩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连接部件对轻钢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点在连接部件上,采用了全约束方式,避免了传统轻钢结构连接时需要对轻钢结构进行一定程度损伤的新的连接方式。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快捷,易于实现工厂集约化生产,
3、安装简单方便,仅需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连接部件与被连接件的相对应的配合位置相接触,通过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部件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4、提高了局部和整体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整体结构的连接刚度,相较于传统轻钢结构,结构整体自稳定性有极大的提高。
5、可调整范围大,只需调整连接部件与被连接件相接触面的面积即可增大或者减小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满足结构的设计需要。
6、稳定性好,连接部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连接部件对被连接件的导向性越好,连接部件与被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后成为一个刚性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3中的连接部件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3是实施例3中的连接部件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4中的连接部件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6是实施例4中的连接部件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7和图18是实施例5中连接部件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连接部件上接触段与轻钢构件的接触面为弧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连接部件为斜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1为连接部件中连接段向两侧延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连接部件,2为凸起段,3为接触段,4为用于连接的孔,5为连接件,6为轻钢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1,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一个凸起段2,所述凸起段2将连接部件1分为两段接触段3,所述接触段3与其接触的轻钢构件6呈面接触,两个连接部件未与轻钢构件接触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的孔4,所述连接件5采用螺栓,所述连接部件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当只有一个凸起段时,所述凸起段的宽度可根据轻钢构件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所述两个连接部件对称布置,其相互对应的接触段3形成一卡固空间,轻钢构件6置于卡固空间内,所述卡固空间对轻钢构件的三面形成包夹状态,所述两个连接部件中部、未与轻钢构件接触部分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用于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螺栓可任意方向插入,只需拧紧与螺栓配合的螺帽即完成安装过程,从而实现轻钢结构的摩擦连接。此连接结构形成后定义为片柱,是轻钢结构中的主要支撑和主要组成部分中的一种。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其中,所述两个连接部件对称布置,其相互对应的接触段3形成一卡固空间,轻钢构件6置于卡固空间内,所述卡固空间对轻钢构件的三面形成包夹状态,在所述连接部件1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孔4,所述两个连接部件的两端通过两个螺栓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用于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螺栓分别与对应的卡固空间配合,形成对轻钢构件四面的卡固限位。
如图4和5所示,为本实施例1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四个连接部件两两左右对称布置构成两组连接组件,所述两组连接组件呈90度对称布置且上下交错,所述四个轻钢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件接触段呈面接触,每组连接组件中的两个连接部件通过对应的用于连接的孔由螺栓连接在一起,螺栓可任意方向插入,只需拧紧与螺栓配合的螺帽即完成安装过程,从而实现轻钢结构的摩擦连接。其中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分别为图2或图3中的两种螺接方式。此连接结构形成后定义为四肢柱,是轻钢结构中的主要支撑和主要组成部分中的另一种。
实施例2:如图6所示,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1,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两个凸起段2,所述两个凸起段2将连接部件1分为三段接触段3,所述接触段3与其接触的轻钢构件6呈面接触,两个连接部件未与轻钢构件6接触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的孔4,所述连接件5采用螺栓,所述连接部件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所述两个连接部件对称布置,其相互对应的接触段3形成三个卡固空间,两个轻钢构件置于两端的卡固空间内,即两个轻钢构件之间间隔有一个接触段形成的卡固空间,所述卡固空间分别对对应的轻钢构件的三面形成包夹状态,在所述连接部件中部、未对应设置有轻钢构件的接触段上设置有连接螺孔4,所述两个连接部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用于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具体结构与图7中的结构相同,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实施例1中,图3对应的螺栓连接方式相同。
如图9和10所示,为本实施例2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四个连接部件两两左右对称布置构成两组连接组件,所述两组连接组件呈90度对称布置且上下交错,所述四个轻钢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件接触段呈面接触,轻钢构件与连接部件配合设置的方式与图7和图8中的设置方式相同,即相邻两个轻钢构件之间间隔有一个连接部件的接触段,每组连接组件中的两个连接部件通过对应的孔由螺栓连接在一起。其中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分别为图7或图8中的两种螺栓连接方式。
实施例3:如图11所示,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1,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一个凸起段2,在所述连接部件1两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凸起段2,所述连接部件端部的凸起段与其相邻的凸起段之间形成对应的接触段3,整体呈E字形,所述接触段3与其接触的轻钢构件6呈面接触,两个连接部件未与构件接触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具体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中的连接方式相同。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3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两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连接部件与轻钢构件的接触方式及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实施例1中图2对应的接触及螺接方式相同。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3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连接部件与轻钢构件的接触方式及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实施例1中图4对应的接触及螺接方式相同。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1,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两个凸起段2,在所述连接部件1两端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凸起段2,所述连接部件端部的凸起段与其相邻的凸起段之间形成对应的接触段3,整体呈连续E字形,对应设置有三段接触段,所述接触段3与其接触的轻钢构件6呈面接触,两个连接部件未与构件接触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具体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2中的连接方式相同。
如图15和16所示,为实施例4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对两个或四个轻钢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其中,轻钢构件与连接部件的分布方式以及对应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螺栓连接方式与实施例2中的方式基本相同。
实施例5:如图17和18所示,在所述连接部件1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段2,所述凸起段2分别将连接部件1分为对应的接触段3,所述连接部件1两侧的接触段3相互对应或相互交错。其使用方式及连接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基本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件的结构,其所述连接部件1上的接触段3与轻钢构件接触面的形状与其接触轻钢构件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如图1-18所示,轻钢构件为矩形,故连接部件1上的接触段3与轻钢构件接触面的形状为与矩形相匹配的形状;如图19所示,轻钢构件为圆柱形,故连接部件1上的接触段3与轻钢构件接触面的形状为与圆柱形相匹配的弧形。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1为直板结构或如图20所示的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板结构,其上下两端面相互平行,所述直板结构的连接部件1的两个接触段对应连线与被连接件相交呈90度夹角,所述斜板结构的连接部件1的两个接触段对应连线与被连接件相交不呈90度夹角;如图21所示,所述连接部件1上的接触段3向两侧延伸,以增加接触段与轻钢构件的接触面积。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的结构,所述连接部件上接触段3的、与轻钢构件接触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粗糙度的不平整面,在所述接触段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横向筋条或竖向筋条或网格筋条,或所述接触段3的接触面为设置有若干凹凸点的不平整面,所述接触段3与轻钢构件接触部分之间设置有粘结剂。通过增加连接部件与轻钢构件接触面的摩擦力及粘结剂的设置,使连接部件能够更好的与轻钢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用于建筑轻钢结构的连接中,但是其应用的范围并非仅限于该技术领域,只要采用了该结构设计及连接方式,且起到相同的作用,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包括连接部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段(2),所述凸起段(2)将连接部件(1)分为至少两段接触段(3),所述接触段(3)与其接触的被连接件呈面接触,至少两个连接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部件(1)的未与被连接件接触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组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1)至少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段(2),所述连接部件端部的凸起段与其相邻的凸起段之间形成一段接触段(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1)为直板结构或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板结构,其上下两端面相互平行,所述直板结构的连接部件(1)的两个接触段对应连线与被连接件相交呈90度夹角,所述斜板结构的连接部件(1)的两个接触段对应连线与被连接件相交不呈90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1)上的接触段(3)与被连接件接触面的形状与其接触构件部分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1)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段(2),所述凸起段(2)分别将连接部件(1)分为对应的接触段(3),所述连接部件(1)两侧的接触段(3)相互对应或相互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1)上的接触段(3)向至少一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3)的与被连接件接触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粗糙度的不平整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段(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横向筋条或竖向筋条或网格筋条,或所述接触段(3)的接触面为设置有若干凹凸点的不平整面,所述接触段(3)与被连接件接触部分之间涂刷有粘结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的孔(4),所述连接部件(1)通过连接件(5)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01095.4U CN202787508U (zh) | 2012-08-14 | 2012-08-14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01095.4U CN202787508U (zh) | 2012-08-14 | 2012-08-14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87508U true CN202787508U (zh) | 2013-03-13 |
Family
ID=4781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0109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87508U (zh) | 2012-08-14 | 2012-08-14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875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7294A (zh) * | 2012-08-14 | 2012-11-28 | 成都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
2012
- 2012-08-14 CN CN201220401095.4U patent/CN20278750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7294A (zh) * | 2012-08-14 | 2012-11-28 | 成都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59180B (zh) | 桁架组合梁与上下层连接的轻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437612U (zh) | 一种带腰型孔的活动屋面幕墙节点 | |
CN101408041A (zh) | 连接卡及建筑钢框架节点结构 | |
CN203347023U (zh) | 钢结构铸钢节点 | |
CN107165041B (zh) | 一种减隔震钢支座 | |
CN202787508U (zh)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
CN201915509U (zh) | 一种工字钢梁t形连接节点 | |
CN101845853A (zh) | 一种带腰型孔的活动屋面幕墙节点 | |
CN105387041A (zh) | 高强度凹凸槽方矩管或圆矩管连接结构 | |
CN102797294B (zh) | 一种组合构件用连接部件 | |
CN104863269A (zh) | 一种波浪腹板钢结构主次梁刚接节点 | |
CN205298175U (zh) | 高强度凹凸槽方矩管或圆矩管连接结构 | |
CN216949032U (zh) | 吊顶转换层龙骨连接件 | |
CN108521250B (zh)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安装的连接结构 | |
CN215107792U (zh) | 一种具有十字形对扣卡榫式耗能梁柱节点的梁柱结构 | |
CN202703157U (zh) | 推力杆支座、推力杆总成及工程车辆 | |
CN103527576A (zh) | 一种弯曲连接件 | |
CN203548442U (zh) | 一种弯曲连接件 | |
CN203878779U (zh) |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字钢钢梁穿筋式节点 | |
KR200420966Y1 (ko) | 조립식 조금구 | |
CN102162637B (zh) | 塔式超临界锅炉主钢架节点装置及连接方法 | |
CN205387751U (zh) | 结构性别墅接头 | |
CN205189142U (zh) |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 |
CN219863400U (zh) | 用于转角面固定的可调连接件 | |
CN220133091U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中的蝶形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19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