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76302U -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6302U
CN202776302U CN 201220338581 CN201220338581U CN202776302U CN 202776302 U CN202776302 U CN 202776302U CN 201220338581 CN201220338581 CN 201220338581 CN 201220338581 U CN201220338581 U CN 201220338581U CN 202776302 U CN202776302 U CN 202776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houlder
unit
main bod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385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璐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385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76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6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63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所述肩线圈包括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第一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肩胛及锁骨上沿,第二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包括柔性主体及附着在柔性主体上的射频线圈阵列。由于肩线圈的主体是利用柔性材料制成,故能满足不同身材病人的成像需求,增加了肩线圈和病人之间的贴合度,提高了肩线圈的图像信噪比和使用舒适度。另外,肩线圈为左右对称设计,同时适用于左右肩部的检测。

Description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磁共振成像系统通常包括许多射频(RF)线圈,射频线圈用于传输和接收射频脉冲以便激发原子核,以放射磁共振信号和/或用于采集所诱发的磁共振信号。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信噪比(SNR),如今大多数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局部线圈。局部线圈是接收天线,其被放置在病人将被成像的区域处。根据检测目的的不同,局部线圈包括肩线圈、腕部线圈、头部线圈、脊柱线圈等。
肩关节疼痛是一种很普遍的慢性疼痛,但由于肩关节的结构复杂,在磁共振检查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肩线圈的设计和制造非常困难。传统肩线圈的主体一般是利用刚性材料制成,即,肩线圈的形状固定,一方面难于满足不同身材病人的成像需求,致使病人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较差;另一方面,肩线圈与病人身材不匹配使得肩线圈的贴合度较差,导致图像信噪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肩线圈的图像信噪比及使用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其包括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肩胛及锁骨上沿,所述第二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所述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均包括柔性主体及附着在所述柔性主体上的射频线圈阵列,所述第一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至少包括一个蝶形线圈。
可选地,所述柔性主体为弹性高分子材料主体。
可选地,所述柔性主体为EVA主体、人造弹性塑胶主体或泡沫塑料主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之间设有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局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形线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中每一个射频线圈与相邻的射频线圈局部交叉。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包括多个环形线圈。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中每一个射频线圈与相邻的射频线圈局部交叉。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元至少被分割为两个用于覆盖在不同人体部位的子单元。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其包括:
用于产生磁场的磁体;
用于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
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发射线圈;
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包括如上所述的肩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肩线圈包括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第一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肩胛及锁骨上沿,第二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包括柔性主体及附着在柔性主体上的射频线圈阵列。由于肩线圈的主体是利用柔性材料制成,故能满足不同身材病人的成像需求,增加了肩线圈和病人之间的贴合度,提高了肩线圈的图像信噪比和使用舒适度。另外,肩线圈为左右对称设计,同时适用于左右肩部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肩线圈的实施例一中肩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肩线圈的实施例二中肩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所示肩线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根据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磁体;用于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发射线圈;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接收线圈。
MRI成像需要把患者置于强磁场内,形成有序的氢原子核。通常有三种方法产生磁场:固定磁铁、磁阻、超导磁铁。固定磁铁和磁阻产生的磁场强度一般限制在0.4T以下,无法达到高分辨率图像所要求的场强。因此,大多数高分辨率成像系统采用超导磁铁。
为了生成图像,MRI系统必须首先在2D平面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然后确定那些恢复到静态磁场时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核的位置,这两项工作由梯度线圈完成,且梯度线圈能产生场强随位置线性变化的磁场。
发送线圈用于发送射频信号,以激励氢原子,接收线圈用于接收原子核恢复产生的信号,这些线圈必须针对特殊的人体部位进行成像优化,这就需要系统能够灵活地配置线圈。
上述磁共振成像系统用来检测人体的肩关节时,所述接收线圈包括肩线圈。图1是本实用新型肩线圈的实施例一中肩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肩线圈的实施例二中肩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或图2所示肩线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肩线圈100包括第一单元110及第二单元120,第一单元110适于覆盖在人体肩膀上,具体的,第一单元110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肩胛及锁骨上沿,当然,第一单元110还可能覆盖在靠近人体肩胛及锁骨上沿的区域。第二单元120适于覆盖在人体的上臂、前胸及后背上,具体的,第二单元120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当然,第二单元120还可能覆盖在靠近人体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的区域。
第一单元110包括柔性主体111及附着在柔性主体111上的射频线圈阵列112,第二单元120包括柔性主体121及附着在柔性主体121上的射频线圈阵列122。当柔性主体111、柔性主体121弯曲时,射频线圈阵列112、射频线圈阵列122也能随之弯曲,增加了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与人体的贴合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为弹性高分子材料主体,即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是利用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弹性高分子材料有多种,如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EVA材料具有柔性好、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优点,因此,在肩线圈100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为EVA主体,即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是利用EVA材料制成。具体的,可利用一层EVA将整个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包裹起来,使得肩线圈100使用更为安全、防水性更佳及更为美观。
当然,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也可利用其它柔软性较好的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可利用人造弹性塑胶制成,这时可称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为人造弹性塑胶主体;或者,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可利用泡沫塑料制成,这时可称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为泡沫塑料主体;或者,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可利用合成革或天然皮革作为蒙皮缝制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柔性主体111及柔性主体121的材料并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为了接收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垂直于主磁场方向的射频信号,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至少包括一个蝶形线圈1121。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及第二单元120的射频线圈阵列122中每一个射频线圈为表面线圈,表面线圈更为靠近人体,具有更好的信噪比。
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及第二单元120的射频线圈阵列122具有多种配置方式,在肩线圈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两个或以上)环形线圈1122(图1中以四个环形线圈1122为例),第二单元120的射频线圈阵列122包括多个(两个或以上)环形线圈1221(图1中以七个环形线圈1221为例)。
利用肩线圈100接收射频信号之后,需利用电路盒300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并处理,以形成可在磁共振成像机200上显示的图像。因此,电路盒300电连接在肩线圈100与磁共振成像机200之间。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中的各个射频线圈通过线缆1123连接在一起,以便将第一单元110接收的射频信号传送到电路盒300,射频线圈阵列122中的各个射频线圈通过线缆1222连接在一起,以便将第二单元120接收的射频信号传送到电路盒300。为了减少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中各个射频线圈之间的信号干扰,可使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中每个射频线圈与相邻的射频线圈局部交叉。当然,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的配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为了使肩线圈100更容易的固定在人体上,第一单元110与第二单元120之间可设置一连接部130,以使第一单元110与第二单元120局部连接在一起。连接部130可利用EVA材料制成,其一端连接在第一单元110的柔性主体11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单元120的柔性主体121上。
电路盒300除了可以用于放大并处理由肩线圈100接收的射频信号之外,还可以降低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中的感应电流,以减小临近射频线圈之间的耦合。电路盒300电连接在肩线圈100与磁共振成像机200之间的方式至少包括两种:方式一、如图1所示,线缆310将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与第二单元120的射频线圈阵列122连接在一起,线缆320将电路盒300连接到线缆310,这样,射频线圈阵列112及射频线圈阵列122均可连接到电路盒300,线缆330将电路盒300连接到磁共振成像机200上;方式二、如图2所示,线路盒300固定在第一单元110表面上之后,线缆340将第一单元110的射频线圈阵列112与电路盒300连接在一起,穿过第一单元110的线缆350将第二单元120的射频线圈阵列122与电路盒300连接在一起,最后,线缆330将电路盒300连接到磁共振成像机200上。当电路盒300采用第二种方式电连接在肩线圈100与磁共振成像机200之间时,可使连接部130设置为中空结构,这样,线缆350可穿过连接部130并不被暴露出来。
第二单元120的面积较大,它可以是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也可至少被分割为两个用于覆盖在不同人体部位的子单元(如图2所示,图2以两个子单元为例),这样,每一个子单元均包含柔性主体、附着在柔性主体上的射频线圈阵列,每一个子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均与电路盒300连接。当第二单元120至少被拆分为两个子单元时,可至少设置两个连接部130,以使第二单元120的每一个子单元与第一单元110局部连接。当第二单元120至少被拆分为两个子单元时,同样可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将电路盒300电连接在肩线圈100与磁共振成像机200之间。
可在肩线圈100的第一单元110及第二单元120上设置松紧带(未图示),松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单元110及第二单元120的两端,这样,对病人肩部作磁共振检测时,可将带有松紧带的肩线圈套在病人肩部(肩线圈贴服在一个肩部,松紧带贴服在另一个肩部),实现了肩线圈100的固定。由于肩线圈100的主体(包括第一单元110的主体111及第二单元120的主体121)是利用柔性材料制成,故能满足不同身材病人的成像需求,增加了肩线圈和病人之间的贴合度,提高了肩线圈的图像信噪比和使用舒适度。另外,肩线圈100为左右对称设计,同时适用于左右肩部的检测。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肩线圈100的主体形状不应仅仅局限于附图,当肩线圈100的主体设置成其它适于对病人肩关节进行检测的形状也可以,在实施例中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肩线圈包括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第一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肩胛及锁骨上沿,第二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包括柔性主体及附着在柔性主体上的射频线圈阵列。由于肩线圈的主体是利用柔性材料制成,故能满足不同身材病人的成像需求,增加了肩线圈和病人之间的贴合度,提高了肩线圈的图像信噪比和使用舒适度。另外,肩线圈为左右对称设计,同时适用于左右肩部的检测。
上述通过实施例的说明,应能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再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中所述的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作各种变更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其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肩胛及锁骨上沿,所述第二单元适于覆盖在人体上的区域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及肩胛骨上沿,所述第一单元及第二单元均包括柔性主体及附着在所述柔性主体上的射频线圈阵列,所述第一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至少包括一个蝶形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主体为弹性高分子材料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主体为EVA主体、人造弹性塑胶主体或泡沫塑料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之间设有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局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形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中每一个射频线圈与相邻的射频线圈局部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包括多个环形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的射频线圈阵列中每一个射频线圈与相邻的射频线圈局部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至少被分割为两个用于覆盖在不同人体部位的子单元。
10.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生磁场的磁体;
用于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
用于发送射频信号的发射线圈;
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肩线圈。
CN 201220338581 2012-07-12 2012-07-12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76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38581 CN202776302U (zh) 2012-07-12 2012-07-12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38581 CN202776302U (zh) 2012-07-12 2012-07-12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6302U true CN202776302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03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3858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76302U (zh) 2012-07-12 2012-07-12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630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73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设备、射频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87323A (zh) * 2018-02-07 2018-07-1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线圈及医学图像扫描系统
CN111273206A (zh) * 2020-03-27 2020-06-12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射频阵列线圈及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12147553A (zh) * 2019-06-26 2020-12-29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射频线圈组件的系统
CN112327231A (zh) * 2021-01-04 2021-02-05 武汉中科极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核磁共振系统的超极化气体人体肺部成像线圈
CN114325521A (zh) * 2020-10-09 2022-04-1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结构及控制线圈结构的方法
US11686794B2 (en) 2020-10-09 2023-06-27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Coil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4732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设备、射频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87323A (zh) * 2018-02-07 2018-07-1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线圈及医学图像扫描系统
CN112147553A (zh) * 2019-06-26 2020-12-29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射频线圈组件的系统
CN111273206A (zh) * 2020-03-27 2020-06-12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射频阵列线圈及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11273206B (zh) * 2020-03-27 2022-05-27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射频阵列线圈及装置和磁共振成像方法
CN114325521A (zh) * 2020-10-09 2022-04-1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结构及控制线圈结构的方法
US11686794B2 (en) 2020-10-09 2023-06-27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Coil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325521B (zh) * 2020-10-09 2023-07-2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结构及控制线圈结构的方法
CN112327231A (zh) * 2021-01-04 2021-02-05 武汉中科极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核磁共振系统的超极化气体人体肺部成像线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76302U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肩线圈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09814053A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具有可拆卸搭接板的柔性射频线圈阵列
US11039787B2 (en) Garment MRI antenna array
US6624633B1 (en) Disjunct MRI array coil system
US8046046B2 (en) RF array coi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9002431B2 (en) Garment MRI antenna array
US112808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assembly
US9733322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s to and from a local coil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CN111208458B (zh) 用于mr成像的颈部射频线圈的系统和方法
US201903770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assembly
JP2020500076A (ja) 磁気共鳴撮像(mri)システム用の前部無線周波数(rf)コイルアレイ
CN109952061A (zh) 用于mr成像的射频线圈系统
US6930480B1 (en) Head coil arrays for parallel imaging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2020500074A (ja) 磁気共鳴撮像(mri)システム用の適合型後部無線周波数(rf)コイルアレイ
CN103208671A (zh)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弹性天线系统
US20200408860A1 (en) Systems for a radio frequency coil assembly
CN202891922U (zh) 用于磁共振影像系统的多功能线圈装置
US20140021954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rf coil device
CN104055517B (zh)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扫描方法
US20020151788A1 (en) Vest coil
CN206209085U (zh)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局部线圈以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205193259U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射频线圈组件
JPH04227233A (ja) 直交コイル構成
CN202128462U (zh) 婴儿体心脏磁共振成像线圈装置
CN1331439C (zh)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号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15 8 Building 1180 Xingxi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15 8 Building 1180 Xingxi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