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68378U - 给水泵暖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给水泵暖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68378U
CN202768378U CN201220464188.1U CN201220464188U CN202768378U CN 202768378 U CN202768378 U CN 202768378U CN 201220464188 U CN201220464188 U CN 201220464188U CN 202768378 U CN202768378 U CN 202768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eed water
water pump
stop valv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641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锋
李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ian Guohua Shenmu Generate Electricity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ian Guohua Shenmu Generate Electricity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ian Guohua Shenmu Generate Electricity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ian Guohua Shenmu Generate 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641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68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68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683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第一给水泵(11)、第二给水泵(12)和高压加热器(13),在第一给水泵的出水口和高压加热器之间串接第一截止阀(31),在第二给水泵的出水口和高压加热器之间串接第二截止阀(32),其中,在第一给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一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一倒暖管路(21),在第二给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二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二倒暖管路(22)。通过将第一倒暖管路旁接在第一给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一截止阀之间,将第二倒暖管路旁接在第二给水泵的入水口和第二截止阀之间,使得与给水泵相应地暖泵系统可以与另一个给水泵的给水系统相隔离,从而确保了整个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因而避免了因机组停运而造成的损失。

Description

给水泵暖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给水泵暖泵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给水泵无论是在冷态下启动还是在热态下启动,都必须进行暖泵。如果暖泵不充分,将由于热膨胀不均,使给水泵的上下壳体之间出现温差,从而导致拱背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启动给水泵,将造成给水泵的动静部分之间的严重磨损,使转子的动平衡度受到破坏,产生振动,进而缩短了轴封的使用寿命。
通常,暖泵方式包括正暖方式(低压暖泵方式)和倒暖方式(高压暖泵方式)。在机组试启动或给水泵检修后启动时,一般采用正暖方式,即顺水流方向暖泵,水由除氧器引来,从给水泵的入口流进泵内,并从给水泵的出口流出,以进行暖泵。如果给水泵处于热备用状态下启动,则采用倒暖方式,即逆原水流方向进行暖泵,给水泵的出口引入暖泵水,并从给水泵的入口流出,然后通过吸入管返回至除氧器。
在倒暖过程中,常常出现倒暖管泄漏的问题,对倒暖管产生不同的冲刷。检修时,需要进行局部更换倒暖管。由于现有的倒暖系统不能隔离,检修换管时必须使整个机组进行停机,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水泵的暖泵系统,该给水泵的暖泵系统在检修时无需使整个机组停机检修,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该给水泵暖泵系统包括通过管路分别与高压加热器连接的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在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高压加热器之间串接第一截止阀,在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高压加热器之间串接第二截止阀,其中,在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一倒暖管路,在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二倒暖管路。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倒暖管路上串接两个第一倒暖截止阀,并且在所述两个第一倒暖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一泵体放水管路;在所述第二倒暖管路上串接两个第二倒暖截止阀,并且在所述两个第二倒暖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二泵体放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泵体放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泵体放水管路上分别串接泵体放水截止阀。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倒暖截止阀和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以及在所述第二倒暖截止阀和所述第二给水泵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管。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给水泵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一阀前放水管路;在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旁接第二阀前放水管路。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高压加热器之间旁接第一阀后放水管路,并且在所述第二截止阀和所述高压加热器之间旁接第二阀后放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前放水管路和所述第一阀后放水管路均与第一放水总管路连接,所述第二阀前放水管路和所述第二阀后放水管路均与第二放水总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倒暖管路旁接在第一给水泵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并且将第二倒暖管路旁接在第二给水泵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使得与给水泵相应地暖泵系统可以与另一个给水泵的给水系统相隔离,从而确保了整个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避免了因机组停运而造成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水泵暖泵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氧器                        11第一给水泵
12第二给水泵                    13高压加热器
21第一倒暖管路                  22第二倒暖管路
23第一泵体放水管路              24第二泵体放水管路
25第一阀前放水管路              26第二阀前放水管路
27第一阀后放水管路              28第二阀后放水管路
29第一放水总管路                30第二放水总管路
31第一截止阀                    32第二截止阀
33第一倒暖截止阀                34第二倒暖截止阀
35泵体放水截止阀                36节流管
37放水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不应当理解为对各个部件的限制。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该给水泵暖泵系统包括通过管路分别与高压加热器13连接的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在第一给水泵11的出水口和高压加热器13之间串接第一截止阀31,在第二给水泵12的出水口和高压加热器13之间串接第二截止阀32。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公知的,在高压加热器13与第一给水泵11之间以及高压加热器13与第二给水泵12应当包括多个其他部件,如加热器联成阀等等。图1仅显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件,而未将其他部件详细罗列,但是这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际结构布置。
在实际锅炉运行中,来自除氧器10的水通过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供给到高压加热器13中,然后通过锅炉汽包(未显示)等进入锅炉中。另外,也可以通过打开第一截止阀31且关闭第二截止阀32,以选择使用第一给水泵11进行给水,或者通过打开第二截止阀32且关闭第一截止阀31,以选择使用第二给水泵12进行给水。
在给水泵处于热备状态下,给水泵采用倒暖方式进行暖泵。因此,在暖泵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倒暖管路21和第二倒暖管路22,以分别对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进行暖泵操作。
在暖泵过程中,如果出现倒暖管泄漏,需要进行局部更换倒暖管。为了在进行倒暖管更换或维护过程时避免整个锅炉机组停机,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倒暖管路21旁接在第一给水泵11的入水口和第一截止阀31之间,并且将第二倒暖管路22旁接在第二给水泵12的入水口和第二截止阀32之间。这样,在任意一台给水泵的暖泵系统出现泄漏时,都可以停运该给水泵,并隔离与之相关的暖泵系统。例如,更换第一给水泵11的倒暖管时,由于第一倒暖管路21设置在第一截止阀31的上游,因此关闭第一截止阀31即可隔离第一给水泵11和第一倒暖管路21,同时第二截止阀32处于开启状态,第二给水泵12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同理,当需要更换第二给水泵12的倒暖管时,关闭第二截止阀32即可隔离第二给水泵12和第二倒暖管路22,同时开启第一截止阀31,使第一给水泵11可以进行正常工作。
上述两种情况均保证了在更换局部的倒暖管时,有一台给水泵进行给水作业,使整个锅炉机组正常运行,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避免了因机组停运而造成的损失。
其中,上述第一截止阀31和第二截止阀32优选采用电动截止阀,以使操作人员更加便利地进行隔离操作,但不限于电动截止阀。
优选地,在第一倒暖管路21上串接有第一倒暖截止阀33,在第二倒暖管路22上串接有第二倒暖截止阀34,在给水泵给水时,关闭第一倒暖截止阀33和第二倒暖截止阀34,从而关闭第一倒暖管路21和第二倒暖管路22。
更优选地,第一倒暖管路21上串接两个第一倒暖截止阀33,并且在两个第一倒暖截止阀33之间旁接第一泵体放水管路23;在第二倒暖管路22上串接两个第二倒暖截止阀34,并且在两个第二倒暖截止阀34之间旁接第二泵体放水管路24。在倒暖完成后,通过第一泵体放水管路23和第二泵体放水管路24分别对两个给水泵进行放水。
可以理解,第一泵体放水管路23和第二泵体放水管路24上分别串接有泵体放水截止阀35,用以在暖泵时关闭第一泵体放水管路23和第二泵体放水管路24。
另外,在第一倒暖截止阀33和第一给水泵11的入水口之间以及在第二倒暖截止阀34和第二给水泵12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管36。通过设置节流管36,可以提高暖泵时的水压,以实现更好的暖泵效果。此处节流管36可以是具有相应结构的不锈钢管。由于节流管36的结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结构,因而不再详细描述。另外,此处也可以是能够确保相同节流效果的其他节流装置或节流结构,而不限于所述的节流管。
此外,从图1可以看出,在第一给水泵11的出水口和第一截止阀31之间旁接有第一阀前放水管路25。这样,在对暖泵系统进行检修时,通过关闭第一截止阀31,将第一给水泵11的暖泵系统隔离开并进行放水,以便于检修。同理,在第二泵体的出水口和第二截止阀32之间旁接有第二阀前放水管路26,以用于第二给水泵12的暖泵系统的隔离,并进行放水后检修。
优选地,在第一截止阀31和高压加热器13之间旁接第一阀后放水管路27。在第一截止阀31打开且第二截止阀32关闭时,该阀后放水管路27可以对第一给水泵11的给水管路进行放水,以便于进行维护和检修;并且,在第二截止阀32和高压加热器13之间可以旁接第二阀后放水管路28,这样在第二截止阀32关闭且第一截止阀31打开时,第二阀后放水管路28可以对第二给水泵11的给水管路进行放水。
另外由图可以看出第一阀前放水管路25和第一阀后放水管路27均与第一放水总管路29连接,第二阀前放水管路26和第二阀后放水管路28均与第二放水总管路30连接,以对给水泵的给水系统和暖泵系统进行统一排放或收集,可以理解,第一放水总管路29和第二放水总管路30的有压放水部分将流向锅炉疏水箱(未显示)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该给水泵暖泵系统包括通过管路分别与高压加热器(13)连接的第一给水泵(11)和第二给水泵(12),在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出水口和所述高压加热器(13)之间串接第一截止阀(31),在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出水口和所述高压加热器(13)之间串接第二截止阀(3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一截止阀(31)之间旁接第一倒暖管路(21),在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二截止阀(32)之间旁接第二倒暖管路(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倒暖管路(21)上串接两个第一倒暖截止阀(33),并且在所述两个第一倒暖截止阀(33)之间旁接第一泵体放水管路(23);在所述第二倒暖管路(22)上串接两个第二倒暖截止阀(34),并且在所述两个第二倒暖截止阀(34)之间旁接第二泵体放水管路(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放水管路(23)和所述第二泵体放水管路(24)上分别串接泵体放水截止阀(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倒暖截止阀(33)和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以及在所述第二倒暖截止阀(34)和所述第二给水泵(12)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管(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给水泵(11)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截止阀(31)之间旁接第一阀前放水管路(25);在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截止阀(32)之间旁接第二阀前放水管路(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截止阀(31)和所述高压加热器(13)之间旁接第一阀后放水管路(27),并且在所述第二截止阀(32)和所述高压加热器(13)之间旁接第二阀后放水管路(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水泵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前放水管路(25)和所述第一阀后放水管路(27)均与第一放水总管路(29)连接,所述第二阀前放水管路(26)和所述第二阀后放水管路(28)均与第二放水总管路(30)连接。
CN201220464188.1U 2012-09-12 2012-09-12 给水泵暖泵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68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64188.1U CN202768378U (zh) 2012-09-12 2012-09-12 给水泵暖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64188.1U CN202768378U (zh) 2012-09-12 2012-09-12 给水泵暖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68378U true CN202768378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6418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68378U (zh) 2012-09-12 2012-09-12 给水泵暖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683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9246A (zh) * 2014-01-16 2014-04-30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
CN107905989A (zh) * 2017-09-11 2018-04-1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CN109442382A (zh) * 2018-11-30 2019-03-08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9246A (zh) * 2014-01-16 2014-04-30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
CN103759246B (zh) * 2014-01-16 2016-02-0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
CN107905989A (zh) * 2017-09-11 2018-04-1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CN107905989B (zh) * 2017-09-11 2019-05-28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CN109442382A (zh) * 2018-11-30 2019-03-08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N109442382B (zh) * 2018-11-30 2024-05-14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022B (zh) 一种汽轮机级间回热加热器跨级连接系统
CN203420745U (zh) 一种汽轮机汽缸预暖系统
CN104505130A (zh) 一种核电站非能动应急给水系统
CN202768378U (zh) 给水泵暖泵系统
CN104405459A (zh) 用于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供热网的背压机做功及供热装置
CN104456789B (zh) 一种地下厂房主通风空调冷却水供水系统的切换装置
CN202485278U (zh) 温泉泡池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16204357U (zh) 热水炉自循环水泵冷却水系统
CN209511978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热网加热器疏水控制系统
CN103759246B (zh) 一种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
CN102235661B (zh) 汽轮机回热系统疏水连结系统及方法
CN201363949Y (zh) 带有定频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12709614B (zh) 冲洗空冷岛的装置
CN201301732Y (zh) 一种蒸汽管路用高低压旁路系统
CN203848584U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节能型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4419553U (zh) 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
WO2013157989A1 (ru) Система дренажей и проточек главного циркуляционного насосного агрегата
CN210088823U (zh) 一种高效率的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
CN203926156U (zh) 一种炉水循环泵
JP2017150688A (ja) 配管洗浄方法
CN111156497B (zh) 汽轮机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509556U (zh) 用汽调节系统
CN204829857U (zh) 一种基于疏水器与凝汽器的锅炉暖风器疏水系统
RU2752122C1 (ru)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теплофикационной паровой турбины по тепловому графику
CN215633577U (zh) 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