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5989B -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5989B
CN107905989B CN201710814208.0A CN201710814208A CN107905989B CN 107905989 B CN107905989 B CN 107905989B CN 201710814208 A CN201710814208 A CN 201710814208A CN 107905989 B CN107905989 B CN 107905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rming
water
main fee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42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05989A (zh
Inventor
庞巨荣
何银江
王宝刚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8142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5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5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5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05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5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1/00Testing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连接主给水泵系统的各部件和步骤102、设置暖泵系统。该方法采用暖泵系统,通过第一暖泵支路将主给水泵组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流进压力泵并由进水管道流出,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注入暖泵水,来控制冷却水温度,并将暖泵水温度控制在低于除氧器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来减少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压力泵可用率,提高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核电站的主给水泵系统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在RGL04(棒控的简称)试验期间,其压力泵两侧的管道内水会出现汽化现象,导致压力泵两侧的压力产生偏差,最终泵轴出现抖动而真实触发反转。这样,核电站在执行PT1RGL04(棒控的简称)试验时,机组功率由满功率降至500MW,停留近2分钟后提升功率,在升功率到510MW左右时,D1组APA备用泵(电动主给水泵)将出现反转报警并退出热备用状态,仪控人员需现场检查确认D1组APA备用泵无异常后就地复位报警,运行操作员重新投D1组APA备用泵于热备用状态。因此,若核电站主给水泵系统在RGL04试验期间发生了压力泵反转的现象,其将导致D1组APA备用泵将出现反转报警并退出热备用状态,从而影响D1组APA备用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降低了D1组APA备用泵的可用率,影响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核电站主给水泵系统由于APA备用泵发生反转而导致APA备用泵的可用率低以及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连接主给水泵系统的各部件:使电机的驱动轴一端连接压力泵,另一端连接增压泵,使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连通,使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与除氧器连通,使所述压力泵的给水端连通给水管道,使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分支管与高压加热系统连通,使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二分支管与所述除氧器连通;
设置暖泵系统: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采用第一暖泵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暖泵系统: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采用第一暖泵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步骤:设置第二暖泵支路,使所述第二暖泵支路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增压泵的内腔,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出口端流进所述内腔并由所述进口端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两个汽动主给水泵和一个电动主给水泵;或者,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三个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电动主给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暖泵系统: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采用第一暖泵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除氧器和所述出口端的压力值,根据所述压力值的变化获得反转脉冲信号;检测所述压力泵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的转速,并根据所述转速的变化获得转速脉冲信号;对所获得的所述反转脉冲信号和所述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压力泵是否发生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获得的所述反转脉冲信号和所述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压力泵是否发生反转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10S内累积探测到的所述反转脉冲信号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3,若是,则输出所述压力泵发生反转;若否,则执行步骤A;
步骤A:判断10S内是否一直存在所述反转脉冲信号且同时探测到3个所述转速脉冲信号,若是,则输出所述压力泵发生反转。
本发明提供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其设置了暖泵系统,并通过第一暖泵支路将主给水泵组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流进压力泵并由进水管道流出,这样,其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注入暖泵水,来控制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中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暖泵水的水温控制在低于除氧器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下,来减少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即D1组APA备用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压力泵的可用率,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暖泵系统,用于解决RGL04期间主给水泵系统APA备用泵反转的问题,所述主给水泵系统包括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一端的压力泵和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另一端的增压泵,所述压力泵的给水端连通有给水管道,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分支管与高压加热系统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二分支管与除氧器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与所述除氧器连通,所述暖泵系统包括:
主给水泵组,用于供给暖泵水;
以及第一暖泵支路,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用于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暖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暖泵支路,所述第二暖泵支路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增压泵的内腔且用于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出口端流进所述内腔并由所述进口端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两个汽动主给水泵和一个电动主给水泵;或者,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三个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电动主给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除氧器和所述出口端设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泵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分别设有转速检测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速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泵驱动轴转动速度的探头和与所述探头通过信号通道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探头的转速信号的处理板件。
本发明提供的暖泵系统有益效果:当核电站的主给水泵系统采用上述暖泵系统时,其可并通过第一暖泵支路将主给水泵组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流进压力泵并由进水管道流出,这样,其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注入暖泵水,来控制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中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暖泵水的水温控制在低于除氧器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下,来减少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压力泵的可用率,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主给水泵系统,其包括:
电机,
压力泵,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一端,;
增压泵,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另一端,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与除氧器连通;
给水管道,与所述压力泵的给水端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分支管与高压加热系统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二分支管与所述除氧器连通;
以及上述暖泵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给水泵系统的有益效果:由于其设置了暖泵系统,并通过第一暖泵支路将主给水泵组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流进压力泵并由进水管道流出,这样,其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注入暖泵水,来控制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中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暖泵水的水温控制在低于除氧器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下,来减少压力泵两侧的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压力泵的可用率,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中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主给水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主给水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主给水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主给水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中的D1RGL04试验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中的备用泵的振动分析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中的D2RGL04试验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中的暖泵水的温试验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进行说明。该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连接主给水泵系统10的各部件:使电机11的驱动轴一端连接压力泵12,另一端连接增压泵13,使压力泵12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131与增压泵13的出口端连通,使增压泵13的进口端与除氧器17连通,使压力泵12的给水端连通给水管道15,使给水管道15通过第一分支管151与高压加热系统16连通,使给水管道15通过第二分支管152与除氧器17连通;
S102、设置暖泵系统18: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181,采用第一暖泵支路182分别连通主给水泵组181和给水管道15,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
当核电站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时,由于其设置了暖泵系统18,并通过第一暖泵支路182将主给水泵组181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15,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这样,其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12两侧的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注入暖泵水,来控制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中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暖泵水的水温控制在低于除氧器17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下,来减少压力泵12两侧的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12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12(即D1组APA备用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压力泵12的可用率,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由于上述主给水泵系统10设计有暖泵系统18,其可以保证压力泵12启动时冷却水不被引入给水管道15和高温加热系统(包括高压加热器和蒸汽发生器)。当压力泵12从热备用状态下快速启动时,使压力泵12的热冲击减至最低。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由于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温主要通过暖泵水来维持,如果暖泵水的流量过小,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温过低,一旦压力泵12紧急启动,这部分低温的水就会通过第二分支管152回到除氧器17中,存在机组超功率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在步骤S102、设置暖泵系统18: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181,采用第一暖泵支路182分别连通主给水泵组181和给水管道15,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步骤S103:设置第二暖泵支路183,使第二暖泵支路183两端分别连通主给水泵组181和增压泵13的内腔,并驱使暖泵水从出口端流进内腔并由进口端流出。
在正常运行时,核电站的主给水泵组181件的暖泵水分别流过增压泵13和压力泵12的泵壳,以与正常流动相反的方向流动,并通过增压泵13的进口端返回除氧器17,这样,只有少量的暖泵水通过第二分支管152回到除氧器17中,因此,避免了机组存在超功率的风险,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分支管152为小流量管线,第二分支管152上设有小流量阀184。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细化地,关于主给水泵组181的具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主给水泵组181包括均分别与第一暖泵支路182和第二暖泵支路183连通的两个汽动主给水泵(简称APP)和一个电动主给水泵(简称APA);或者,主给水泵组181包括三个均分别与第一暖泵支路182和第二暖泵支路183连通的电动主给水泵(简称APA)。这样,当每台机组有两台汽动主给水泵和一台电动主给水泵时,在汽轮机组额定功率运行时,一般由两台汽动主给水泵运行,而电动主给水泵作为两台汽动主给水泵的备用泵;当然,其中,该电动主给水泵可与任一台汽动主给水泵并联运行。其次,当每台机组有三台电动主给水泵时,无汽动主给水泵,其正常运行时由两台电动主给水泵运行,而另外一台电动主给水泵处于备用状态。
在步骤S102、设置暖泵系统18: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181,采用第一暖泵支路182分别连通主给水泵组181和给水管道15,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步骤S104、检测除氧器17和出口端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的变化获得反转脉冲信号;检测压力泵12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121的转速,并根据转速的变化获得转速脉冲信号;对所获得的反转脉冲信号和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压力泵12是否发生反转。其中,于除氧器17和出口端设置压力检测组件,并于压力泵12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121分别设置转速检测组件。
具体地,对所获得的反转脉冲信号和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压力泵12是否发生反转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10S内累积探测到的反转脉冲信号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3,若是,则输出压力泵12发生反转;若否,则执行步骤A;
步骤A:判断10S是否一直存在反转脉冲信号且同时探测到3个转速脉冲信号,若是,则输出压力泵12发生反转。
D1组APA备用泵的反转脉冲信号,由D1AGM001MC(转速检测组件的的一种)发出,图6中所采用的转速脉冲信号为D1APA001MC(转速检测组件的一种)。上述转速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压力泵12驱动轴转动速度的探头和与探头通过信号通道连接且用于接收探头的转速信号的处理板件。
而D1AGM001MC和D1APA001MC分别由不同的探头、处理板件、信号通道组成,彼此独立。
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机组功率的快速下降,除氧器17的压力(D1ADG002MP)跟随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增压泵13的出口端的压力(APA001MP)出现了一次突变的情况,机组功率由下降转为上升时,除氧器17的压力处于最低点,增压泵13的出口端的压力(APA001MP)再次突变,此时压力泵12(即APA备用泵)出现反转脉冲信号。
增压泵13的出口端压力(APA001MP)出现第二次快速下降扰动时会触发反转报警,出现反转脉冲信号后,经过3S出现D1APA001MC转速信号。从反转脉冲信号先出,再出现转速脉冲信号的现象来判断,可以排除“10S内一直存在反转脉冲信号且探测到3个转速脉冲信号”这种模式触发反转信号的情况,判断是“10S内累积探测到3个反转脉冲信号”的情况触发了反转信号,故可以确定D1APA压力泵12轴当时在抖动。
在增压泵13的出口端的压力(APA001MP)第二次压力突变后压力转为上升期间,APA001MD(压力检测组件的一种)采集到一个流量尖峰,说明压力泵12的管道内水确实在流动。
如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分析RGL04期间压力泵12(APA备用泵)的泵轴是否真实反转,于压力泵12的驱动端设置APA001MV(压力检测组件的一种),而于液力耦合端121设置APA005MV(压力检测组件的一种),并两个压力检测组件的振动探头进行数据观察,具体波形如图7。由图7可以看出,D1组的机组功率下降期间,APA001MV和APA005MV的振动值在开始缓慢上升,并维持在一个比机组降功率前高的振动值。APA备用泵的反转报警也在此期间触发。
机组功率由下降转为上升,APA001MD触发尖峰信号时,APA001MV和APA005MV同时触发振动尖峰。判断D1组APA备用泵的泵轴动作,反映到APA001MV监测的泵轴两侧振动值发生变化。
此外,在RGL04试验期间,D1组APA泵出现反转而D2APA没有出现反转的原因分析:对于APA备用泵若要出现反转,其APA备用泵的前后逆向差压能够克服APA备用泵的转动惯量以及APA备用的泵轴摩擦力。
如图8所示,在RGL04试验期间,对D2组机组,D2APA001MP(D2增压泵13的出口端压力)也存在两次压力波动的现象,说明在试验过程中,APA备用泵的管道内的水存在汽化的现象在两台机组上都会出现,但是,由于D2机组除氧器17的压力在试验过程中比D1机组的除氧器17要高(根据试验数据,D2ADG(D2组除氧器的简称)压力最低为3.5bar.g,而D1ADG(D1组除氧器的简称)压力最低为2.9bar.g),所以D2机组的汽化程度比D1机组的要弱。同时,根据现场测量的温度数据,D2组压力泵12的出口温度为172℃,而D1组压力泵12的出口温度为177℃,相对而言,D2组的压力泵12的汽化程度较D1组的压力泵12要弱。
综上所述,RGL04试验期间时,D1组APA备用泵出现反转,而D2组APA备用泵未出现反转,分析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D2组APA备用泵所在管线的温度相对较低,试验时水汽化程度相对较小,所产生的能量较小。
二、RGL04试验期间时,D2组除氧器的压力较高,APA备用泵的管道内水汽化程度相对较小。
此外,RGL04试验期间,调低APA备用泵的暖泵水温试验情况如下:
在L304大修满功率后,将L3APA备用泵(2号泵)的暖泵水温度由原来的174℃调整到156.5℃后,从L3RGL04试验期间APA备用泵的运行情况来看,避免了由于APA备用泵的入口管道中水温变化滞后于除氧器压力变化而使APA备用泵的管道水出现汽化,成功避开了气化尖峰,符合预期效果,见图9。
RGL04试验期间,APA备用泵出现反转的原因是试验期间随着除氧器的压力下降,APA备用泵的管道内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导致增压泵13、压力泵12的管道内水大量汽化,最终压力级两侧的压力产生偏差,泵轴出现抖动而真实触发反转报警。因此,在RGL04试验期间,将APA备用泵的管道内的暖泵水温度降低到除氧器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以下,可避免汽化现象的出现,解决反转问题,并经过试验验证此方法切实可行。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暖泵系统18,用于解决RGL04期间主给水泵系统10APA备用泵反转的问题,主给水泵系统10包括电机11、连接于电机11的驱动轴一端的压力泵12和连接于电机11的驱动轴另一端的增压泵13,压力泵12的给水端连通有给水管道15,压力泵12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131与增压泵13的出口端连通,给水管道15通过第一分支管151与高压加热系统16连通,给水管道15通过第二分支管152与除氧器17连通,增压泵13的进口端与除氧器17连通,暖泵系统18包括:
主给水泵组181,用于供给暖泵水;
以及第一暖泵支路182,两端分别连通主给水泵组181和给水管道15,用于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
当核电站的主给水泵系统10采用上述暖泵系统18时,其可并通过第一暖泵支路182将主给水泵组181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15,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这样,其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12两侧的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注入暖泵水,来控制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中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暖泵水的水温控制在低于除氧器17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下,来减少压力泵12两侧的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12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12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压力泵12的可用率,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由于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温主要通过暖泵水来维持,如果暖泵水的流量过小,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温过低,一旦压力泵12紧急启动,这部分低温的水就会通过第二分支管152回到除氧器17中,存在机组超功率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暖泵系统18还包括第二暖泵支路183,第二暖泵支路183两端分别连通主给水泵组181和增压泵13的内腔且用于驱使暖泵水从出口端流进内腔并由进口端流出。
这样,在正常运行时,核电站的主给水泵组181件的暖泵水分别流过增压泵13和压力泵12的泵壳,以与正常流动相反的方向流动,并通过增压泵13的进口端返回除氧器17,这样,只有少量的暖泵水通过第二分支管152回到除氧器17中,因此,避免了机组存在超功率的风险,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细化地,关于主给水泵组181的具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主给水泵组181包括均分别与第一暖泵支路182和第二暖泵支路183连通的两个汽动主给水泵和一个电动主给水泵;或者,主给水泵组181包括三个均分别与第一暖泵支路182和第二暖泵支路183连通的电动主给水泵。这样,当每台机组有两台汽动主给水泵和一台电动主给水泵时,在汽轮机组额定功率运行时,一般由两台汽动主给水泵运行,而电动主给水泵作为两台汽动主给水泵的备用泵;当然,其中,该电动主给水泵可与任一台汽动主给水泵并联运行。其次,当每台机组有三台电动主给水泵时,无汽动主给水泵,其正常运行时由两台电动主给水泵运行,而另外一台电动主给水泵处于备用状态。
为了能够检测除氧器17和出口端的压力值,并根据压力值的变化获得反转脉冲信号,除氧器17和出口端设有压力检测组件;而为了检测压力泵12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121的转速,并根据转速的变化获得转速脉冲信号,压力泵12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121分别设有转速检测组件。这样,对所获得的反转脉冲信号和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压力泵12是否发生反转。
具体地,对所获得的反转脉冲信号和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压力泵12是否发生反转的步骤具体为:判断10S内累积探测到的反转脉冲信号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3,若是,则输出压力泵12发生反转;若否,则执行步骤A;
步骤A:判断10S是否一直存在反转脉冲信号且同时探测到3个转速脉冲信号,若是,则输出压力泵12发生反转。
细化地,转速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压力泵12驱动轴转动速度的探头和与探头通过信号通道连接且用于接收探头的转速信号的处理板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给水泵系统10,其包括:
电机11,
压力泵12,连接于电机11的驱动轴一端,;
增压泵13,连接于电机11的驱动轴另一端,压力泵12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131与增压泵13的出口端连通,增压泵13的进口端与除氧器17连通;
给水管道15,与压力泵12的给水端连通,给水管道15通过第一分支管151与高压加热系统16连通,给水管道15通过第二分支管152与除氧器17连通;
以及上述暖泵系统18。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给水泵系统10,由于其设置了暖泵系统18,并通过第一暖泵支路182将主给水泵组181的暖泵水导向给水管道15,并驱使暖泵水从给水管道15流进压力泵12并由进水管道131流出,这样,其可通过朝位于压力泵12两侧的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注入暖泵水,来控制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中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暖泵水的水温控制在低于除氧器17的最低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下,来减少压力泵12两侧的给水管道15和进水管道131内的水汽化现象,来避免压力泵12两侧产生压力偏差,从而避免泵轴出现抖动而触发反转,以保证压力泵12的运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压力泵12的可用率,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连接主给水泵系统的各部件:使电机的驱动轴一端连接压力泵,另一端连接增压泵,使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连通,使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与除氧器连通,使所述压力泵的给水端连通给水管道,使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分支管与高压加热系统连通,使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二分支管与所述除氧器连通;
设置暖泵系统: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采用第一暖泵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暖泵系统: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采用第一暖泵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步骤:设置第二暖泵支路,使所述第二暖泵支路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增压泵的内腔,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出口端流进所述内腔并由所述进口端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两个汽动主给水泵和一个电动主给水泵;或者,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三个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电动主给水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暖泵系统:设置用于供给暖泵水的主给水泵组,采用第一暖泵支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并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的步骤之后:
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除氧器和所述出口端的压力值,根据所述压力值的变化获得反转脉冲信号;检测所述压力泵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的转速,并根据所述转速的变化获得转速脉冲信号;对所获得的所述反转脉冲信号和所述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压力泵是否发生反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获得的所述反转脉冲信号和所述转速脉冲信号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压力泵是否发生反转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10S内累积探测到的所述反转脉冲信号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3,若是,则输出所述压力泵发生反转;若否,则执行步骤A;
步骤A:判断10S内是否一直存在所述反转脉冲信号且同时探测到3个所述转速脉冲信号,若是,则输出所述压力泵发生反转。
6.一种暖泵系统,用于解决RGL04期间主给水泵系统APA备用泵反转的问题,所述主给水泵系统包括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一端的压力泵和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另一端的增压泵,所述压力泵的给水端连通有给水管道,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分支管与高压加热系统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二分支管与除氧器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与所述除氧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暖泵系统包括:
主给水泵组,用于供给暖泵水;
以及第一暖泵支路,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给水管道,用于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给水管道流进所述压力泵并由所述进水管道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暖泵支路,所述第二暖泵支路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给水泵组和所述增压泵的内腔且用于驱使所述暖泵水从所述出口端流进所述内腔并由所述进口端流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两个汽动主给水泵和一个电动主给水泵;或者,所述主给水泵组包括三个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暖泵支路和所述第二暖泵支路连通的电动主给水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和所述出口端设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泵的驱动端和液力耦合端分别设有转速检测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暖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泵驱动轴转动速度的探头和与所述探头通过信号通道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探头的转速信号的处理板件。
11.一种主给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压力泵,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一端;
增压泵,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另一端,所述压力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进口端与除氧器连通;
给水管道,与所述压力泵的给水端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分支管与高压加热系统连通,所述给水管道通过第二分支管与所述除氧器连通;
以及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暖泵系统。
CN201710814208.0A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Active CN107905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4208.0A CN107905989B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4208.0A CN107905989B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5989A CN107905989A (zh) 2018-04-13
CN107905989B true CN107905989B (zh) 2019-05-28

Family

ID=61840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4208.0A Active CN107905989B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598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440A (zh) * 2008-12-15 2009-05-20 上海福思特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泵的暖泵方法及暖泵装置
CN201944020U (zh) * 2011-02-10 2011-08-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泵的暖泵装置
CN102175021A (zh) * 2011-01-27 2011-09-07 章礼道 能全面回收工质和热量的无泵直流炉启动系统
CN202768378U (zh) * 2012-09-12 2013-03-0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给水泵暖泵系统
CN203098239U (zh) * 2013-02-25 2013-07-31 河南卷烟工业烟草薄片有限公司 采暖泵保护装置
CN103759246A (zh) * 2014-01-16 2014-04-30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
CN204419553U (zh) * 2014-12-04 2015-06-24 商丘裕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
CN106704212A (zh) * 2016-12-29 2017-05-2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给水泵备用泵无扰切换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03807A (ja) * 1988-02-08 1989-08-16 Babcock Hitachi Kk ボイラドレン回収装置
JP2694024B2 (ja) * 1989-08-18 1997-12-24 トキコ株式会社 炭素量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440A (zh) * 2008-12-15 2009-05-20 上海福思特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泵的暖泵方法及暖泵装置
CN102175021A (zh) * 2011-01-27 2011-09-07 章礼道 能全面回收工质和热量的无泵直流炉启动系统
CN201944020U (zh) * 2011-02-10 2011-08-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泵的暖泵装置
CN202768378U (zh) * 2012-09-12 2013-03-0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给水泵暖泵系统
CN203098239U (zh) * 2013-02-25 2013-07-31 河南卷烟工业烟草薄片有限公司 采暖泵保护装置
CN103759246A (zh) * 2014-01-16 2014-04-30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
CN204419553U (zh) * 2014-12-04 2015-06-24 商丘裕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给水泵暖泵系统
CN106704212A (zh) * 2016-12-29 2017-05-2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给水泵备用泵无扰切换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5989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4687U (zh) 一种机动车制动软管高温脉冲综合测试系统
CN103615300B (zh) 一种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或部件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05715530B (zh)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水泵加速寿命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CN10982817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高低温循环测试系统
CN208348214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泵性能测试台架
CN105841966A (zh) 一种基于正向推理的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
CN107905989B (zh) 一种解决apa备用泵反转的方法、暖泵系统及主给水泵系统
Zhao et al. Transient startup characteristics of a drag-type hydrokinetic turbine rotor
Tre´ binjac et al. Surge inception in a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stage
CN109763882A (zh) 一种尿素罐诊断系统
CN103437990B (zh) 泵热冲击测试方法及系统
An et al. The cavit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RCP under LBLOCA at inlet
RU256239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системы измерения расхода топлива
CN107271163B (zh) 用于冷却器的本地诊断和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0848147B (zh) 一种离心油泵快速切换的模拟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4458304U (zh) 一种水泵机组在线能耗测试分析系统
CN208458802U (zh) 一种双重检测的涡街流量计
CN103035070B (zh) 小口径超声波智能水表
CN202976321U (zh) 小口径超声波智能水表
US11808139B2 (en) Monitoring ramp-up pressure of a pump
Lusardi Characterization of unsteady loading due to impeller-diffuser interaction in centrifugal compressors
CN219798708U (zh) 涡喷发动机燃油喷嘴流量测量装置
CN216351109U (zh) 一种通用型航空发电机地面测试滑油冷却系统
CN218725251U (zh) 一种航空喷油器流量、适应性测量的测试台
CN103364205A (zh) 自动变速器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