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4846U -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54846U CN202754846U CN2012204785869U CN201220478586U CN202754846U CN 202754846 U CN202754846 U CN 202754846U CN 2012204785869 U CN2012204785869 U CN 2012204785869U CN 201220478586 U CN201220478586 U CN 201220478586U CN 202754846 U CN202754846 U CN 2027548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oxidation ditch
- valve
- stirred reactor
- stirring rea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包括一个搅拌反应器,搅拌反应器装有搅拌器,搅拌反应器的进水口通过水泵和进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和排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的污泥出口通过第二阀门和排泥管连接,搅拌反应器的曝气器通过气管和气泵连接,进水通过水泵进入搅拌反应器,搅拌反应器的出水由第一阀门排放,剩余污泥由第二阀门排放,空气由气泵抽入搅拌反应器中的曝气器进行曝气,搅拌反应器装有搅拌器F,以实现泥水混合,本实用新型能方便有效地模拟氧化沟的运行条件和运行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OD)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氧化沟是一个封闭的环形沟渠,泥水混合液在沟渠中循环流动而使污染物得到降解,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特点,能有力地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氧化沟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剩余污泥少、耗电量低等其他活性污泥系统无可比拟的优点,在国内外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氧化沟是一个特殊的生物反应器,其曝气方式不同于其它曝气池,曝气并不是布满整个池子,而是在局部区域,因此,氧化沟中泥水混合液需要具备一定的流速,通常在0.25-0.5m/s,以维特在非曝气区中的泥水充分混合。在氧化沟工艺的研究中,目前通常的研究手段有二种:一是采用实际运行的氧化沟,二是采用氧化沟模型模拟。由实际运行的氧化沟规模大,运行条件改变困难,不能很好地实现试验研究的目的,而氧化沟模型容积较小,一个循环的水力停留时间很短,不能很好地反映氧化沟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点。特别是针对氧化沟的生物脱氮研究及多点曝气研究利用氧化沟模型难以实施或达到研究效果。
一直以来,由于氧化沟的规模大,流态复杂,实验室模拟困难,使氧化沟的研究受到很大程度地限制,因而也没能全面深入地揭示氧化沟的运行特点和规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能方便有效地模拟氧化沟的运行条件和运行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包括一个搅拌反应器A,搅拌反应器A装有搅拌器F,搅拌反应器A的进水口通过水泵B和进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C和排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污泥出口通过第二阀门D和排泥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曝气器通过气管和气泵E连接。
所述的水泵B、气泵E、第一阀门C、第二阀门D及搅拌器F的开启方式及运行程序均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实行全自动控制。
所述的搅拌反应器A为搅拌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将氧化沟在空间上的生物反应变为时间上的生物反应,使模拟试验装置体积小,试验研究不受地域限制,更加方便可靠。
(2)模拟装置以氧化沟运行的重要参数-循环比为基础,更能反映氧化沟的流态特征和运行特性。
(3)可实现对氧化沟不同A/O分区和曝气方式的运行模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包括一个搅拌反应器A,搅拌反应器A装有搅拌器F,搅拌反应器A的进水口通过水泵B和进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C和排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污泥出口通过第二阀门D和排泥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曝气器通过气管和气泵E连接。
所述的水泵B、气泵E、第一阀门C、第二阀门D及搅拌器F的开启方式及运行程序均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实行全自动控制。
所述的搅拌反应器A为搅拌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进水通过水泵B进入搅拌反应器A,搅拌反应器A的出水由第一阀门C排放,剩余污泥由第二阀门D排放,空气由气泵E打入搅拌反应器A中的曝气器进行曝气,搅拌反应器A装有搅拌器F,以实现泥水混合。
该氧化沟模拟装置依据氧化沟的环流反应特征采用间歇运行方式运行,具体为:水泵B、搅拌器F同时开启,在很短时间内(0.5-2min)水泵B停止运行,进水结束,进水量的大小可由模拟氧化沟的循环比确定,
进水后进行混合反应,1-15min后气泵E开启,进行充氧曝气,曝气0.5-15min后关闭气泵E,1-15min后又开启气泵E,进行充氧曝气,曝气0.5-15min后又关闭气泵E,气泵E的间歇开启和运行可以实现氧化沟的曝气方式。气泵E的开启次数和每次运行的时间根据模拟氧化沟的曝气方式确定。一个循环时间相当于模拟氧化沟的一个循环时间,一个循环时间后又开启水泵B进水,上述过程称为一个循环,重复进行新的循环,在运行3-6个循环后,关闭搅拌器F,使搅拌反应器A中的泥水混合液静置沉淀,进行泥水分离,30min沉淀后,开启第一阀门C进行排水,排水量为前面几个循环所进的水量。排水结束后又开始新的循环,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反复运行,从长期运行效果来看与氧化沟的运行效果是等效的,即可以有效地实现氧化沟的实验室模拟。剩余污泥根据泥龄要求在泥水混合液开始沉淀前开启第二阀门D进行排放。
模拟装置中的水泵B、气泵E、第一阀门C、第二阀门D及搅拌器F的开启方式及运行程序均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实行全自动控制。模拟装置简单,运行方便。该模拟装置可解决氧化沟模型不能真实反映氧化沟每一循环的实际变化的问题,为氧化沟的试验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Claims (3)
1.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包括一个搅拌反应器(A),其特征在于:搅拌反应器(A)装有搅拌器(F),搅拌反应器(A)的进水口通过水泵(B)和进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C)和排水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污泥出口通过第二阀门(D)和排泥管连接,搅拌反应器(A)的曝气器通过气管和气泵(E)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B)、气泵(E)、第一阀门(C)、第二阀门(D)及搅拌器(F)的开启方式及运行程序均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实行全自动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反应器(A)为搅拌反应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785869U CN202754846U (zh) | 2012-09-19 | 2012-09-19 |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785869U CN202754846U (zh) | 2012-09-19 | 2012-09-19 |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54846U true CN202754846U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7734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7858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4846U (zh) | 2012-09-19 | 2012-09-19 |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54846U (zh) |
-
2012
- 2012-09-19 CN CN2012204785869U patent/CN2027548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13860Y (zh) |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式好氧反应器 | |
CN102701447B (zh) |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中试系统及其应用 | |
CN204384951U (zh) | 高效污泥回流射流曝气一体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2754846U (zh) | 一种氧化沟模拟运行装置 | |
CN203048647U (zh) | 高效混合絮凝沉淀池 | |
CN205258186U (zh) | 一种非均相芬顿反应器 | |
CN106745699A (zh) | 一种复合sbr废水处理工艺 | |
CN204022633U (zh) | 一种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 | |
CN203999204U (zh) | 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芬顿反应系统 | |
CN1329316C (zh) | 多点交替进水活性污泥除磷脱氮方法 | |
CN202912764U (zh) | 一种厌氧气搅拌的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1941761A (zh) | 生化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8358316A (zh) | 高效低耗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062077U (zh) | 气液联合搅拌文丘里管—全混合厌氧消化反应器 | |
CN204490586U (zh) | 自截留式好氧反应器 | |
CN207933130U (zh) | 一种一体化多功能污水生化处理实验装置 | |
CN102815790B (zh) | 一种氧化沟工艺的模拟方法 | |
CN208603827U (zh) | 高效低耗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2627340A (zh) | 一种全自动泥水分离一体机的控制系统 | |
CN203284257U (zh) | 城镇污染地表水体净化装置 | |
CN201284273Y (zh) | 一体式倒置缺氧/厌氧/好氧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 |
CN207685083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442804U (zh) | 一种无动力河流地表水的复氧装置 | |
CN201512463U (zh) | 一种水处理装置 | |
CN205294962U (zh) | 污水处理氧化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