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46785U -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46785U
CN202746785U CN 201220325373 CN201220325373U CN202746785U CN 202746785 U CN202746785 U CN 202746785U CN 201220325373 CN201220325373 CN 201220325373 CN 201220325373 U CN201220325373 U CN 201220325373U CN 202746785 U CN202746785 U CN 202746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ne
fixing device
fixed block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253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德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C Indust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VC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C Industrial Corp filed Critical AVC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3253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46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46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467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包含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前螺纹、可固定至该本体的第一后螺纹的第一固定件、可固定至该本体的第二后螺纹的第二固定件、以及可固定至该本体的第三后螺纹的第三固定件。该前螺纹界定前通孔。该第一后螺纹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一后通孔,以容许第一线件通过该前通孔及该第一后通孔。该第二后螺纹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二后通孔,以容许第二线件通过该前通孔及该第二后通孔。该第三后螺纹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三后通孔,以容许第三线件通过该前通孔及该第三后通孔,该本体的前通孔可结合连通在一电气盒或机板或墙面之一通孔以固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传输于该等线件中的各种信号较不易互相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固定装置,尤其关于一种将数条线件固定的多向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线件(例如,光纤、缆线、电话线及电线等)被大量地用来传递各种信号,例如,电视信号及网络信号等。线件在进入建筑物或机器前,必需先被固定装置固定至该建筑物或机器的板件(例如,机板或墙面、电气盒)上,然后才被分接至各单位。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用来将一条线件固定至机板的固定装置的分解图。该固定装置包含可容该线件依序穿设的螺帽10、垫圈20、本体30、夹紧圈40、夹紧爪50、及迫紧固定头60。该本体30具有前通孔33、与该前通孔33连通的后通孔34、环绕该前通孔33的前外螺纹31、以及环绕该后通孔34的后外螺纹32。该前外螺纹31可通过机板的通孔,而该螺帽10与该垫圈20可套设于该前外螺纹31通过该机板、电气盒的该通孔的部分上,以将该本体30固定至该机板上。该夹紧圈40可嵌设于该本体30的该前通孔33和该后通孔34内,并与该前通孔33和该后通孔34之内壁间留有间隙。该夹紧爪50具有通孔51、爪片52、及设置于该爪片52的内侧上的爪齿53。当该夹紧爪50套设于该夹紧圈40上后,该爪齿53可抵触于该夹紧圈40的收缩环面42。接着,该迫紧固定头60可套设至该夹紧爪50上,并且,该迫紧固定头60的内螺纹62可与该本体30的该后外螺纹32螺合,此时,该迫紧固定头60的内斜面61会将该爪齿53迫紧至该收缩环面42,以使该线件得以被该固定装置紧密地固定至该机板上。
由于该固定装置的该本体30除了该前通孔33外,仅另包含一个后通孔(也就是,该后通孔34),因此,该固定装置仅能容许一条线件穿设于其中、并继而被固定至该机板上。然而,随着网路的广泛应用及云端技术的快速发展,该固定装置必需将传输不同信号的数条线件固定至相同机板的通孔中。相应地,可将该机板的该通孔、以及该本体30的该前通孔33及该后通孔34的孔径予以放大,以容许数条线件穿设于该固定装置中、以共同被固定至该机板、电气盒上。
然而,由于该等线件从该夹紧圈40起、经过该后通孔34、而直至该前通孔33止,都一直紧紧地靠在一起,因此,传输于该等线件中的各种信号会互相干扰。此外,该等线件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方向,因此,该等线件在穿设于该固定装置前,必需先在该固定装置的外部弯折,而该弯折处的线件有破损的风险。此外,由于该弯折处在该固定装置的外部,因此,该弯折处的线件一旦破损,该线件内的传输线会因而裸露,而该等信号的传输品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领域长久以来亟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固定装置,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含:本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
该本体,包含:前螺纹,用来界定前通孔;第一后螺纹,用来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一后通孔;第二后螺纹,用来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二后通孔;以及第三后螺纹,用来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三后通孔;
该第一固定件,固定至该第一后螺纹;
该第二固定件,固定至该第二后螺纹;
该第三固定件,固定至该第三后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还结合第一线件,该第二固定件还结合第二线件,该第三固定件还结合第三线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线件、第二线件、第三线件为缆线固定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线件、第二线件、第三线件为浪管固定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通孔与该第二后通孔之间的第一连线垂直于该第一后通孔与该第三后通孔之间的第二连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本体为盒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通孔用以结合连通至板件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螺纹还结合前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通孔还结合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通孔还结合垫片和旋入式塞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后通孔对应于该前通孔,该第一后通孔对应于该第三后通孔,并且,该前通孔与该第二后通孔之间的第一连线垂直于该第一后通孔与该第三后通孔之间的第二连线,形成一T型三向固定装置,三向式进出缆线连结,可固定缆线防水抗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件为可容许该第一线件结合于其中的固定头,该固定头之一端设置有可与该第一后螺纹螺合的螺纹;该第二固定件为可容许该第二线件结合于其中的固定头,该固定头之一端设置有可与该第二后螺纹螺合的螺纹;该第三固定件为可容许该第三线件结合于其中的固定头,该固定头之一端设置有可与该第三后螺纹螺合的螺纹,该固定件包含之固定头例如,缆线固定头、浪管固定头、电话线固定头等各种防水或迫紧线材之固定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前通孔包含垫片及旋入式塞头;或该前通孔包含一结合于其中的管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该固定装置的该本体具有数个后通孔,因此,数条分别来自不同方向的线件(例如,缆线、光纤、电话线,或浪管内部穿设有缆线、光纤、电话线)便可分别通过该等后通孔,并在该本体内弯折后,才一起通过该前通孔。如此一来,该等线件会一直到进到该本体内才靠在一起,故传输于该等线件中的各种信号较不易互相干扰。此外,由于该等线件是在该本体内才开始弯折,也就是该等线件的弯折处是在该本体内,因此,较不受阳光等外在环境影响龟裂,即便该弯折处的该等线件有破损,该传输线也不会受到雨水或沙尘的侵蚀,故传输于该等线件上的信号也不会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来将线件固定至机板的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2A-2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本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及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主视图、浪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后固定件的分解图和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旋入式塞头及垫片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入式塞头及垫片结合在固定装置的前通孔的组合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
10螺帽                    20垫圈
30本体                    31前外螺纹
32后外螺纹             33前通孔
34后通孔                 40夹紧圈
42收缩环面             50夹紧爪
51通孔                    52爪片
53爪齿                    60迫紧固定头
61内斜面                 62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
100固定装置           110本体
112前螺纹               114第一后螺纹
116第二后螺纹        118第三后螺纹
122前通孔               124第一后通孔
126第二后通孔        128第三后通孔
134第一固定件        1341螺帽
1343夹紧爪             1345夹紧圈
136第二固定件        138第三固定件
139管件                   1391管件螺纹
144第一线件           146第二线件
148第三线件           191缆线卡座螺帽
192垫片                   193固定本体
194夹紧圈               195夹紧爪
196迫紧螺帽           197旋入式塞头
198垫片                                                     
295夹紧爪               2951卡钩
296迫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容许数条线件穿设于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中的本体除了包含前通孔外,另包含数个(例如,3个)后通孔。
请参阅图2A-2D,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100的本体110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及俯视图。该本体110包含前螺纹112、第一后螺纹114、第二后螺纹116、以及第三后螺纹118。该前螺纹112在本实施例是一内螺纹,其界定前通孔122。该第一后螺纹114界定与该前通孔122连通的第一后通孔124,以容许第一线件144(见图3)结合连通该第一后通孔124及前通孔122。该第二后螺纹116界定与该前通孔122连通的第二后通孔126,以容许第二线件146(见图3)结合连通该第二后通孔126及前通孔122。该第三后螺纹118界定与该前通孔122连通的第三后通孔128,以容许第三线件148(见图3)结合连通该第三后通孔128及前通孔1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后通孔126对应于该前通孔122,该第一后通孔124对应于该第三后通孔128,并且,该前通孔122与该第二后通孔126之间的第一连线垂直于该第一后通孔124与该第三后通孔128之间的第二连线。也就是说,该本体110的该第一后通孔124、该第二后通孔126、及该第三后通孔128具有T型结构的三向固定装置,三向式进出缆线连结,配合各种缆线固定头,可固定缆线及防水抗拉等缆线固定功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板件为机板或墙面,相应地,该本体110为盒型设计,以完全紧靠于该墙面或固定至该机板上。此外,该本体100上另设置有螺丝孔,以方便使用者额外使用螺丝将该本体110固定至例如该机板上。
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100的主视图。该固定装置100另包含可固定至该第一后螺纹114的第一固定件134、可固定至该第二后螺纹116的第二固定件136、以及可固定至该第三后螺纹118的第三固定件138。在图3所显示的固定装置100中,该第一固定件134、该第二固定件136、及该第三固定件138均为缆线固定件,该缆线固定件包含一螺帽1341、夹紧爪1343、夹紧圈1345,该夹紧圈1345结合该夹紧爪1343内侧,该夹紧爪1343设于该螺帽1341内。相应地,该第一线件144、该第二线件146、及该第三线件148均为缆线、电话线、光纤。利用多个缆线固定件,让该缆线、电话线、光纤穿设于夹紧圈1345内,该夹紧爪1343卡掣夹紧圈1345的颈部1346,该螺帽1341分别地结合于第一固定件134、第二固定件136或第三固定件138,借此由该第一线件144 穿设结合在该第一固定件134内,第二线件146穿设结合在第二固定件136内或第三线件148穿设结合在第三固定件138内,所穿过的缆线、电话线、光纤均在此弯折集结至前通孔122而进入所结合的板件(图中未示)的通孔内部。
请参阅图4A、图4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100的主视图及浪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A所显示的固定装置100中,该第一固定件134、该第二固定件136、及该第三固定件138为浪管固定件,相应地,该第一线件144、该第二线件146、及该第三线件148均为浪管,借此由该第一线件144 穿设结合在该第一固定件134内,第二线件146穿设结合在第二固定件136内或第三线件148穿设结合在第三固定件138内,该浪管固定件(参见图4B)包含迫紧螺帽296分别结合于第一后螺纹114、第二后螺纹116、第三后螺纹118,其内侧结合一夹紧爪295,该夹紧爪295包含一卡钩2951,所述的迫紧螺帽296迫紧后使得夹紧爪295的卡钩2951卡掣在浪管的凹陷部固定,借以缆线、电话线、光纤设于浪管内部在此弯折集结至前通孔122而进入所结合的板件(图中未示)的通孔内部。
在图3和图4 A所显示的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100所包含的该第一固定件134、该第二固定件136、及该第三固定件138均为相同型式的固定件。然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34、该第二固定件136、及该第三固定件138可彼此不相同,并因此可固定不同型式的线件。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前通孔122更结合有一管件139,而缆线或光圈等可套设于该管件中受保护,该管件139再连结至一板件。
请参阅图6、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后通孔124、该第二后通孔126、及该第三后通孔128的线件不需要通过前通孔122。为了防止水气或灰尘进入该本体110内,该前通孔122更结合一旋入式塞头197及垫片19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100的该第一后通孔124更结合一前固定件,其例如,图1所显示的本体30,可与该前螺纹112螺合,以将该本体110固定至一板件之通孔或螺孔(图中未示)固定。
由于该固定装置100的该本体110具有3个后通孔(也就是,该第一后通孔124、该第二后通孔126、及该第三后通孔128),因此,3条分别来自不同方向的线件(例如,缆线、光纤、电话线,或浪管内部穿设有缆线、光纤、电话线)便可分别通过该等后通孔,并在该本体110内弯折后,才一起通过该前通孔122。如此一来,该3条线件会一直进到该本体110内才靠在一起,故传输于该等线件中的各种信号较不易互相干扰。此外,由于该等线件是在该本体110内才开始弯折,也就是该等线件的弯折处是在该本体110内,因此,即便该弯折处的该等线件有破损,并且导致该等线件内的传输线裸露,该裸露的传输线也不会受到雨水或沙尘的侵蚀,故传输于该等线件上的信号也不会受到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因此解决长久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具有特殊的三向设计,并可搭配适合的防松迫紧机构,故可广泛地应用至各种领域(例如,汽车、机械、通讯、无线网路室、及厂房工程)以及安装任何一种设备(例如,太阳能通讯配线、LED照明、数位显示、交通号志、及侦测与监测装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容许各种修改及替代形式,但其特定具体实施例已藉由附图中的范例充分显示并且将在此详细说明。然而,应理解的是,于此图式及详细描述并非有意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所揭露的特定形式,相反地,本实用新型系要涵盖落入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之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之所有修改、等效物、及替代物。

Claims (10)

1.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
该本体,包含:前螺纹,用来界定前通孔;第一后螺纹,用来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一后通孔;第二后螺纹,用来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二后通孔;以及第三后螺纹,用来界定与该前通孔连通的第三后通孔;
该第一固定件,固定至该第一后螺纹;
该第二固定件,固定至该第二后螺纹;
该第三固定件,固定至该第三后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还结合第一线件,该第二固定件还结合第二线件,该第三固定件还结合第三线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件、第二线件、第三线件为缆线固定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件、第二线件、第三线件为浪管固定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通孔与该第二后通孔之间的第一连线垂直于该第一后通孔与该第三后通孔之间的第二连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盒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通孔用以结合连通至板件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螺纹还结合前固定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通孔还结合管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通孔还结合垫片和旋入式塞头。
CN 201220325373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46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25373 CN202746785U (zh)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25373 CN202746785U (zh)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46785U true CN202746785U (zh) 2013-02-20

Family

ID=4770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2537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46785U (zh) 2012-07-06 2012-07-06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46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0371B (zh) 水下一分多复合光缆分支器
CN205565582U (zh) 一种电缆固定线夹装置
CN108535824B (zh) 一种多功能海缆水下终端光电分离器
CN104836062A (zh) 一种电线或电缆防水快装连接器
CN205352657U (zh) 光纤性能测试用的连接器接口转换盒
CN110212485A (zh) 一种三芯高压海底电缆接头盒及其安装方法
CN202746785U (zh) 一种多向线件的固定装置
CN105785532A (zh) 一种大容量铠装海底光缆快速连接接头盒及其连接方法
CN201638606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212294345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索缆用套管
CN205787260U (zh) 一种大容量铠装海底光缆快速连接接头盒
CN101567560A (zh) 光电网
CN201607544U (zh) 一种用于预制接头分支光缆的光缆接头保护管
CN101832427A (zh) 密封光电分壁连接装置及密封舱装置
CN103346512B (zh) 一种智能型母线槽
CN205092559U (zh) 一种水下电缆密封接线盒
CN108053941B (zh) 一种新型的光电混合铁路贯通地线
CN202171974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203101311U (zh) 水质监测用传感器的电极
CN204045849U (zh) 一种电池模组线束
CN204666897U (zh) 一种地埋监控接头盒
CN204089142U (zh) 一种矿物电缆多芯中间连接器
CN103134435A (zh)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
CN210838728U (zh) 一种用于电气二次预制电缆检修的保护套管
CN202917935U (zh) 用于电缆中间接头的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