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4957U -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24957U
CN202724957U CN 201220401335 CN201220401335U CN202724957U CN 202724957 U CN202724957 U CN 202724957U CN 201220401335 CN201220401335 CN 201220401335 CN 201220401335 U CN201220401335 U CN 201220401335U CN 202724957 U CN202724957 U CN 202724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sprocket wheel
type dust
bag
precipit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013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兰
王加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La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La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La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Lanf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013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24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24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249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含有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还含有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和烟气分流装置,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的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分别设置在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顶部上和底部上,上传动轴的左端和右端上分别设有上左链轮和上右链轮,下传动轴的左端和右端上分别设有下左链轮和下右链轮,上左链轮与下左链轮和上右链轮与下右链轮分别通过左链条和右链条相连,喷吹管的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置在左链条和右链条上,喷吹管位于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烟气分流装置的扩径出气管设置在进风管上,调节阀设置在扩径出气管上,进风管的进气口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含烟气进口中,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位于布袋除尘单元壳体内设有布袋的下方。

Description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该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包括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包括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串联为一整体。静电除尘单元含有壳体、烟气进口、阳极系统、阴极系统、灰斗。阳极系统含有阳极板、阳极悬挂装置和阳极振打装置。阴极系统含有阴极线、阴板框架和阴极振打装置。静电除尘单元的清灰,主要通过阳极振打装置和阴极振打装置来实现的。由于阳极振打装置和阴极振打装置的振打方式属于机械振打方式,因此不仅清灰不彻底,而且会常常发生机械故障,停机维修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由于通过机械方式的振打,往往还会造成阳极板、阴极线的变形,影响了阳极板的平整度及阴极线的直线度,从而降低了电除尘的除尘效率。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工作时,烟气首先从静电除尘单元的烟气进口进入静电除尘单元内进行除尘,经过电除尘后的烟气再进入布袋除尘单元进行除尘。由于烟气先经电除尘后再经布袋除尘,造成了前面的电除尘负担较重而后面的布袋除尘负担较轻,即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的除尘负荷不均衡。如果要使得除尘效果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在除尘器选择时,加大富余,从而型号加大,工程投资加大,导致投资、使用成本都加大,造成投资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该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不仅能够在清灰时避免阳极板和阴极线的变形,而且能够使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的除尘负荷均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含有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串联为一整体,静电除尘单元含有壳体、烟气进口、阳极系统、阴极系统和灰斗,阳极系统含有阳极板,阴极系统含有阴极线,烟气进口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前端面上,布袋除尘单元壳体内设有布袋,还含有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和烟气分流装置,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含有上传动轴、下传动轴、减速机、电机、喷吹管和送气软管,上传动轴通过上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顶部上,下传动轴通过下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底部上,上传动轴的左端上设有上左链轮,上传动轴的右端上设有上右链轮,下传动轴的左端上设有下左链轮,下传动轴的右端上设有下右链轮,上传动轴左端上的上左链轮与下传动轴左端上的下左链轮通过左链条相连接,上传动轴右端上的上右链轮与下传动轴右端上的下右链轮通过右链条相连接,上传动轴的左端或右端通过联轴节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与电机相连,减速机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顶部上,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底部上的下传动轴在位置上处于上传动轴的正下方,喷吹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喷吹管的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置在左链条和右链条上,喷吹管位于所述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喷吹管上设有的喷吹口分别相对阳极板和阴极线,喷吹管的中央与送气软管的一端相连,该送气软管的另一端通过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设有的与送气软管相配的通孔,且吊挂在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的防护罩上,该送气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脉冲阀与高压气源相连接;烟气分流装置含有进风管、扩径出气管和调节阀,进风管包括进气口和端盖,扩径出气管设置在进风管上,调节阀设置在扩径出气管上,进风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的烟气进口中,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单元壳体内设有布袋的下方。
所述喷吹管上设有的喷吹口,该喷吹口的孔径为6-7毫米,喷吹口之间的间距为250-300毫米。
所述喷吹管上设有的喷吹口斜向正前下方,与水平夹角在45-60°。
所述上传动轴左端上设有的上左链轮,该上左链轮的外周设有左防护罩,该左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上,所述上传动轴右端上设有的上右链轮,该上右链轮的外周设有右防护罩,该右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上。
所述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含有四个,分别位于进风管的两侧,这四个扩径出气管分别装有调节阀。
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
所述端盖与进风管的端口为活动连接,可以打开或关闭。
在上述电袋复合式除尘器中,由于去除了阳极振打装置和阴极振打装置,改用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当需要清灰时,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的喷吹管在左链条和右链条的带动下,从上到下对阳极板和阴极线进行喷吹清灰,使附着在阳极板和阴极线上粉尘脱离,这样就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机械方式振打而造成阳极板和阴极线变形的不足,从而保证了电除尘的除尘效率。同时由于增加了烟气分流装置,从而使烟气的一部分直接进入到布袋除尘单元中,因此烟气能够在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之间得到均衡的分配,从而保障了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的除尘负荷均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而且优化了除尘器的选择,节省了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烟气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剖视示意图。
图中1.灰斗,2.烟气分流装置,3.阳极板,4.阴极线,5.烟气进口,6.静电除尘单元壳体,7.静电除尘单元,8.布袋除尘单元,9.布袋,10.布袋除尘单元壳体,11.进气口,12.第一扩径出气管,13.第二扩径出气管,14.端盖,      15.第三扩径出气管,16.第四扩径出气管,17.下传动轴,18.下左链轮,19.左链条,20.下右链轮,21.右链轮,22.右端盖,23.喷吹管,24.喷吹口,25.送气软管,26.左端盖,27.电机,28.减速机,29.左防护罩,30.上左链轮,        31.防护罩,32.上传动轴,33.右上链轮,34.右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含有静电除尘单元7和布袋除尘单元8,静电除尘单元7和布袋除尘单元8串联为一整体。静电除尘单元7含有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烟气进口5、阳极系统、阴极系统和灰斗1。阳极系统含有阳极板3,阴极系统含有阴极线4。烟气进口5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的前端面上。布袋除尘单元壳体10内设有布袋9。电袋复合式除尘器还含有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和烟气分流装置2,如图、图2、图3和图4所示。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含有上传动轴32、下传动轴17、减速机28、电机27、喷吹管23和送气软管25。上传动轴32通过上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的顶部上。下传动轴17通过下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的底部上。上传动轴32的左端上设有上左链轮30,上传动轴32的右端上设有上右链轮33。下传动轴17的左端上设有下左链轮18,下传动轴17的右端上设有下右链轮20。上传动轴32左端上的上左链轮30与下传动轴17左端上的下左链轮18通过左链条19相连接。左链条19在与上左链轮30和下左链轮18连接时,左链条19穿过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顶部上设有的与左链条19相配的孔。上传动轴32右端上的上右链轮33与下传动轴17右端上的下右链轮20通过右链条21相连接,同样,右链条21穿过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顶部上设有的与右链条21相配的孔。上传动轴32的左端或右端通过联轴节与减速机28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上传动轴32的左端通过联轴节与减速机28,减速机28与电机27相连,减速机28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的顶部上。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底部上的下传动轴17在位置上处于上传动轴32的正下方。喷吹管2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左端盖26和右端盖22,喷吹管23的左端盖26和右端盖22分别设置在左链条19和右链条21上。喷吹管23位于所述阳极板3和阴极线4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喷吹管23上设有的喷吹口24分别相对阳极板3和阴极线4,喷吹管23的中央与送气软管25的一端相连,该送气软管25的另一端通过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顶部设有的与送气软管25相配的通孔,且吊挂在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6的防护罩31上,该送气软管25的另一端通过脉冲阀与高压气源相连接。烟气分流装置2含有进风管、扩径出气管和调节阀,进风管包括进气口11和端盖14。扩径出气管设置在进风管上,调节阀设置在扩径出气管上,进风管的进气口11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7的烟气进口5中,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单元8壳体内设有布袋9的下方。为了使烟气能够得到更均衡的分配,所述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含有四个,分别位于进风管的两侧,这四个扩径出气管分别装有调节阀,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扩径出气管12和第二扩径出气管13设置在进风管的一侧,第三扩径出气管15和第四扩径出气管16设置在进风管的另一侧,第一扩径出气管12、第二扩径出气管13、第三扩径出气管15、第四扩径出气管16上均装有调节阀,图中未示。为了便于调节烟气流量,所述四个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在实践中,电动调节风阀的开度大小,可以用电脑三维仿真的方式,确定各电动调节风阀的开度的大小,并可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根据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工况,所述喷吹口24的孔径为6-7毫米,喷吹口24之间的间距为250-300毫米。为防止相互干扰,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喷吹管23上设有的喷吹口24可以斜向正前下方,与水平夹角在45-60°。为防止烟气泄漏,所述上传动轴32左端上设有的上左链轮30,该上左链轮30的外周设有左防护罩29,该左防护罩29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顶部上;所述上传动轴32右端上设有的上右链轮33,该上右链轮33的外周设有右防护罩34,该右防护罩34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6顶部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在烟气分流装置2中,为了便于清除进风管内灰尘,所述端盖14与进风管的端口为活动连接,可以打开或关闭。在上述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由于去除了现有技术阳极振打装置和阴极振打装置,改用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因此当需要清灰时,减速机28在电机27的带动下旋转,通过联轴器带动上传动轴32,上传动轴32带动上左链轮30和上右链轮33转动,转动的上左链轮30和上右链轮33分别带动左链条19和右链条21作上下升降运动,与此同时设置在左链条19和右链条21上的喷吹管23,在脉冲阀的控制下高压气源通过送气软管25进入到喷吹管23内,从喷吹管23上的喷吹口24高速喷出,使附着在阳极板3和阴极线4上的粉尘脱离,落入到灰斗1中,经输灰设备排出。这样就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机械方式振打而造成阳极板3和阴极线4变形的不足,从而保证了电除尘的除尘效率。同时由于增加了烟气分流装置2,从而使烟气的一部分直接进入到布袋除尘单元8中,因此烟气能够在静电除尘单元7和布袋除尘单元8之间得到均衡的分配,从而保障了静电除尘单元7和布袋除尘单元8的除尘负荷均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而且优化了除尘器的选择,节省了投资。

Claims (7)

1.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含有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串联为一整体,静电除尘单元含有壳体、烟气进口、阳极系统、阴极系统和灰斗,阳极系统含有阳极板,阴极系统含有阴极线,烟气进口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前端面上,布袋除尘单元壳体内设有布袋,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和烟气分流装置,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含有上传动轴、下传动轴、减速机、电机、喷吹管和送气软管,上传动轴通过上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顶部上,下传动轴通过下轴承座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底部上,上传动轴的左端上设有上左链轮,上传动轴的右端上设有上右链轮,下传动轴的左端上设有下左链轮,下传动轴的右端上设有下右链轮,上传动轴左端上的上左链轮与下传动轴左端上的下左链轮通过左链条相连接,上传动轴右端上的上右链轮与下传动轴右端上的下右链轮通过右链条相连接,上传动轴的左端或右端通过联轴节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与电机相连,减速机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的顶部上,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底部上的下传动轴在位置上处于上传动轴的正下方,喷吹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喷吹管的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置在左链条和右链条上,喷吹管位于所述阳极板和阴极线之间,喷吹管上设有的喷吹口分别相对阳极板和阴极线,喷吹管的中央与送气软管的一端相连,该送气软管的另一端通过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设有的与送气软管相配的通孔,且吊挂在位于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的防护罩上,该送气软管的另一端通过脉冲阀与高压气源相连接;烟气分流装置含有进风管、扩径出气管和调节阀,进风管包括进气口和端盖,扩径出气管设置在进风管上,调节阀设置在扩径出气管上,进风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含烟气进口中,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单元壳体内设有布袋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上设有的喷吹口,该喷吹口的孔径为6-7毫米,喷吹口之间的间距为250-3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上设有的喷吹口斜向正前下方,与水平夹角在4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轴左端上设有的上左链轮,该上左链轮的外周设有左防护罩,该左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上,所述上传动轴右端上设有的上右链轮,该上右链轮的外周设有右防护罩,该右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静电除尘单元壳体顶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进风管上的扩径出气管含有四个,分别位于进风管的两侧,这四个扩径出气管分别装有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1在5所述的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进风管的端口为活动连接,可以打开或关闭。
CN 201220401335 2012-08-15 2012-08-15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24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01335 CN202724957U (zh) 2012-08-15 2012-08-15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01335 CN202724957U (zh) 2012-08-15 2012-08-15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24957U true CN202724957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5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01335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24957U (zh) 2012-08-15 2012-08-15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2495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5808A (zh) * 2012-08-15 2012-10-31 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106110823A (zh) * 2016-08-31 2016-11-16 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袋除尘器
CN109045908A (zh) * 2018-09-03 2018-12-21 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109482009A (zh) * 2017-09-12 2019-03-19 苏州协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辅助清灰机构及智能除尘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5808A (zh) * 2012-08-15 2012-10-31 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106110823A (zh) * 2016-08-31 2016-11-16 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袋除尘器
CN109482009A (zh) * 2017-09-12 2019-03-19 苏州协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辅助清灰机构及智能除尘系统
CN109482009B (zh) * 2017-09-12 2021-05-14 苏州协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辅助清灰机构及智能除尘系统
CN109045908A (zh) * 2018-09-03 2018-12-21 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5335U (zh) 一种垂直升降喷吹清灰装置
CN202724957U (zh)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1082376Y (zh) 除尘器
CN102755808B (zh) 一种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6334458U (zh) 一种垂直式滤筒除尘器
CN203719021U (zh) 通信基站机房通风除尘器
CN201389414Y (zh) 一种高效电袋除尘器
CN209828497U (zh) 一种能稳定超低排放的脉冲喷吹布袋式除尘器
CN202410413U (zh) 一种除尘器
CN205055661U (zh) 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3971675U (zh) 一种集高效旋风除尘的气箱式袋式除尘器
CN102847386A (zh) 转动清灰装置
CN203577519U (zh) 滤筒除尘器
CN214680656U (zh) 一种除尘设备的移动脉冲清灰装置
CN104128057A (zh) 一种集高效旋风除尘的气箱式袋式除尘器
CN203647252U (zh) 自清洗式吸尘器
CN204973367U (zh) 旋风袋式脉冲除尘器
CN204064667U (zh) 一种用于燃机试验台的进气装置
CN209646146U (zh) 一种脉冲除尘器
CN106940058A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1684504U (zh) 离线清灰长布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4100342U (zh) 一种油烟机增压箱体
CN103357232A (zh) 一种具备完全离线功能的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5032104A (zh) 一种除尘控温水洗装置
CN205025616U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转叶式高效降噪空气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0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