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4612U - 骑马机 - Google Patents

骑马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24612U
CN202724612U CN 201220383991 CN201220383991U CN202724612U CN 202724612 U CN202724612 U CN 202724612U CN 201220383991 CN201220383991 CN 201220383991 CN 201220383991 U CN201220383991 U CN 201220383991U CN 202724612 U CN202724612 U CN 202724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horse riding
riding machine
cushion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839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OP VICTORY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OP VICTORY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OP VICTORY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OP VICTORY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839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24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24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246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骑马机,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的底部铰接连接于前脚管组的支撑管的中部,脚踏杠杆组的悬置端铰接连接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杆,摆动杆与骑马机的坐垫后固定组固定连接,坐垫后固定组与转动轮组的驱动轴铰接,脚踏杠杆组旋转时,其悬置端带动摆动杆发生旋转,转动过程中与坐垫后固定组同时动作,并带动骑马机的转动轮组发生转动;坐垫后固定组在转动时带动坐垫前固定组共同旋转,实现了骑马机的骑马动作。通过将脚踏杠杆组与前脚管组之间的连接结构设置为绕连接轴的转动连接,使得骑马机在动作时,避免了脚踏杠杆组与前脚管组在相互转动过程中出现滑移摩擦,从而避免了二者相互转动时出现噪音的状况。

Description

骑马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骑马机。
背景技术
骑马机为健身器材的一种,其运动方式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骑马动作而来。
图1为现有技术中骑马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所示的骑马机中,连杆1`搭接在支撑轴2`的上面,因此整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连杆1`在支撑轴2`发生滑移并产生圆周的变动,二者均为金属材质,因此二者的滑移摩擦产生了很大的噪音,同时也加据了连接处的磨损。
连杆1`搭接在支撑轴2`的上面,二者的在相对运动时,在滑移过程中也有可能产生相对跳动,使得骑马机的运动轨迹易产生不确定的变动,当骑马机运动时速度较快时,会使骑马机产生前翻的问题,降低了骑马机的使用安全性。
图2为图1中带轮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骑马机的带轮部分的转动轮为两个通过偏心设置的连接轴3`相互连接转动轮组成,包括转动轮4`和转动轮5`,二个转动轮的外侧的中间各设置一个安装轴,并通过安装轴将转动轮固定在骑马机的支架上。两个转动轮偏心连接的结构设置,使得骑马机的成本增加,同时,通过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转动轮进行传动动作,要求两个转动轮要具有较好的同心轮,否则会使得骑马机在装配过程中产生组装困难的问题,因此其要求二者具有较好的加工精度,从而加大了转动轮部分的加工难度。
偏心连接的转动轮设置,在转动轮上安装轴承载时,转动轮上的受力点集中在连接轴位置,偏心设计造成转动轮的力臂过长,对转动轮处轴的寿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避免骑马机在使用过程中支撑轴处产生噪音,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骑马机,以实现避免骑马机在使用过程中支撑轴处产生噪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骑马机,其底部设置有相互抵靠的前脚管组和后脚管组,所述后脚管组上架设有转动轮组,骑马机的脚踏杠杆组通过连接轴铰接于所述前脚管组的支撑管的中部;
所述脚踏杠杆组的悬置端铰接连接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与骑马机的坐垫后固定组固定连接,所述坐垫后固定组与所述转动轮组的驱动轴相互铰接;
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的底部铰接于所述支撑管的中部;
所述坐垫前固定组和所述坐垫后固定组通过坐垫相互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脚踏杠杆组包括分别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相铰接,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两侧的左连杆和右连杆。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坐垫前固定组与所述前脚管组的铰接端较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前脚管组的支撑座。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坐垫前固定组的扶手固定杆与所述前脚管组相铰接,所述坐垫前固定组的坐垫前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固定杆上。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扶手固定杆为可伸缩的多节连接杆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转动轮组的主动轮包括:
与所述转动轮组的从动轮传动连接的转动轮本体;
设置在所述转动轮本体中心,以对所述转动轮本体进行支撑的的转动轴;
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铰接,并沿所述转动轮本体的径向布置的曲柄连接杆。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摆动杆上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耳,所述摆动杆和所述曲柄连接杆通过所述安装耳铰接。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摆动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轮本体两侧的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摆动杆和所述右摆动杆转动配合的左曲柄连接杆和右曲柄连接杆。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转动轴通过其轴端设置的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后脚管组上。
优选地,在上述骑马机中,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马机,其通过相互抵靠的前脚管组和后脚管组构成骑马机的支座结构,后脚管组上架设有转动轮组,骑马机的脚踏杠杆组通过连接轴铰接连接在前脚管组的支撑管的中部位置,当对脚踏杠杆组的脚踏部分用力时,脚踏杠杆组绕连接轴与前脚管组发生旋转;脚踏杠杆组的悬置端铰接连接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杆,摆动杆与骑马机的坐垫后固定组固定连接,坐垫后固定组与转动轮组的驱动轴相互铰接,脚踏杠杆组旋转时,其悬置端带动摆动杆发生旋转,摆动杆与坐垫后固定组固定连接,因此摆动杆转动过程中与坐垫后固定组同时动作,并带动骑马机的转动轮组发生转动;坐垫后固定组在转动时带动坐垫前固定组共同旋转,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的底部铰接连接于前脚管组的支撑管的中部,各转动部分的连接结构最终实现了骑马机的骑马动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脚踏杠杆组与前脚管组之间的连接结构设置为绕连接轴的转动连接,并通过将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与脚踏杠杆组直接铰接连接,实现了骑马机的骑马动作,使得骑马机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脚踏杠杆组与前脚管组在相互转动过程中出现滑移摩擦,从而避免了二者相互转动时出现噪音的状况;同时,通过连接轴的转动连接方式,减缓了二者之间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骑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带轮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转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骑马机,避免了骑马机在使用过程中支撑轴处产生噪音。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马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骑马机,其通过相互抵靠的前脚管组1和后脚管组2构成骑马机的支座结构,后脚管组2上架设有转动轮组,骑马机的脚踏杠杆组3通过连接轴4铰接连接在前脚管组1的支撑管5的中部位置,当对脚踏杠杆组3的脚踏部分用力时,脚踏杠杆组3绕连接轴与前脚管组发生旋转;脚踏杠杆组3的悬置端铰接连接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杆6,摆动杆6与骑马机的坐垫后固定组7固定连接,坐垫后固定组7与转动轮组的驱动轴相互铰接,坐垫后固定组在动作过程中带动转动轮组的主动轮进行旋转动作,最终带动转动轮组的转动。
脚踏杠杆组3旋转时,其悬置端带动摆动杆6发生旋转,摆动杆6与坐垫后固定组7固定连接,因此摆动杆6转动过程中与坐垫后固定组7同步动作,同时可带动骑马机的转动轮组发生转动;坐垫后固定组7在转动时带动坐垫前固定组8共同旋转,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8的底部铰接连接于前脚管组1的支撑管5的中部,各转动部分的连接结构最终实现了骑马机的骑马动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脚踏杠杆组3与前脚管组1之间的连接结构设置为绕连接轴4的转动连接,并通过将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与脚踏杠杆组3直接铰接连接,实现了骑马机的骑马动作,使得骑马机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脚踏杠杆组3与前脚管组1在相互转动过程中出现滑移摩擦,从而避免了二者相互转动时出现噪音的状况;同时,通过连接轴4的转动连接方式,减缓了二者之间磨损。
脚踏杠杆组3与前脚管组1通过连接轴4铰接,连接轴4设置在前脚管组1的支撑管5上,脚踏杠杆组3上的连杆直接与连接轴4铰接。可知的是,当连杆如现有结构采用单根的连接结构时,连杆与连接轴4存在一个铰接点,使二者的连接强度有限,降低了骑马机的承载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脚踏杠杆组3包括分别与连接轴4的两端相铰接,并设置在前脚管组1的支撑管5两侧的左连杆和右连杆。将连杆9设置为与连接轴4具有两个铰接点的左连杆和右连杆结构,使得连杆9和连接轴4之间的承载作用点分散到连接轴4的两个位置上,则在采用同一负载能力的连接轴4时,通过由连接轴4上的不同位置承担骑马机的负载,避免了连接轴4上作用力的集中,从而提高了骑马机的承载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坐垫前固定组8与前脚管组1的铰接端较连接轴4靠近前脚管组1的支撑座。
骑马机在使用时,通过同时手拉动扶手10部分和脚踏前脚管组1上的脚踏管11实现骑马机的动作,手拉扶手10部分的动作通过扶手10传递到坐垫前固定组8与前脚管组1的铰接部位,可以理解的是,当扶手10作用的拉力直接作用到坐垫固定组8与前脚管组1的铰接位置时,其更有利于实现骑马机上坐垫13实现前后的摆动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坐垫前固定组8的扶手固定杆12与前脚管组1相铰接,坐垫前固定组8的坐垫前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扶手固定杆12上。通过将扶手固定杆12直接与前脚管组1相铰接,则在对骑马机进行操作时,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扶手固定杆12的前后拉伸位置,提升了对扶手位置的操作感受。
骑马机在面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时,或者使用在面对不同体态高度的骑马体验时,需要面对不同的扶手10高度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扶手固定杆12为可伸缩的多节连接杆结构,通过将扶手固定杆12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设计,使得扶手固定杆12上扶手10的高度可调,从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当然,坐垫13通过可伸缩的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20可对其高度进行调整,通过扶手10和坐垫13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骑马机对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马机中,通过将脚踏杠杆组3和前脚管组1的连接方式更改为由连接轴4的铰接方式,并将脚踏杠杆组3和骑马机的坐垫后固定组7通过摆动杆6连接为一端铰接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使得在脚踏杠杆组3进行踩踏动作时,脚踏杠杆组3与摆动杆6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摆动杆6与坐垫后固定组7固定连接,则转动的摆动杆6带动坐垫后固定组7前后摆动,坐垫后固定组7同时依次和与其相连的坐垫13、坐垫前固定组8前后摆动,最后通过前坐垫前固定组8的前后摆动实现骑马机的骑马动作,当然,通过脚踏动作和对扶手10的拉伸动作可以获得更佳的骑马机体验。
在上述骑马机中,脚踏杠杆组3和前脚管组1通过连接轴4铰接的连接方式,避免了二者在骑马机动作过程中产生跳动情况,且由依次相连的各部件使得骑马机的坐垫部分和脚踏部分、扶手部分组成可前后摆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从而使得骑马机在前后摆动过程中,骑马机前后摆动的轨迹可以控制,可通过对其轨迹的控制避免骑马机在运动时动作速度过快时出现前翻的可能,从而提高了骑马机的使用安全性。
现有的骑马机的转动轮组的主动轮由两个皮带轮偏心连接的方式进行传动,由一个皮带轮进动力的传送,不仅会产生两个皮带轮同心度不好的问题,也容易造成装配困难,易产生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骑马机的转动轮组的主动轮包括与转动轮组的从动轮16传动连接的转动轮本体14;设置在转动轮本体中心,以对转动轮本体14进行支撑的的转动轴;和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杆6铰接,并沿转动轮本体14的径向布置的曲柄连接杆15。本实施例通过一个转动轮本体14进行动力的传动,并设置由摆动杆6带动的曲柄连接杆15实现动力的传动,采用单个的转动轮进行动力传动时,可以将转动轮本体14通过其中心设置的转动轴进行支撑和转动动作,且转动轴的设置易于实现转动轮本体14转动中心的固定,装配工艺简单。同时转动轮的作用点作用于转动轴的两端,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作用力同时作用于两转动轮中间偏心连接部上影响其承载能力的问题。可知的是,曲柄连接杆15与摆动杆6的铰接端,即为转动轮组的驱动轴输入端。
骑马机的脚踏杠杆组3和坐垫后固定组7通过摆动杆6相连接,摆动杆6在摆动过程中随其与脚踏钢杆组3的铰接端上下摆动,通过摆动杆6和转动轮组主动轮的曲柄连接杆15相铰接,并通过对摆动杆6的摆动轨迹进行设计,使得摆动杆6在摆动过程中带动曲柄连接杆15绕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实现了操作者对骑马的拉伸和踩踏动力传动到转动轮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摆动杆6上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耳,摆动杆6和曲柄连接杆15通过安装耳铰接。摆动杆6与脚踏杠杆组3和坐垫后固定组7的连接位置会对摆动杆6带动曲柄连接杆15的运动轨迹产生影响,通过设置安装耳,可以对摆动杆6和曲柄连接杆15的位置进行预定设计和调节,在实现对摆动杆6带动转动轮组正常转动工作的同时,加大了摆动杆6和曲柄连接杆15的转动力臂,降低了骑马机的操作难度。
同时,通过增加安装耳,可以适当的缩短曲柄连接杆15的连接长度,由转动轴直接承受骑马机的驱动作用力,转动轮本体14受到的驱动力较小,从而提高了转动轮组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摆动杆6包括分别设置在转动轮本体14两侧的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19,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19转动配合的左曲柄连接杆和右曲柄连接杆。摆动杆单独作用与一端时,由单一的摆动杆承受骑马机的驱动力必然会增大摆动杆的承载强度,同时作用力集中在转动轮本体14中心转动轴的一端,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动轴的正常使用寿命。
分别设置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19,并设计与其相配合的左曲柄连接杆和右曲柄连接杆,使得骑马机的作用力分散在转动轴的两端,摆动杆承受的作用力也分别由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19来承担,提高了骑马机转动轮组部分的承载能力,可大大提高骑马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由左右两侧的曲柄连接杆分担转动驱动力,避免了转动轮本体单侧长期受力产生的较大的磨损,保证了转动轴和转动轮本体14的同心度,避免产生较大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转动轴通过其轴端设置的轴承座(包括分别设置在转动轴22两端的轴承座21和轴承座23)安装于后脚管组2上。通过转动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可使得转动轮本体14的转动平稳,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噪音的产生。
轴承座安装在后脚管组2上,具体地,安装在后脚管组2和前脚管组1相抵的后脚管组2的支撑管24上,以保证转动轮组的正常转动动作。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图3中转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主动轮和从动轮16之间通过皮带18传动。从动轮16和飞轮17通过传送带传动,通过操控骑马机的扶手和脚踏杠杆组使得转动轮组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的转动又一次带动从动轮16和飞轮17转动,飞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惯性力,通过对骑马机的操控和飞轮17的惯性转动,达到骑马机的骑马动作循环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骑马机,其底部设置有相互抵靠的前脚管组(1)和后脚管组(2),所述后脚管组上架设有转动轮组,其特征在于,骑马机的脚踏杠杆组(3)通过连接轴(4)铰接连接于所述前脚管组(1)的支撑管(5)的中部;
所述脚踏杠杆组(3)的悬置端铰接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摆动杆(6),所述摆动杆(6)与骑马机的坐垫后固定组(7)固定连接,所述坐垫后固定组(7)与所述转动轮组的驱动轴相互铰接;
骑马机的坐垫前固定组(8)的底部铰接于所述支撑管(5)的中部;
所述坐垫前固定组(8)和所述坐垫后固定组(7)通过坐垫(13)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杠杆组(3)包括分别与所述连接轴(4)的两端相铰接,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5)两侧的左连杆和右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前固定组(8)与所述前脚管组(1)的铰接端较所述连接轴(4)靠近所述前脚管组(1)的支撑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前固定组(8)的扶手固定杆(12)与所述前脚管组(1)相铰接,所述坐垫前固定组(8)的坐垫前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扶手固定杆(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固定杆(12)为可伸缩的多节连接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组的主动轮包括:
与所述转动轮组的从动轮(16)传动连接的转动轮本体(14);
设置在所述转动轮本体(14)中心,以对所述转动轮本体进行支撑的的转动轴(22);
一端与所述转动轴(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6)铰接,并沿所述转动轮本体(14)的径向布置的曲柄连接杆(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6)上设置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安装耳,所述摆动杆(6)和所述曲柄连接杆(15)通过所述安装耳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6)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轮本体两侧的左摆动杆和右摆动杆,所述转动轴(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摆动杆和所述右摆动杆转动配合的左曲柄连接杆和右曲柄连接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2)通过其轴端设置的轴承座安装于所述后脚管组(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18)传动。
CN 201220383991 2012-08-03 2012-08-03 骑马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4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83991 CN202724612U (zh) 2012-08-03 2012-08-03 骑马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83991 CN202724612U (zh) 2012-08-03 2012-08-03 骑马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24612U true CN202724612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5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839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4612U (zh) 2012-08-03 2012-08-03 骑马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246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760A (zh) * 2015-05-29 2015-09-16 浙江利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760A (zh) * 2015-05-29 2015-09-16 浙江利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车
CN104906760B (zh) * 2015-05-29 2017-05-17 浙江利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2790A (en) Cycle exerciser
US20130210585A1 (en) Adaptive motion exercise device
CN103372281A (zh) 椭圆机
TWM393460U (en) Improved kick scooter
CN202724612U (zh) 骑马机
CN202859981U (zh) 音乐跳绳机
CN206677967U (zh) 一种机器人颈部装置
CN206066440U (zh) 一种机器人手臂
CN211308833U (zh) 一种风翼增压轻型摩托车
CN203494101U (zh) 椭圆机
CN101721789A (zh) 手足运动装置
CN109702769A (zh) 一种机器人及其机械眼
CN108514477A (zh) 一种智能推椅
CN201026370Y (zh) 驯马机健身器
CN209774705U (zh) 一种机器人及其机械眼
CN206811997U (zh) 一种智能仿人形机器人的三自由度髋关节总成
CN208412021U (zh) 一种直线踩踏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两轮自行车
CN202044700U (zh) 骑马机
CN207119090U (zh) 健身器
CN201969269U (zh) 椭圆运动机
CN101607130A (zh) 防折毛的耐打羽毛球及制作装置
CN205549534U (zh) 多功能儿童摇摆机
CN202569400U (zh) 骑马机
CN201971117U (zh) 斗牛士健身车
CN201296346Y (zh) 重力牵引驱动的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