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4230U -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24230U
CN202724230U CN 201220099591 CN201220099591U CN202724230U CN 202724230 U CN202724230 U CN 202724230U CN 201220099591 CN201220099591 CN 201220099591 CN 201220099591 U CN201220099591 U CN 201220099591U CN 202724230 U CN202724230 U CN 202724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adjusting device
slide block
spacing adjusting
conta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995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0995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24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24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242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距调节装置,用于头部按摩器等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间距调节,包括外壳组件、驱动组件、螺旋轮、以及驱动轮。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外侧的旋钮、平移运动的滑块、以及与滑块同步运动的插针;螺旋轮上设有供插针插入螺旋槽,驱动轮上设有驱动槽。通过转动旋钮带动滑块作平移运动,进而带动插针作同步运动,利用插针与螺旋槽的干涉配合,驱动螺旋轮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作相对运动,进而调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困难、结构复杂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制造、调整省力等优点。

Description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部按摩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头部按摩器的间距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头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头部按摩器一般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侧设置按摩装置,使用时将壳体戴在头部,利用壳体内侧的按摩装置对头部进行按摩。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头部的大小不同,如果壳体大小与人的头部不相匹配,则会产生佩戴不舒适的问题,按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此,也有一些大小可调的头部按摩器出现,如中国专利200620016024.7、200620014444.1、200710074247.8、200710074247.8、200710216849.7、200810216849.7、200920268209.0、200810216849.7、200920206390.2、200920206391.7、20920260112.5、201020264081.3等,特别如一项中国专利ZL200720119561.9公开了头部按摩器的间距调节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头部按摩器,通过多个齿圈的配合以及齿圈与齿条的配合来带动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移动,实现间距的调整。该结构的间距调节机构的结构复杂、齿轮和齿圈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成本高。而且,在调节转动时,齿轮与齿圈的配合调节不连续,容易造成顿挫感,用户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间距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头部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间距调节装置,用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间距调节,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位置处的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上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外侧的旋钮、由所述旋钮带动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组件的平移运动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同步运动的插针;
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螺旋轮、以及由所述螺旋轮带动转动的驱动轮;所述螺旋轮上设有供所述插针插入的螺旋槽,并在所述插针作平移运动时,所述插针与所述螺旋槽配合带动所述螺旋轮和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在所述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移动的驱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在所述驱动轮上设置的驱动槽、以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的插入所述驱动槽的驱动柱;或者,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的驱动槽、以及在所述驱动轮上设置的插入所述驱动槽的驱动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驱动槽包括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转动中心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插入所述驱动槽的驱动柱;或者, 
所述驱动槽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驱动柱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转动中心的两侧,分别插入所述驱动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组合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位置处的面盖和底座; 
所述面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接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邻接部位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面盖上设有让位安装孔;
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螺旋轮设置在所述面盖的外侧,并利用紧固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轮紧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螺旋轮、所述滑块和插针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旋钮、滑块和螺旋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外侧; 
所述旋钮套设在所述滑块外围,并且在所述旋钮和滑块之间设有相啮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
所述滑块的中间位置设有轴向的通孔,并且在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径向侧孔;
所述螺旋轮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插针从所述侧孔插入并穿过所述螺旋轮的螺旋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滑块的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侧孔相对的螺孔;所述插针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啮合的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滑块的至少一侧设有切口;在所述外壳组件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与所述切口配合限制所述滑块转动的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限制所述滑块脱出所述旋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凸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驱动轮、螺旋轮和滑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并且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外; 
所述旋钮设有伸入所述外壳组件内的螺杆,对应的,所述滑块设有与所述螺杆啮合的螺孔;
所述外壳组件内防止所述滑块转动的定位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设有截面为多边形的开孔; 
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开孔内,并且所述滑动块的截面为与所述开孔配合的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螺旋轮包括拼合转动套设在所述圆柱体外围的左旋压轮和右旋压轮; 
所述螺旋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旋压轮和右旋压轮侧壁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所述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的旋向相反;
所述插针包括分别在所述滑动块的两侧设置的左插针和右插针;所述左插针插入所述左螺旋槽,所述右插针插入所述右螺旋槽;
在拼合的所述左旋压轮和右旋压轮的外壁设有多边形定位块;所述驱动轮设有与所述多边形定位块配合的多边形定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圆柱体的两侧设有供所述左插针和右插针插入的限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左旋压轮与所述右旋压轮相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凸柱、以及与所述凸柱过盈配合的凹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中,所述螺旋轮与驱动轮为两个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的独立构件;或者,所述螺旋轮与驱动轮为一整体式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头部按摩器,包括分开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按摩器中,所述头部按摩器还包括分别安装在间距调节装置上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接的位置处安装有所述间距调节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按摩器中,所述头部按摩器还设有手控器,所述手控器内设有气泵、气阀以及控制电路;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或第四连接部的内侧还可以依次设置有内衬支架、气囊、衬垫以及防护套;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旋钮带动滑块作平移运动,进而带动插针作同步运动,利用插针与螺旋槽的干涉配合,驱动螺旋轮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作相对运动,进而调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困难、结构复杂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制造、调整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省略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一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省略底座的最小调节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一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省略底座的最大调节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整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省略第二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省略所有壳体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二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二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二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省略面盖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二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省略底座的最小调节位置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头部按摩器第二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的省略底座的最大调节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用于壳体间的间距的调节,特别可用于头部按摩器的壳体之间的间距调节。该头部按摩器通常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由旋钮、螺旋轮、插针、驱动轮等配合动作,进而带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靠近或远离,实现大小调整,从而适合不同使用者的应用。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头部按摩器。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按摩器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为分开的两部分,大致围成半球形,半球形的内部设置按摩装置、气囊、隔垫等(未示出)。该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可以为两个独立构件,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的两端相接位置处分别通过间距调节装置130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二者的距离可调。 
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也可以为一个大致成“C”形的构件,在开口位置处通过间距调节装置130连接即可。 
参看图1~图6,以其中一个间距调节装置130为例,详细介绍该间距调节装置130是如何实施的。该间距调节装置130包括外壳组件140、安装在外壳组件140上的驱动组件、螺旋轮132、驱动轮131等。 
该外壳组件14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的连接位置处,包括相互组合的面盖141和底座142。在面盖141与底座142之间形成接入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相邻接部位的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该面盖141和底座142之间通过紧固螺钉143相锁合,在底座142上设置螺孔,同时在面盖141内侧设置螺孔柱1411,利用紧固螺钉143将两者锁紧固定;当然,还可以使用铆钉、螺栓等将两者进行固定组装,或者采用扣合的方式结合,在面盖141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倒扣,对应的,在底座142上设有与该倒扣相配合的缺槽,将底座142的倒扣卡入缺槽中即可将面盖141和底座142扣合。 
该面盖141可以采用槽状面盖141,形成容纳空间,并可为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的运动导向。可以理解的,该容纳空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在面盖141和底座142之间形成,例如,采用槽状底座142、而面盖141为平板状,或者,面盖141和底座142同时采用相拼合的槽状结构。 
该驱动轮131设置在外壳组件的容置空间内,而螺旋轮132设置在外壳组件外侧;组合后的外壳组件的面盖141上设有让位安装孔1412,供驱动轮131与螺旋轮132的固定连接安装。 
如图所示,该驱动轮131大致呈圆盘状,中间部分向外延伸出连接突台1311,与螺旋轮13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该驱动轮和螺旋轮还可以为一整体式构件。 
在驱动轮131与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之间还设有驱动结构,在驱动轮转动时,通过驱动结构带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相对运动,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驱动结构也可以仅设置在驱动轮131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仅带动第一连接部110移动,或者,仅设置在驱动轮131与第二连接部120之间,仅带动第二连接部120移动,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之间的距离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结构包括在驱动轮131上设置的驱动槽1312和驱动柱。该驱动槽13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突台1311的两侧;对应的,驱动柱111、121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上,分别插入驱动槽1312内。可以理解的,驱动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上;对应的,驱动柱则设置在驱动轮上。 
进一步的,为了给连接面盖141和底座142的紧固螺钉143的让位,在该驱动轮131上还设有弧形让位槽1313,使得驱动轮131转动时,可以避让紧固螺钉143。 
该螺旋轮132设置在外壳组件的外侧,并通过紧固螺钉与驱动轮131紧固连接。在该螺旋轮132设有供插针135插入的螺旋槽132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插针135能够更容易的带动螺旋轮132,在螺旋轮132的两侧分别设有螺旋槽1321,并且两侧的螺旋槽1321的旋向相反,从而插针135移动时,能够产生较为稳定的合力,带动螺旋轮132转动。 
该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外侧的旋钮133、由旋钮133带动做靠近或远离外壳组件的平移运动的滑块134、以及与滑块134同步运动的插针135等。 
如图所示,该旋钮133为中空环状旋钮133,该旋钮13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该滑块134安装在该旋钮133内,其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在转动旋钮133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带动滑块134在旋钮133内作平移运动。 
该滑块134的中间位置还设有轴向的通孔1341,该螺旋轮132大致呈圆柱状,插入到该滑块134的通孔1341中。并且,在滑块134的侧壁设有径向侧孔1342,供插针135从外侧插入,并穿过螺旋轮132的螺旋槽1321,而将滑块134与螺旋轮132相组合。 
进一步的,该滑块134的通孔1341的内壁还设有螺孔1343,与其侧孔1342相对;对应的,该插针135的末端设有与该螺孔1343啮合的外螺纹,从而将插针135拧紧在滑块134上。当然, 插针135与滑块134的固定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 
如图所示,为了更好的定位滑块134,在该滑块134的两侧分别形成切口1344;对应的,在该外壳组件靠近滑块134的一侧设有与该切口1344相配合的凸块1413,利用凸块1413来限制滑块134的转动,从而保证了滑块134仅能在轴向方向移动。当然,滑块134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切口1344,对应的,凸块141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滑块134移出旋钮133,在滑块134的外侧还可以设有固定件136,该固定件136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凸块1413上。当然,该固定件136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安装在旋钮133的开口端,避免滑块134的脱出。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旋转,在旋钮133的外围还可以包裹有胶圈137,并且在最外侧还可设置旋钮盖138,使得更加的美观。 
组装时,将驱动轮131放置在面盖141内侧,并将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从两侧插入到面盖141内,使得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的驱动柱分别插入驱动轮131两侧的驱动槽1312中,同时使得驱动轮131的连接突台1311伸出面盖141的让位安装孔1412;然后利用紧固螺钉将面盖141和底座142锁紧。 
然后,将螺旋轮132设置在外壳组件的外侧,并利用紧固螺钉将螺旋轮132与驱动轮131锁紧;然后,将滑块134套设在螺旋轮132外围,并将切口1344对准凸块1413,使得滑块134位于两凸块1413之间;然后,将插针135从滑块134的径向侧孔1342插入,并穿过螺旋轮132的螺旋槽1321,利用插针135末端的外螺纹与滑块134内壁的螺孔1343拧紧,从而将滑块134与螺旋轮132组装在一起。 
然后,将旋钮133套设在滑块134外围,利用其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啮合,将旋钮133与滑块134相组装;然后利用螺钉等将固定块固定到凸块1413上;最后套上旋钮133胶圈137、旋钮盖138即完成组装。 
在使用时,转动旋钮133,由于旋钮133与滑块134之间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配合,带动滑块134在旋钮133内作上下的平移运动,此时,由于插针135插设在螺旋轮132的螺旋槽1321内,而插针135又随着滑块134移动,并且螺旋轮132与驱动轮131是固定设置无法作平移运动的,从而迫使螺旋轮132转动,带动驱动轮131转动;在驱动轮131转动时,驱动轮131上的驱动槽1312带动驱动柱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在最小调节位置(如图5所示)和最大调节位置(如图6所示)之间移动,而实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之间的距离调节,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困难、结构复杂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制造、调整省力等优点。 
进一步的,在两个面盖141上还可以连接有第三连接部,从而方便使用者的佩戴。该第三连接部与面盖141可以通过焊接、胶粘、螺钉、铆钉或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成一整体。 
进一步的,还可以如图1所示在两个面盖141上的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部191和第四连接部192,在第三连接部191和第四连接部192未与面盖141连接的一端通过上一实施例的间距调节装置130连接,实现第三连接部191和第四连接部192之间的调节。 
如图7-11所示,该头部按摩器还可以设置有手控器210,该手控器210内设置有气泵、气阀、控制电路等,通过导线以及气管211与头部按摩器主体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第三连接部231和/或第四连接部232的内侧还可以依次设置有内衬支架220、气囊230、衬垫240、防护套250等;当然,在内衬支架220上还可以安装振动马达213,产生振动而进行按摩;可以理解的,振动马达213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按摩需要设置在任意位置,例如气囊230、衬垫240、防护套250等位置上。 
该内衬支架220包括在第一连接部110内侧设置的前内衬支架221、在第二连接部120内侧设置的后内衬支架222、在第三连接部231和第四连接部232内侧设置的顶部内衬支架223。 
该气囊230包括在前内衬支架221内侧设置的前气囊231、在后内衬支架222内侧设置的后气囊232、在两侧设置的两个侧气囊233、以及在顶部内衬支架223内侧设置的顶部气囊234。该等气囊230通过气管211与手控器210的气泵连接,由手控器210控制进行气压按摩。在与气管211连接的位置处还可以安装有泄气阀212,起到排气作用。 
该衬垫240设置在气囊230的内侧,与前气囊231和后气囊232对应的,可以包括前衬垫241和后衬垫242,可以选用海绵等柔软材料,起到保护头部、增加使用舒适感的作用。该防护套250设置在衬垫240的内侧,与前衬垫241和后衬垫242对应的,可以包括前防护套251和后防护套252,可以采用布料等,起到防护作用。 
如图12-1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按摩器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等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故不赘述。下面对间距调节装置330进行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组件340上设有定位机构,可用于防止滑块334的转动。如图所示,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342上的圆柱体3421,该圆柱体3421设有截面为多边形的开孔3422,图中为六角形开孔3422,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多边形,如正方形、五角形、不规则多边形形等等。该螺旋轮332套设在该圆柱体3421外围,从而可以绕该圆柱体3421转动。 
该滑动块设置在圆柱体3421的开孔3422内,为了与开孔3422配合,该滑动块的截面形状同样为多边形,从而使得滑动块可以卡设其中仅能作平移运动而不转动。 
该滑块334通过旋钮333带动转动,该旋钮333设置在外壳组件340的面盖341外侧,并且设有从外壳组件340的让位安装孔3411穿过的螺杆3331,对应的滑块334设有与螺杆3331啮合的螺孔3341。在转动旋钮333时,通过螺杆3331与螺孔3341的啮合传动,带动滑块334作上下平移运动。 
进一步的,在该滑块334与让位安装孔3411之间还可以设有挡圈336,以免滑块334从让位安装孔3411脱出。 
该螺旋轮332转动套设在圆柱体3421的外围,包括相拼合的左旋压轮3321和右旋压轮3322。在左旋压轮3321和右旋压轮3322侧壁上分别设有左螺旋槽3323和右螺旋槽3324;该左螺旋槽3323和右螺旋槽3324的旋向相反;对应的,在滑块334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左插针3351和右插针3352。该左插针3351插入左螺旋槽3323,右插针3352插入右螺旋槽3324,利用插针与螺旋槽3323、3324的配合,带动螺旋轮332实现转动动作。 
进一步的,该圆柱体3421的两侧设有限位槽3423,供左插针3351、右插针3352插入,起到让位、限制转动等作用。 
拼合后的左旋压轮3321和右旋压轮3322的外壁设有多边形定位块3325;而驱动轮331套设在螺旋轮332外围,设有与多边形定位块3325配合的多边形定位孔3311,从而可以通过螺旋轮332带动驱动轮331转动。该驱动轮331上的驱动槽3312设置在多边形定位孔3311的两侧,分别于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驱动柱311、312配合,带动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运动。 
进一步的,该左旋压轮3321与右旋压轮3322相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凸柱3326、以及与凸柱3326过盈配合的凹孔3327,通过凸柱3326和凹孔3327的过盈配合,将左旋压轮3321与右旋压轮3322固定组合。 
组装时,将旋钮333的螺杆3331从外侧穿过面盖341的安装让位孔,并将螺杆3331旋入滑块334的螺孔3341,并设置挡圈336于旋钮333与滑块334之间。然后,将滑块334设置在左旋压轮3321和右旋压轮3322之间,将左插针3351插入左螺旋槽3323、右插针3352插入右螺旋槽3324;然后将左旋压轮3321和右旋压轮3322的凸柱3326和凹孔3327对准组合,将左旋压轮3321与右旋压轮3322拼合成整个螺旋轮332。然后将螺旋轮332的多边形定位块3325与驱动轮331的多边形定位孔3311对准组合,然后将螺旋轮332、驱动轮331等套设在圆柱体3421外围;并且滑块334两侧的插针插入到圆柱体3421两侧的限位槽3423中;然后,将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驱动柱分别插入到驱动轮331的驱动槽3312内;最后,使用紧固螺钉等,将面盖341和底座342锁紧即可。 
在使用时,转动旋钮333,利用螺杆3331与滑块334的螺孔3341的啮合作用,并在圆柱体3421的限制转动的作用下,使得滑块334作上下平移运动;在滑块334运动时,由于插针插设在螺旋轮332的螺旋槽内,而插针又随着滑块334移动,并且螺旋轮332与驱动轮331是固定设置无法作平移运动的,从而迫使螺旋轮332转动,带动驱动轮331转动;在驱动轮331转动时,驱动轮331上的驱动槽3312带动驱动柱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在最小调节位置(如图16所示)和最大调节位置(如图17所示)之间移动,而实现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之间的距离调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间距调节装置,用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间距调节,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位置处的外壳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上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外侧的旋钮、由所述旋钮带动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组件的平移运动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同步运动的插针;
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螺旋轮、以及由所述螺旋轮带动转动的驱动轮;所述螺旋轮上设有供所述插针插入的螺旋槽,并在所述插针作平移运动时,所述插针与所述螺旋槽配合带动所述螺旋轮和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在所述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移动的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在所述驱动轮上设置的驱动槽、以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的插入所述驱动槽的驱动柱;或者,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的驱动槽、以及在所述驱动轮上设置的插入所述驱动槽的驱动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包括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转动中心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插入所述驱动槽的驱动柱;或者,
所述驱动槽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驱动柱对称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转动中心的两侧,分别插入所述驱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互组合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位置处的面盖和底座; 
所述面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接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邻接部位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面盖上设有让位安装孔;
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轮设置在所述面盖的外侧,并利用紧固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轮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轮、所述滑块和插针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滑块和螺旋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外侧;
所述旋钮套设在所述滑块外围,并且在所述旋钮和滑块之间设有相啮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
所述滑块的中间位置设有轴向的通孔,并且在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径向侧孔;
所述螺旋轮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插针从所述侧孔插入并穿过所述螺旋轮的螺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侧孔相对的螺孔;所述插针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啮合的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至少一侧设有切口;在所述外壳组件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与所述切口配合限制所述滑块转动的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限制所述滑块脱出所述旋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凸块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螺旋轮和滑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并且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外;
所述旋钮设有伸入所述外壳组件内的螺杆,对应的,所述滑块设有与所述螺杆啮合的螺孔;
所述外壳组件内防止所述滑块转动的定位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设有截面为多边形的开孔;
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开孔内,并且所述滑动块的截面为与所述开孔配合的多边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轮包括拼合转动套设在所述圆柱体外围的左旋压轮和右旋压轮;
所述螺旋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旋压轮和右旋压轮侧壁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所述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的旋向相反;
所述插针包括分别在所述滑动块的两侧设置的左插针和右插针;所述左插针插入所述左螺旋槽,所述右插针插入所述右螺旋槽;
在拼合的所述左旋压轮和右旋压轮的外壁设有多边形定位块;所述驱动轮设有与所述多边形定位块配合的多边形定位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两侧设有供所述左插针和右插针插入的限位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压轮与所述右旋压轮相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凸柱、以及与所述凸柱过盈配合的凹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轮与驱动轮为两个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的独立构件;或者,所述螺旋轮与驱动轮为一整体式构件。
17.一种头部按摩器,包括分开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接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间距调节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按摩器还包括分别安装在间距调节装置上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接的位置处安装有所述间距调节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头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按摩器还设有手控器,所述手控器内设有气泵、气阀以及控制电路;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或第四连接部的内侧还可以依次设置有内衬支架、气囊、衬垫以及防护套;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
CN 201220099591 2012-03-16 2012-03-16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24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99591 CN202724230U (zh) 2012-03-16 2012-03-16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99591 CN202724230U (zh) 2012-03-16 2012-03-16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24230U true CN202724230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4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9959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24230U (zh) 2012-03-16 2012-03-16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242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6855A (zh) * 2013-02-07 2014-08-13 巫东和 按摩胶盘组合定位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6855A (zh) * 2013-02-07 2014-08-13 巫东和 按摩胶盘组合定位结构
CN103976855B (zh) * 2013-02-07 2016-09-14 巫东和 按摩胶盘组合定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802B (zh) 头部按摩器及其头盔
CN106379476B (zh) 轴调式儿童三轮车前轮
CN101919782B (zh) 头盔式按摩器及其头盔
CN109793658B (zh) 一种头部按摩器
JP5612228B2 (ja) ネック部マッサージ器
CN202724230U (zh)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CN110711319A (zh) 一种膝关节红外线理疗仪
CN201775757U (zh) 头盔式按摩器及其调节旋钮
CN202459233U (zh) 间距调节装置及头部按摩器
CN202122682U (zh) 按摩头盔
CN109239927A (zh) 头带调节机构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11535100U (zh) 一种制冷量可调的急救保护帽
CN106236527A (zh) 一种揉捏及敲打的多功能按摩腰带
CN211272291U (zh) 一种头部按摩器
CN205885778U (zh) 一种可调节伸缩摆动的按摩装置
CN209028322U (zh) 头带调节机构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07049765A (zh) 一种头部按摩装置
CN203447489U (zh) 可旋转式按摩器冲击结构
CN104929448B (zh) 无声锁
CN107095777A (zh) 一种医疗用椅
CN114848420B (zh) 一种可调控式眼部按摩光学仪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5322746U (zh) 一种胸部按摩器
CN102895102B (zh) 按摩装置
CN106691807A (zh) 自动还原式顶出敲击按摩器
CN219184849U (zh) 一种可旋转的筋膜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