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03629U - 一种静接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接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03629U CN202703629U CN 201220376141 CN201220376141U CN202703629U CN 202703629 U CN202703629 U CN 202703629U CN 201220376141 CN201220376141 CN 201220376141 CN 201220376141 U CN201220376141 U CN 201220376141U CN 202703629 U CN202703629 U CN 2027036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terminal
- shaped current
- current sheet
- pulling
- contact str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接点,包括弹簧端子座、U形电流片、左接点片、左补强片、右接点片、右补强片,套设在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第二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的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触片,该U形电流片的右纵向部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与左自由触片相对的右自由触片;U形电流片包括第一U形电流片和第二U形电流片。该静接点耐振动性能好;插拔方便,能提供不同用途的不同数量的接点组成接点组,组装容易,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各型转辙机和密贴检查器自动开闭器的静接点组(静插头组)中的静接点。
背景技术
在铁路电气集中车站的道岔,是用转辙机来转换其位置,用密贴检查器检查转换是否到位。而这些转换设备中的静接点组,是用数个接点片组成。
现有技术的静接点座是一个整体,不同数量接点组的静接点组,用大小不同的静接点座。接点组的接线采用螺母、垫圈压紧引线的结构。由于用螺纹来紧固,受列车振动的影响,螺纹连接结构松动时,易发生引线接触不良的故障,因此在转辙机的维护中需要定期检查螺母或螺钉的紧固状况。另外这种引线方式,一般采用压线的通用线环或用本线绕成的线环,通用线环在使用中有断裂的故障,而本线绕成的线环用手工绕制工时较多,不适合工厂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接点组存在的容易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及引线断裂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接点,包括弹簧端子座、U形电流片、左接点片、增强该左接点片的稳固性和抗挤压性的左补强片、右接点片和增强该右接点片的稳固性和抗挤压性的右补强片,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弹簧端子座包括自左而右、中部彼此连接的左座杆、中座杆和右座杆;所述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触片,该U形电流片的右纵向部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与所述左自由触片相对的右自由触片;所述U形电流片包括第一U形电流片和第二U形电流片;所述静接点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所述第二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的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结构相同,均由一竖直段、一倾斜段、设置在该竖直段和倾斜段顶部的一水平段构成,该一竖直段下端和该一倾斜段下端通过一向外拱起的下外弧段连接,该一倾斜段上端和该一水平段内端通过一向外拱起的上外弧段连接,且该一倾斜段斜向上延伸并逐渐远离该一竖直段;该一水平段上设置有一足以使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从中穿过的穿孔,且该穿孔能够满足当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受到外力向内移动时所需的空间;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穿孔套设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且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竖直段分别紧靠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的内侧面;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下外弧段分别紧贴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底部内表面;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与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相对;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通过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所述弹簧端子座上,具体是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分别套设在所述弹簧端子座的左座杆和右座杆的左端,而该弹簧端子座的中座杆的左端则穿入由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及该第一U形电流片的底部形成的空间;所述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以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上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第二U形电流片上,该第二U形电流片以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套设在所述弹簧端子座上的方式套设在该弹簧端子座的右端;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且该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接触;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外侧,且该左补强片、右补强片与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外表面接触。
上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分别压接、铆接或焊接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面上,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分别压接、铆接或焊接在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外侧表面上。
上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各设置有左卡挡片、右卡挡片,该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下端分别与该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底部外侧连接;该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内侧与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厚度,以确保在该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弹性作用下将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紧压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面上。
上述左座杆、中座杆和右座杆的两端头均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柱销;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对应于该柱销处设置有销孔,从而使得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套设在该柱销上。
上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位于所述销孔下方的底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底部吻合的左卡口、右卡口。
上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内端部对应于所述柱销处设置有底部留有缺口的左圆孔、右圆孔,自该缺口向下至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底部为与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吻合的左豁口、右豁口,该左豁口、右豁口的深度等于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高度;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内端部通过该左豁口、右豁口、左圆孔、右圆孔套设在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及柱销上。
上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横向卡槽,该多个横向卡槽用于紧固内端自所述穿孔中穿入、被所述水平段紧压在该左纵向部、右纵向部的外表面上的引线,该多个横向卡槽位于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的下方。
上述静接点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静接点的接点座,该接点座包括底座和盖板,该底座上设置有座腔,该座腔的表面形状、大小与所述静接点的外形轮廓适配以使得该静接点紧固在座腔中,所述左座杆、中座杆和右座杆通过绝缘板连接,所述座腔的前端和后端对应于该绝缘板处各设置有一前挡板和后挡板,通过所述绝缘板、前档板和后挡板达到隔离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和第二U形电流片的目的;该座腔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左开口、右开口,以使得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前端部露置在该底座外;所述盖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连接,该盖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穿孔上方的供所述引线穿过的引线孔、及紧邻该引线孔与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正对的工具方孔。
上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内端部各设置有一用以卡固所述绝缘板的前、后端部的前卡槽和后卡槽,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以卡固该绝缘板的顶部的盖板卡槽。
上述座腔是多个,与该多个座腔一一对应的静接点也是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提供不同用途的不同数量的接点,耐振动性能好;且其中的引线端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弹簧端子即回拉式弹簧端子,配线时直接将配线插入,插拔方便,能提供不同用途的不同数量的接点组成接点组,组装容易,使用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静接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簧端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U形电流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补强片、左电流片、第一左弹簧端子、第一右弹簧端子与第一电流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第一左弹簧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第一左弹簧端子、第一右弹簧端子与第一电流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左电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左补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含有三个静接点的静接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簧端子座;2、第一U形电流片;2A、第二U形电流片;3、左接点片;4、左补强片;5、右接点片;6、右补强片;7、左座杆;8、中座杆;9、右座杆;10、左纵向部;11、左自由触片;11A、右自由触片;12、右纵向部;13、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4、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5、22,竖直段;16、24,倾斜段;17、水平段;18、23,下外弧;19、上外弧段;20、穿孔;21、底部;25、左卡挡片;26、27、28,柱销;29、30、31,销孔;32、左卡口;33、缺口;34、圆孔;35、左豁口;36、横向卡槽;37、座腔;38、前挡板;39、后挡板;40、左开口;41、右开口;42、螺孔;43、引线孔;44、工具方孔;45、绝缘板;46、前卡槽;47、后卡槽;48、盖板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点组的接线采用螺母、垫圈压紧引线的结构,受列车振动的影响,螺纹连接结构松动时,易发生引线接触不良的故障,因此在转辙机的维护中需要定期检查螺母或螺钉的紧固状况。另外这种引线方式,一般采用压线的通用线环或用本线绕成的线环,通用线环在使用中有断裂的故障,而本线绕成的线环用手工绕制工时较多,不适合工厂生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决目前接点组存在的容易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及引线断裂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图1所示的静接点,包括弹簧端子座1、U形电流片(包括第一U形电流片2和第二U形电流片2A)、左接点片3、增强该左接点片3的稳固性和抗挤压性的左补强片4、右接点片5和增强该右接点片5的稳固性和抗挤压性的右补强片6,其特殊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弹簧端子座1包括自左而右、中部彼此连接的左座杆7、中座杆8和右座杆9。
由图3可见,U形电流片2的左纵向部10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触片11,该U形电流片的右纵向部12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与左自由触片11相对的右自由触片11A。
而由图1不难看出,静接点中的U形电流片包括第一U形电流片2和第二U形电流片2A;
由图4还可以看见,本实施例提供的静接点还包括套设在第一U形电流片2的左纵向部10、右纵向部12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同样,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也套设有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结构相同,如图均由一竖直段15、一倾斜段16、设置在该竖直段15和倾斜段16顶部的一水平段17构成,该一竖直段15下端和该一倾斜段16下端通过一向外拱起的下外弧18段连接,该一倾斜段16上端和该一水平段17内端(即图5中所示的右端)通过一向外拱起的上外弧段19连接,且该一倾斜段16斜向上延伸并逐渐远离该一竖直段15;该一水平段17上设置有一足以使左自由触片11、右自由触片11A从中穿过的穿孔20,且该穿孔20能够满足当左自由触片11、右自由触片11A受到外力向内(结合图4)移动时所需的空间;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分别通过穿孔20套设在第一U形电流片2的左纵向部10、右纵向部12上,且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的竖直段15、22分别紧靠第一U形电流片2的左纵向部10、右纵向部12的内侧面;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的下外弧段18、23分别紧贴第一U形电流片2的底部21的内表面;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的倾斜段16与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的倾斜段24相对。
为此,第一U形电流片2通过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套设在弹簧端子座1上,具体是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分别套设在弹簧端子座1的左座杆7和右座杆9的左端(见图1),而该弹簧端子座1的中座杆8的左端则穿入由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的倾斜段16、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的倾斜段22及该第一U形电流片2的底部21形成的空间。
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套设在第一U形电流片2上的方式套设在第二U形电流片2A上,该第二U形电流片2A以第一U形电流片2套设在弹簧端子座1上的方式套设在该弹簧端子座1的右端(见图1)。
借由图1可见,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分别设置在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外侧,且该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内端分别与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外侧接触;而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分别设置在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外侧,且该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与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外表面接触。
在实际应用中,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内端部分别压接、铆接或焊接在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外侧面上,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分别压接、铆接或焊接在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外侧表面上。
由图2不难看出,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外侧各设置有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该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的下端分别与该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底部外侧连接;该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的内侧与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外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厚度,以确保在该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的弹性作用下将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内端部紧压在该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外侧面上。
借由图2可见,左座杆7、中座杆8和右座杆9的两端头均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柱销26、27、28;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内端部对应于该柱销26、27、28处设置有销孔29、30、31(见图7),从而使得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套设在该柱销26、27、28上。实现了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限位,使得安装更为紧固和方便。
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的内端部位于销孔26、27、28下方的底部设置有一与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的底部吻合的左卡口32、右卡口。
参见图8,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的内端部对应于柱销26、27、28处设置有底部留有缺口33的左圆孔34、右圆孔,自该缺口33向下至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的底部为与左卡挡片32、右卡挡片吻合的左豁口35、右豁口,该左豁口35、右豁口的深度等于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的高度;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的内端部通过该左豁口35、右豁口、左圆孔34、右圆孔套设在左卡挡片25、右卡挡片及柱销26、27、28上。如此,实现了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的限位,使得安装更为紧固和方便。
借由图3不难看出,第一U形电流片2、第二U形电流片2A的左纵向部10、右纵向部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横向卡槽36,该多个横向卡槽36用于紧固内端自穿孔29中穿入、被水平段17紧压在该左纵向部10、右纵向部12的外表面上的引线(实际应用时需要有与本实施例提供的静接点配合的引线),该多个横向卡槽36位于左自由触片11、右自由触片11A的下方。
参见图9、10,本实施例提供的静接点还包括用于安装静接点的接点座,该接点座包括底座和盖板,由图9可见,该底座上设置有座腔37,该座腔37的表面形状、大小与静接点的外形轮廓适配以使得该静接点紧固在在座腔37中;由图2可以看出,左座杆7、中座杆8和右座杆9通过绝缘板45连接,座腔37的前端和后端对应于该绝缘板45处各设置有一前挡板38和后挡板39,通过绝缘板45、前档板38和后挡板39达到隔离第一U形电流片2和第二U形电流片20的目的;该座腔37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左开口40、右开口41,以使得所述左接点片3、右接点片5、左补强片4、右补强片6的前端部露置在该底座外;盖板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由此图中可见设置在底座上的螺孔42,而盖板上如图10所示,设置有位于穿孔20上方的供引线穿过的引线孔43、及紧邻该引线孔43与左自由触片11、右自由触片11A正对的工具方孔44。在插入引线时,工具自工具方孔44中穿入,然后插入左自由触片11或右自由触片13与左纵向部10或右纵向部12之间,使得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或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的水平段向外移动,这时,引线的下端自引线孔43中穿入,然后插入左自由触片11或右自由触片11A与左纵向部10或右纵向部12之间的间隙,待插入到预定深度后,取走工具,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或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的水平段因不受外力而自动向内移动,将引线仅仅地夹持在左自由触片11或右自由触片11A与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13或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14之间。
左座杆7、中座杆8和右座杆9通过绝缘板45连接(见图2),前绝缘挡板38和后绝缘挡板39的内端部各设置有一用以卡固该绝缘板45的前、后端部的前卡槽46和后卡槽47(见图9);盖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以卡固该绝缘板45的顶部的盖板卡槽48(见图10)。
由图9可以看出,座腔37是多个,与该多个座腔37一一对应的静接点也是多个,就构成了静接点组,如图11所示,为含有三个静接点的静接点座。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静接点,包括弹簧端子座、U形电流片、左接点片、增强该左接点片的稳固性和抗挤压性的左补强片、右接点片和增强该右接点片的稳固性和抗挤压性的右补强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端子座包括自左而右、中部彼此连接的左座杆、中座杆和右座杆;
所述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触片,该U形电流片的右纵向部的顶端向内弯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与所述左自由触片相对的右自由触片;
所述U形电流片包括第一U形电流片和第二U形电流片;
所述静接点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所述第二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的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
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结构相同,均由一竖直段、一倾斜段、设置在该竖直段和倾斜段顶部的一水平段构成,该一竖直段下端和该一倾斜段下端通过一向外拱起的下外弧段连接,该一倾斜段上端和该一水平段内端通过一向外拱起的上外弧段连接,且该一倾斜段斜向上延伸并逐渐远离该一竖直段;该一水平段上设置有一足以使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从中穿过的穿孔,且该穿孔能够满足当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受到外力向内移动时所需的空间;
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穿孔套设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上,且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竖直段分别紧靠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的内侧面;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下外弧段分别紧贴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的底部内表面;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与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相对;
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通过该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所述弹簧端子座上,具体是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分别套设在所述弹簧端子座的左座杆和右座杆的左端,而该弹簧端子座的中座杆的左端则穿入由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的倾斜段及该第一U形电流片的底部形成的空间;
所述第二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弹簧端子以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弹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弹簧端子套设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上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第二U形电流片上,该第二U形电流片以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套设在所述弹簧端子座上的方式套设在该弹簧端子座的右端;
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且该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接触;
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外侧,且该左补强片、右补强片与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外表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分别压接、铆接或焊接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面上,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分别压接、铆接或焊接在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外侧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各设置有左卡挡片、右卡挡片,该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下端分别与该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底部外侧连接;该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内侧与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厚度,以确保在该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弹性作用下将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紧压在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外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杆、中座杆和右座杆的两端头均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柱销;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对应于该柱销处设置有销孔,从而使得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套设在该柱销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的内端部位于所述销孔下方的底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底部吻合的左卡口、右卡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内端部对应于所述柱销处设置有底部留有缺口的左圆孔、右圆孔,自该缺口向下至所述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底部为与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吻合的左豁口、右豁口,该左豁口、右豁口的深度等于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的高度;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内端部通过该左豁口、右豁口、左圆孔、右圆孔套设在所述左卡挡片、右卡挡片及柱销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第二U形电流片的左纵向部、右纵向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横向卡槽,该多个横向卡槽用于紧固内端自所述穿孔中穿入、被所述水平段紧压在该左纵向部、右纵向部的外表面上的引线,该多个横向卡槽位于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静接点的接点座,该接点座包括底座和盖板,该底座上设置有座腔,该座腔的表面形状、大小与所述静接点的外形轮廓适配以使得该静接点紧固在座腔中,所述左座杆、中座杆和右座杆通过绝缘板连接,所述座腔的前端和后端对应于该绝缘板处各设置有一前挡板和后挡板,通过所述绝缘板、前档板和后挡板达到隔离所述第一U形电流片和第二U形电流片的目的;该座腔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左开口、右开口,以使得所述左接点片、右接点片、左补强片、右补强片的前端部露置在该底座外;
所述盖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连接,该盖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穿孔上方的供所述引线穿过的引线孔、及紧邻该引线孔与所述左自由触片、右自由触片正对的工具方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内端部各设置有一用以卡固所述绝缘板的前、后端部的前卡槽和后卡槽,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以卡固该绝缘板的顶部的盖板卡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腔是多个,与该多个座腔一一对应的静接点也是多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76141 CN202703629U (zh) | 2012-07-31 | 2012-07-31 | 一种静接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76141 CN202703629U (zh) | 2012-07-31 | 2012-07-31 | 一种静接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03629U true CN202703629U (zh) | 2013-01-30 |
Family
ID=4758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7614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03629U (zh) | 2012-07-31 | 2012-07-31 | 一种静接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036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9156A (zh) * | 2012-07-31 | 2014-02-12 | 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静接点 |
-
2012
- 2012-07-31 CN CN 201220376141 patent/CN20270362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69156A (zh) * | 2012-07-31 | 2014-02-12 | 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静接点 |
CN103569156B (zh) * | 2012-07-31 | 2015-12-02 | 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静接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77486U (zh) |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 | |
CN107257059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103200U (zh) | 一种连接稳固的电连接器 | |
CN201656212U (zh) | 一种电刷 | |
CN202703629U (zh) | 一种静接点 | |
CN204885563U (zh) | 带有耐压式按钮的接线端子 | |
CN201478494U (zh) | Sata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3569156B (zh) | 一种静接点 | |
CN103545679B (zh) | 跳帽装置 | |
CN204167833U (zh) | 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 | |
CN201185294Y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5406847U (zh) | 一种免焊接电路板 | |
US9226389B2 (en) | Quickly-mounted capacitor | |
CN202019075U (zh) | 一种转换器插座 | |
CN208127444U (zh) | 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 | |
CN103943991B (zh) | 具有插孔挡板装置的漏电保护插座 | |
EP3035524B1 (en) | Photovoltaic connection box and photovoltaic assembly | |
CN204156163U (zh) | 一种电子接插件 | |
CN203660294U (zh) | 全封闭防护罩 | |
CN202978083U (zh) | 室内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组合车 | |
CN103378423B (zh) | 切夹式接线器 | |
CN201904454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1656017U (zh) | Sata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0256462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710602U (zh) | 单线卡槽导线检测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02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