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02122U -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02122U
CN202702122U CN 201220313097 CN201220313097U CN202702122U CN 202702122 U CN202702122 U CN 202702122U CN 201220313097 CN201220313097 CN 201220313097 CN 201220313097 U CN201220313097 U CN 201220313097U CN 202702122 U CN202702122 U CN 202702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elf
electric wrench
moving
lock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130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130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02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02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021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机构,开关部控制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定位部件与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利用自适应套筒机构,能够自动夹紧一定范围内的多种规格的螺栓,实现了对多种不同规格螺栓都能进行锁紧,方便了用户使用,用户不需要分辨多种规格的套筒,只需一个套筒与电动扳手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多种规格的螺栓进行锁紧,且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结构小巧,轻便,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夹紧式紧固类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扳手。
背景技术
在诸如汽车修理、普通家庭工作中或其他多种领域,经常使用到很多规格的螺栓,对这些螺栓的紧固或松开,通常需要扳手配合很多的与螺栓规格相同的套筒进行操作,操作繁琐。尤其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难以分辨诸多规格的套筒,造成套筒规格与螺栓不匹配,无法套于螺栓上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夹紧的紧固件工具,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多种规格螺栓,完成夹紧和拧紧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机构,
所述开关部控制所述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
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弹簧和由所述弹簧的弹力驱动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上的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的位置分别为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定位部件由两个定位壳夹持固定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支撑壳上。
所述自适应套筒包括
一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
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
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
所述套筒主体包括输出轴部分,该输出轴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
所述限位部件设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内部区域,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以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的自由移动。
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可由螺纹配合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
所述操作部件为一由所述限位部件夹持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
所述操作部件为一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操作杆,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缺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可由所述操作杆驱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径向移动。
所述操作部件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张开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利用自适应套筒机构,能够自动夹紧一定范围内的多种规格的螺栓,实现了对多种不同规格螺栓都能进行锁紧,方便了用户使用,用户不需要分辨多种规格的套筒,只需一个套筒与电动扳手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多种规格的螺栓进行锁紧,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结构小巧,轻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分解图;
图3是定位块示意图;
图4a是自适应套筒分解示意图;
图4b是自适应套筒初始状态剖视图;
图4c是自适应套筒夹持螺栓剖视图;
图4d是自适应套筒脱开螺栓剖视图;
图5是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自由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拧紧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2的棘轮电动扳手本体1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为定位块7,开关部为开关3。
开关3控制定位块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定位块7处于第一位置时,定位块7与自适应套筒2的旋紧部件即外套筒108接触并提供阻力,定位块7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自适应套筒2的旋紧部件即外套筒108脱离。
限位部包括一弹簧10和由弹簧的弹力驱动抵靠于定位块7上的定位销9。
定位销9抵靠于定位块7的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
定位块7由两个定位壳即左定位壳6、右定位壳8夹持固定于自适应套筒的支撑壳5上。
左定位壳6、定位块7、右定位壳8、定位销9、弹簧10组成制动开关4,制动开关4固定在支撑壳5上。支撑壳5固定在机器本体1上。
右定位壳8与左定位壳6支撑定位块7。如图3,定位块7上有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两点,A、B两点间有两段不同的曲线,A点处曲线用于当定位块7向下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定位块7能在弹簧10、定位销9作用下,自动回复到A点。当定位销9处于定位块7 A点时,定位块7与自适应套筒2分开;当定位销9处于定位块7 B点时,定位块7阻碍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运动。
自适应套筒2的结构如图4a-图4d所示,自适应套筒2包括:套筒主体111,该套筒主体111具有三个缺口1111。三个可活动的夹爪112,该夹爪112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套筒主体111的缺口1111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111连接;套筒主体111包括输出轴部分,本实施例中输出轴为主轴105,主轴105上具有接合部1051,夹爪112通过弹簧113与该接合部1051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合部为设置于主轴105上的与三个弹簧113位置对应并可部分的容纳弹簧113的三个孔。弹簧113一端容纳于主轴105的孔中,另一端偏压于夹爪11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元件为弹簧113,夹爪112受径向的弹簧113作用,可以沿缺口径向移动。
一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111接合,移动部件套于套筒主体111外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包括外套筒108与移动环109,移动环109套于外套筒108一端内且可以与外套筒108一起移动,移动环109上具有一凸沿,由凸沿卡于外套筒108上,使移动环109可随外套筒108一起向夹爪112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套筒108与移动环109也可以做成一整体部件。移动环109通过斜面1091与夹爪112接合;第二偏压元件为弹簧110。受夹持在套筒111与移动环109间的弹簧110的作用,移动环109在套筒主体111上不可旋转的往复移动,移动环109上有一斜面1091,与夹爪112上斜面1121配合,当移动环109向前(即所夹工件方向)运动时,推动夹爪112向径内运动;当移动环109向后运动时,夹爪112在第一偏压元件作用下向径外运动。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为开关101,限位部件为螺纹挡块104。螺纹挡块104设在外套筒108的内部区域,螺纹挡块104与外套筒108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螺纹挡块104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外套筒108以限制外套筒108的自由移动。螺纹挡块104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外套筒108,外套筒108可由螺纹配合在螺纹挡块104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并由外套筒108的轴向移动带动移动环109沿轴向移动,进而使夹爪112向径内或径外运动。开关101为一螺纹挡块104夹持的操作杆,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即凸台阶1011、凹台阶1012的位置。螺纹挡块104由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外套筒108与螺纹挡块104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
进一步,开关101为一伸入主轴105内的操作杆,螺纹挡块104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主轴105上的缺口中,螺纹挡块104可在主轴105上径向移动,并且受主轴内的开关101控制,当其与开关101杆上凸台阶1011配合时,其两螺纹咬合;当与凹台阶1012配合时,两螺纹脱开。
进一步,移动部件内设置一螺纹圈107,螺纹圈107设置在外套筒108另一端内部,与外套筒108固定并可随外套筒108一起移动,螺纹圈107的内侧壁上具有螺纹,其上的螺纹与主轴105上螺纹挡块104啮合,螺纹挡块104可在主轴105上径向移动,并且受主轴内的开关101控制,当其与开关101杆上凸台阶1011配合时,其两螺纹咬合;当与凹台阶1012配合时,两螺纹脱开。此时,在弹簧110作用下,移动环109向后运动,夹爪112在径向的弹簧113作用下,张口变大。
开关101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102与主轴105连接。
移动环109与夹爪112接合的斜面1121、1091呈向夹爪112口部张开的倾斜状。
自适应套筒2工作过程:
当用套筒固定不同规格例如M12、M6螺栓时,按下开关101,开关101杆上的凹台阶1012与螺纹挡块104配合,将螺纹块与外套筒108内螺纹圈107的内螺纹处于脱开状态,如图4b,此时,在弹簧110作用下,移动环109可以运动,夹爪112在径向的弹簧113作用下,张口变大,将螺栓容纳在张口中,套筒处于初始状态。
夹螺栓时,如图4c所示,拉开开关101,开关101杆上的凸台阶1011与螺纹挡块104配合,将螺纹挡块104沿径向向外顶起,与外套筒108内螺纹圈107的内螺纹处于啮合状态,此时,可通过旋转外套筒108,使螺纹圈107在螺纹挡块104上旋转向工件方向移动,并由外套筒108带动移动环109向工件方向运动,由移动环109上的斜面1091与夹爪112上斜面1121配合,推动夹爪112向径内运动,将夹爪112内的螺栓夹紧。
脱开螺栓时,按下开关101,如图4d,螺纹挡块104径向向内运动,与外套筒108上螺纹脱开,外套筒108在弹簧110作用下往后运动,失去移动环109支撑后,三个夹爪112在弹簧110作用下复位,即实现了自动复位功能,与初始状态相同。
棘轮电动扳手初始时如图5所示,按下开关3,自适应套筒2中的螺纹块104与套筒上螺纹圈107脱开,在弹簧110作用下复位。开关3将推动定位块7向上运动,定位销9处于定位块7B点位置,定位块7头部71抵住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阻碍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运动,如图6所示。
此时用户开启机器,如图7所示,在定位块7阻碍下,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不动,内部旋转带动夹抓112向内部移动,从而夹紧螺栓100,定位销9处于定位块7B点位置,如图8所示。当自适应套筒2夹紧后,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受力增加,定位块7克服其上抵靠的定位销9及弹簧10的弹力后,定位块7后弹,自适应套筒2带动其外套筒108一起运动,此时,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上凸起筋位顶开定位块7,如图9所示,定位销9进入定位块7 A点,此时,定位块7与自适应套筒2脱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部,
所述开关部控制所述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
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包括一弹簧和由所述弹簧的弹力驱动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上的定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的位置分别为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部件由两个定位壳夹持固定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支撑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自适应套筒包括
一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
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
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主体包括输出轴部分,该输出轴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设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内部区域,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以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的自由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可由螺纹配合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为一由所述限位部件夹持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为一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操作杆,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缺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可由所述操作杆驱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径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张开的倾斜状。
CN 201220313097 2012-07-02 2012-07-02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02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3097 CN202702122U (zh) 2012-07-02 2012-07-02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3097 CN202702122U (zh) 2012-07-02 2012-07-02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02122U true CN202702122U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82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13097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702122U (zh) 2012-07-02 2012-07-02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021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190A (zh) * 2012-07-02 2012-10-1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CN104416522A (zh) * 2013-09-09 2015-03-1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扳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190A (zh) * 2012-07-02 2012-10-1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CN102729190B (zh) * 2012-07-02 2014-12-1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CN104416522A (zh) * 2013-09-09 2015-03-1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190B (zh)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US7219582B2 (en) Security nut and tool associated therewith
US20040217558A1 (en) Chuck
CN102729191B (zh) 自适应套筒
CN202702122U (zh) 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
CN202702123U (zh) 自适应套筒
CN204458749U (zh) 一种紧固螺栓
CN210650424U (zh) 一种多螺栓快速拆紧装置
CN100404177C (zh) 锁紧式钻夹头
CN201012399Y (zh) 一种新颖自锁式手紧钻夹头
CN202607600U (zh) 一种螺栓拆卸设备
US7028590B2 (en) Retractable open end wrench
CN201091927Y (zh) 一种自锁式手紧钻夹头
CN203956169U (zh) 一种具有锁止结构的钻夹头
CN210318087U (zh) 一种螺栓
CN203956168U (zh) 一种防松动钻夹头
CN206662357U (zh) 一种旋转锁紧式快换夹头
CN100388994C (zh) 动力夹紧钻夹头
CN204053902U (zh) 一种棘轮扳手方向开关
CN201012395Y (zh) 一种新式自锁式手紧钻夹头
CN203650099U (zh) 工件方位定向装置
CN201483414U (zh) 套筒快脱切换控制构造
CN202590713U (zh) 搅拌机快装夹头
CN215164188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防松动紧固件
CN114734401B (zh) 双向自紧六角套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