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00021U - 训练桩 - Google Patents

训练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00021U
CN202700021U CN 201220207591 CN201220207591U CN202700021U CN 202700021 U CN202700021 U CN 202700021U CN 201220207591 CN201220207591 CN 201220207591 CN 201220207591 U CN201220207591 U CN 201220207591U CN 202700021 U CN202700021 U CN 202700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pile body
pile
spring
s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075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高雄
胡旭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075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00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00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000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训练桩,包括悬挂机构、桩身、桩手、桩脚及固定机构;所述桩身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悬挂机构,所述桩身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桩身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桩脚固定在所述桩身上;所述桩手包括第一桩手、第二桩手及第三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手、第二桩手、第三桩手分别穿过所述桩身上的孔,并分别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固定在所述桩身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桩手与所述第三桩手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桩手位于第二桩手与第三桩手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的训练桩可以模拟人体的手部关节摆动、腰身运动及它们的对抗作用力。

Description

训练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桩,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模拟人体的手部关节摆动、腰身运动及它们的对抗作用力的训练桩。 
背景技术
咏春拳木人桩法是咏春拳拳法当中的最高级套路,亦是训练提高实战能力的良好途径,其手法融合了小念头、寻桥、标指等的攻防特点。把手法、脚法、身法精选提炼组合成木人桩法。并通过木人桩模拟人形的结构,形成对抗训练达到手脚腰协调。木人桩亦是个人研究手法、脚法、身法协调运用和个人可独自练习必须的训练器械。 
学习木人桩的主要目的是使咏春拳练习者能有一个黏手对抗的对象,人体在面对对手时如何变化,在移动变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正确有效的攻击姿势,从中寻找最佳打击方位。经过不断练习桩法,使习者技击技术标准、协调和娴熟。遂步促使练习者在实践中形成一种自然反应,感知对方,随对手拳意发劲、出招,从而实现打击对手的目的。 
由此可见,木人桩对于咏春拳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独特练习训练器械,而木人桩可模拟人的变化亦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木人桩只是模拟人的外型,没有模拟人的对抗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模拟人体的手部关节摆动及其对抗作用力的训练桩。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人体腰身运动及其对抗作用力的训练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训练桩,包括悬挂机构、桩身、桩手、桩脚及固定机构;所述桩身的 一端连接有所述悬挂机构,所述桩身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桩身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桩脚固定在所述桩身上,并位于靠近固定机构90的一端;所述桩手包括第一桩手、第二桩手及第三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手、第二桩手、第三桩手分别穿过所述桩身上的孔,并分别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固定在所述桩身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桩手与所述第三桩手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桩手位于第二桩手与第三桩手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桩手与所述第三桩手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5°、20°、30°、40°、50°或者60°。 
优选地,所述第一桩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920mm;所述第二桩手和所述第三桩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200mm。 
优选地,所述桩脚形状类似于L型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孔的尺寸比所述第一桩手、第二桩手及第三桩手的尺寸略大。 
优选地,所述悬挂机构通过第四弹簧与所述桩身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第五弹簧及多边形柱体;所述底座上依次安装有所述第五弹簧及所述多边形柱体;所述桩身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圆片;所述圆片上设有多边形孔;所述圆片上的多边形孔的形状与所述多边形柱体横截面的形状对应;所述圆片上的多边形孔刚好容许所述多边形柱体穿过;所述固定机构的所述第五弹簧及所述多边形柱体置于所述桩身内;且所述多边形柱体穿过所述圆片的所述多边形孔。 
优选地,所述圆片的个数为一个以上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圆片的个数为2个、3个或4个。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孔及所述多边形柱体横截面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孔及所述多边形柱体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训练桩可以模拟人体手部的关节摆动腰身运动及它们的对抗作用力。当训练者对桩手或桩身施加推、拉等作用力时,桩手或桩身受力发生移动,同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桩手或桩身产生对抗训练者的反作用力,并最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为透视区域。 
图2是图1中透视区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右视图,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为透视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训练桩100包括悬挂机构10、桩身30、桩手50、桩脚70及固定机构90。所述桩身30为圆筒形结构。桩身30的一端连接有悬挂机构10,该悬挂机构10用于将桩身30悬挂的墙壁或者屋顶等位置。桩身30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机构90,固定机构90用于将桩身30固定在地面。桩脚70固定在桩身30上,并位于靠近固定机构90的一端,其形状类似于L型的结构。所述桩手50包括第一桩手51、第二桩手53及第三桩手55。所述第一桩手51、第二桩手53、第三桩手55分别穿过桩身30上的孔31、33、35,并分别通过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3及第三弹簧65固定在桩身30的内表面上。孔31、33、35的尺寸分别比第一桩手51、第二桩手53及第三桩手55的尺寸大,使得桩手50受力时可以在各个方向上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桩手53与所述第三桩手55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桩手53与第三桩手55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5°、20°、30°、40°、50°或者60°,所述第一桩手51位于第二桩手53与第三桩手55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正下方。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桩手5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920mm;所述第二桩手53和所述第三桩手55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200mm。 
所述桩手50用于模拟人体手部的关节摆动,当训练者对桩手50施加推、拉等作用力时,桩手50受力发生移动,同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桩手50产生对抗训练者的反作用力,并最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悬挂机构10通过第四弹簧20与桩身30连接。所述固定机构90包括底座91、第五弹簧93及多边形柱体95。所述底座91用于固定在地面上,其上依次安装有第五弹簧93和 多边形柱体95。所述桩身30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圆片37。所述圆片37上设有多边形孔。所述圆片37上的多边形孔的形状与多边形柱体95横截面的形状对应,圆片37上的多边形孔刚好容许多边形柱体95穿过。所述固定机构90的所述第五弹簧93及所述多边形柱体95置于所述桩身30内;且所述多边形柱体95穿过所述圆片37的边形孔。该多边形孔及多边形柱体95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可能的多边形,更优选的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可能的正多边形。固定在桩身30内表面上的圆片37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以上的整数,优选2个、3个或4个。安装时,固定机构90固定在地面上,桩身30直接套住所述固定机构90,此时所述固定机构90的多边形柱体95正好穿过所述圆片37上的孔,并置于其中。当训练者对桩身30施加作用力时,桩身30受力发生移动,从而将力传递到第四弹簧20及第五弹簧93上,使其受力拉伸。同时,由于弹簧的回弹力,使得桩身30自动回复到原始状态,并产生对抗训练者的反作用力。此时,桩身30用于模拟人体腰部运动,即可左右旋转运动,也可以前后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训练桩(100),包括悬挂机构(10)、桩身(30)、桩手(50)、桩脚(70)及固定机构(90);所述桩身(30)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悬挂机构(10),所述桩身(30)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固定机构(90);所述桩身(30)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桩脚(70)固定在所述桩身(30)上,并位于靠近固定机构(90)的一端;所述桩手(50)包括第一桩手(51)、第二桩手(53)及第三桩手(5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手(51)、第二桩手(53)、第三桩手(55)分别穿过所述桩身(30)上的孔(31、33、35),并分别通过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3)、第三弹簧(65)固定在所述桩身(30)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桩手(53)与所述第三桩手(5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桩手(51)位于第二桩手(53)与第三桩手(55)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桩手(53)与所述第三桩手(55)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15°、20°、30°、40°、50°或者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手(5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920mm;所述第二桩手(53)和所述第三桩手(55)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脚(70)形状类似于L型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孔(31、33、35)的尺寸比所述第一桩手(51)、第二桩手(53)及第三桩手(55)的尺寸略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10)通过第四弹簧(20)与所述桩身(30)连接;所述固定机构(90)包括底座(91)、第五弹簧(93)及多边形柱体(95);所述底座(91)上依次安装有所述第五弹簧(93)及所述多边形柱体(95);所述桩身(30)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圆片(37);所述圆片(37)上设有多边形孔;所述圆片(37)上的多边形孔的形状与所述多边形柱体(95)横截面的形状对应;所述圆片(37) 上的多边形孔刚好容许所述多边形柱体(95)穿过;所述固定机构(90)的所述第五弹簧(93)及所述多边形柱体(95)置于所述桩身(30)内;且所述多边形柱体(95)穿过所述圆片(37)的所述多边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片(37)的个数为一个以上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片(37)的个数为2个、3个或4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孔及所述多边形柱体(95)横截面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训练桩(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孔及所述多边形柱体(95)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CN 201220207591 2012-05-09 2012-05-09 训练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00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7591 CN202700021U (zh) 2012-05-09 2012-05-09 训练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7591 CN202700021U (zh) 2012-05-09 2012-05-09 训练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00021U true CN202700021U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8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75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00021U (zh) 2012-05-09 2012-05-09 训练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000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7132A (zh) * 2018-10-31 2019-01-01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咏春木人架
CN109876404A (zh) * 2017-12-06 2019-06-14 黄小燕 一种对抗训练机械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404A (zh) * 2017-12-06 2019-06-14 黄小燕 一种对抗训练机械桩
CN109107132A (zh) * 2018-10-31 2019-01-01 泉州师范学院 一种咏春木人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77281U (zh) 一种新型咏春拳训练用拟真木人桩
CN208493159U (zh) 一种体育老师用的体育器材
CN202700021U (zh) 训练桩
US8100783B2 (en) Tennis serve training device
CN206700669U (zh) 一种无影桩
CN108854015A (zh) 一种武术训练用旋转木桩
CN203208637U (zh) 一种健身器
CN102151395A (zh) 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
CN203915985U (zh) 改进型乒乓球拍的底板及其乒乓球拍
RU175656U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мышц глаз, координации глаз-рука и развития реакции на приближение объекта 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CN204170377U (zh) 乒乓球徒手动作练习架
CN203060739U (zh) 一种抛接式体育用品
CN209188059U (zh) 一种铅球原地投掷技术模拟器
CN207307123U (zh) 排球垫球辅助练习器
CN102343148A (zh) 一种乒乓球、网球或壁球击球力量训练器
CN203355238U (zh) 一种单人乒乓球台
CN203899099U (zh) 武术训练人桩
CN112704863A (zh) 一种可模拟足球轨迹的体育教学用足球练习装置
CN202096680U (zh) 一种足球踢停球挡板
CN212757129U (zh) 一种多人乒乓球训练器
CN217187793U (zh) 一种散打教学人偶模型
CN207041871U (zh) 一种便携式网球练习器
CN207898911U (zh) 一种模拟足球射门的教学演示装置
CN203220735U (zh) 模拟投掷实心球用的力量练习器
RU79442U1 (ru) Спортивный тренаже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