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7665U - 一种自动绕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绕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87665U
CN202687665U CN 201220398722 CN201220398722U CN202687665U CN 202687665 U CN202687665 U CN 202687665U CN 201220398722 CN201220398722 CN 201220398722 CN 201220398722 U CN201220398722 U CN 201220398722U CN 202687665 U CN202687665 U CN 202687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locking plate
fix shaft
proje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987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3987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87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87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876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器,包括有一前后侧开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定位轴和一设于定位轴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与定位轴之间设有使转轮相对定位轴单向转动的自动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绕线夹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自动绕线器,其不仅可实现导线的自动卷绕,同时避免了卷绕完成后的导线松弛现象,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绕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索或导线的收纳用具,具体是一种自动绕线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便携式数码产品日益丰富,如手机、MP3|、MP4和平板电脑等,而这些设备必定会配备充电器和耳机,而充电器的导线和耳机的导线都是线状体,不仅收纳麻烦,携带也很不方便。
针对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很多种用于缠绕电源线或导线的绕线夹,可使导线在不用时缠绕到线夹上,极大地方便了收纳和携带。
现有市面上的绕线夹样式很多,但其绕线操作都需要手动进行缠绕,不仅操作麻烦且绕线速度慢,同时导线在缠绕完成后的端部无法很好地固定,在使用当中经常会发生松动现象,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动绕线器,其不仅可实现导线的自动卷绕,同时避免了卷绕完成后的导线松弛现象,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包括有一前后侧开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定位轴和一设于定位轴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与定位轴之间设有使转轮相对定位轴单向转动的自动转动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转轮的本体为一圆柱体结构,本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内凹形成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用左密封盖密封,右腔室用右密封盖密封;同时转轮本体在其圆柱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卷绕导线用的弧形卡合突起。
进一步地,上述自动转动装置包括盘簧和锁定结构;所述盘簧设置在转轮右腔室中,盘簧的中心端与定位轴固连,盘簧的外端与转轮右腔室的内侧壁固连;在初始状态下,盘簧就具有一定的旋转扭曲余量而使转轮相对定位轴具有转动趋势。
进一步地,上述锁定结构包括一锁片和制动盘;其中锁片设置在转轮的左腔室中;锁片中心设有大孔径连接孔与定位轴间隙配合连接,连接孔与定位轴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所述锁片后侧与设置在转轮左腔室中的偏心轴活动连接;所述锁片前侧设有一连接突起连接一复位小弹簧,复位小弹簧的另一端与转轮左腔室的侧壁相抵而使复位小弹簧具有一定的压缩余量;所述锁片顶部设有一启动突起,启动突起穿过转轮壁而从转轮本体上的弧形卡合突起的内凹侧伸出;所述锁片底部设有一制动突起,制动突起穿过左密封盖与设置在转轮外并固连设置在壳体上的制动盘相卡合。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轴右端与右壳体内侧壁中心固连,定位轴左端穿过转轮后定位于左壳体的内侧壁中心。
在初始状态下,盘簧就具有一定的旋转扭曲余量而使转轮相对定位轴具有转动趋势,同时因锁定结构中锁片的前侧复位小弹簧的作用,使锁片顶部的启动突起与转轮上的弧形卡合突起处于分离状态,此时锁片底部的制动突起与制动盘卡合,转轮出于锁定状态。
当需要绕线时,把导线对折并套在转轮的弧形突起上,在此,因锁片的启动突起位于弧形突起的内凹侧,一旦导线套住弧形突起,必然首先会卡住启动突起,此时,一旦拉动导线就带动启动突起相对弧形突起合拢,使锁片相对偏心轴转动,此时锁片前侧连接突起上的复位小弹簧被进一步压缩,锁片底部的制动突起发生转动而与制动盘的卡合被解除,转轮在盘簧复位旋转扭力的作用下快速转动而进行自动绕线动作,整个绕线过程简单而快速。
在此,当导线绕制完成后,因盘簧依然具有旋转扭曲余量,导线不会自然发生松动,保证了绕线卷绕的张紧度,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方便。
而当把卷绕的导线解开时,需用力拉出导线,此时,转轮随导线的拉出而相对定位轴作反转运动,相应的盘簧将进一步被旋转扭曲,该过程直到导线被完全拉出,之后将对折的导线从转轮的弧形突起上拿出,此时,启动突起的约束被解除,锁片在前侧复位小弹簧的复位作用力下相对偏心轴发生反转,启动突起再次与转轮的弧形突起分开,同时锁片底部的制动突起反转而再次与制动盘卡合,整个绕线器回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的使用做好准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绕线器,包括有一前后侧开孔的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一定位轴2和一设于定位轴上的转轮3,所述转轮3与定位轴2之间设有使转轮3相对定位轴2单向转动的自动转动装置。
所述壳体1由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组合而成。
所述定位轴2右端与右壳体12内侧壁中心固连,定位轴2左端穿过转轮3后定位于左壳体11的内侧壁中心。
所述转轮3的本体为一圆柱体结构,本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内凹形成左腔室31和右腔室32,且左腔室31用左密封盖33密封,右腔室32用右密封盖34密封。同时转轮3本体在其圆柱面上设有一用于连接卷绕导线4用的弧形卡合突起35,并在弧形突起35的内凹侧设有一通孔36与左腔室31连通。
所述自动转动装置包括盘簧51和锁定结构52。
其中盘簧51设置在转轮右腔室32中,盘簧51的中心端与定位轴2固连,盘簧51的外端与转轮右腔室32的内侧壁固连。在初始状态下,盘簧51具有一定的旋转扭曲余量而使转轮3相对定位轴2具有转动趋势。
所述锁定结构52包括一锁片521和制动盘522。
其中锁片521设置在转轮3的左腔室31中。锁片521中心设有大孔径连接孔5211与定位轴2间隙配合连接,连接孔5211与定位轴2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使得整个锁片521可相对定位轴2在一定角度内摆动。所述锁片521后侧与设置在转轮左腔室31中的偏心轴311活动连接,锁片521前侧设有一连接突起5212连接一复位小弹簧5213,复位小弹簧5213的另一端与转轮左腔室31的侧壁相抵而使复位小弹簧5213具有一定的压缩余量。所述锁片521顶部设有一启动突起5214,启动突起5214穿过转轮的通孔36而从转轮本体上的弧形卡合突起35的内凹侧伸出。所述锁片521底部设有一制动突起5215,制动突起5215穿过左密封盖33与设置在转轮3外并固连设置在左壳体11上的制动盘522相卡合。
在初始状态下,因盘簧51就具有一定的旋转扭曲余量而使转轮3相对定位轴2具有转动趋势,同时因锁定结构中锁片521的前侧复位小弹簧5213的作用,使锁片321顶部的启动突起3214与转轮3上的弧形卡合突起35处于分离状态,此时锁片521底部的制动突起5215与制动盘522卡合,转轮3出于锁定状态。
当需要绕线时,把导线4对折并套在转轮的弧形突起35上,在此,因锁片521的启动突起5214位于弧形突起35的内凹侧,一旦导线4套住弧形突起35,必然首先会卡住启动突起5214,此时,一旦拉动导线4就带动启动突起5214相对弧形突起35合拢,使整个锁片521相对后侧的偏心轴311转动,此时锁片521前侧连接突起5212上的复位小弹簧5213被进一步压缩,锁片521底部的制动突起5215发生转动而与制动盘522的卡合被解除,转轮3在盘簧51复位旋转扭力的作用下快速转动而进行自动绕线动作,整个绕线过程简单而快速。
在此,当导线4绕制完成后,因盘簧51依然具有旋转扭曲余量,导线4不会自然发生松动,保证了绕线卷绕的张紧度,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方便。
而当把卷绕的导线4解开时,需用力拉出导线4,此时,转轮3随导线4的拉出而相对定位轴2作反转运动,相应的盘簧51将逐渐地被进一步旋转扭曲,该过程直到导线4被完全拉出,之后将对折的导线4从转轮3的弧形突起35上拿出,此时,启动突起5214的约束被解除,锁片521在前侧复位小弹簧5213的复位作用力下相对偏心轴311发生反转,启动突起5214再次与转轮3的弧形突起35分开,同时锁片521底部的制动突起5215反转而再次与制动盘522卡合,整个绕线器回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的使用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绕线器,其不仅可实现导线4的自动卷绕,同时避免了卷绕完成后的导线4松弛现象,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包括有一前后侧开孔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一定位轴和一设于定位轴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与定位轴之间设有使转轮相对定位轴单向转动的自动转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本体为一圆柱体结构,本体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内凹形成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用左密封盖密封,右腔室用右密封盖密封;同时转轮本体在其圆柱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卷绕导线用的弧形卡合突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动装置包括盘簧和锁定结构;所述盘簧设置在转轮右腔室中,盘簧的中心端与定位轴固连,盘簧的外端与转轮右腔室的内侧壁固连;在初始状态下,盘簧就具有一定的旋转扭曲余量而使转轮相对定位轴具有转动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一锁片和制动盘;其中锁片设置在转轮的左腔室中;锁片中心设有大孔径连接孔与定位轴间隙配合连接,连接孔与定位轴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所述锁片后侧与设置在转轮左腔室中的偏心轴活动连接;所述锁片前侧设有一连接突起连接一复位小弹簧,复位小弹簧的另一端与转轮左腔室的侧壁相抵而使复位小弹簧具有一定的压缩余量;所述锁片顶部设有一启动突起,启动突起穿过转轮壁而从转轮本体上的弧形卡合突起的内凹侧伸出;所述锁片底部设有一制动突起,制动突起穿过左密封盖与设置在转轮外并固连设置在壳体上的制动盘相卡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右端与右壳体内侧壁中心固连,定位轴左端穿过转轮后定位于左壳体的内侧壁中心。
CN 201220398722 2012-08-13 2012-08-13 一种自动绕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7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98722 CN202687665U (zh) 2012-08-13 2012-08-13 一种自动绕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98722 CN202687665U (zh) 2012-08-13 2012-08-13 一种自动绕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7665U true CN202687665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987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7665U (zh) 2012-08-13 2012-08-13 一种自动绕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7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785A (zh) * 2020-04-21 2020-10-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备用尾纤的固定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785A (zh) * 2020-04-21 2020-10-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备用尾纤的固定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2609U (ja) デュアルプルコードリールと組合せた携帯電話端末サポートフレーム
CN104733947A (zh) 卷线装置及具有该卷线装置的家用电器
CN107954274A (zh) 一种便携式防缠绕的电缆盘
CN202687665U (zh) 一种自动绕线器
CN204968060U (zh) 具有收缩式耳机的电子设备
CN202967759U (zh) 绕线装置
CN105905672B (zh) 一种充电线的卷线装置
JP2013075756A (ja) ケーブル貯蔵機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ケーブルセット
CN204377108U (zh) 一种收纳式耳机线
CN203922332U (zh) 自动卷线器和电气设备
CN211150318U (zh) 一种线圈快速拆卸的绕线工装
CN202208577U (zh) 带按键的圆形收线器
CN204474063U (zh) 一种卷线器
CN203922324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绕线器
CN105731195A (zh) 绳带收卷装置及头灯
CN204119450U (zh) 一种耳机用耳机线伸缩结构
CN204280901U (zh) 一种线缆及其端部器件的收纳装置
CN204528945U (zh) 一种松紧调节装置
CN204280908U (zh) 一种电线收纳盒
CN209906105U (zh) 一种收线器及收线型电源适配装置
CN208440112U (zh) 一种带卷线机构的发电机
CN206826429U (zh) 一种充电枪装置
CN209815409U (zh) 一种电器设备用电源线收纳装置
CN105281144A (zh) 便携式转接线
CN210914813U (zh) 一种配电线路测试线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