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4800U - 一种套筒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筒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84800U
CN202684800U CN 201220263003 CN201220263003U CN202684800U CN 202684800 U CN202684800 U CN 202684800U CN 201220263003 CN201220263003 CN 201220263003 CN 201220263003 U CN201220263003 U CN 201220263003U CN 202684800 U CN202684800 U CN 202684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iper
way block
jaw
ejector lever
le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630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瑞·达宾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njie Hardwar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630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84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84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848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扳手,包括扳手主体、位于扳手主体头部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的钳口组件、与钳口组件连接并用于调节钳口组件开口距离的控制机构。所述钳口组件的两端头或一端头呈圆台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扳手存在结构复杂且在工作空间较窄的工作场所,其无法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套筒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涉及一种套筒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可调节扳手一般具有一个蜗轮蜗杆机构,用来控制活动钳口的运动以达到不同的开口度。或者为了使钳口的靠近更简便,使用电动化的可调节扳手,这种扳手通过电池驱动来调节钳口的张开和闭合,节省了调节的时间,但是电池没电时就无法使用。且该些扳手无法在工作空间较窄的工作场合应用。故现有技术的扳手虽然可以调节钳口间距,但其存在结构复杂,且在工作空间较窄的工作场所,其无法发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扳手存在结构复杂且在工作空间较窄的工作场所,其无法发挥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套筒扳手,包括扳手主体、位于扳手主体头部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的钳口组件、与钳口组件连接并用于调节钳口组件开口距离的控制机构。
较佳地,所述钳口组件的两端头或一端头呈圆台状。
较佳地,所述钳口组件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设置并弹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对应钳口组件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可在空腔中径向滑动。
    较佳地,所述扳手主体包括上扳手体、下扳手体、导轨圈;所述导轨圈设置于上扳手体和下扳手体之间;所述导轨圈侧面开有一弧形的通孔。
较佳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扳手体和下扳手体内壁的一对渐开的弧形面、固定在导轨圈弧形通孔内的导杆、套设于导杆上的第一弹性体、挡住第一弹性体一端并固定在转动件上的推钮件。
较佳地,所述推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推钮座和推钮;所述推钮穿套在导杆上并挡住第一弹性体的一端;所述推钮座穿过导轨圈弧形通孔并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半圆侧面。
较佳地,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
所述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与上扳手体、下扳手体的弧形面适配的凸台,该述凸台可沿上述弧面滑动。
较佳地,所述转动件由两个转动半圆围成;且每一转动半圆套设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同侧的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上;所述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可分别带动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在转动件的空腔中径向滑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上钳口、第一下钳口;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上钳口、第二下钳口;第一导轨块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导轨块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上钳口、第一下钳口分置第一导轨块的上、下方并通过第一通孔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钳口、第二下钳口分置第二导轨块的上、下方并通过第二通孔螺接在一起;
且所述第一导轨块与第二导轨块通过两个分别设置于二者对应面左右两侧的第二弹性体进行弹性连接;且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上均设置有容置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容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调节钳口间距且调节速度快,可快速夹紧释放,并具有棘轮功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其可伸入操作空间狭窄的工作场所。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的端头呈平台状,其较细的端部更适于在狭窄的空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套筒扳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钳口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的凸台与上扳手体内壁的弧面装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与转动件的某个转动半圆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套筒扳手的钳口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套筒扳手的钳口部分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套筒扳手的钳口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套筒扳手,包括扳手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扳手主体头部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的钳口组件、与钳口组件连接并用于调节钳口组件开口距离的控制机构。
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一种套筒扳手,包括扳手主体、位于扳手主体头部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的钳口组件、与钳口组件连接并用于调节钳口组件开口距离的控制机构。
扳手主体包括上扳手体11、下扳手体12、导轨圈13;导轨圈13设置于上扳手体11和下扳手体12之间;导轨圈13侧面开有一弧形的通孔131。上扳手体11和下扳手体12的尾端通过套盖14进行固定。
上扳手体和下扳手体均包括扳手主体的头部的一部分和手柄部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钳口组件的两端头呈圆台状。具体实施时,也可仅一端头呈圆台状或者钳口组件的两端头或一端头呈别的容易伸进狭窄空间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其作出限定。
钳口组件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设置并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轨块211、第二导轨块212。
本实施例中,第一钳体包括第一上钳口221、第一下钳口222;第二钳体包括第二上钳口231、第二下钳口232。
第一导轨块211设置有第一通孔201;第二导轨块212设置有第二通孔202。
第一上钳口221、第一下钳口222分置第一导轨块211的上、下方并通过第一通孔201螺接在一起。
第二上钳口231、第二下钳口232分置第二导轨块212的上、下方并通过第二通孔202螺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钳口221和第一下钳口222的对应面设置有梯形的连接用凸台,该述凸台分别由上、下伸入与二者适配的第一通孔201内,通过螺钉固定起来,组成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的组装方式与其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导轨块211与第二导轨块212通过两个分别设置于二者对应面左右两侧的第二弹性体241、242进行弹性连接;且第一导轨块211和第二导轨块212上均设置有容置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容置槽。
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包括:
转动件31,由两个转动半圆315和316围成;且每一转动半圆套设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同侧的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上;
分别设置于上扳手体11和下扳手体12内壁的一对渐开的弧形面111、121;
固定在导轨圈弧形通孔131内的导杆312、套设于导杆上的第一弹性体313、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半圆侧面的推钮件。
其中,转动件31对应两个导轨块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空腔311;第一导轨块211带动第一钳体在空腔311中径向滑动。第二导轨块212可带动第二钳体在空腔311中径向滑动。空腔311呈长方形状,且长方形的端部为向外凸的圆弧形。
其中,推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推钮座341和推钮342;推钮342穿套在导杆312上并挡住第一弹性体313的一端;推钮座341穿过导轨圈弧形通孔131并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半圆侧面。
所述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与上扳手体、下扳手体的弧形面111、121适配的凸台261、262、263、264,该述凸台可沿上述弧面111、121滑动。
弧面111、121有两个对应尖端用于卡置凸台261、262、263、264,该四个凸起也设置有与该尖端对应的形状。且该尖端对应着钳口组件的钳口打开到最大位置时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钳口组件的上下端口为六角形,针对六角形螺钉。这里仅为举例,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螺钉,本实用新型不对其作出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5、6、7说明本实施例一种套筒扳手的工作原理。
如图5,本实施例的扳手在自然状态下钳口处于闭合状态,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的上下端面设置的凸台261、262、263、264被上扳手体、下扳手体的弧形面111、121夹紧;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形成的钳口500呈最小面积。
如图6,当用手向扳手主体的后部扳动推钮342,推钮342压缩弹性元件313沿导轨圈弧形通孔131运动,推钮座341同时带动转动件31转动,设置于转动件31的空腔311中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开始转动。
而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的上下端面设置的凸台261、262、263、264脱离弧形面111、121的束缚,并开始沿着弧形面111、121开始滑动。同时,由于第二弹性元件241、242的作用,第一导轨块211带动第一钳体在空腔311中径向滑动。第二导轨块212可带动第二钳体在空腔311中径向滑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的间距变大,钳口500打开。
如图7所示,继续向扳手主体的后部扳动推钮342,推钮342压缩弹性元件313沿导轨圈弧形通孔131运动,推钮座341同时带动转动件31继续转动,设置于转动件31的空腔311中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也继续转动。
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的上下端面设置的凸台261、262、263、264沿弧形面111、121滑动,并到达弧面111、121的尖端位置;此时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无法再沿弧形面111、121滑动,此时,钳口500完全打开。
此时,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套设在工件上,松开推钮342,在作为复位弹簧的第一弹性元件313的回复力作用下,工件被夹紧,即可以拧紧或拧松工件。当顺时针转动扳手为拧紧或拧松工件时,逆时针转动扳手,工件不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单向棘轮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调节钳口间距且调节速度快,可快速夹紧释放,并具有棘轮功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其可伸入操作空间狭窄的工作场所。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钳口组件的端头呈平台状,其较细的端部更适于在狭窄的空间工作。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套筒扳手,包括扳手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扳手主体头部并突出扳手主体设置的钳口组件、与钳口组件连接并用于调节钳口组件开口距离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口组件的两端头或一端头呈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口组件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设置并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对应钳口组件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可在空腔中径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主体包括上扳手体、下扳手体、导轨圈;所述导轨圈设置于上扳手体和下扳手体之间;所述导轨圈侧面开有一弧形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扳手体和下扳手体内壁的一对渐开的弧形面、固定在导轨圈弧形通孔内的导杆、套设于导杆上的第一弹性体、挡住第一弹性体一端并固定在转动件上的推钮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推钮座和推钮;所述推钮穿套在导杆上并挡住第一弹性体的一端;所述推钮座穿过导轨圈弧形通孔并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半圆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
所述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与上扳手体、下扳手体的弧形面适配的凸台,该述凸台可沿上述弧面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由两个转动半圆围成;且每一转动半圆套设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同侧的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上;所述第一导轨块、第二导轨块可分别带动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在转动件的空腔中径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上钳口、第一下钳口;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上钳口、第二下钳口;第一导轨块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导轨块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上钳口、第一下钳口分置第一导轨块的上、下方并通过第一通孔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钳口、第二下钳口分置第二导轨块的上、下方并通过第二通孔螺接在一起;
且所述第一导轨块与第二导轨块通过两个分别设置于二者对应面左右两侧的第二弹性体进行弹性连接;且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上均设置有容置上述第二弹性体的容置槽。
CN 201220263003 2012-06-06 2012-06-06 一种套筒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4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63003 CN202684800U (zh) 2012-06-06 2012-06-06 一种套筒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63003 CN202684800U (zh) 2012-06-06 2012-06-06 一种套筒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4800U true CN202684800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630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84800U (zh) 2012-06-06 2012-06-06 一种套筒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48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8689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广西大学 一种能够调节口径的扳手
CN108515480A (zh) * 2018-03-08 2018-09-11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8689A (zh) * 2015-08-28 2015-12-02 广西大学 一种能够调节口径的扳手
CN108515480A (zh) * 2018-03-08 2018-09-11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84800U (zh) 一种套筒扳手
CN101391409B (zh) 开口扳手
CN203979072U (zh) 翼形螺钉
CN202825608U (zh) 一种旋钳
CN202572229U (zh) 一种快动扳手
CN203993657U (zh) 便携式活动扳手
CN203092419U (zh) 一种具有切换功能的棘轮活扳手
CN206200832U (zh) 一种豁口扳手
CN204505120U (zh) 多功能扳手
CN203141375U (zh) 快速棘轮扳手
CN107553378A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CN201353741Y (zh) 固定手柄快夹棘轮扳手
CN209444882U (zh) 阀门执行机构用手动操作结构及阀门执行机构
CN103358254A (zh) 一种快动扳手
CN20823172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扳手
CN203799977U (zh) 断路器的控制装置
CN203418480U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205237992U (zh) 一种多功能活动扳手
CN205237912U (zh) 一种短柄扳手
CN205271778U (zh) 一种外螺纹管拆装钳子
CN210909766U (zh) 双头内六角螺丝刀
CN208020083U (zh) 一种扳手
CN103447995A (zh) 快动活扳手
CN204118910U (zh) 一种手轮伸缩式电动执行器
CN203228205U (zh) 多功能活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