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7796U -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7796U
CN202677796U CN 201220155886 CN201220155886U CN202677796U CN 202677796 U CN202677796 U CN 202677796U CN 201220155886 CN201220155886 CN 201220155886 CN 201220155886 U CN201220155886 U CN 201220155886U CN 202677796 U CN202677796 U CN 202677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nects
control signal
control circuit
out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558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毫
高洪欣
邓笛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558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7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7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77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包括2DPWM信号输入端、3DPWM信号输入端、开关控制电路、电流调节电路、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光源驱动电路。上述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一PWM调节端、一与电流调节电路连接的电流调节端和一连接光源的电流输出端。所述2DPWM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Q1连接上述PWM调节端,所述3DPWM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Q2连接上述PWM调节端。其不但能够实现液晶电视在3D状态和2D状态的相互切换,而且可以准确设定2D状态与3D状态下液晶电视的背光亮度,保证了其在2D状态与3D状态时电流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显示背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以液晶显示器件为主的各类液晶产品的出现和发展,液晶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某些高端液晶电视除了能显示2D图像外,还要能显示3D 图像。然而,显示3D图像时要求的背光亮度要高于显示2D图像的背光亮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使液晶电视在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时具有不同的背光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以实现液晶电视在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时具有不同的背光亮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中,包括:一2D PWM信号输入端、一3D PWM信号输入端、一开关控制电路、一电流调节电路、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和一光源驱动电路;
所述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一PWM调节端、一与电流调节电路连接的电流调节端和一连接光源的电流输出端,所述2D PWM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所述PWM调节端,所述3D PWM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所述PWM调节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一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和一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并连接上述电流调节电路。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均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连接2D PWM信号输入端,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PWM调节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源极连接3D PWM信号输入端,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PWM调节端。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中,所述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进一步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开关控制端连接上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导通端接地,第二导通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导通端即为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所述第四开关的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一导通端接地,第二导通端连接电源输入端和电流调节电路,上述第四开关的第二导通端即为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三开关为NPN三极管,第四开关为N沟道MOS管;第三开关的基极为开关控制端,发射极为第一导通端,集电极为第二导通端;第四开关的栅极为开关控制端,源极为第一导通端,漏极为第二导通端。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电阻,其中一个电阻设置在电源输入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另一个电阻设置在电源输入端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中,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两个电阻和第五开关,其中一个电阻和第五开关构成一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端,另一个电阻与所述串联支路并联。。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五开关为N沟道MOS管,其源极接地,漏极依次通过上述电阻连接电流调节端,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一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三开关的开关控制端之间的电阻。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电容和一与电容并联的电阻,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控制信号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3D PWM信号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不但能够实现液晶电视在3D状态和2D状态的相互切换,而且可以准确设定2D状态与3D状态下液晶电视的背光亮度,保证了其在2D状态与3D状态时电流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所示,上述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包括:一2D PWM信号输入端10、一3D PWM信号输入端20、一开关控制电路40、一与电流调节电路连接的电流调节电路50、一第一开关Q1、一第二开关Q2和一光源驱动电路60。
上述光源驱动电路60包括一PWM调节端61、一电流调节端62和一连接光源70的电流输出端63。所述2D PWM信号输入端10通过第一开关Q1连接上述PWM调节端61,所述3D PWM信号输入端20通过第二开关Q2连接上述PWM调节端61。
上述开关控制电路40包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41、一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未标号)和一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未标号)。上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Q1的导通或者关断。上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Q2的导通或者关断,并连接上述电流调节电路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均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开关Q1的源极连接2D PWM信号输入端10,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PWM调节端61;所述第二开关Q2的源极连接3D PWM信号输入端20,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PWM调节端61。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电源输入端30,上述电源输入端30用于输入一供电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压为12V。另外,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开关Q3和一第四开关Q4。所述第三开关Q3的开关控制端(未标号)连接上述控制信号输入端41,第一导通端(未标号)接地,第二导通端(未标号)连接电源输入端30和第一开关Q1的栅极。所述第三开关Q3的第二导通端即为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开关Q4的开关控制端(未标号)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一导通端(未标号)接地,第二导通端(未标号)连接电源输入端30和电流调节电路50。上述第四开关Q4的第二导通端即为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Q3为NPN三极管,第四开关Q4为N沟道MOS管。第三开关Q3的基极为开关控制端,发射极为第一导通端,集电极为第二导通端。第四开关Q4的栅极为开关控制端,源极为第一导通端,漏极为第二导通端。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可进一步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电源输入端30经由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30经由第二电阻R2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电流调节电路50包括一第三电阻R3、一第四电阻R4和一第五开关Q5,第四电阻和第五开关Q5构成一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端62,第三电阻R3与所述串联支路并联。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通过第五开关Q5的调节,使得在2D和3D状态时,电流调节电路50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调整电流调节端62的电流。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来设定(不同的IC需要不同的电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开关Q5为N沟道MOS管,其源极接地,漏极经由第四电阻R4连接电流调节端62,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如图1所示,所述第五电阻R5设置在控制信号输入端41和第三开关Q3的基极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设置在3D PWM信号输入端20和第二开关Q2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R7设置在2D PWM信号输入端10和第一开关Q1的源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为30 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为30 KΩ,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为10 KΩ,第六电阻R6的阻值可为2.7 KΩ,第七电阻R7的阻值可为2.7 KΩ。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八电阻R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八电阻并联于控制信号输入端41和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3D PWM信号输入端20,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起到滤波作用。
下面分别针对2D、3D状态来说明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LED液晶电视背光的3D与2D切换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在2D状态时,控制信号输入端41输入低电平,第三开关Q3不导通。电源输入端30输入的12V供电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1到第一开关Q1的栅极,第一开关Q1导通,2D状态的PWM调光信号由2DPWM信号输入端10输入,经过第一开关Q1输入到PWM调节端61,达到2D状态背光亮度调节目的。同样,由于电源输入端30输入的供电电压也经过第一电阻R1到第四开关Q4的栅极,第四开关Q4导通,漏极下拉接地,因此第二开关Q2、第五开关Q5不导通。
在3D状态时,控制信号输入端41输入高电平,第三开关Q3导通,第三开关Q3的集电极下拉接地。此时第一开关Q1、第四开关Q4不导通。电源输入端输30入的12V供电电压经过第二电阻R2使第二开关Q2和第五开关Q5的漏极置为高电平,第二开关Q2、第五开关Q5导通。3D状态的亮度调节和同步信号3DPWM由3DPWM信号输入端20输入到PWM调节端61,达到3D亮度调节和同步的目的。此外,由于第五开关Q5导通,第四电阻R4并联在第三电阻R3上,将电流调节端62输出的电流增大为3D状态所需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不但能够实现液晶电视在3D状态和2D状态的相互切换,而且可以准确设定2D状态与3D状态下液晶电视的背光亮度,保证了其在2D状态与3D状态时电流的精确度。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2D PWM信号输入端、一3D PWM信号输入端、一开关控制电路、一电流调节电路、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和一光源驱动电路;
所述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一PWM调节端、一与电流调节电路连接的电流调节端和一连接光源的电流输出端,所述2D PWM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所述PWM调节端,所述3D PWM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所述PWM调节端;
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一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和一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并连接上述电流调节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均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连接2D PWM信号输入端,栅极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PWM调节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源极连接3D PWM信号输入端,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PWM调节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进一步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开关控制端连接上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导通端接地,第二导通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导通端即为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所述第四开关的开关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一导通端接地,第二导通端连接电源输入端和电流调节电路,上述第四开关的第二导通端即为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导通或者关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为NPN三极管,第四开关为N沟道MOS管;第三开关的基极为开关控制端,发射极为第一导通端,集电极为第二导通端;第四开关的栅极为开关控制端,源极为第一导通端,漏极为第二导通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电阻,其中一个电阻设置在电源输入端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另一个电阻设置在电源输入端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调节电路包括两个电阻和第五开关,其中一个电阻和第五开关构成一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端,另一个电阻与所述串联支路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为N沟道MOS管,其源极接地,漏极依次通过上述电阻连接电流调节端,栅极连接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三开关的开关控制端之间的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容和一与电容并联的电阻,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控制信号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3D PWM信号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CN 201220155886 2012-04-13 2012-04-13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7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55886 CN202677796U (zh) 2012-04-13 2012-04-13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55886 CN202677796U (zh) 2012-04-13 2012-04-13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7796U true CN202677796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558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7796U (zh) 2012-04-13 2012-04-13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7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386A (zh) * 2015-06-19 2015-09-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386A (zh) * 2015-06-19 2015-09-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436B (zh) Led背光恒流电路
CN202549254U (zh) 大功率led背光源驱动电路
CN204119593U (zh) 实现双路led驱动的单路boost恒流驱动电路
CN202677796U (zh)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CN202189539U (zh) 自适应调整的led背光电路
CN105810154B (zh) Led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led背光驱动方法
CN205378153U (zh) 一种led tv遥控接收控制电路
CN205406027U (zh) 双面显示广告箱
CN205282056U (zh) 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CN206726072U (zh) 一种tec温度控制电路
CN206210349U (zh) 快速判别液晶显示屏异常闪屏的转接模块
CN103354083A (zh) 背光源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208739028U (zh) 一种控制负压输出的电路
CN203261560U (zh) 一种无频闪的电路
CN203840595U (zh) 高线性、大动态 led 背光源调光电路
CN203206380U (zh) 一种启动控制电路以及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201170944Y (zh) Led显示控制装置
CN206302611U (zh) 一种功率降低的led驱动电路
CN103179730A (zh) 一种调光控制电路、装置及灯具
CN206004961U (zh) 一种物联网灯具恒流驱动控制电路
CN202887675U (zh) 一种多阶栅极信号电路、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203552659U (zh) 用于液晶屏幕的背光延时控制系统
CN204830355U (zh) 一种恒定电压驱动液晶屏的空调遥控器
CN201018585Y (zh) 液晶屏控制电路的供电电源开关电路
CN202931639U (zh) Led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电路、驱动模块和触摸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