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5441U -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05441U
CN202205441U CN2011202797091U CN201120279709U CN202205441U CN 202205441 U CN202205441 U CN 202205441U CN 2011202797091 U CN2011202797091 U CN 2011202797091U CN 201120279709 U CN201120279709 U CN 201120279709U CN 202205441 U CN202205441 U CN 202205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resistance
triode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797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英
郝卫
辛晓光
徐爱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797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05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05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054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控制电路,用于LED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源,输出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和模式转换信号;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及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模式转换信号,选择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并将所选择的所述脉宽调制信号输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至所述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在所述脉宽调制信号的作用下,驱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转换显示模式时的背光控制。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和一种LED液晶显示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背光的控制,完成LE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用户在多种显示模式下的观看需求。

Description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LED液晶显示装置如LED液晶电视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而不同显示模式如2D模式和3D模式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绚丽逼真的显示效果,但不同显示模式下,LED液晶显示装置对于背光的需求也不同,故而需要通过对于背光的有效控制,实现在不同显示模式间的流畅切换,在各种显示模式下都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效果。
但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驱动电流的控制不够精确;只能对单路信号进行控制,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背光的控制,完成LE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用户在多种显示模式下的观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控制电路,来实现对背光的控制,完成LE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用户在多种显示模式下的观看需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背光控制电路,用于LED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源,输出至少一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并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模式转换时,输出模式转换信号;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及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所述模式转换信号,选择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输出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来自主板信号源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并将所选择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所述主板脉宽调制信号输入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至所述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在所述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输入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所述主板脉宽调制信号的作用下,驱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转换显示模式时的背光控制。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LED显示装置在不同显示模式间的切换,主要依靠背光控制实现,而背光控制主要依靠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通过相应的脉宽调制(PWM)信号来驱动对应的显示模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选择的脉宽调制信号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源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和来自主板信号源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即通过脉宽调制模块对于这两种信号的选择、输出及驱动电路的驱动,实现相应显示模式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包括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背光控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背光照明装置,从而利用该装置实现LED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同显示模式间的切换,并在不同显示模式时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LED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背光控制电路对背光照明装置的支持,可以实现一种LED液晶显示装置,使之可以在不同显示模式间切换,并在不同显示模式下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流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照明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LED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框图;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框图。
如图1A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100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源102,输出至少一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并在LED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模式转换时,输出模式转换信号;主板信号源104,输出主板脉宽调制信号;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06,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102,根据模式控制信号源102发出的模式转换信号,选择模式控制信号源102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来自主板信号源104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并将所选择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输入驱动电路108;驱动电路108,连接至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06,在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06输入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的作用下,驱动LED液晶显示装置转换显示模式时的背光控制。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LED显示装置在不同显示模式间的切换,主要依靠背光控制实现,而背光控制主要依靠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通过相应的脉宽调制(PWM)信号来驱动对应的显示模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选择的脉宽调制信号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源102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和来自主板信号源104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即通过脉宽调制模块对于这两种信号的选择、输出及驱动电路的驱动,实现相应显示模式的转换;但除了利用脉宽调制信号对不同显示模式进行支持外,不同显示模式下对于背光的亮度需要存在差异,如3D模式下的背光亮度要高于2D模式,因此需要通过电流控制电路对驱动电流的控制实现背光亮度的变化,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显示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在这一技术方案中,集成了主板信号源104,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不集成主板信号源104,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控制电路100可以包括模式控制信号源102、脉宽调制控制电路106和驱动电路108,在该方案中,只需能够得到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即可,而主板脉宽调制信号通常可以从显示装置的主板直接引入。
如图1B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框图即为添加了电流控制电路110的情况,其中,电流控制电路110,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及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模式控制信号源102发出的模式转换信号向驱动电路108输入相应电压,电压使驱动电路108输出相应电流,电流控制LED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效果。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脉宽调制信号的选择输出之后可以实现不同显示模式的切换,而进一步的通过电流控制电路110对驱动电流进行控制,则能够使背光亮度得到控制,使得在不同显示模式下的显示效果得以提升。
下面结合图2对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进行进一步分析。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20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202、选择电路204、第一滤波电路206和第二滤波电路208,第一开关电路202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206和选择电路204相连,选择电路204还连接至第二滤波电路208。其中,第一开关电路20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第一开关电路408,包括第一三极管V1和第五二极管VD5,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接收来自模式控制信号源的模式控制信号,且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管脚连接至高电平电源,以及第五二极管VD5的第二管脚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管脚并由第五二极管VD5的第一管脚输出信号至选择电路204。选择电路20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选择电路410,包括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以及第四二极管VD4,其中,第一二极管VD1的第一管脚和第二二极管VD2的第一管脚分别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模式控制信号源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第三二极管VD3的第一管脚和第四二极管VD4的第一管脚连接至主板信号源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主板信号源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第一二极管VD1的第二管脚与第三二极管VD3的第二管脚连接至输出端;第二二极管VD2的第二管脚与第四二极管VD4的第二管脚连接至输出端。第一滤波电路2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第一滤波电路405,与第一开关电路相连接,包括第四电容C4,其中第四电容C4的第一管脚1与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管脚1连接,且第四电容C4的第二管脚2和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管脚2连接。以及第二滤波电路2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第二滤波电路407,与选择电路410相连接,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其中第一电容C1的第一管脚1与第一二极管VD1的第二管脚2、第三二极管VD3的第二管脚2连接,且第一电容C1的第二管脚2与地连接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管脚1与第二二极管VD2的第二管脚2、第四二极管VD4的第二管脚2连接,且第二电容C2的第二管脚2与地连接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管脚1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管脚2连接,且第三电容C3的第二管脚2与地连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关电路202接收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模式控制信号,在该信号作用下实现开关作用,并向选择电路204发出相应信号,使选择电路204对相应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行选择,实现显示模式的转换。具体实现过程为,当模式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V1截止,则第五二极管VD5受高电平电源作用而截止,拉高选择电路204中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则选择电路204选择该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电路;当模式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V1导通,则第五二极管VD5也导通,拉低选择电路204中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则选择电路204选择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并发送至驱动电路,通过这样的选择过程,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该电路还可以实现多路脉宽调制信号的输出控制,如模式控制信号源可以实现向选择电路204直接多路输入,则选择电路204可以相应地多路输出,而主板信号源输入的则是一路信号,由选择电路204将信号分为多路信号后输出,从而实现了在不同模式下的多路脉宽调制信号的控制;此处的第一三极管V1为NPN型三极管,但应该理解为,不仅包括NPN型三极管,凡是可以起到同类型开关作用的元件或电路,均能够实现并被应用于本实用新型。该模块中通过第一滤波电路206和第二滤波电路208以消除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噪声,使信号传输更可靠;对于此处的滤波电路应该理解为,不仅包括电容,凡是可以达到滤除噪声的元件及电路均可认为等同并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关电路202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二电阻R2将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第三电阻R3的第一管脚与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管脚连接,且第三电阻R3的第二管脚与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管脚接地;第四电阻R4将高电平电源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管脚。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位于第一开关电路202的信号输入端,作用是分压限流,防止第一三极管V1损坏。第四电阻R4将高电平电源引入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也是为了限流以防止第一三极管V1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选择电路204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将主板信号源输入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连接至第三二极管VD3的第一管脚和第四二极管VD4的第一管脚。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阻R1将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引入选择电路204的同时,由于还与第一开关电路202相连,因此还可以限流以防止第一三极管V1损坏。同时,在前级第一开关电路202的作用下,该选择电路204对脉宽调制信号进行选择并输出给驱动电路,以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这里应该理解为,不仅包括上述选择电路204,凡是可以实现电路或信号选择的元件或电路,均可以实现并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图3对电流控制电路进行进一步分析。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流控制电路300包括:第二开关电路302、分压电路304、第三滤波电路306和第四滤波电路308,第二开关电路302分别与分压电路304、第三滤波电路306、第四滤波电路308相连。其中,第二开关电路30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第二开关电路414,包括第二三极管V2,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接收来自模式控制信号源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且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管脚连接至高电平电源并输出信号至分压电路304。分压电路30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分压电路416,包括第七电阻R7、COMS管V3和第十电阻R10,CMOS管V3的栅极管脚连接至第二开关电路302,接收来自第二开关电路302的信号,且COMS管V3的漏极管脚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管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管脚连接至驱动电路的VREF端口;第七电阻R7的第二管脚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管脚连接至驱动电路的ADIM端口。第三滤波电路3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第三滤波电路409,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2相连接,包括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第一管脚1与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管脚1连接,且第五电容C5的第二管脚2和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管脚2连接。以及第四滤波电路3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等同于图4A中的第四滤波电路411,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2相连接,包括第六电容C6,其第六电容C6的第一管脚1与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管脚3连接,且第六电容C6的第二管脚2和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管脚2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NPN型三极管即第二三极管V2在高低电平下的导通与截止,实现开关作用,与第一开关电路作用相同,不再赘述。而由N沟道增强型CMOS管即CMOS管V3在第二开关电路302的开关作用下实现不同显示模式时的导通与截止,从而使分压电路304向驱动电路ADIM端口输出的电压随显示模式的不同而改变,进而使驱动电路根据电压实现电流的变化;这里应该理解为,不仅包括CMOS管V3,凡是可以产生类似于CMOS管V3开关作用的元件或电路,均可以实现并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具体信号流动及电路工作情况,如当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低电平模式控制信号时,第二三极管V2截止,COMS管V3受高电平电源作用导通,则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分压后将电压信号输出至驱动电路的ADIM端,设输出电压为UADIM,则
UADIM=UVREF*(R7//R9)/(R7//R9+R10),
当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高电平模式控制信号时,第二三极管V2导通并在集电极管脚输出低电平信号,则COMS管V3截止,R7所在通路为断路,则由R9和R10分压后,将电压信号输出至驱动电路的ADIM端,且此时
UADIM=UVREF*R9/(R9+R10);
脉宽调制信号可以实现不同显示模式的基本显示,但由于不同显示模式下对于背光的亮度需求不同,如3D模式下的背光亮度要高于2D模式,因此需要通过电流控制电路300对驱动电流的控制实现背光亮度的变化,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显示效果;这里的滤波电路与脉宽调制控制电路中的滤波电路相同,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开关电路302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和第十三电阻R13。其中,第十三电阻R13将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第五电阻R5的第一管脚与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管脚连接,且第五电阻R5的第二管脚与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管脚接地;第六电阻R6将高电平电源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管脚;第八电阻R8的第一管脚与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管脚连接,且第八电阻R8的第二管脚和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管脚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五电阻R5和第十三电阻R13位于第二开关电路302的输入端,用于分压限流以防止第二三极管V2损坏;第六电阻R6将高电平电源引入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也为了限流以防止第二三极管V2损坏;且第六电阻R6和第八电阻R8共同分压限流以防止COMS管V3在高电平电源作用下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压电路304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的第二管脚连接至第七电阻R7的第二管脚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管脚的连接点,且第九电阻R9的第一管脚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九电阻R9的引入,增加了该分压电路304的精确度和可调整性,使驱动电路输出的相应驱动电流更精确,从而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具体利用驱动电压得到驱动电流的过程,如驱动电路将所述分压电路304输入ADIM端口的电压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按照对应的预设公式计算并输出驱动电流,实现控制LED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效果,为了判断分压电路304向驱动电路ADIM端口输入的电压对应的显示模式,需要对电压值进行比较,如设置电压阈值Ua和Ub,其中Ua>Ub,若设输入ADIM端口的电压为UADIM,则可以设定
当UADIM的范围为Ua<UADIM<Ub时,IISEN1=UADIM/(n*R11)
                                IISEN2=UADIM/(n*R12)
当UADIM的范围为UADIM<Ua时,IISEN1=C1/R11
                            IISEN2=C1/R12
当UADIM的范围为UADIM>Ub时,IISEN1=C2/R11
                            IISEN2=C2/R12
其中,n为大于1的常数,C1、C2为常数且C1<C2,则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合理选择,即对于电压阈值的合理设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电压值对应的显示模式的判断,并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提升显示效果。当然,这里也可以直接给出与一定范围内电压值对应的电流值,或是采用其他方式,而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如图4A所示为两路脉宽调制信号的驱动控制电路图,图中包括2D/3D控制信号源402,输出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PWM2,并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进行2D/3D显示模式的转换时,输出模式转换信号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这里的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在电平高低方面相同,但考虑到时序的原因而分为两路,分别输入PWM(脉宽调制)控制模块406和电流控制电路412。主板信号源404,输出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PWM控制模块406,连接至2D/3D控制信号源402,根据2D/3D控制信号源发出的2D PWMON/OFF信号,选择2D/3D控制信号源402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PWM2或来自主板信号源404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并将所选择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PWM2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输入驱动电路418。电流控制电路412,连接至2D/3D控制信号源402和驱动电路418,根据2D/3D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PWM2向驱动电路418输入相应电压,该电压使驱动电路418输出相应电流,该电流控制LED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效果。驱动电路418,连接至PWM控制模块406,在PWM控制模块406输入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PWM2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的作用下,驱动LED液晶显示装置转换显示模式时的背光控制,同时接收电流控制电路412输入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计算输出对应的驱动电流,控制背光显示的效果。
当2D/3D控制信号源输出模式转换信号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时,若转换为2D模式,则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为低电平,PWM控制模块406受2D PWM ON/OFF信号影响,第一开关电路408中第一三极管V1截止,第五二极管VD5截止,并将主板信号源404的输入电压拉高为高电平,此时选择电路410选择主板信号源404输出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并输出至驱动电路418。而电流控制电路412受3D_Enable_High信号影响,第二开关电路414中第二三极管V2截止,CMOS管V3导通,则分压电路416向驱动电路418的ADIM端口输入由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分压得到的电压。
若转换为3D模式,则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为高电平,PWM控制模块406受2D PWM ON/OFF信号影响,第一开关电路408中第一三极管V1导通,第五二极管VD5导通,并将主板信号源404的输入电压拉低为低电平,此时选择电路410选择2D/3D控制信号源402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和PWM2,并输出至驱动电路418;而电流控制电路412受3D_Enable_High信号影响,第二开关电路414中第二三极管V2导通,CMOS管V3截止,则分压电路416向驱动电路418的ADIM端口输入由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分压得到的电压;
为了判断分压电路416向驱动电路418的ADIM端口输入的电压对应的显示模式,需要对电压值进行比较,如设置电压阈值Ua和Ub,其中Ua>Ub,若设输入ADIM端口的电压为UADIM,则可以设定
当UADIM的范围为Ua<UADIM<Ub时,IISEN1=UADIM/(n*R11)
                                IISEN2=UADIM/(n*R12)
当UADIM的范围为UADIM<Ua时,IISEN1=C1/R11
                            IISEN2=C1/R12
当UADIM的范围为UADIM>Ub时,IISEN1=C2/R11
                            IISEN2=C2/R12
其中,n为大于1的常数,C1、C2为常数且C1<C2,则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合理选择,即对于电压阈值的合理设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电压值对应的显示模式的判断,并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提升显示效果。当然,这里也可以直接给出与一定范围内电压值对应的电流值,或是采用其他方式,而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4B所示为多路脉宽调制信号的驱动控制电路图,与图4A的区别在于,2D/3D控制信号源702输出多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则PWM控制模块706中的选择电路710将选择的多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输出至驱动电路718,或将选择的一路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分成n路后输出至驱动电路718,相应地,驱动电路也将具有n路输入端口;同时,驱动电路718对于驱动电路的输出也将分为多路输出电流端口ISEN1、ISEN2......ISENn。
具体而言,图4B中包括2D/3D控制信号源702,输出多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并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进行2D/3D显示模式的转换时,输出模式转换信号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这里的2D PWMON/OFF和3D_Enable_High在电平高低方面相同,但考虑到时序的原因而分为两路,分别输入PWM(脉宽调制)控制模块706和电流控制电路712。主板信号源704,输出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PWM控制模块706,连接至2D/3D控制信号源702,根据2D/3D控制信号源发出的2D PWM ON/OFF信号,选择2D/3D控制信号源702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或来自主板信号源704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并将所选择的多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输入驱动电路718。电流控制电路712,连接至2D/3D控制信号源702和驱动电路718,根据2D/3D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向驱动电路718输入相应电压,该电压使驱动电路718输出相应电流,该电流控制LED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效果。驱动电路718,连接至PWM控制模块706,在PWM控制模块706输入的多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或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的作用下,驱动LED液晶显示装置转换显示模式时的背光控制,同时接收电流控制电路712输入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计算输出对应的驱动电流,控制背光显示的效果。
此外,第一滤波电路705、第二滤波电路707、第三滤波电路709和第四滤波电路711分别在第一开关电路708、选择电路710和第二开关电路714中起到滤波作用,减少噪声带来的影响。
当2D/3D控制信号源输出模式转换信号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时,若转换为2D模式,则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为低电平,PWM控制模块706受2D PWM ON/OFF信号影响,第一开关电路708中第一三极管V1截止,第五二极管VD5截止,并将主板信号源704的输入电压拉高为高电平,此时选择电路710选择主板信号源704输出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PWM,并输出至驱动电路718。而电流控制电路712受3D_Enable_High信号影响,第二开关电路714中第二三极管V2截止,CMOS管V3导通,则分压电路716向驱动电路718的ADIM端口输入由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分压得到的电压。
若转换为3D模式,则2D PWM ON/OFF和3D_Enable_High为高电平,PWM控制模块706受2D PWM ON/OFF信号影响,第一开关电路708中第一三极管V1导通,第五二极管VD5导通,并将主板信号源704的输入电压拉低为低电平,此时选择电路710选择2D/3D控制信号源702输出的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PWM1、PWM2......PWMn,并输出至驱动电路718;而电流控制电路712受3D_Enable_High信号影响,第二开关电路714中第二三极管V2导通,CMOS管V3截止,则分压电路716向驱动电路718的ADIM端口输入由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分压得到的电压;
为了判断分压电路716向驱动电路718的ADIM端口输入的电压对应的显示模式,需要对电压值进行比较,如设置电压阈值Ua和Ub,其中Ua>Ub,若设输入ADIM端口的电压为UADIM,则可以设定
当UADIM的范围为Ua<UADIM<Ub时,IISEN1=UADIM/(n*R11)
                                IISEN2=UADIM/(n*R12)
当UADIM的范围为UADIM<Ua时,IISEN1=C1/R11
                            IISEN2=C1/R12
当UADIM的范围为UADIM>Ub时,IISEN1=C2/R11
                            IISEN2=C2/R12
其中,n为大于1的常数,C1、C2为常数且C1<C2,则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合理选择,即对于电压阈值的合理设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电压值对应的显示模式的判断,并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提升显示效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照明装置的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照明装置500,包括背光控制电路502,实现LED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切换时的背光控制;其他电路及器件504,为实现该背光照明装置500在背光控制电路502下的背光控制效果,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外围器件和电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背光控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背光照明装置,从而利用该装置实现LED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同显示模式间的切换,并在不同显示模式时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LED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LED液晶显示装置600,包括背光控制电路602,实现LED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显示模式下的切换时的背光控制;其他电路及器件604,为实现该LED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切换与背光控制所需的外围器件和电路。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背光控制电路对背光照明装置的支持,可以实现一种LED液晶显示装置,使之可以在不同显示模式间切换,并在不同显示模式下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考虑到多种显示模式的出现及不同显示模式下,LED液晶显示装置对于背光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出了一种背光控制电路、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和一种LED液晶显示装置,从而可以实现对背光的控制,完成LE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模式的切换,满足用户在多种显示模式下的观看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控制电路,用于LED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控制信号源,输出至少一路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并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模式转换时,输出模式转换信号;
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及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所述模式转换信号,选择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输出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来自主板信号源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并将所选择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所述主板脉宽调制信号输入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连接至所述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在所述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输入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或所述主板脉宽调制信号的作用下,驱动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转换显示模式时的背光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接收来自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的所述模式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连接至高电平电源,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并由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一管脚输出信号至选择电路;
所述选择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管脚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管脚分别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管脚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管脚连接至所述主板信号源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来自所述主板信号源的主板脉宽调制信号;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至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至输出端;
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且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管脚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管脚连接;以及
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选择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管脚、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管脚、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管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管脚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管脚连接,且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管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将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且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管脚接地;所述第四电阻将所述高电平电源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将所述主板信号源输入的所述主板脉宽调制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管脚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管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流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及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发出的所述模式转换信号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入相应电压,所述电压使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相应电流,所述电流控制所述LED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接收来自所述模式控制信号源的所述模式控制脉宽调制信号,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连接至所述高电平电源并输出信号至分压电路;
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COMS管和第十电阻,所述CMOS管的栅极管脚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信号,且所述COMS管的漏极管脚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管脚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的VREF端口;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管脚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的ADIM端口;
第三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且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管脚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管脚连接;以及
第四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第四滤波电路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连接,且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管脚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管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和第十三电阻,其中第十三电阻将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至模式控制信号源;第五电阻的第一管脚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管脚连接,且第五电阻的第二管脚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管脚接地;第六电阻将高电平电源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第八电阻的第一管脚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管脚连接,且第八电阻的第二管脚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管脚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管脚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管脚的连接点,且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管脚接地。
9.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
10.一种LED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控制电路。
CN2011202797091U 2011-08-03 2011-08-03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5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97091U CN202205441U (zh) 2011-08-03 2011-08-03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97091U CN202205441U (zh) 2011-08-03 2011-08-03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05441U true CN202205441U (zh) 2012-04-25

Family

ID=4596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797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5441U (zh) 2011-08-03 2011-08-03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0544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3793A1 (zh) * 2013-03-29 2014-10-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装置
WO2014172985A1 (zh) * 2013-04-24 2014-10-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控制电路以及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8890423B2 (en) 2013-03-29 2014-11-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LC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CN109272946A (zh) * 2018-11-16 2019-01-2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3793A1 (zh) * 2013-03-29 2014-10-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装置
US8890423B2 (en) 2013-03-29 2014-11-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LC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WO2014172985A1 (zh) * 2013-04-24 2014-10-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控制电路以及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9272946A (zh) * 2018-11-16 2019-01-2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272946B (zh) * 2018-11-16 2020-06-05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控制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0203B (zh) Led背光驱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驱动方法
CN106710531B (zh) 背光控制电路及电子装置
CN202103913U (zh) Led调节系统
CN202205441U (zh) 背光控制电路、背光照明装置和led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98799B (zh) 背光驱动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3247279A (zh) 一种发光半导体光源驱动电路及背光模组
CN201984781U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2149235A (zh) 一种pwm占空比调整和led指示电路
CN110121230A (zh) 基于双路pwm信号的led驱动电路、led照明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04934012B (zh) 一种多时序生成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204348303U (zh) 一种智能led显示屏
CN102394039A (zh) 显示器及显示器的电源供应器控制方法
CN102842287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及使用其的显示设备
CN103745693B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203378124U (zh) 具有单降压转换器的投影机led光源驱动模块
CN207731625U (zh) 基于spi通信的多路背光控制装置
CN101640029B (zh) 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源驱动方法
CN201332524Y (zh) 一种状态指示灯控制装置
CN202738215U (zh) 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2958240A (zh) 光源装置及其调光控制电路
CN207425325U (zh) 一种led双背光控制电路及双背光led装置
CN202677796U (zh) 液晶电视的背光控制电路
CN201750588U (zh) 一种pwm占空比调整和led指示电路
CN201796589U (zh) 时序转换电路以及电视机
CN103179730A (zh) 一种调光控制电路、装置及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