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5433U -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5433U
CN202675433U CN 201220328046 CN201220328046U CN202675433U CN 202675433 U CN202675433 U CN 202675433U CN 201220328046 CN201220328046 CN 201220328046 CN 201220328046 U CN201220328046 U CN 201220328046U CN 202675433 U CN202675433 U CN 202675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layer
unit device
heating unit
electric radian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280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中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3280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5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5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54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修供热采暖及床板加热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包括装饰层、电热膜、防潮保温层及固定锁,整体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与安装面相连;所述装饰层、电热膜及防潮保温层依次连接为一体,在电热膜上连接有导电孔,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电连接块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加热均匀、高效节能、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修供热采暖及床板加热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的淮河以南到长江流域一带及中原、西北地区,冬季的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中国中西部地区冬季经常遭受暴雪冰冻天气,中国的这些地区都没有完善的冬季供暖设施,致使这些地区的居民在冬季都保守煎熬。在这里修建集中的供暖设施有很大难度。这些地区不像北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就完成了供暖设施建设,而这些地区城市规划建设都已经完成;所以现在建集中供暖设施难度非常大,使用资金也会很多,燃煤燃气锅炉施工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燃煤燃气锅炉前期投入较大,锅炉必须24小时运行,局限性较强。这就与现在提倡的低碳节约创新型社会相违背。
现在中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电、水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1.2亿千瓦,很快就要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发电大国。在中国甘肃敦煌市西部的一片沙漠中将建起一座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已经接入智能电网,核能也已经为电网供电,中国的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这些环保能源将会逐步取代那些高污染能源,今后的电能就是最环保的能源;且电能相对价格稳定,采暖应用电能也是最合适的能源。
现在国家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利用电能取暖具有升温速度快,温度可控等优点。现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电采暖装置如下:
对流式电暖器:工作的原理是电热管周围的空气被加热,温度上升,从出气口流出,而周围的冷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补充;如此反复循环,使室内温度得以提高,吹出来的气流十分干燥,而且有一定的指向性,升温速度慢,导致屋内温度冷热不均,离出风口越近温度高;另外,对流式电暖器内部容易滋长有害细菌,工作时有一定的噪音,长时间使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电热油汀取暖器:工作原理是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然后沿着热管或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出去;电热油汀取暖器一般功率都很大,使用功率大多在1500瓦~2000瓦,但是电热油汀取暖器采用的是自然向外散热,而且散热片都不多,大多散热片为9~12片,也就能够满足20平米左右房间的取暖需要,不能满足大面积的取暖需要,散热慢、耗电多,取暖效果不好,使用时有明显的煤油味道。
光暖式电暖器:光暖式电暖器一般功率也都很大,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热丝发热,通过后面的反射罩将发热产生的红外线定向反射出来,实现取暖的效果;由于采用红外线辐射技术,产生的热量大,所以在反射罩前放置的物体表面温度一般很高,如果光暖式电暖器工作时反射罩对向人体,很快就会有灼热感,而且电磁辐射很大,对人身体有害;光暖式电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停止工作时,室内空气的温度不会有太大提高,使用时有明火,光亮强,消耗氧气,不适合在卧室使用。
现在市场销售的上述取暖设备,均是采用电器装置内小小的空间加热空气或用电器装置表面加热周围空气,在室内形成较快的热交换,完成提高室内温度的效果,这种电器装置一般功率都很大,由于散热面小而温度高,所以导致室内冷热不均。
现在有很多采用地热:如地热膜(远红外低温辐射地暖膜,也叫电热膜)是经高温热压两片聚酯膜中间加以可导电的油墨及载流条,通过印刷技术热合而成;承重和承压能力差,稳定性差,接头比较多,不防水,不可以做卫生间。技术不成熟,膜片油墨部分几年内会出现明显老化,导致使用效果大打折扣;电热膜温度在40℃左右,直接铺在地板下面,热量来的快散的快,不利于经济运行,为了维持温度,频繁的启动导致间歇性热损耗过多,耗电增加。
水暖地热:在地面下铺设有地热管,由供暖站供应热水在地热管中循环,向室内辐射暖气,工程量大、工艺繁琐、维护困难,如果有损坏的地方无法维修,就得全部更换;采取水暖地热,天冷不热,天暖却热,只能自己加衣服或打开窗子,通过安装在分水器上的阀门,温度可控范围小,且无法精确控制。
目前板材在铺设时均采用水泥或粘合剂进行安装,安装后板材间隙比较大,无法实现组合铺设后看不到明显缝隙的效果,以后不能再拆卸,如果想更换就得用破坏性工具将其破坏性拆除,又费金钱又费时间,拆除后无法再进行循环安装使用,也不具有加热保温防潮功能。目前地板在铺设后一般衔接缝隙较小,但是易变形、易磨损,一般都含有很多有害化学物质,也不具有加热功能。
原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形状只能是具有直边的形状,形状受限;原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采用的是电热线提供热量,散热效率相对较低,且容易出现散热不均现象;原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采取的串联连接,当串联在一起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中有出现故障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就会影响到串联在一起的所有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工作,且也会为维修带来不便;原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采用的电连接块结构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整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该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组合铺设后看不到明显缝隙,且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采用并联连接方式、电连接块更加简单稳定安全、安装方便、加热均匀、高效节能、可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饰层、电热膜、防潮保温层及固定锁,整个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与安装面相连;所述装饰层、电热膜及防潮保温层依次连接为一体,在电热膜上连接有导电孔,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电连接块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内。
其中:所述电连接块包括绝缘外壳、导电体及导电柱,其中绝缘外壳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导电体容置于绝缘外壳内、两端均设有由所述第一凹槽穿出的导电柱,在导电柱周围的第一凹槽内注有绝缘胶;所述导电体两端的导电柱分别插设于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内,实现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的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热膜为无孔电热膜,装饰层、无孔电热膜及防潮保温层胶粘为一体,防潮保温层朝向无孔电热膜的一面设有容置无孔电热膜的第二凹槽,所述无孔电热膜在朝向防潮保温层的一面连接有导电孔,导电孔中插接有电连接块;所述防潮保温层开有供导电孔与固定锁穿过的孔;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防潮保温层沿其周边设有卡槽,该卡槽内容置有加强卡框;所述装饰层的周边设有卡条,防潮保温层上的加强卡框与装饰层的卡条通过组合螺母连接为一体;所述电热膜为无孔电热膜,该无孔电热膜被夹紧在装饰层与防潮保温层之间,该无孔电热膜朝向防潮保温层的一面连接有导电孔,导电孔中均插接有电连接块;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卡条沿垂直其走向的截面为梯形与矩形的组合结构,梯形结构两侧与矩形结构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其中第一沟槽与装饰层的边缘接触,第二沟槽与防潮保温层接触,在所述梯形结构上均布有多个置于防潮保温层内的柱状螺纹孔;所述防潮保温层朝向无孔电热膜的一面设有容置无孔电热膜的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的外围形成与所述卡条上第二沟槽相对应的楞框;所述装饰层周边的卡条、加强卡框及防潮保温层的四面分别共面,所述无孔电热膜上连接有导电孔;所述防潮保温层开有供导电孔、组合螺母及固定锁穿过的孔;所述电热膜为有孔电热膜,在有孔电热膜与防潮保温层之间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装饰层、有孔电热膜、连接支架及防潮保温层之间依次通过组合螺母连接为一体;所述有孔电热膜朝向防潮保温层的一面连接有导电孔,导电孔中均插接有电连接块;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边框朝向防潮保温层的一面为突出的网状结构,另一面形成容置有孔电热膜的第四凹槽,所述网状结构上设有固定锁托盘,该固定锁托盘及网状结构与防潮保温层对应连接,防潮保温层上形成与所述网状结构及固定锁托盘对应的沟槽;所述连接支架的边框朝向装饰层的一面边缘为突出楞,该突出楞与装饰层对应接触;所述装饰层的周边内嵌有与组合螺母连接的卡母及卡块,该卡块由半圆盘面及凸块组成,凸块位于半圆盘面朝向有孔电热膜的一侧,并开有贯穿半圆盘面及凸块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凸块的上、左、右面为梯形面或矩形面,下面为弧面,上梯形面或矩形面与所述突出楞对应接触;所述防潮保温层开有供导电孔、组合螺母及固定锁穿过的孔,连接支架的边框开有供组合螺母穿过的孔;所述有孔电热膜上连接有导电孔,有孔电热膜上分别开有供组合螺母及固定锁穿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饰层、电热线、电热线连接支架、防潮保温层及固定锁,整体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与安装面相连;所述装饰层、电热线连接支架及防潮保温层依次连接为一体,电热线安装在电热线连接支架上;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电连接块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连接块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内。
其中:所述电连接块包括绝缘外壳、导电体及导电柱,其中绝缘外壳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导电体容置于绝缘外壳内、两端均设有由所述第一凹槽穿出的导电柱,在导电柱周围的第一凹槽内注有绝缘胶;所述导电体两端的导电柱分别插设于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内,实现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的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装饰层、电热线连接支架及防潮保温层通过组合螺母连接为一体,电热线连接支架的周边连接有侧板,电热线连接支架上设有容置电热线的槽,所述电热线上连接有导电孔,导电孔之间的电热线串联,电连接导线相连的两个导电孔之间的电连接导线容置于防潮保温层内;所述电热线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夹于相邻两块装饰层中间;所述装饰层为多块,通过组合螺母拼接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低温辐射散热面积大,供暖均匀,采用可编程温控器控制温度,且各房间独立控制,定时控温、定时开关,快速制热、高效散热,温度自动恒温、功率自动匹配,可编程温控器控制温度设定值温度自动开关温差为一个温度范围,当温度升到设定值时,将会自动断电停止升温,当温度下降到设定值时,将自动提温到设定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稳定,使用时没有任何气味产生。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与方便。定时控温实现使用者家无人的时间段自动升降到使用者设定温度,不受电压的高低升降而变化,无过热而损坏之忧。可定时开关更让使用者按个人要求使用,不再受集中供暖的限时定时而时冷时热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可采用多个电子温度监控保护系统确保本实用新型组合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各个地域各种气候下使用而无冻裂之患。且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空气对流弱,空气中灰尘及有害细菌悬浮量少,不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所以不会造成空气干燥、嗓子痒痛、鼻腔不适、心烦意乱、易感冒等不良反应。温度加热到16~26℃实现低温辐射采暖,靠近地面的空气先温度提高,由于热胀冷缩原理,热空气密度低会上升,室内地面上面的空气密度高会下沉,形成自动温度循环,空气对流小,加热更均匀,避免了有害细菌的大量滋生,让人感觉更舒适。本实用新型铺设在室内地面上,由于整个室内地面向外散热,所以其升温范围:16~26℃,即可满足冬季的室内采暖需要。符合中医学人体健康纲本:中医认为“热由头生,寒从足入”,所以“暖人要先暖脚”,而暖气则恰恰相反,头热脚冷。一般冬天室内暖气片采暖时,人的脚部温度仅有15℃甚至更低,人们看电视或久坐极易增加关节炎的患病率。特别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儿童影响更大。而本实用新型的热源以自下而上的辐射方式传到腿足部分,头凉脚热,符合人体生理要求,极有利于人体健康。本实用新型的底层采用防潮保温材料制成,不仅具有防潮保温功能,同对楼层隔音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同时解决室内的采暖、装饰、保温、防潮、隔音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均采用当今技术成熟的材料制作而成,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更加的便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连接块与外界实现绝缘电连接,方便安装和更换,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及费用,且本实用新型可循环使用、无噪音、零排放、环保、可靠安全。使产品在同等功率、同等采暖面积情况下,其性能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性能价格比合理、优良、功率较小、高效节能。各层之间连接结构相互配合,不使用粘合剂铺设安装。
3.本实用新型突破了地暖、水暖、中央空调等产品安装的工程量大、工艺繁琐、维护困难等缺限。无需铺设管道,无需破坏家庭装修,安装时本实用新型的铺设安装与强化木地板的安装极其相似,区别之处是将要铺设的地方找平并安装好固定杆,只要将固定杆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锁中即可实现不使用任何粘合剂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杆采用一种主杆螺纹上端带有粗糙面或带有卡纹的膨胀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拆卸时需使用本实用新型专用的拆卸器进行拆卸,实现安装简单、随意拆卸、循环使用。
4.本实用新型可随意组合不同颜色或图案的板材拼接成不同图案,装饰美观,形状结构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上面的装饰板层可以采用天然石材、人工合成环保板材、烧制瓷砖等装饰板材,也可采用凹凸面的防滑板材,应用在卫生间、浴室等。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保温防潮层,隔音效果十分明显。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电热线或者碳纤维电热膜进行加热,避免有害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可靠安全;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完全防水,抗压,抗热胀冷缩,可以使用在卫生间,房间,地下室等所有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固定锁,2为装饰层,3为无孔电热膜,4为防潮保温层,5为电连接块,6为卡条,7为加强卡框,8为卡槽,9为组合螺母,10为卡母,11为有孔电热膜,12为连接支架,13为电热线,14为电热线连接支架,15为侧板,16为加强筋,17为绝缘外壳,18为第一凹槽,19为导电体,20为导电柱,21为导电孔,22为柱状螺纹孔,23为第一沟槽,24为第二沟槽,25为卡块,26为半圆盘面,27为凸块,28为第一螺纹孔,29为突出楞,30为边框,31为网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装饰层2、电热膜、防潮保温层4及固定锁1,其中电热膜为无孔电热膜3,固定锁1为公开日为2011年12月14日、公开号为CN102278787A的中国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部件;本实施例的整体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1与安装面相连。
本实施例的装饰层2、无孔电热膜3及防潮保温层4胶粘为一体,装饰层2、无孔电热膜3及防潮保温层4均为矩形(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其他形状);防潮保温层4朝向无孔电热膜3的一面设有容置无孔电热膜3的第二凹槽。无孔电热膜3在朝向防潮保温层4一面的四角连接有四个导电孔21(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两侧的上下两个导电孔21之间分别电连接;防潮保温层4的边缘开有供导电孔21穿过的孔,四个导电孔21由防潮保温层4穿过,每个导电孔21内均插接一个电连接块5,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通过该电连接块5并联连接(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导电孔21串联连接),电连接块5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21内。
如图5所示,电连接块5包括绝缘外壳17、导电体19及导电柱20,其中绝缘外壳17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一凹槽18,导电体19容置于绝缘外壳17内、两端均设有由第一凹槽18穿出的导电柱20,在导电柱20周围的第一凹槽18内注有绝缘胶;导电体19两端的导电柱20分别插设于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21内,实现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的电连接。本实施例的绝缘胶为市购产品,购置于南京中贝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灌封胶。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装饰层2、无孔电热膜3、加强卡框7及防潮保温层4均为矩形(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其他形状),装饰层2周边的卡条6、加强卡框7及防潮保温层4的四面分别共面;防潮保温层4沿其周边设有卡槽8,该卡槽8内容置有加强卡框7;加强卡框7、防潮保温层4及卡条6上分别开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用组合螺母9固接为一体,防潮保温层4开有供导电孔21、组合螺母9及固定锁1穿过的孔;如图6所示,卡条6沿垂直其走向的截面为梯形与矩形的组合结构,梯形结构两侧与矩形结构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沟槽23及第二沟槽24,其中第一沟槽23与装饰层2的边缘接触,第二沟槽24与防潮保温层4接触,在梯形结构上均布有多个置于防潮保温层4内的柱状螺纹孔22;防潮保温层4朝向无孔电热膜3的一面设有容置无孔电热膜3的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的外围形成与卡条6上第二沟槽24相对应的楞框;无孔电热膜3被夹紧在装饰层2与防潮保温层4之间,无孔电热膜3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连接有两个导电孔21,这两个导电孔21呈对角线布置(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依次穿过防潮保温层4、加强卡框7,每个导电孔21内均插接一个电连接块5,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通过该电连接块5串联连接(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四个导电孔21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块5与实施例一采用的电连接块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装饰层2、电热膜、连接支架12、防潮保温层4及固定锁1(图中未画出),其中电热膜为有孔电热膜11,固定锁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实施例一相同;固定锁1为公开日为2011年12月14日、公开号为CN102278787A的中国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部件;本实施例的整体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1与安装面相连。
本实施例的装饰层2、有孔电热膜11、连接支架12及防潮保温层4均为矩形(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其他形状),依次通过组合螺母9固接为一体,如图8所示,连接支架12的边框30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为突出的网状结构31,另一面形成容置有孔电热膜11的第四凹槽,网状结构31上设有固定锁托盘,该固定锁托盘及网状结构31与防潮保温层4对应连接,防潮保温层4上形成与网状结构31及固定锁托盘对应的沟槽;连接支架12的边框30朝向装饰层2的一面边缘为突出楞29,该突出楞29与装饰层2对应接触;装饰层2的周边内嵌有多个与组合螺母9连接的卡母10及卡块25,如图7所示,该卡块25由半圆盘面26及凸块27组成,凸块27位于半圆盘面26朝向有孔电热膜11的一侧,并开有贯穿半圆盘面26及凸块27的第一螺纹孔28,凸块27的上、左、右面为梯形面或矩形面,下面为弧面,上梯形面或矩形面与所述突出楞29对应接触;防潮保温层4开有供导电孔21、组合螺母9及固定锁1穿过的孔,连接支架12的边框30开有供组合螺母9穿过的孔;有孔电热膜11上连接有两个导电孔21,有孔电热膜11上分别开有供组合螺母9及固定锁1穿过的孔;组合螺母9依次穿过防潮保温层4、连接支架12、有孔电热膜11,与装饰层2上的卡母10及卡块25固接。有孔电热膜11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设有两个呈对角线布置的导电孔21(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两个导电孔21中均插接有电连接块5,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通过该电连接块5串联连接(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四个导电孔21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块5与实施例一采用的电连接块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膜为市购产品,购置于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纤维电热膜。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装饰层2、电热线13、电热线连接支架14、防潮保温层4及固定锁1(图中未画出),固定锁1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实施例一相同;装饰层2、电热线连接支架14、侧板15、加强筋16、防潮保温层4及固定锁1均为公开日为2011年12月14日、公开号为CN102278787A的中国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部件;本实施例的整体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1与安装面相连。
本实施例的电热线连接支架14及防潮保温层4均为矩形(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其他形状),装饰层分为多块(本实施例为三块),组合后形状、尺寸与电热线连接支架14及防潮保温层4相同。装饰层2、电热线连接支架14及防潮保温层4依次通过组合螺母9固接为一体,电热线连接支架14的周边通过组合螺母9固接有侧板15,电热线连接支架14上分别设有容置电热线13的槽及分别供组合螺母9穿过的孔及固定锁托盘;电热线13上电连接有四个导电孔21,四个导电孔21之间的电热线串联,上下两个导电孔21之间的电连接线容置于防潮保温层4内;电热线连接支架14上安装有加强筋16,加强筋16夹于相邻的两块装饰层2中间。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电连接块5并联连接(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导电孔21串联连接),电连接块5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21内。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块5与实施例一采用的电连接块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防潮保温层材料可为市购产品,购置于上海北建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既可以达到热阻要求厚度,又能实现采暖的高效节能化,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块5在维修更换时,将更换掉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一侧的导电柱20周围残留的胶体清理干净后,注入新的绝缘胶体,再次与另一块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连接,实现维修更换过程解决各单元装置间连接和绝缘处理问题。铺设时在导电柱20周围的第一凹槽18处选用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耐高温电子灌封胶进行内部加热层端导电孔21连接绝缘处理,不会出现漏电现象。

Claims (10)

1.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包括装饰层、电热膜、防潮保温层及固定锁,整个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与安装面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2)、电热膜及防潮保温层(4)依次连接为一体,在电热膜上连接有导电孔(21),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电连接块(5)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连接块(5)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块(5)包括绝缘外壳(17)、导电体(19)及导电柱(20),其中绝缘外壳(17)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一凹槽(18),所述导电体(19)容置于绝缘外壳(17)内、两端均设有由所述第一凹槽(18)穿出的导电柱(20),在导电柱(20)周围的第一凹槽(18)内注有绝缘胶;所述导电体(19)两端的导电柱(20)分别插设于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21)内,实现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的串联或并联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为无孔电热膜(3),装饰层(2)、无孔电热膜(3)及防潮保温层(4)胶粘为一体,防潮保温层(4)朝向无孔电热膜(3)的一面设有容置无孔电热膜(3)的第二凹槽,所述无孔电热膜(3)在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连接有导电孔(21),导电孔(21)中插接有电连接块(5);所述防潮保温层(4)开有供导电孔(21)与固定锁(1)穿过的孔;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保温层(4)沿其周边设有卡槽(8),该卡槽(8)内容置有加强卡框(7);所述装饰层(2)的周边设有卡条(6),防潮保温层(4)上的加强卡框(7)与装饰层(2)的卡条(6)通过组合螺母(9)连接为一体;所述电热膜为无孔电热膜(3),该无孔电热膜(3)被夹紧在装饰层(2)与防潮保温层(4)之间,该无孔电热膜(3)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连接有导电孔(21),导电孔(21)中均插接有电连接块(5);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6)沿垂直其走向的截面为梯形与矩形的组合结构,梯形结构两侧与矩形结构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沟槽(23)及第二沟槽(24),其中第一沟槽(23)与装饰层(2)的边缘接触,第二沟槽(24)与防潮保温层(4)接触,在所述梯形结构上均布有多个置于防潮保温层(4)内的柱状螺纹孔(22);所述防潮保温层(4)朝向无孔电热膜(3)的一面设有容置无孔电热膜(3)的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的外围形成与所述卡条(6)上第二沟槽(24)相对应的楞框;所述装饰层(2)周边的卡条(6)、加强卡框(7)及防潮保温层(4)的四面分别共面,所述无孔电热膜(3)上连接有导电孔(21);所述防潮保温层(4)开有供导电孔(21)、组合螺母(9)及固定锁(1)穿过的孔。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为有孔电热膜(11),在有孔电热膜(11)与防潮保温层(4)之间设有连接支架(12),所述装饰层(2)、有孔电热膜(11)、连接支架(12)及防潮保温层(4)之间依次通过组合螺母(9)连接为一体;所述有孔电热膜(11)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连接有导电孔(21),导电孔(21)中均插接有电连接块(5);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2)的边框(30)朝向防潮保温层(4)的一面为突出的网状结构(31),另一面形成容置有孔电热膜(11)的第四凹槽,所述网状结构(31)上设有固定锁托盘,该固定锁托盘及网状结构(31)与防潮保温层(4)对应连接,防潮保温层(4)上形成与所述网状结构(31)及固定锁托盘对应的沟槽;所述连接支架(12)的边框(30)朝向装饰层(2)的一面边缘为突出楞(29),该突出楞(29)与装饰层(2)对应接触;所述装饰层(2)的周边内嵌有与组合螺母(9)连接的卡母(10)及卡块(25),该卡块(25)由半圆盘面(26)及凸块(27)组成,凸块(27)位于半圆盘面(26)朝向有孔电热膜(11)的一侧,并开有贯穿半圆盘面(26)及凸块(27)的第一螺纹孔(28),所述凸块(27)的上、左、右面为梯形面或矩形面,下面为弧面,上梯形面或矩形面与所述突出楞(29)对应接触;所述防潮保温层(4)开有供导电孔(21)、组合螺母(9)及固定锁(1)穿过的孔,连接支架(12)的边框(30)开有供组合螺母(9)穿过的孔;所述有孔电热膜(11)上连接有导电孔(21),有孔电热膜(11)上分别开有供组合螺母(9)及固定锁(1)穿过的孔。
8.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包括装饰层、电热线、电热线连接支架、防潮保温层及固定锁,整体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固定锁与安装面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2)、电热线连接支架(14)及防潮保温层(4)依次连接为一体,电热线(13)安装在电热线连接支架(14)上;相邻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通过电连接块(5)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连接块(5)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21)内。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块(5)包括绝缘外壳(17)、导电体(19)及导电柱(20),其中绝缘外壳(17)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一凹槽(18),所述导电体(19)容置于绝缘外壳(17)内、两端均设有由所述第一凹槽(18)穿出的导电柱(20),在导电柱(20)周围的第一凹槽(18)内注有绝缘胶;所述导电体(19)两端的导电柱(20)分别插设于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中的导电孔(21)内,实现相邻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的串联或并联连接。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2)、电热线连接支架(14)及防潮保温层(4)通过组合螺母(9)连接为一体,电热线连接支架(14)的周边连接有侧板(15),电热线连接支架(14)上设有容置电热线(13)的槽,所述电热线(13)上连接有导电孔(21),导电孔(21)之间的电热线串联,电连接导线相连的两个导电孔(21)之间的电连接导线容置于防潮保温层(4)内;所述电热线连接支架(14)上安装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夹于相邻两块装饰层(2)中间;所述装饰层(2)为多块,通过组合螺母(9)拼接组合。
CN 201220328046 2012-07-05 2012-07-05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5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28046 CN202675433U (zh) 2012-07-05 2012-07-05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28046 CN202675433U (zh) 2012-07-05 2012-07-05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5433U true CN202675433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2804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5433U (zh) 2012-07-05 2012-07-05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5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211A (zh) * 2016-05-11 2016-08-31 张雪燕 一种儿童积木电热加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211A (zh) * 2016-05-11 2016-08-31 张雪燕 一种儿童积木电热加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8489U (zh) 一种电热地板
CN201581564U (zh) 环保节能房屋
CN102644960A (zh) 一种可直接电供暖的木质装饰地板及制备和铺设方法
CN202675433U (zh) 一种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CN203097323U (zh) 温控洗浴保温间
CN202470188U (zh) 一种拼装式采暖地毯块及用其制成的地热装置
CN207348373U (zh) 节能发热地板
CN102242948A (zh) 拼贴地暖
CN204678474U (zh) 一种基于导热膜的地暖结构
CN102278787B (zh) 板材固定加热单元装置
CN206233486U (zh) 一种电加热瓷砖
CN207146504U (zh) 一种采暖模块
CN108626771A (zh) 一种健康、耐用型电地暖系统
CN208487681U (zh) 一种健康、耐用型电地暖系统
CN202141120U (zh) 拼贴地暖
CN207975724U (zh) 无饰面磁吸合的电热地板供暖装置
CN201153327Y (zh) 碳晶电热模块
CN207962822U (zh) 一种可拼装石墨烯地暖结构
CN203559537U (zh) 一种设有屏蔽层的电热墙板
CN202813547U (zh) 电热采暖炉供地暖系统
CN206771496U (zh) 一种电暖地板
CN202581523U (zh) 一种可直接电供暖的木质装饰地板
CN109579116A (zh) 一种可加热的真空无机石
CN204401955U (zh) 一种减震磁性地暖地板
CN209084887U (zh) 模块式碳晶板-纤维复合发热地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