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0144U -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60144U
CN202660144U CN 201220338818 CN201220338818U CN202660144U CN 202660144 U CN202660144 U CN 202660144U CN 201220338818 CN201220338818 CN 201220338818 CN 201220338818 U CN201220338818 U CN 201220338818U CN 202660144 U CN202660144 U CN 202660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ing
hole
slot
make way
damp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388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耀祥
黄泽坚
吴振
邓冰锋
姚刚
姚层
赵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 2012203388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60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60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601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件的减振装置,包括部件主体,在所述部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路的通孔,以及从所述部件主体外侧切入至所述通孔的开口通道,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一侧或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与通孔一致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在开口通道的内壁上设置了让位槽,使用时管路上的保温棉可以嵌入让位槽中,这样管路上的保温棉可以被减振装置完全固定,同时使开口通道完全闭合;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将偏心通孔的内壁设置为台阶状结构,能保证减振装置有效固定在管路上,能够确保减振装置在机器长期运行后不会移位,从而确保减振装置的效果。

Description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工程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管路件的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尤其适用于外部设置有保温棉的管路件。
背景技术
在空调等使用压缩机的产品上,由于压缩机运转产生振动,传递至与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从而使管路振动。目前一般使用减振橡胶块捆绑于管路上,依靠减振橡胶块自身的重量来减少管路振动。
减振橡胶块一般在橡胶块上设有偏心通孔,偏心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管路直径,在偏心通孔的厚壁的一侧设有供管路插入的开口。使用时,管路挤入开口,然后通过开口进入偏心通孔中,然后使用绑线绑扎固定。但是目前的压缩机尤其是用于空调的压缩机的管路上一般设置有保温棉,管路挤入开口时,保温棉一般被开口夹住,这样橡胶块的开口无法闭合,并且橡胶块固定的是保温棉而不是管路,橡胶块不能有效定位,可能沿着保温棉上下移动,不能起到减振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件的减振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减震装置能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路件的减振装置,包括部件主体,在所述部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路的通孔,以及从所述部件主体外侧切入至所述通孔的开口通道,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一侧或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与所述通孔一致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面到所述开口通道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7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让位槽,所述两个让位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7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的底面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开口通道的内壁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的一侧与所述通孔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内壁呈台阶状,所述通孔的内壁分为上段台阶和下段台阶,所述下段台阶的长度小于所述上端段台阶的长度,所述下段台阶的内径小于上段台阶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段台阶的长度为上段台阶的长度的1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段台阶的内径大于管路外径2.2毫米~3.2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段台阶的内径大于管路外径0.4毫米~1.4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部件主体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通孔为偏心通孔,在所述部件主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在开口通道的内壁上设置了让位槽,使用时管路上的保温棉可以嵌入让位槽中,使开口通道完全闭合,有效增加了减振装置与管路件之间的夹紧力,避免减振装置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将通孔的内壁设置为台阶状结构,能保证减振装置有效固定在管路上,能够确保减振装置在机器长期运行后不会移位,从而确保减振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件的减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件的减振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路件的减振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减振装置的A—A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一种管路件的减振装置,包括部件主体1,在所述部件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路的通孔2以及从所述部件主体1外侧切入至所述通孔2的开口通道3,在所述开口通道3一侧或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4,所述让位槽4沿与所述通孔2一致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的减振装置的部件主体1为减振装置的主体部分,主要依靠部件主体的自身重量来减少管路振动;本实施例中的通孔2优选为偏心通孔,所述开口通道3优选设置在偏心通孔的厚壁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通孔2通过开口通道3与外部相通,让位槽4设置在开口通道3的内壁上;通孔2用于放置管路,开口通道3是管路进入的通道,让位槽4用于放置管路外的保温棉。本实施例开口通道3的内壁上设置了容纳管路外侧的保温棉的让位槽4,这样解决了开口通道夹住保温棉的问题,可以使开口通道完全闭合而不会被撑开,同时可以使得减振装置与管路完全固定。这样,使用时,通孔2可以紧固管路件并同时挤压管路件外侧的保温棉,管路件外侧的保温棉可以放置在让位槽4中,这样防止保温棉挤压开口通道而导致开口通道3无法闭合。所述让位槽4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开口通道3的一侧内壁上,也可以对称设置在开口通道3的两侧内壁上;参见图1,让位槽4的一侧可以与通孔2相通;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让位槽4与通孔2之间可以设置有侧壁,参见图3设置让位槽4后,开口通道3一侧的部件主体1的上端面基本呈凹字形。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开口通道3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4,所述让位槽的底面41到所述开口通道3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7毫米。也就是说仅在开口通道的一侧内壁上设置让位槽4,开口通道3的另一侧内壁平滑,此时让位槽的底面41与开口通道的另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7毫米。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4,在所述开口通道3的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让位槽4。此时,所述两个让位槽4的底面之间的距离L为4毫米~7毫米。
使用时,减振装置对管路外侧的保温棉起到进一步的紧固作用,这样保温棉的一部分位于通孔中,保温棉被挤压的另一部分则位于让位槽中,让位槽4不宜太大,太大可能会减少减振装置的自身重量,太小则可能无法容纳保温棉。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让位槽4的底面41的高度与所述开口通道3的内壁的高度相同。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让位槽上下贯通部件主体。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让位槽4的底面41的高度小于所述开口通道3的内壁的高度。参见图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让位槽不是上下贯通整个部件主体,而是设置让位槽后,开口通道的内壁呈台阶状。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让位槽4的一侧与所述通孔2相通。为了使让位槽更好的容纳管路件外侧的保温棉,将让位槽的一侧设置为与通孔相通,这样相当于让位槽4位于通孔2与开口通道3的中间位置,这样管路件外侧的保温棉可以直接进入让位槽而不需要先挤开一部分开口通道然后进入让位槽。这样设置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的使用。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通孔2的内壁呈台阶状,所述通孔2的内壁分为上段台阶21和下段台阶22,所述下段台阶22的长度小于所述上端段台阶21的长度,所述下段台阶22的内径小于上段台阶21的内径。本实施例中,下段台阶的长度为上段台阶的长度的10%~30%,下段台阶主要起定位作用。为了使减振装置固定管路而不是固定保温棉,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通孔的内壁设置为台阶状结构,上段台阶的直径较大主要是为了容纳管路外侧的保温棉,下段台阶的直径较小主要是为了夹紧管路,增加减振装置与管路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避免减振装置上下滑动。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段台阶21的内径大于管路外径2.2毫米~3.2毫米;所述下段台阶22的内径大于管路外径0.4毫米~1.4毫米。这样可以使减振装置与管路件完全固定。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部件主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绑扎的环形凹槽5,可以通过在外部凹槽中绑扎线等保证减振装置与管路之间的固定。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的部件主体1的外形为圆柱形。为了方便制造和使用,部件主体一般设置为圆柱形,偏心通孔一般为圆柱形通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文件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在本专利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其意在涵盖而非排他性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公知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路件的减振装置,包括部件主体,在所述部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路的通孔,以及从所述部件主体外侧切入至所述通孔的开口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一侧或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与所述通孔一致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面到所述开口通道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7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通道的两侧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让位槽,所述两个让位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7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底面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开口通道的内壁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一侧与所述通孔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呈台阶状,所述通孔的内壁分为上段台阶和下段台阶,所述下段台阶的长度小于所述上端段台阶的长度,所述下段台阶的内径小于上段台阶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台阶的长度为上段台阶的长度的10%~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台阶的内径大于管路外径2.2毫米~3.2毫米;所述下段台阶的内径大于管路外径0.4毫米~1.4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件主体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通孔为偏心通孔,在所述部件主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
CN 201220338818 2012-07-12 2012-07-12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60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38818 CN202660144U (zh) 2012-07-12 2012-07-12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38818 CN202660144U (zh) 2012-07-12 2012-07-12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60144U true CN202660144U (zh) 2013-01-09

Family

ID=4745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3881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60144U (zh) 2012-07-12 2012-07-12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6014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2223A (zh) * 2012-07-12 2014-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CN104566684A (zh) * 2013-10-25 2015-04-2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管组减震结构及空调外机
US10203060B2 (en) 2014-01-23 2019-02-12 Hans-Jurgen Guido After the mass-spring principle operating vibration absorber
CN114382979A (zh) * 2021-12-07 2022-04-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管接头减震装置和机器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2223A (zh) * 2012-07-12 2014-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CN103542223B (zh) * 2012-07-12 2016-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CN104566684A (zh) * 2013-10-25 2015-04-2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管组减震结构及空调外机
US10203060B2 (en) 2014-01-23 2019-02-12 Hans-Jurgen Guido After the mass-spring principle operating vibration absorber
CN114382979A (zh) * 2021-12-07 2022-04-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纹管接头减震装置和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0144U (zh)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CN204269471U (zh) 一种多功能单向拉伸试验夹具
WO2010149143A3 (de) Vorrichtung zur abdichtung
CN203341478U (zh) 一种可伸缩式衣架
CN103542223B (zh) 管路件的减振装置
CN201475493U (zh) 一种铜管固定支架
CN103485626B (zh) 一种门吸
CN205071281U (zh) 耳机插孔防尘塞
CN202659203U (zh) 井口防落物装置
CN205125584U (zh) 静音导轨
CN203067541U (zh) 一种直线导轨
CN202401852U (zh) 一种挂锁
CN202099039U (zh) 漏斗
CN204691414U (zh) 一种铅封锁
CN204703645U (zh) 一种框架钢珠定位合页
CN208479285U (zh) 一种磁瓦
CN202691306U (zh) 管路夹紧固定装置
CN208079315U (zh) 挂绳扣
CN212182979U (zh) 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管道穿线器
CN201898014U (zh) 一种变压器铁轭拉带收紧装置
CN203247987U (zh) 悬吊式自动门滑道
CN201884668U (zh) 一种高压密封圈结构
CN203454952U (zh) 阀杆孔距快速检测装置
CN202993701U (zh) 冷藏蒸发器储液器减噪结构
CN204015313U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锁紧鞋带设备的鞋带引导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0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