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1779U -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1779U
CN202631779U CN 201220255106 CN201220255106U CN202631779U CN 202631779 U CN202631779 U CN 202631779U CN 201220255106 CN201220255106 CN 201220255106 CN 201220255106 U CN201220255106 U CN 201220255106U CN 202631779 U CN202631779 U CN 202631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body
tail cov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551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培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LI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ANLI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ANLI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ANLI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551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31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1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17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该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包含连接器主体、尾套、保护壳和外壳,连接器主体的一部分设于保护壳内,另一部分与尾套连接,外壳套设于尾套、连接器主体和保护壳外,尾套上、与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处设有尾套连接端,尾套连接端相对侧设有方形通孔,连接器主体上、与尾套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器主体连接端,连接器主体连接端相对内侧设有与方形通孔对应卡合的方柱形凸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具有操作容易、光传输性能优良且连接良好不易脱落的效果。

Description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特别涉及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因此,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在遇上需将两束连接在一起状况时,为了将两束光纤连接在一起,操作员可直接将两束光纤连接固定。然而,采取上述方式时,两束光纤的连接面对接效果难控制,极易影响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等各项性能。而且,直接连接固定后,若再将两束光纤拆分开,容易影响光纤本身的传输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光纤连接器已普遍被使用在光纤与光纤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活动。目前的光纤连接器与外通光纤线路连接时,通常采用冷接技术。采用冷接技术时,需要将光纤连接的预留光纤与外通光纤线路的光纤进行机械接触。然而,这种拼接技术指标要求高,施工难,且在连接过程中,操作员不易掌握技术要领,容易损坏光纤连接处,影响最后的光传输性能。
因此,提供一种容易操作、光传输性能优良且连接良好不易脱落的光纤连接器仍是目前需要被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包含连接器主体、尾套、保护壳和外壳,连接器主体的一部分设于保护壳内,另一部分与尾套连接,外壳套设于尾套、连接器主体和保护壳外,尾套上、与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处设有尾套连接端,尾套连接端相对侧设有方形通孔,连接器主体上、与尾套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器主体连接端,连接器主体连接端相对内侧设有与方形通孔对应卡合的方柱形凸触。由此,该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尾套和连接器主体间的连接具有连接良好不易脱落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主体连接端包括第一外侧、第二外侧、第三外侧和第四外侧,第一外侧和第三外侧、第二外侧和第四外侧分别为相对外侧,方柱形凸触分别设于第二外侧和第四外侧的一端,第二外侧和第四外侧上分别设有的第一条状凸棱,外壳上设有与第一条状凸棱对应卡合的条状通孔。由此,条状通孔和第一条状凸棱可使连接器主体和外壳有效连接,不易脱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侧和第三外侧分别设有第二条状凸棱,外壳上设有与第二条状凸棱对应的第一U型通孔,尾套连接端设有与第二条状凸棱对应的第二U型通孔,第二条状凸棱的一部分设于第一U型通孔内,另一部分与第二U型通孔对接连接。由此,第一U型通孔和第二条状凸棱可使连接器主体和外壳有效连接,第二条状凸棱和第二U型通孔可使连接器主体和尾套有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主体包含陶瓷插芯,陶瓷插芯内设有光纤并延伸至与连接器主体连接的尾套内,一端延伸至与连接器主体连接的保护壳内,陶瓷插芯外部的光纤外套设有保护套。由此,保护套可达到陶瓷插芯外部的光纤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套由内层热熔性塑胶套、外层热缩性塑胶套和金属丝组成。由此,金属丝可达到加强筋的作用,避免使熔化后的内层热熔性塑胶套和缩小后的外层热缩性塑胶套弯曲影响光纤的光传输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陶瓷插芯一端延伸出保护壳外并套设有防尘帽。由此,可以具有防止灰尘污染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尾套连接部上设有若干第三条状凸棱,外壳与尾套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三条状凸棱对应的第四条状凸棱,外壳和尾套通过第三条状凸棱和第四条状凸棱固定连接。由此,可以具有进一步确保尾套、连接器主体和保护壳有效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该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包含连接器主体1、尾套2、保护壳3和外壳4,连接器主体1一部分设于保护壳3内,另一部分与尾套2连接,外壳4套设于尾套2、连接器主体1和保护壳3外,尾套2上、与连接器主体1的连接处设有尾套连接端5,尾套连接端5相对侧设有方形通孔6,连接器主体1上、与尾套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器主体连接端7,连接器主体连接端7相对内侧设有与方形通孔6对应卡合的方柱形凸触8。由此,方形通孔6和方柱形凸触8连接卡合后,连接器主体1和尾套2连接为整体。
为了使连接器主体1分别和尾套2、保护壳3有效连接,连接器主体连接端7包括第一外侧9、第二外侧10、第三外侧11和第四外侧12,第一外侧9和第三外侧11、第二外侧10和第四外侧12分别为相对外侧,方柱形凸触8分别设于第二外侧10和第四外侧12的一端,第二外侧10和第四外侧12上分别设有的第一条状凸棱13,外壳4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条状凸棱13对应卡合的条状通孔14。由此,条状通孔14与第一条状凸棱13卡合后,连接器主体1和外壳4连接为整体。另外,第一外侧9和第三外侧11分别设有第二条状凸棱15,外壳4上设有与第二条状凸棱15对应的第一U型通孔16,尾套连接端5设有与第二条状凸棱15对应的第二U型通孔17,第二条状凸棱15的一部分设于第一U型通孔16内,另一部分与第二U型通孔17对接连接。
此外,连接器主体1包含陶瓷插芯18,陶瓷插芯18内设有光纤并延伸至与连接器主体1连接的尾套2内,一端延伸至与连接器主体1连接的保护壳3内,陶瓷插芯18外部的光纤外套设有保护套19。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19由内层热熔性塑胶套20、外层热缩性塑胶套21和金属丝22组成。由此,保护套19可达到陶瓷插芯18外部的光纤的效果。而金属丝22可起到加强筋的作用,避免使熔化后的内层热熔性塑胶套20和缩小后的外层热缩性塑胶套21弯曲影响光纤的光传输性能。陶瓷插芯18一端延伸出保护壳3外并套设有防尘帽23,设置的防尘帽23起到了有效地防止灰尘污染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尾套连接端5上设有若干第三条状凸棱24,外壳4与尾套2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三条状凸棱24对应的第四条状凸棱25,外壳4和尾套2通过第三条状凸棱24和第四条状凸棱25固定连接。由此,可以具有进一步确保尾套2、连接器主体1和保护壳3有效连接的效果。
实际操作时,通过第一条状凸棱13和条状通孔14将连接器主体1与保护壳3固定连接,在连接器主体1内将光纤连接好后,套设保护套20,对光纤连接部进行热熔,热熔后的连接器主体1直接与尾套2通过方形通孔6和方柱形凸触8连接固定,连接后的结构外套设外壳4固定,连接器主体1内的陶瓷插芯18延伸出保护壳3的部分套设防尘帽23。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具有操作容易、光传输性能优良且连接良好不易脱落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包含连接器主体、尾套、保护壳和外壳,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部分设于所述保护壳内,另一部分与所述尾套连接,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尾套、所述连接器主体和所述保护壳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套上、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连接处设有尾套连接端,
所述尾套连接端相对侧设有方形通孔,
所述连接器主体上、与所述尾套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器主体连接端,
所述连接器主体连接端相对内侧设有与所述方形通孔对应卡合的方柱形凸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连接端包括第一外侧、第二外侧、第三外侧和第四外侧,所述第一外侧和第三外侧、第二外侧和第四外侧分别为相对外侧,
所述方柱形凸触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外侧和第四外侧的一端,所述第二外侧和第四外侧上分别设有的第一条状凸棱,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条状凸棱对应卡合的条状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和第三外侧分别设有第二条状凸棱,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条状凸棱对应的第一U型通孔,所述尾套连接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条状凸棱对应的第二U型通孔,所述第二条状凸棱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U型通孔内,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U型通孔对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包含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内设有光纤并延伸至与连接器主体连接的尾套内,一端延伸至与所述连接器主体连接的保护壳内,所述陶瓷插芯外部的光纤外套设有保护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由内层热熔性塑胶套、外层热缩性塑胶套和金属丝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插芯一端延伸出所述保护壳外并套设有防尘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套连接部上设有若干第三条状凸棱,所述外壳与尾套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三条状凸棱对应的第四条状凸棱,所述外壳和尾套通过所述第三条状凸棱和第四条状凸棱固定连接。
CN 201220255106 2012-06-01 2012-06-01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31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5106 CN202631779U (zh) 2012-06-01 2012-06-01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5106 CN202631779U (zh) 2012-06-01 2012-06-01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1779U true CN202631779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551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31779U (zh) 2012-06-01 2012-06-01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1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7259A1 (zh) * 2014-02-10 2015-08-13 大豪信息技术(威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7259A1 (zh) * 2014-02-10 2015-08-13 大豪信息技术(威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31779U (zh) 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04143019U (zh) 分纤箱用多层光纤熔接盘
CN206893586U (zh) 熔断器
CN102364367B (zh) 一种12芯直插式熔配一体化托盘
CN206671606U (zh) 保偏耦合器及保偏耦合装置
CN206133063U (zh) 一种光配纤网络odn熔配盘结构
CN203720402U (zh) Ftth专用热熔连接器
CN202333151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与金属导线接头
CN206671605U (zh) 合束器及合束装置
CN203133330U (zh) 一种新型的热熔型快速连接器
CN201107432Y (zh) 用于光缆接头盒的熔纤盘
CN207677158U (zh) 一种热缩套管连接结构
CN201984188U (zh) 一种尾纤
CN204269893U (zh) 一种12芯多功能光缆终端盒
CN103885128A (zh) 一种用于光纤到户的尾纤接头及其保护方法
CN214754287U (zh) 一种端子组件
CN203630391U (zh) 一种熔接固定盘
CN207217841U (zh) 连接器
CN203133315U (zh) 一种光纤熔接点保护装置
CN205080287U (zh) 一种高耐候中性光纤光缆快速连接器
CN213304425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端子保护套的橡胶线组件
CN105118563B (zh) 光纤复合架空绝缘集束电缆的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3520364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连接线束
CN108321653A (zh) 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JP5435478B2 (ja) 通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Jiangsu Lianli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Jiangsu Lianlixi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