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0185U - 自动控制集烟罩 - Google Patents

自动控制集烟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0185U
CN202630185U CN 201220217778 CN201220217778U CN202630185U CN 202630185 U CN202630185 U CN 202630185U CN 201220217778 CN201220217778 CN 201220217778 CN 201220217778 U CN201220217778 U CN 201220217778U CN 202630185 U CN202630185 U CN 202630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collecting hood
air draught
motor
exhaust f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77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少文
钱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177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30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0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01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集烟罩,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集烟罩。它解决了现有集烟罩占用厨房空间大,集烟效率差,不能自动控制等技术问题。本自动控制集烟罩,包括罩体和竖直设置在罩体正面的活动吸风门,该活动吸风门的上端与罩体相铰接,所述的罩体上设有能使活动吸风门绕着该活动吸风门与罩体的铰接点向罩体内部摆动或回复至竖直状态的驱动机构。本自动控制集烟罩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经久耐用,采用自动控制系统集烟,既能提高集烟效率又能节省厨房空间。

Description

自动控制集烟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集烟罩,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集烟罩。
背景技术
集成环保灶是运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形成流体负压区,从而排除油烟的装置。集成环保灶集合了吸烟机、燃气灶和消毒柜三种厨房设备的功能于一身,解决了现有吸油烟机无法彻底根除油烟的难题,改善了厨房和家居环境,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青睐。集烟罩是集成环保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将油烟废气等杂质收集并导入抽气口,集烟罩的性能对集成环保灶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的集烟罩通常覆盖于灶台上,依靠档位调节集烟罩相对灶台的角度,以满足较为理想的抽油烟效果,这种方式不但换挡噪声大,而且集烟罩翻转不顺畅,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当限位槽受油污附着后,换挡时还会卡死。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翻转调节装置的集烟罩[申请号:CN201020525198.2],包括正面设有吸烟口的罩板,罩板安装于后机身上,后机身上还安装有轴套支架,轴套支架上固定有盘状轴套,罩板在其底部的外侧壁和盘状轴套之间设有带轴头盘状体,该带轴头盘状体固定于罩板底部的外侧壁而其轴头穿置于盘状轴套内,盘状轴套至少开设有一个径向孔,径向孔靠近外壁段具有内螺纹,且旋接调节螺栓,径向孔内部安装有一端弹性抵触调节螺栓而另一端弹性抵触摩擦件的弹性体,摩擦件的前端与带轴头盘状体的轴头圆周面相抵靠。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使得集烟罩的翻转更为灵活,停转较为顺畅。然而,该方案不仅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占用厨房空间,使用时连接部件容易损坏,而且集烟罩的集烟过程不能自动控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时集烟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改进集成环保灶的集烟结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既能提高集烟效率又能节省厨房空间的自动控制集烟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自动控制集烟罩,包括罩体和竖直设置在罩体正面的活动吸风门,该活动吸风门的上端与罩体相铰接,所述的罩体上设有能使活动吸风门绕着该活动吸风门与罩体的铰接点向罩体内部摆动或回复至竖直状态的驱动机构。活动吸风门向内侧摆动能够达到更好的吸风效果,同时能够节省厨房空间。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在罩体上的电机,在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摆杆,在摆杆上铰接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与活动吸风门相铰接。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活动吸风门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挂钩,所述的罩体两侧分别设有挂轴,所述的挂钩套于挂轴上,且挂钩的开口朝向外侧。挂轴和挂钩的设置使得活动吸风门的摆动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电机与能够控制该电机开启或关闭的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单元上连接有风机和点火开关,且当微控制单元检测到点火开关启动时能够先后控制所述电机和风机工作。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罩体上设有能够检测活动吸风门行程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与微控制单元相连。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微控制单元上还连接有当电机处于开启状态且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行程开关或第二行程开关发出的信号时能控制电机关闭的电机保护单元。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活动吸风门下方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下端与罩体相铰接。挡板的设置使得集烟罩的除尘清洗简单方便。
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罩体内设有位于活动吸风门下方且位于挡板内侧的横梁,所述的横梁上开有若干通孔。
作为一种更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中,所述的电机为伺服电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自动控制集烟罩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经久耐用,采用自动控制系统集烟,既能提高集烟效率又能节省厨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罩体1、挂轴11、第一行程开关12、第二行程开关13、活动吸风门2、挂钩21、驱动机构3、电机31、摆杆32、传动杆33、微控制单元4、风机5、点火开关6、电机保护单元7、挡板8、横梁9、通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自动控制集烟罩,包括罩体1和竖直设置在罩体1正面的活动吸风门2,该活动吸风门2的上端与罩体1相铰接,在罩体1上设有能使活动吸风门2绕着该活动吸风门2与罩体1的铰接点向罩体1内部摆动或回复至竖直状态的驱动机构3。在活动吸风门2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挂钩21,在罩体1两侧分别设有挂轴11,挂钩21套于挂轴11上,且挂钩21的开口朝向外侧,在活动吸风门2下方设有挡板8,挡板8下端与罩体1相铰接,罩体1内设有位于活动吸风门2下方且位于挡板8内侧的横梁9,在横梁9上开有若干通孔91。挂轴11和挂钩21的设置使得活动吸风门2的摆动更加稳定,挡板8的设置能够方便集烟罩的清洗。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包括设在罩体1上的电机31,在电机31的转轴上固连有摆杆32,在摆杆32上铰接有传动杆33,传动杆33与活动吸风门2相铰接。当开启电机31的电源时,电机31带动摆杆32转动,传动杆33能带动活动吸风门2向罩体1内部摆动,进行烟气吸收,关闭电机31电源后,活动吸风门2回复至竖直状态。这里的电机31为伺服电机,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替代方式。
如图2所示,电机31与能够控制该电机31开启或关闭的微控制单元4连接,在微控制单元4上连接有风机5和点火开关6,且当微控制单元4检测到点火开关5启动时能够先后控制所述电机31和风机5工作,在罩体1上设有能够检测活动吸风门2行程的第一行程开关12和第二行程开关13,且第一行程开关12和第二行程开关13均与微控制单元4相连,微控制单元4上还连接有当电机31处于开启状态且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行程开关12或第二行程开关13发出的信号时能控制电机31关闭的电机保护单元7。
工作过程简单介绍如下:
点火开关6启动后,电机31随之开启,活动吸风门2绕着该活动吸风门2与罩体1的铰接点向罩体1内部摆动,由第一行程开关12和第二行程开关13对活动吸风门2的行程进行检测,当活动吸风门2摆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风机5自动开机,进行抽油烟作业,当电源关闭后,活动吸风门2回复至竖直状态。单独开启风机5的电源,也能开启活动吸风门2,关闭电源后能使其复位,从而实现自锁功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罩体1、挂轴11、第一行程开关12、第二行程开关13、活动吸风门2、挂钩21、驱动机构3、电机31、摆杆32、传动杆33、微控制单元4、风机5、点火开关6、电机保护单元7、挡板8、横梁9、通孔9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自动控制集烟罩,包括罩体(1)和竖直设置在罩体(1)正面的活动吸风门(2),该活动吸风门(2)的上端与罩体(1)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上设有能使活动吸风门(2)绕着该活动吸风门(2)与罩体(1)的铰接点向罩体(1)内部摆动或回复至竖直状态的驱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3)包括设在罩体(1)上的电机(31),在电机(31)的转轴上固连有摆杆(32),在摆杆(32)上铰接有传动杆(33),所述的传动杆(33)与活动吸风门(2)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吸风门(2)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挂钩(21),所述的罩体(1)两侧分别设有挂轴(11),所述的挂钩(21)套于挂轴(11)上,且挂钩(21)的开口朝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31)与能够控制该电机(31)开启或关闭的微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单元(4)上连接有风机(5)和点火开关(6),且当微控制单元(4)检测到点火开关(5)启动时能够先后控制所述电机(31)和风机(5)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上设有能够检测活动吸风门(2)行程的第一行程开关(12)和第二行程开关(13),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12)和第二行程开关(13)均与微控制单元(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控制单元(4)上还连接有当电机(31)处于开启状态且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行程开关(12)或第二行程开关(13)发出的信号时能控制电机(31)关闭的电机保护单元(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吸风门(2)下方设有挡板(8),所述的挡板(8)下端与罩体(1)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内设有位于活动吸风门(2)下方且位于挡板(8)内侧的横梁(9),所述的横梁(9)上开有若干通孔(9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31)为伺服电机。
CN 201220217778 2012-05-15 2012-05-15 自动控制集烟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30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7778 CN202630185U (zh) 2012-05-15 2012-05-15 自动控制集烟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7778 CN202630185U (zh) 2012-05-15 2012-05-15 自动控制集烟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0185U true CN202630185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77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30185U (zh) 2012-05-15 2012-05-15 自动控制集烟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01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359A (zh) * 2019-03-28 2019-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侧吸烟机的控制方法、虚拟装置及吸油烟机
CN110094783A (zh) * 2019-06-06 2019-08-06 油克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设在烟罩内的防火调节风阀
CN110094784A (zh) * 2019-06-06 2019-08-06 油克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斜面风阀的节能型烟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359A (zh) * 2019-03-28 2019-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侧吸烟机的控制方法、虚拟装置及吸油烟机
CN110094783A (zh) * 2019-06-06 2019-08-06 油克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设在烟罩内的防火调节风阀
CN110094784A (zh) * 2019-06-06 2019-08-06 油克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斜面风阀的节能型烟罩
CN110094784B (zh) * 2019-06-06 2024-05-10 湖北六翼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斜面风阀的节能型烟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7513A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吸油烟机
CN202630185U (zh) 自动控制集烟罩
CN203744343U (zh) 导流板旋转开启式吸油烟机
CN20185869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1954633U (zh) 导流板可自控开合的油烟机
CN208282215U (zh) 进风口设置双翻板的集成灶机头
CN203010709U (zh) 导流板双向开合式油烟机
CN203549963U (zh) 集成灶自动控制翻盖系统中的翻折机构
CN208901471U (zh) 上下可同时进风的油烟机
CN110976367A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手动清灰器
CN206572589U (zh) 一种方便清理油污的油烟机
CN206572588U (zh) 一种便于更换吸油烟机的集成灶
CN209960572U (zh) 一种可调节的集成灶挡烟板
CN202141104U (zh) 双重除油吸油烟机
CN203489335U (zh) 一种能自动开合风门的集成灶
CN208042384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2747444U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12339339U (zh) 一种可控制进风面积的吸油烟机
CN203099946U (zh) 带翻转门式抽油烟机
CN202719655U (zh) 自动开启、关闭百叶吸风罩
CN207160174U (zh) 一种弧形清洗器
CN111074517B (zh) 一种具有静电除尘功效的衣物清洁柜
CN209639087U (zh) 一种油烟侧吸的集成灶
CN201246820Y (zh) 空调器
CN209181023U (zh) 一种带自动偏转挡油板的双吸式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