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25280U -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25280U
CN202625280U CN 201220149718 CN201220149718U CN202625280U CN 202625280 U CN202625280 U CN 202625280U CN 201220149718 CN201220149718 CN 201220149718 CN 201220149718 U CN201220149718 U CN 201220149718U CN 202625280 U CN202625280 U CN 202625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support
bearing
support unit
typ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497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珠
王步奎
吴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S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S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S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S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497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25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25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252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包括传送轴、驱动齿轮、轴承支座、滚轮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滚轮固定在传送轴上,所述支撑单元上设有多个T型槽;所述传送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座与第一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支座与第二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轴的驱动齿轮通过第三轴承支座与第二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在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上设有T型槽,利用T型槽来固定轴承支座、齿轮等部件,形成了模块化设计,从而减少了用铝板支撑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方便快捷安装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传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平板类工件(如玻璃、薄钢板、塑料板等)进行自动传输的生产线设备中,平板类工件传输是在滚轮上实现的,滚轮固定在传送轴上,而传送轴的两端由轴承单元支撑,并通过齿轮驱动单元完成,为此,需要利用支撑部件来支撑轴承单元。
现有的传输结构中支撑轴承单元的是铝板,利用铝板来支撑轴承单元,需要由单个铝板拼接组装而成,并加工成与轴承单元相配合的结构,从而与轴承单元安装在一起。而铝板结构加工成适合的结构所需要的加工工序繁杂,加工周期长且成本较高,装配过程比较繁琐,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工件传输装置的支撑铝板加工工序繁杂,加工周期长且成本较高,装配过程比较繁琐。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传送轴、驱动齿轮、轴承支座、滚轮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滚轮固定在传送轴上,所述支撑单元上设有多个T型槽;所述传送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座与第一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支座与第二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传送轴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三轴承支座与第二支撑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为铝型材,其内部设有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成I型或者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成一倾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设有T型槽,所述第二轴承支座通过T型槽固定在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三轴承支座通过T型槽固定在第二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铝型材,两者之间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内设有空腔。
优选地,所述驱动齿轮的外部设有透明密封板。
优选地,所述T型槽的端口设有沟槽。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在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上设有T型槽,利用T型槽来固定轴承支座、齿轮等部件,形成了模块化设计,从而减少了用铝板支撑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方便快捷安装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II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支撑单元的放大图。
其中,1:传送轴;2:滚轮;3:第一轴承支座;4:第二轴承支座;5:第一支撑单元;6:第二支撑单元;7:第三轴承支座;8:T型槽;9:密封板;10:驱动齿轮;11:传动齿轮;12:盖板;
51:第一支撑单元上端面;52:第一支撑单元下端面;53:第一支撑单元侧面;54:第一支撑单元空腔;55:第一支撑单元安装孔;81:沟槽;61:第一支撑部;611:第一支撑部空腔;612:第一支撑部圆孔;62:第二支撑部;621:第二支撑部空腔;622: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包括传送轴1、驱动齿轮10、轴承支座、滚轮2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滚轮2固定在传送轴1上,与传送轴一起转动,所述支撑单元上设有多个T型槽8;所述传送轴1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座3与第一支撑单元5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轴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支座4与第二支撑单元6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轴1由驱动齿轮10提供驱动力,驱动齿轮10通过传动齿轮11与传送轴相连接,从而给传送轴提供提驱动力。所述驱动齿轮10通过第三轴承支座7与第二支撑单元6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该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5和第二支撑单元6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具有T型槽的支撑部件,用于提供支撑。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在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上设有T型槽,利用T型槽来固定轴承支座、齿轮等部件,形成了模块化设计,从而减少了用铝板支撑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方便快捷安装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了便于从外部观察驱动齿轮的运转情况,优选地,驱动齿轮10的外部设有透明密封板9,可以为玻璃、PVC等各种透明板。该实施例在驱动齿轮10的侧面设有PVC板,在驱动齿轮10与其啮合的传动齿轮11的顶部设有铝型材盖板12,通过透明密封板9和铝型材盖板12将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和传送轴的端部密封在一空间内,由于该空间的侧面为透明板,从而可以从透明板的外面观察到齿轮的运转情况。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的放大图,该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为铝型材,在第一支撑单元上端面51、第一支撑单元下端面52和第一支撑单元侧面53上分别设有T型槽8。第一支撑单元上端面51上的T型槽是用于连接传送轴一端的轴承支座,第一支撑单元下端面52上的T型槽是用于连接下部的部件,在铝型材的侧面53上设有T型槽是便于该铝型材与两侧部件之间的连接。该第一支撑单元在其内部设有第一支撑单元空腔54,空腔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用于减少铝型材本体的重量,从而节省了材料,使得铝型材整体受力均匀,保证了铝型材的直线性。更优地,第一支撑单元空腔54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单元安装孔55,用于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固定安装。安装孔也可以设置在铝型材本体上的其他位置上,实现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安装孔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优选地为圆孔,图中示出了在空腔的中心轴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圆孔,利用圆孔可以用于后续追加工成螺纹孔,便于安装端面挡板。
如图3所示,是图2的II处放大图,为了提高T型槽与零部件连接的紧密度,优选地,该T型槽8的端口设有沟槽81,即在T型槽8的两侧设有凹槽。图中示出了在T型槽的槽口两端各设置一折弯,从而形成沟槽。本实用新型在T型槽8的端口中设置沟槽81的目的是在该沟槽81中安装密封条,用于密封T型槽,使得铝型材本体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更加紧凑、美观。本实用新型的T型槽可以为标准的型号,与标准的T型螺母相配合,从而实现了固定连接的配合使用。该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是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注塑模型拉伸一次成型。该第一支撑单元的形状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例如I型、塔形、方形、梯形等。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支撑单元的放大图,该实施例第二支撑单元6包括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所述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之间成一倾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上设有T型槽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可以为各种适合形状的支撑部件,两者之间的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例如30~120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之间垂直连接。第一支撑部61和第二支撑部62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该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铝型材,两者之间垂直连接,即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从而形成L型,并且是一体成型。该第一支撑部61的上端面上设有T型槽8,第二支撑部6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也分别设有T型槽8。该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61的上端面上的T型槽8来固定连接轴承支座,第二支撑部62的上端面的T型槽固定连接驱动齿轮的轴承支座,第二支撑部62的下端面上的的T型槽与电机固定连接。
再次参阅图4,该第二支撑单元6的内部设有空腔,可以在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内部设有空腔,也可以在两者中都设有空腔,空腔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图4中示出了在第一支撑部61中设有第一支撑部空腔611,在第二支撑部62中设有第二支撑部空腔621。本实用新型在支撑部内部设置空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铝型材本体的重量,从而节省了材料,使得铝型材整体受力均匀,保证了铝型材的直线性。更优地,支撑部上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固定安装。安装孔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优选地为圆孔。安装孔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或者两者都设置安装孔。图4中示出了在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支撑部圆孔612,在第二支撑部上设有两个圆孔。本实用新型在支撑部上设置圆孔的目的是用于后续追加工成螺纹孔,从而便于安装端面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部的上端面1、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T型槽为标准的型号,以达到与标准的T型螺母相配合,从而实现了紧密配合。优选地,第二支撑部的端部还设有密封槽622,用于安装密封板,将PVC板、玻璃等透明板安装在齿轮的外部,从而将齿轮单元密封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图4中示出了第二支撑部的上端面上设有两个T型槽,第二支撑部的下端面上也设有两个T型槽的结构。另外,为了便于第一支撑部与两侧部件之间的连接,优选地,该第一支撑部的侧面上也设有T型槽,可以是在一个侧面或者两个侧面上都设有T型槽,通过侧面的T型槽与两侧的部件进行固定连接。为了对T型槽与其他部件连接之后进行密封,优选地,该T型槽的端口设有沟槽。沟槽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效率,轴承支座也进行模块化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承支座3、第二轴承支座4和第三轴承支座7都包括轴承上盖、轴承和轴承底座,轴承设置在轴承上盖和轴承底座之间,轴承上盖和轴承底座均为注塑成型,形成了模块化设计。安装时,通过在轴承底座上开孔,利用T型螺母与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配合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在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上设有T型槽,利用T型槽来固定轴承支座、齿轮等部件,形成了模块化设计,从而减少了用铝板支撑所需要的加工工序,方便快捷安装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轴、驱动齿轮、轴承支座、滚轮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滚轮固定在传送轴上,所述支撑单元上设有多个T型槽;所述传送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座与第一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传送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支座与第二支撑单元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传送轴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三轴承支座与第二支撑单元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为铝型材,其内部设有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成I型或者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成一倾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设有T型槽,所述第二轴承支座通过T型槽固定在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三轴承支座通过T型槽固定在第二支撑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铝型材,两者之间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内设有空腔。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外部设有透明密封板。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的端口设有沟槽。
CN 201220149718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25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9718 CN202625280U (zh)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9718 CN202625280U (zh)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25280U true CN202625280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7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4971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25280U (zh)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252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160A (zh) * 2015-04-15 2015-07-15 佛山市加瓦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
CN104806732A (zh) * 2015-04-15 2015-07-29 佛山市加瓦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用固定机架
CN110155649A (zh) * 2019-05-17 2019-08-23 广东赛纳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铝型材防漏油传动支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160A (zh) * 2015-04-15 2015-07-15 佛山市加瓦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
CN104806732A (zh) * 2015-04-15 2015-07-29 佛山市加瓦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用固定机架
CN110155649A (zh) * 2019-05-17 2019-08-23 广东赛纳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铝型材防漏油传动支架
CN110155649B (zh) * 2019-05-17 2024-02-06 广东赛纳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铝型材防漏油传动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5280U (zh) 一种平板工件的传输装置
CN107803421B (zh) 一种板件自动包边机
CN202629561U (zh) 一种铝型材装置
CN205362459U (zh) 一种带有二次送料装置的冲压件生产线
CN107640238B (zh) 一种清扫机器人
CN201945204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2674806U (zh) 一种铝型材
CN210551905U (zh) 一种胶合板用环形风冷装置
CN21152999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箱体
CN109774110B (zh) 一种高效加热的薄膜拉伸装置
CN102179987A (zh) 一种太阳能层压机密封结构
CN102794973A (zh) 自动层压机
CN105858070A (zh) 电加热棒组装机的链条传送装置
CN220826328U (zh) 一种硅胶涂布压延复合一体机
CN219131377U (zh) 联轴器半自动组装系统
CN220717309U (zh) 板材弯折成型设备
CN209330040U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防过压装置
CN214479980U (zh) 一种伺服电机壳体
CN202835700U (zh) 一种超厚保温层双面板风柜
CN211693774U (zh) 供热能源平衡系统方便安装供热管装置
CN204652811U (zh) 型材
CN220943310U (zh) 一种光伏端子冲压机构
CN216264410U (zh) 一种全自动麦拉螺丝组装机
CN210861442U (zh) 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1856318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厂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