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21359U -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21359U
CN202621359U CN 201120463936 CN201120463936U CN202621359U CN 202621359 U CN202621359 U CN 202621359U CN 201120463936 CN201120463936 CN 201120463936 CN 201120463936 U CN201120463936 U CN 201120463936U CN 202621359 U CN202621359 U CN 202621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main chamber
bulge loop
liqui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4639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2046393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21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21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213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设置有喷液装置及排气装置,排气装置设置于喷液装置的上部。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主体有进液端和主腔,主腔的输出端设置有凸环,凸环固定于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排气装置设置有垫片和排气件;垫片套设于主腔外、凸环下部,垫片设置有排气孔;排气件设置有件体、连接环、透气架和通孔,相邻两个所述架脚之间设置有空槽,垫片卡于连接环,凸环卡于架面,凸环的外壁面与架脚的内壁面相贴。该自排气喷头装置还可为不设垫片,将凸环设置排气槽结构。该自排气喷头装置亦可将排气装置直接设置为主腔上的气孔。该自排气喷头装置自带排气结构,可在补液时实现排气功能,适应性强,补液器皿密封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背景技术
喷液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喷液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喷液装置不仅要求其具有喷液功能,而且还要求其具有补液功能以实现重复使用。为了节约资源,实现喷液装置或容器器皿的重复利用,能够进行重复补液的喷液装置应运而生。 
具有补液功能的喷液装置通常包括喷头、容器器皿和补液装置,补液装置设置于容器器皿底部,喷头与容器器皿固定装配。为了能够有效进行补液和喷液,容器器皿需要设置一强排气结构,该强排气结构主要由设置于容器器皿内并穿出容器器皿底部的排气管构成。当进行补液时,液体进入容器器皿导致容器器皿内压强增大,气体必须通过排气管排出。 
强排气结构使得容器器皿中增加了一个排气管,不够美观,而且也容易污染甁内液体,不能保证液体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排气管的设置不利于容器器皿的闭封性,封闭效果较差,而且浓度大的液体不易充甚至不能够循环充液。另外,喷头与容器器皿固定装配的方式,适用性较差,喷头装置不能与更多的容器器皿进行配合。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该自排气喷头装置自带排气结构,使得补液器皿的密封性好,而且适用范围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设置有喷液装置及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喷液装置的上部。 
优选的,上述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和主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的输出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固定于所述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有垫片和排气件;
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主腔,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凸环下部,所述垫片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垫片的内环处;
所述排气件设置有件体、连接环、透气架和通孔,所述透气架设置有架面和两个以上与所述架面固定连接的架脚,相邻两个所述架脚之间设置有空槽,所述透气架设置于所述件体内部,所述连接环外缘与所述件体内壁面连接,所述连接环内缘与所述透气架的架脚相连,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透气架的架面;
所述垫片卡于所述连接环,所述凸环卡于所述架面,所述凸环的外壁面与所述架脚的内壁面相贴。
上述排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所述排气孔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垫片的内环处。 
另一优选的,上述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和主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的输出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固定于所述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所述凸环的外壁面设置有排气槽;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件,所述排气件设置有件体、连接环、透气架和通孔,所述透气架设置有架面和两个以上与所述架面固定连接的架脚,相邻两个所述架脚之间设置有空槽,所述透气架设置于所述件体内部,所述连接环外缘与所述件体内壁面连接,所述连接环内缘与所述透气架的架脚相连,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透气架的架面;所述凸环卡于所述架面,所述凸环的外壁面与所述架脚的内壁面相贴。
上述排气槽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排气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凸环外壁面。 
以上的,上述架脚均匀设置于所述架面周围。 
另一优选的,上述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和主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固定于所述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为气孔,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主腔,所述气孔位于所述主腔的上部位置且位于所述凸环下部。
上述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所述气孔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主腔的外壁面。 
进一步的,上述喷液装置还设置有下管、导珠、下弹簧、液阀、上弹簧和上管,所述下管与所述进液端连接,所述进液端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导珠设置于所述进液端,所述下弹簧一端与所述导珠抵接,所述下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液阀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液阀的另一端和所述上管的下端部。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自排气喷头装置,设置有喷液装置及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喷液装置的上部。该自排气喷头装置自带排气结构,可在补液时实现排气功能,而且会使得补液器皿密封性好,适用范围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凸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 
主体110、
进液端111、
主腔112、
凸环113、
下管120、
导珠130、
下弹簧140、
液阀150、
上弹簧160、
上管170、
垫片200、
排气孔210、
排气件300、
件体310、
连接环320、
透气架330、
通孔340、
架面331、
架脚332、
空槽333、
排气槽400、
气孔5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设置有喷液装置及排气装置,排气装置设置于喷液装置的上部。喷液装置用于进行雾化喷液,排气装置用于在补液过程中进行强排气。 
该自排气喷头装置,其是与具有补液功能的补液器皿配合使用,当补液器皿进行补液时,由于器皿内液体增多,补液器皿内压力会增大,为了实现继续补液,必须将补液器皿内的气体排出,气体即通过该自排气喷头装置的排气装置强行排出。 
具体的,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110,主体110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111和主腔112,进液端111和主腔112连通,主腔112的输出端设置有凸环113,凸环113固定于主腔112的输出端外壁面。 
排气装置设置有垫片200和排气件300。 
垫片200套设于主腔主腔112,垫片200设置于凸环113下部,垫片200设置有排气孔210,排气孔210设置于垫片200的内环处,排气孔210用于气体排出。 
排气孔210的直径设置为1—2mm,以确保只能进行排气而液体不能通过。排气孔210设置三个,排气孔210均匀分布于垫片200的内环处。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孔210的数量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个,也可以设置为气体数量,如两个、四个或者五个等等,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排气孔210优选设置为至少两个,可避免由于其中某个堵塞而影响该自排气喷头装置正常工作。 
排气件300设置有件体310、连接环320、透气架330和通孔340,透气架330设置有架面331和三个与架面331固定连接的架脚332,架脚332均匀设置于所述架面331周围。相邻两个架脚332之间设置有空槽333,透气架330设置于件体310内部,连接环320外缘与件体310内壁面连接,连接环320内缘与透气架330的架脚332相连,通孔340设置于透气架330的架面331。 
需要说明的是,架脚332的数量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个,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垫片200卡于连接环320,凸环113卡于架面331,凸环113的外壁面与架脚332的内壁面相贴,排气时,气体可以通过凸环113外壁面与空槽333之间的空隙强行排出。 
该自排气喷头装置,可直接与补液器皿装配使用,装配方便,适用范围宽。当进行补液时,随着补液器皿内压力增大,补液器皿内的气体将通过垫片200的排气孔210进入排气件300与主腔112外壁面之间的空间,通过透气架330架脚332之间的空槽333与凸环113之间的缝隙强行排出。 
排气孔210的直径设置为1—2mm,这样,就可以确保只能是气体通过排气装置进行排出,而补液器皿内的液体不能通过排气装置排出。 
该喷液装置还设置有下管120、导珠130、下弹簧140、液阀150、上弹簧160和上管170,下管120与进液端111连接,进液端111设置为漏斗状,导珠130设置于进液端111,下弹簧140一端与导珠130抵接,下弹簧140另一端与液阀150的一端连接,上弹簧16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液阀150的另一端和上管170的下端部,上管170设置于通孔340。 
其喷液过程是这样实现的:按下上管170,上管170带动上弹簧160压缩,上弹簧160带动液阀150、下弹簧140移动,此时,上弹簧160、下弹簧140均处于压缩状态,下弹簧140的一端抵接导珠130,松开上管170,上弹簧160和上弹簧160均在弹力作用下伸开,上管170、液阀150均上移,导珠130离开进液口,容器器皿内的液体通过下管120进入进液端111,导珠130用于控制进液的速度,此时,液阀150将出液流道打开,液体通过流道经上管170排出。喷液装置的结构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自排气喷头装置由于自带排气结构,因此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补液器皿需要在器皿内设置一根排气管进行排气,不仅美观而且补液器皿的密封性能好。 
该自排气喷头装置可以灵活与各种器皿配合使用,应用范围较宽。另外,该自排气喷头装置也可以使用于普通不具有补液功能的器皿。 
该自排气喷头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 
实施例2。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排气喷头装置没有设置垫片200,该实施例中在凸环113的外壁面设置有排气槽400,如图5所示。当进行补液时,气体通过排气槽400经透气架330架脚332之间的空槽333与凸环113之间的缝隙强行排出。该自排气喷头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强排气功能,而且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槽400优选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气槽400均匀分布于所述凸环113外壁面,以便气流平稳。 
实施例3。
一种自排气喷头,如图6所示,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排气喷头装置没有设置垫片200,也没有设置排气件300,其排气装置设置为气孔500。具体的,气孔500直接设置于主腔112,气孔500位于主腔112的上部位置且位于凸环113下部。该自排气喷头,按住上管170进行补液时,补液器皿内的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气孔500进入主腔112,此时,上管170被按住而下移压缩上弹簧160,气体进入上弹簧160位并通过上管170外部的间隙排出。 
气孔500的直径优选设置为1—2mm,以确保只能气体通过该气孔500而液体不能通过。 
优选的,气孔500设置为至少两个,气孔500均匀分布于主腔112的外壁面。需要说明的,气孔500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该自排气喷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能够实现强排气功能,而且适用范围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喷液装置及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喷液装置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和主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的输出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固定于所述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有垫片和排气件;
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主腔,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凸环下部,所述垫片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垫片的内环处;
所述排气件设置有件体、连接环、透气架和通孔,所述透气架设置有架面和两个以上与所述架面固定连接的架脚,相邻两个所述架脚之间设置有空槽,所述透气架设置于所述件体内部,所述连接环外缘与所述件体内壁面连接,所述连接环内缘与所述透气架的架脚相连,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透气架的架面;
所述垫片卡于所述连接环,所述凸环卡于所述架面,所述凸环的外壁面与所述架脚的内壁面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所述排气孔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垫片的内环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和主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的输出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固定于所述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所述凸环的外壁面设置有排气槽;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件,所述排气件设置有件体、连接环、透气架和通孔,所述透气架设置有架面和两个以上与所述架面固定连接的架脚,相邻两个所述架脚之间设置有空槽,所述透气架设置于所述件体内部,所述连接环外缘与所述件体内壁面连接,所述连接环内缘与所述透气架的架脚相连,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透气架的架面;
所述凸环卡于所述架面,所述凸环的外壁面与所述架脚的内壁面相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排气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凸环外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脚均匀设置于所述架面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自下而上设置有进液端和主腔,所述进液端和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固定于所述主腔的输出端外壁面;
所述排气装置设置为气孔,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主腔,所述气孔位于所述主腔的上部位置且位于所述凸环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所述气孔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主腔的外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7所述的自排气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还设置有下管、导珠、下弹簧、液阀、上弹簧和上管,所述下管与所述进液端连接,所述进液端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导珠设置于所述进液端,所述下弹簧一端与所述导珠抵接,所述下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液阀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液阀的另一端和所述上管的下端部。
CN 201120463936 2011-11-21 2011-11-21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21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63936 CN202621359U (zh) 2011-11-21 2011-11-21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63936 CN202621359U (zh) 2011-11-21 2011-11-21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21359U true CN202621359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74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4639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21359U (zh) 2011-11-21 2011-11-21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213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7922A (zh) * 2013-12-13 2014-03-26 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喷管的喷雾器装置
CN103691600A (zh) * 2013-12-13 2014-04-02 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抓扣密封机构的喷雾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7922A (zh) * 2013-12-13 2014-03-26 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喷管的喷雾器装置
CN103691600A (zh) * 2013-12-13 2014-04-02 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抓扣密封机构的喷雾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5258U (zh) 蒸汽阀、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6185762A (zh) 一种防止流体滴落的奶制品灌装出料结构
CN202621359U (zh) 一种自排气喷头装置
CN104865106A (zh) 一种微生物气溶胶采样装置
CN107899892A (zh) 供料组件以及涂料装置
CN102151622B (zh) 一种节能花洒
CN205315789U (zh) 充气嘴
CN203508243U (zh) 一种粉泵
CN209303122U (zh) 一种循环清洗单组份涂胶头
CN203571110U (zh) 阀芯
CN202609232U (zh) 一种防污染纯净水桶
CN220905963U (zh) 一种正打发泡胶密封漏斗结构
CN202729768U (zh) 一种可替换循环式补液器皿
CN102385289B (zh) 色粉补充瓶
CN201932907U (zh) 一种啤酒机用的出酒装置
CN205904061U (zh) 点胶装置
CN209333479U (zh) 一种包括新型出气阀的双塔切换空气净化器
CN208311474U (zh) 一种流体控制开关
CN211933678U (zh) 一种用于饮水机的水瓶座
CN202386997U (zh) 一种透气喂食瓶
CN209034632U (zh) 一种限压防爆喷胶组件
CN203723715U (zh) 一种自动上升回位座椅气压棒
CN202430050U (zh) 一种改进的曝气器膜片
CN202070432U (zh) 一种节能花洒
CN210009383U (zh) 一种磁力香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