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5829U - 地漏下水件 - Google Patents

地漏下水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95829U
CN202595829U CN 201220204652 CN201220204652U CN202595829U CN 202595829 U CN202595829 U CN 202595829U CN 201220204652 CN201220204652 CN 201220204652 CN 201220204652 U CN201220204652 U CN 201220204652U CN 202595829 U CN202595829 U CN 202595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vane
launching piece
floor drain
joint pi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046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GNBO MAIN PLAN BATHROOM COLLEC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GNBO MAIN PLAN BATHROOM COLLEC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GNBO MAIN PLAN BATHROOM COLLEC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GNBO MAIN PLAN BATHROOM COLLEC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046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95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95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958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下水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地漏下水件,下水速度慢,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少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下水件本体,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片旋转叶片,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地漏在下水经过下水件本体时,水流从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往下流,螺旋形旋转叶片,给水流提供了旋涡状往下流的路径,减小了水流往下流的阻力;至少设置两片旋转叶片,也就给水流提供了至少两条螺旋下流的路径。因此这种设计增加了地漏下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不易产生积水堵塞现象。

Description

地漏下水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成地漏的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下水速度快的地漏下水件。
背景技术
   现在楼房的厨房、卫生间、阳台这些地方的地面上都设计安装有地漏,用于排放污水。地漏下水件作为地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地漏的下水速度和单位时间的下水量。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缘故,地球的大部分地方地漏在下水的时候水流不是竖直向下流的,而是呈漩涡状向下流的,特别是在地面上积水较多时,地漏下水呈旋涡状更为明显。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漏的下水件都是圆筒形的,在下水的时候,水流呈漩涡状流下时流速较慢,而且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较小。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0451252C,公告日2009年1月14日,发明的名称为地漏,包括地漏主体、挡筛及地漏盖,地漏盖设置在地漏主体的上端口,地漏主体底部有一端口,端口上设有一短管,短管向下形成水管接管,向上成为地漏的水封管,挡筛设置在水封管管口上,地漏主体水封管端口所在的水平面与地漏盖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40毫米。这种地漏增加了颈高,使挡筛以上的空腔体积显著增加,挡筛上即使有少量诸如头发丝等脏物堵塞,在水的作用下还是能够保持排水畅通。但是这种地漏下水速度慢,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地漏下水件,下水速度慢,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少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漏下水件,增加了地漏下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不易产生积水堵塞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漏下水件,包括下水件本体,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片旋转叶片,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地漏下水件作为地漏的组成部分,与地漏的其它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地漏在下水经过下水件本体的时候,水流从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往下流,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水流易呈旋涡状往下流,特别是积水较多时,流水呈漩涡状更明显。设置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的螺旋形旋转叶片,给水流提供了旋涡状往下流的路径,减小了水流往下流的阻力;至少设置两片旋转叶片,也就给水流提供了至少两条螺旋下流的路径。因此这种设计增加了地漏下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不易产生积水堵塞现象。
作为优选,旋转叶片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上,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旋转叶片不仅满足了地漏螺旋下水的要求,而且还将底盖连接柱和下水件本体牢牢地连接在了一起。
另一种方案,底盖连接柱上端可转动套接有转动套,所有旋转叶片均连接在转动套上,旋转叶片可转动设置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底盖连接柱的下端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三根连接杆均匀设置在底盖连接柱的一周。旋转叶片可以跟着转动套一起转动,由于不同的位置,水流螺旋往下流的螺旋角不一样,水流在螺旋往下流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旋转叶片的阻力作用,此时旋转叶片就沿着水流的螺旋方向转动起来,减小了旋转叶片的阻力作用,使水流在往下流的过程更顺畅,增加了地漏下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
作为优选,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下水件本体上端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上端从靠近下水件本体端到靠近底盖连接柱端向下倾斜。这种结构方便水流的聚集,增加水流的冲击力,使水流的下流速度更快。
作为优选,旋转叶片的截面呈矩形,并且旋转叶片垂直底盖连接柱外壁。这种结构的旋转叶片方便地漏下水件的加工。
第二种方案,旋转叶片的截面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方向和旋转叶片螺旋的方向相反。呈内凹弧形的旋转叶片增加了水流和旋转叶片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流水量,同时聚集水流向旋转叶片的中间内凹位置,水流聚集有利于增加流速。
第三种方案,旋转叶片的截面呈波浪形,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波浪形的旋转叶片一方面增加了水流与旋转叶片的接触面积,增加流水量;另一方面,在旋转叶片波谷位置有利于聚集水流,在旋转叶片波峰位置有利于扩散水流,使水流容易从波峰位置向其它位置流。因此这种结构有利于增加水流的流速。
作为优选,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15度~40度。旋转叶片旋绕圆周转过20度~30度。由于水流在往下流的过程中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螺旋角和旋转叶片旋绕圆周转过的角度太小水流就不易形成螺旋下流,螺旋角和旋转叶片旋绕圆周转过的角度太大水流流经的路径就长,减小了流速。所以合适的螺旋角和旋转叶片旋绕圆周转过的角度有利于水流的下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漏下水件增加了地漏下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不易产生积水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地漏上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旋转叶片和转动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转动套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旋转叶片和转动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水件本体,2、底盖连接柱,3、旋转叶片,4、转动套,5、连接杆,6、地漏盖,7、过滤网,8、地漏壳体,9、密封盖,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一种地漏下水件(参见附图2、附图3),包括下水件本体1,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的上端外壁上连接地漏壳体8(参见附图1),下水件本体的上端面连接有过滤网7,地漏壳体8的上端连接地漏盖6,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2,底盖连接柱呈无底圆筒形,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连接端盖,底盖连接柱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密封盖9,密封盖盖在下水件本体的下端,密封盖边缘和下水件本体边缘的搭接位置设有密封圈,有利于地漏的密封。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三片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各个位置的厚度均匀一致,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旋转叶片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上,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三片旋转叶片均匀分布在底盖连接柱的一周。旋转叶片的螺旋方向从上往下看可以是顺时针螺旋,也可以是逆时针螺旋,本实施例旋转叶片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从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螺旋至下端。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20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螺旋角为旋转叶片与底盖连接柱外壁或者下水件本体内壁连接位置的螺旋线的切线与通过该切点的圆柱面竖直母线之间所夹的锐角。每个旋转叶片均旋绕圆周转过25度。旋转叶片的截面呈矩形,并且旋转叶片垂直底盖连接柱外壁。
地漏下水件作为地漏的组成部分,与地漏的其它零部件连接在一起,地漏在下水时水流依次经过地漏盖、地漏壳体和过滤网,然后到达下水件本体,水流经过下水件本体的时候,水流从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往下流,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水流易呈旋涡状往下流,特别是积水较多时,流水呈漩涡状更明显。设置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的螺旋形旋转叶片,给水流提供了旋涡状往下流的路径,减小了水流往下流的阻力;三片旋转叶片,给水流提供了三条螺旋下流的路径,增加了水流的流速和单位时间内的流量。根据不同的位置选择旋转叶片螺旋方向不同的地漏下水件,水流在自然状态往下流的漩涡方向是顺时针,选择旋转叶片是顺时针螺旋的地漏下水件,漩涡方向是逆时针的,选择旋转叶片是逆时针螺旋的地漏下水件。
实施例2:一种地漏下水件(参见附图4、附图5),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包括下水件本体1,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2,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三片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旋转叶片的螺旋方向从上往下看可以是顺时针螺旋,也可以是逆时针螺旋,本实施例旋转叶片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从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螺旋至下端。三片旋转叶片均匀分布在底盖连接柱的一周,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下水件本体上端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上端从靠近下水件本体端到靠近底盖连接柱端向下倾斜,这种结构方便水流的聚集,增加水流的冲击力,使水流的下流速度更快。旋转叶片的截面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方向和旋转叶片螺旋的方向相反。旋转叶片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15度,每个旋转叶片均旋绕圆周转过20度。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地漏下水件(参见附图6),其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包括下水件本体1,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2,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三片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旋转叶片的螺旋方向从上往下看可以是顺时针螺旋,也可以是逆时针螺旋,本实施例旋转叶片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下水件本体上端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上端从靠近下水件本体端到靠近底盖连接柱端向下倾斜。旋转叶片的截面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方向和旋转叶片螺旋的方向相反。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30度,每个旋转叶片均旋绕圆周转过30度。底盖连接柱上端可转动套接有转动套4(参见附图8),转动套呈倒置的凹字形,转动套的凹腔内安装有轴承10,转动套通过轴承可转动套接在底盖连接柱上端的外壁上。所有旋转叶片均连接在转动套外壁上(参见附图7),三片旋转叶片沿转动套的一周均匀分布。旋转叶片可转动设置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由于不同的位置,水流螺旋往下流的螺旋角不一样,水流在螺旋往下流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旋转叶片的阻力作用,此时旋转叶片就沿着水流的螺旋方向转动起来,减小了旋转叶片的阻力作用,使水流在往下流的过程更顺畅,增加了地漏下水的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下水量。底盖连接柱的下端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三根连接杆均匀设置在底盖连接柱的一周。底盖连接柱通过三根连接杆与下水件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旋转叶片从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螺旋至下端,并且三根连接杆均在旋转叶片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两侧与底盖连接柱外壁之间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定的间隙,方便旋转叶片的转动。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一种地漏下水件(参见附图9、附图10),其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包括下水件本体1,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2,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三片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旋转叶片的螺旋方向从上往下看可以是顺时针螺旋,也可以是逆时针螺旋,本实施例旋转叶片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下水件本体上端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上端从靠近下水件本体端到靠近底盖连接柱端向下倾斜。旋转叶片的截面呈波浪形,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旋转叶片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40度,每个旋转叶片均旋绕圆周转过25度。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一种地漏下水件(参见附图11),其结构与实施例4相似,包括下水件本体1,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2,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三片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旋转叶片的螺旋方向从上往下看可以是顺时针螺旋,也可以是逆时针螺旋,本实施例旋转叶片采用逆时针螺旋方式。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下水件本体上端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上端从靠近下水件本体端到靠近底盖连接柱端向下倾斜。旋转叶片的截面呈波浪形,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35度,每个旋转叶片均旋绕圆周转过20度。底盖连接柱上端可转动套接有转动套4,转动套呈倒置的凹字形,转动套的凹腔内安装有轴承10,转动套通过轴承可转动套接在底盖连接柱上端的外壁上。所有旋转叶片均连接在转动套外壁上(参见附图12),三片旋转叶片沿转动套的一周均匀分布。旋转叶片可转动设置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底盖连接柱的下端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三根连接杆均匀设置在底盖连接柱的一周。底盖连接柱通过三根连接杆与下水件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旋转叶片从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螺旋至下端,并且三根连接杆均在旋转叶片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两侧与底盖连接柱外壁之间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一定的间隙,方便旋转叶片的转动。其它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五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10)

1.一种地漏下水件,包括下水件本体(1),其特征是,下水件本体呈无底圆筒形,下水件本体中间设有底盖连接柱(2),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片旋转叶片(3),旋转叶片沿底盖连接柱的外壁旋绕呈螺旋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旋转叶片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上,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底盖连接柱上端可转动套接有转动套(4),所有旋转叶片均连接在转动套上,旋转叶片可转动设置在底盖连接柱外壁和下水件本体内壁之间,旋转叶片螺旋的两侧边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底盖连接柱的下端和下水件本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三根连接杆均匀设置在底盖连接柱的一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底盖连接柱的上端设置在下水件本体上端的下方,旋转叶片的上端从靠近下水件本体端到靠近底盖连接柱端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旋转叶片的截面呈矩形,并且旋转叶片垂直底盖连接柱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旋转叶片的截面呈内凹的弧形,内凹的方向和旋转叶片螺旋的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旋转叶片的截面呈波浪形,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旋转叶片的螺旋角为15度~4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漏下水件,其特征是,旋转叶片旋绕圆周转过20度~30度。
CN 201220204652 2012-05-08 2012-05-08 地漏下水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95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4652 CN202595829U (zh) 2012-05-08 2012-05-08 地漏下水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4652 CN202595829U (zh) 2012-05-08 2012-05-08 地漏下水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95829U true CN202595829U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1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4652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95829U (zh) 2012-05-08 2012-05-08 地漏下水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9582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341A (zh) * 2012-05-08 2012-09-26 宁波敏宝卫浴五金水暖洁具有限公司 地漏下水件
CN103572828A (zh) * 2013-11-11 2014-02-12 靳阳阳 自动安全井盖
CN107755647A (zh) * 2017-10-14 2018-03-06 东营腾云精铸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沾浆装置
CN109339207A (zh) * 2018-11-21 2019-02-15 张然 一种快速通水的地漏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341A (zh) * 2012-05-08 2012-09-26 宁波敏宝卫浴五金水暖洁具有限公司 地漏下水件
CN102691341B (zh) * 2012-05-08 2014-04-16 宁波敏宝卫浴五金水暖洁具有限公司 地漏下水件
CN103572828A (zh) * 2013-11-11 2014-02-12 靳阳阳 自动安全井盖
CN103572828B (zh) * 2013-11-11 2017-04-05 靳阳阳 自动安全井盖
CN107755647A (zh) * 2017-10-14 2018-03-06 东营腾云精铸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沾浆装置
CN109339207A (zh) * 2018-11-21 2019-02-15 张然 一种快速通水的地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1341B (zh) 地漏下水件
CN202595829U (zh) 地漏下水件
CN202254311U (zh) 电热水器的进水管结构
CN203784546U (zh) 一种建筑排水用整流型旋流降噪管件
CN105135001B (zh) 水路转换阀与带有水路转换阀的净水器
CN206646621U (zh) 地漏盖和防臭地漏
CN203785267U (zh) 一种带有a形进水管的电热水器
CN206130199U (zh) 一种油田用双向排水阀门
CN202056368U (zh) 可调节出水量的节水阀
CN207763269U (zh) 一种进水管排污的电热水器
CN106638911A (zh) 地漏盖和防臭地漏
CN202248236U (zh) 一种漩涡下水器
CN104482285B (zh) 水龙头
CN206157871U (zh) 一种旋流浮球防臭地漏
CN204127532U (zh) 旋转恒温面盆龙头
CN203335899U (zh) 地埋式防冻水栓
CN207012821U (zh) 一种微型静态混合器
CN204983059U (zh) 横向存水管
CN206206699U (zh) 一种分水阀
CN202228757U (zh) 节水全方向转动调节阀及水龙头
CN204826339U (zh) 隔热幕墙
CN205856051U (zh) 一种旋流式泥水分离器
CN205655006U (zh) 一种摇臂接头
CN110424515A (zh) 一种雨水收集排放装置
CN202914961U (zh) 直通排水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1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