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8583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85837U
CN202585837U CN 201220200105 CN201220200105U CN202585837U CN 202585837 U CN202585837 U CN 202585837U CN 201220200105 CN201220200105 CN 201220200105 CN 201220200105 U CN201220200105 U CN 201220200105U CN 202585837 U CN202585837 U CN 20258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rtition wall
electric connector
fixed part
shape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001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晓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 2012202001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8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8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858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多个端子。绝缘壳体包括一本体部。本体部具有多个端子槽及一隔墙。所述多个端子槽分成两排左右对称地排列,且两排端子槽之间以隔墙相隔。每一端子容置于对应的端子槽,并具有一固定部、一尾部、一第一C形弯曲部、一第二C形弯曲部、一延伸部及一接触部。固定部上下直立地固定于对应的端子槽内。第一C形弯曲部由固定部的顶端延伸并往靠近隔墙方向弯曲且末端朝斜下延伸。第二C形弯曲部由第一C形弯曲部的末端反曲斜上延伸。延伸部由第二C形弯曲部的末端延伸。接触部由延伸部的末端延伸并凸伸出顶面。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压接式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的弹性接触部凸露于绝缘壳体的顶面,以供电子元件由上往下压接形成电连接。例如美国专利US7708608(中国大陆对应案CN201174432Y)公开的压接式连接器。 
此类型的电连接器的端子需要能产生足够大的朝上的正向力以抵接于电子元件上的导电垫,才能形成稳定的电连接。为了使端子能够产生足够的正向力,现有的端子结构一般是具有一横向设置的固定部、一由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并呈C形弯曲的弹性臂、一由弹性臂的末端弯曲延伸而成的接触部、一由固定部的另一端往下直立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一由延伸部末端再往相反于固定部的延伸方向横向延伸的焊接部。由于固定部与焊接部是在延伸部两侧往相反方向横向延伸,再加上弹性臂是由固定部进一部横向延伸后才往上弯曲,使得整个端子的横向长度较长。再者,电连接器的多个端子是分成两排并排设置在绝缘壳体,由于单一排端子的横向长度已经很长,再加上并排成两排,使得整体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占用相当大的面积,而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减占用电路板面积的电连接器。 
于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多个端子。绝缘壳体包括一本体部。本体部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多个端子槽及一隔墙。顶面与底面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多个端子槽分成两排左右对称地排列,且两排端子槽之间以隔墙相隔,每一端子槽上下贯通顶面与底面。所述多个端子分别对应容置于所述多个端子槽,且每一端子具有一固定部、一尾部、一第一C 形弯曲部、一第二C形弯曲部、一延伸部及一接触部。固定部上下直立地固定于对应的端子槽内并具有一相对靠近顶面的顶端及一相对靠近底面的底端,尾部由固定部的底端延伸并凸伸出底面。第一C形弯曲部由固定部的顶端延伸并往靠近隔墙方向弯曲且末端朝斜下延伸。第二C形弯曲部由第一C形弯曲部的末端往靠近隔墙方向朝斜下延伸,再弯曲回转往远离隔墙方向斜上延伸。延伸部由第二C形弯曲部的末端延伸。接触部由延伸部的末端延伸并凸伸出顶面,且接触部具有一朝上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绝缘壳体还包括多个架高部,分别由本体部的底面往下凸伸,且所述多个架高部共同构成一安装面以抵靠于一电路板。 
进一步地,该隔墙于对应每一端子槽处具有一导引斜面,且在左右对称的两个端子槽之间的两个导引斜面分别由下往上往外倾斜而使该隔墙呈上宽下窄状;每一端子的延伸部沿对应的导引斜面斜上延伸,且于该端子的接触部受压时,该延伸部往下并往远离该导引斜面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该第二C形弯曲部的最低点处低于该固定部的顶端处。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端子的尾部分别具有一焊接面,所述多个焊接面的高度位置与该安装面相配合以接触该电路板。 
进一步地,该接触部的末端朝下且位于该端子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端子的固定部为直立设置可以大幅缩短横向长度,并利用第一C形弯曲部及第二C形弯曲部提供足够的弹性力,从而减少电连接器整体占用电路板的面积,并使端子具有较佳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是图2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一俯视图,其中该较佳实施例设置于一电路板; 
图5是一沿图4中V-V直线所取的剖视图;及 
图6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端子的接触部受压的状态。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连接器 
1绝缘壳体 
11本体部 
111顶面 
112底面 
12架高部 
121安装面 
13端子槽 
131内壁面 
14隔墙 
141导引斜面 
2端子 
21固定部 
211顶端 
212底端 
22尾部 
221焊接面 
23第一C形弯曲部 
24第二C形弯曲部 
241最低点 
25延伸部 
26接触部 
261接触面 
262末端 
9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 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绝缘壳体1及多个端子2。 
绝缘壳体1包括一本体部11及多个架高部12。本体部11具有一顶面111、一底面112、多个端子槽13及一隔墙14。顶面111与底面112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多个端子槽13分成两排左右对称地排列,且两排端子槽13之间以隔墙14相隔,每一端子槽13上下贯通顶面111与底面112。参阅图4与图5,隔墙14于对应每一端子槽13处具有一导引斜面141,且在左右对称的两个端子槽13之间的两个导引斜面141分别由下往上朝外倾斜,而使隔墙14呈上宽下窄状。参阅图2与图5,架高部12分别由本体部11的底面112往下凸伸,且所述多个架高部12共同构成一安装面121以抵靠于一电路板9。 
参阅图1、图3与图5,所述多个端子2分别对应容置于所述多个端子槽13,且每一端子2具有一固定部21、一尾部22、一第一C形弯曲部23、一第二C形弯曲部24、一延伸部25及一接触部26。固定部21上下直立地固定于对应的端子槽13内并具有一相对靠近顶面111的顶端211及一相对靠近底面112的底端212,而通过位于两侧的多个凸块213与界定端子槽13的两内壁面131干涉固定。尾部22由固定部21的底端212延伸并凸伸出底面112,且具有一焊接面221,焊接面221的高度位置与安装面121相配合以接触电路板9,并用表面焊接方式固定于电路板9。第一C形弯曲部23由固定部21的顶端211延伸并往靠近隔墙14方向弯曲且末端朝斜下延伸。第二C形弯曲部24由第一C形弯曲部23的末端往靠近隔墙14方向朝斜下延伸,再弯曲回转往远离隔墙14方向斜上延伸,而第二C形弯曲部24的最低点241处低于固定部21的顶端211处。延伸部25由第二C形弯曲部24的末端延伸,且沿对应的导引斜面141斜上延伸。接触部26由延伸部25的末端延伸并凸伸出顶面111再弯折朝下,使接触部26的末端262位于端子槽13内,且接触部26具有一朝上的接触面261,以供电子元件(未图标)接触形成电连接。通过端子2的固定部21为直立设置可以大幅缩短横向长度,即能减少端子槽13的长度及绝缘壳体1整体的宽度,亦即,能够减少电连接器100占用电路板9的面积,再者,利用第一C形弯曲部23及第二C形弯曲部24提供较大的弹性。 
参阅图6,当端子2的接触部26受压时,延伸部25往下并往远离导引斜面141方向移动,而由第二C形弯曲部24提供回复原位的弹性作用力,使接触面261对电子元件产生正向力,以稳固地与电子元件接触。此外,在接触部26受压期间,电子元件的绝缘壳体亦抵靠于本体部11的顶面111,下压的大部分压力可由架高部12吸收,藉此可以减少作用在端子2的尾部22的力量,以使端子2的尾部22可以稳固地焊接结合在电路板9,以增加端子2与电路板9电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若端子2凸伸出绝缘壳体1顶面11的部份,受到朝隔墙14方向的不当施力时,端子2的延伸部25可抵于隔墙14的导引斜面141并沿导引斜面141滑动,通过导引斜面141导引端子2而能防止端子2变形损坏,再者,参阅图1与图5,由于端子2的接触部26的末端262位于端子槽13内,若端子2凸伸出绝缘壳体1顶面11的部份,受到侧向的不当施力时,端子2的接触部26的末端262及延伸部25可抵靠于界定端子槽13的其中的一相对于施力方向的内壁面131,亦能防止端子2变形损坏。 
综上所述,通过端子2的固定部21为直立设置可以大幅缩短横向长度,并利用第一C形弯曲部23及第二C形弯曲部24提供足够的弹性力,从而减少电连接器100整体占用电路板9的面积,并使端子2具有较佳的弹性,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绝缘壳体,包括一本体部,该本体部具有一顶面、一底面、多个端子槽及一隔墙,该顶面与该底面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多个端子槽分成两排左右对称地排列,且两排端子槽之间以该隔墙相隔,每一端子槽上下贯通该顶面与该底面;及
多个端子,分别对应容置于所述多个端子槽,且每一端子具有一固定部、一尾部、一第一C形弯曲部、一第二C形弯曲部、一延伸部及一接触部,该固定部上下直立地固定于对应的端子槽内并具有一相对靠近该顶面的顶端及一相对靠近该底面的底端,该尾部由该固定部的底端延伸并凸伸出该底面,该第一C形弯曲部由该固定部的顶端延伸并往靠近该隔墙方向弯曲且末端朝斜下延伸,该第二C形弯曲部由该第一C形弯曲部的末端往靠近该隔墙方向朝斜下延伸,再弯曲回转往远离该隔墙方向斜上延伸,该延伸部由该第二C形弯曲部的末端延伸,该接触部由该延伸部的末端延伸并凸伸出该顶面,且该接触部具有一朝上的接触面。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还包括多个架高部,所述多个架高部分别由该本体部的底面往下凸伸,且所述多个架高部共同构成一安装面以抵靠于一电路板。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隔墙于对应每一端子槽处具有一导引斜面,且在左右对称的两个端子槽之间的两个导引斜面分别由下往上往外倾斜而使该隔墙呈上宽下窄状;每一端子的延伸部沿对应的导引斜面斜上延伸,且于该端子的接触部受压时,该延伸部往下并往远离该导引斜面方向移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C形弯曲部的最低点处低于该固定部的顶端处。
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端子的尾部分别具有一焊接面,所述多个焊接面的高度位置与该安装面相配合以接触该电路板。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的末端朝下且位于该端子槽内。
CN 201220200105 2012-05-04 2012-05-04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8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0105 CN202585837U (zh) 2012-05-04 2012-05-0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00105 CN202585837U (zh) 2012-05-04 2012-05-0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85837U true CN202585837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55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01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85837U (zh) 2012-05-04 2012-05-0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858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057A (zh) * 2015-04-10 2015-07-08 张立 一种双面贴标机数据连接头
CN107658584A (zh) * 2017-08-28 2018-02-0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057A (zh) * 2015-04-10 2015-07-08 张立 一种双面贴标机数据连接头
CN107658584A (zh) * 2017-08-28 2018-02-0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7919U (zh) 电连接器
CN201397970Y (zh) 电连接器
TW202040886A (zh) 卡緣連接器
CN102055087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81237B (zh) 连接器
CN107658583A (zh) 电连接器
CN107026337A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2585837U (zh) 电连接器
CN10331169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103779696B (zh) 卡缘连接器
TWI569524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202797350U (zh) 电连接器
CN201440490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076437U (zh) 电连接器
CN111029819B (zh) 电连接器
CN202585854U (zh) 电连接器
CN202103219U (zh) 电连接器
CN208045764U (zh) 电连接器
CN201656078U (zh) 电连接器
CN201210540Y (zh) 电连接器
CN201063801Y (zh) Sim卡连接器
CN201041915Y (zh) 电连接器
CN268264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05618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02434749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