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81750U -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81750U
CN202581750U CN 201220083523 CN201220083523U CN202581750U CN 202581750 U CN202581750 U CN 202581750U CN 201220083523 CN201220083523 CN 201220083523 CN 201220083523 U CN201220083523 U CN 201220083523U CN 202581750 U CN202581750 U CN 202581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et
shell
filter
filter core
fil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835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刘安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 Te Wang Neng Co Ltd Of Shenzhen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835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81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81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817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包括风阀和进风机,还包括与风阀连接的用于过滤进入电信基站内空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和滤芯,所述滤芯的过滤面积大于风阀的最大进风面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通过增大过滤器内滤芯的面积,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加长,减少了更换或维护的次数,同时也减少了机组的总运行成本。由于过滤器是单独的设备,拆卸更换简易,简化了更换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节能减排的呼声日益增高,相关行业人士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解决方案,开发出一系列的节能产品。其中智能通风机组是最典型产品。该产品通过直接引入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到室内,并排出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到室外,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到合适的范围内。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可大幅度降低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工作时间,因此节能性能非常好,从而受到电信行业用户的高度关注,并逐步推广应用。常规设计方案中,过滤器部份的断面尺寸设计成与风阀部份、进风机部份的断面面积相同,在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处理时,空气过滤器很容易积累灰尘而堵塞,大多过滤器在使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之后,就需要对过滤器进行一次清洗或更新,否则由于堵塞而引起风量下降过多,而使该产品降温性能下降。若是在智能通风机组中安装自动清洗装置,则会增加相应的成本,并且对自动清洗装置进行维护也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用以延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包括风阀和进风机,还包括与风阀连接的用于过滤进入电信基站内空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和滤芯,所述滤芯的过滤面积大于风阀的最大进风面积。
将滤芯的过滤面积设置得较大,目的是增加过滤器的容尘量和使用时间,增大面积的倍数直接决定延长使用时间的倍数。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的过滤出口;所述滤芯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一边的出风区。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的过滤出口;所述滤芯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一边的出风区。
将滤芯倾斜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滤芯的过滤面积。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所述滤芯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设置多个第一过滤口和多个第二过滤口,目的是方便更换与外接设备连接的位置,另外第一过滤口和第二过滤口在与外接设备连接时可以对调使用。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所述滤芯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倾斜设置滤芯是为了增大滤芯的过滤面积。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的过滤出口;所述滤芯的纵截面为S型,滤芯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一边的出风区。
将滤芯的纵截面设置为S型,进一步增大过滤面积。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的过滤出口;所述滤芯的纵截面为折线型,滤芯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一边的出风区。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所述滤芯的纵截面为S型,滤芯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所述外壳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所述滤芯的纵截面为折线型,滤芯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通过增大过滤器内滤芯的面积,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加长,减少了更换或维护的次数,同时也减少了机组的总运行成本。由于过滤器是单独的设备,拆卸更换简易,简化了更换步骤。
附图说明
为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结合以下附图对实施例的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二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四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五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六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七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机组的第八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规设计方案中,过滤器部份的断面尺寸设计成与风阀部份、进风机部份的断面面积相同,在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处理时,空气过滤器很容易积累灰尘而堵塞,大多过滤器在使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之后,就需要对过滤器进行一次清洗或更新,否则由于堵塞而引起风量下降过多,而使该产品降温性能下降。若是在智能通风机组中安装自动清洗装置,则会增加相应的成本,并且对自动清洗装置进行维护也增加了相应的难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通风机组,通过增大过滤器内滤芯的面积,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加长,减少了更换次数,同时也减少了维护的成本。由于过滤器是单独的设备,拆卸更换简易,简化了更换步骤。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左侧”、“右侧”、“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包括风阀1和进风机2,还包括与风阀1连接的用于过滤进入电信基站内空气的过滤器,过滤器包括外壳31和滤芯32,滤芯32的过滤面积大于风阀1的最大进风面积。
如图1所示,过滤器的一个开口与室外连通,另一个开口直接与风阀1连接,在进风机2的作用下,过滤器从室外向室内抽入空气,经过滤芯32的过滤后,洁净的空气进入到室内,使室内的环境保持清洁。将过滤器内的滤芯32设置得尽可能大一些,设置大面积滤芯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滤芯的容尘量,在等长的使用时间内,面积较小的滤芯可能会被灰尘覆盖住透气孔而不能通气,而面积较大的滤芯由于相应的透气范围大,全部被灰尘覆盖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应用面积较大的滤芯既保持了通风顺畅,又延长了使用时间,可以使过滤器应用更长的时间之后才需要清洗或更换,节省了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过滤器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主要目的是尽量增大滤芯32的过滤面积,以下针对滤芯32的结构以及过滤器外壳3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可以将外壳31设置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33,通过室内进风口将室外空气抽入过滤器内腔中过滤;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1的过滤出口34,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从下方的过滤出口34进入风阀1,并被进风机2抽入室内;具体滤芯32可以采用袋式过滤器,总过滤面积会更大,过滤效果更佳。滤芯32整体呈板状结构,并且竖直设置在外壳内,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进风区的空气通过滤芯32过滤后进入出风区,随即从过滤出口34排出过滤器。
滤芯32还可以有另一种设置方式,如图2所示,将滤芯32倾斜设置在外壳31内,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倾斜设置滤芯32目的是可以在外壳31内放置更大面积的滤芯32,增大过滤面积可以进一步延长清洁和更换过滤器的时间。
为了进一步增大滤芯32的过滤面积,除了板状结构的滤芯32,还可以将滤芯32设置成其它结构,例如,如图3、图4所示,将滤芯32的纵截面设置为S型或者折线型,此两种滤芯32相当于将板状滤芯32在纵向上经过多重弯折后成型。滤芯32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同样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弯折后的滤芯32面积远远大于板状滤芯32的面积,因此可以使过滤器的清洁或更换时间间隔更长。另外,通过将滤芯32的纵截面设置为S型或者折线型使滤芯32面积增大,因此还可以相应减小过滤器整体的体积,在相对较小的空间中也可以安装。
进一步,过滤器的外壳31结构也可以是多种,例如,如图5所示,将外壳31设置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35,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36,滤芯32设置在外壳31内,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35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36连通的第二过滤区。如图5~图7所示,滤芯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设置方式也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滤芯32可以是单方向过滤的滤芯32,只能从一方进入过滤,从另一方排出;也可以是双方向过滤的滤芯32,从哪一方进入都可以实现过滤,并从另一方排出。当滤芯32是双向过滤的滤芯32时,第一过滤口35和第二过滤口36可以相互对调使用,在不用时也可以用密封盖封闭第一过滤口35或第二过滤口36,安装和换位方便。
过滤器与风阀1和进风机2的安装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将过滤器、风阀1以及进风机2全部安装在室内,或全部安装在室外,或将过滤器安装在室外,将风阀1和进风机2安装在室内等等,根据具体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例如,如图8~图14所示,根据设备的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上述通风机组的电信基站。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通过增大过滤器内滤芯的面积,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加长,减少了更换或维护的次数,同时也减少了机组的总运行成本。由于过滤器是单独的设备,拆卸更换简易,简化了更换步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包括风阀(1)和进风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风阀(1)连接的用于过滤进入电信基站内空气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31)和滤芯(32),所述滤芯(32)的过滤面积大于风阀(1)的最大进风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33),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1)的过滤出口(34);所述滤芯(32)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31)内,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33),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的过滤出口(34);所述滤芯(32)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壳(31)内,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35),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36);所述滤芯(32)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31)内,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35)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36)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35),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36);所述滤芯(32)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壳(31)内,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35)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36)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33),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的过滤出口(34);所述滤芯(32)的纵截面为S型,滤芯(32)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设有和室内进风口连接的过滤入口(33),桶底部设有连接风阀(1)的过滤出口(34);所述滤芯(32)的纵截面为折线型,滤芯(32)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过滤入口(33)一边的进风区和过滤出口(34)一边的出风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35),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36);所述滤芯(32)的纵截面为S型,滤芯(32)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35)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36)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为桶状结构,桶顶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顶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口(35),桶底部以及桶的侧壁靠近桶底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口(36);所述滤芯(32)的纵截面为折线型,滤芯(32)的顶部与桶顶连接,底部与桶底连接,并将外壳(31)内部分割为与第一过滤口(35)连通的第一过滤区和与第二过滤口(36)连通的第二过滤区。
10.一种电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风机组。
CN 201220083523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1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83523 CN202581750U (zh)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83523 CN202581750U (zh)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81750U true CN202581750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5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8352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1750U (zh)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817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83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容尘量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633828A (zh) * 2015-02-12 2015-05-20 广西钧富凰建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83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容尘量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900837B (zh) * 2012-12-26 2017-0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容尘量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633828A (zh) * 2015-02-12 2015-05-20 广西钧富凰建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机
CN104633828B (zh) * 2015-02-12 2018-06-26 广西钧富凰建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净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81750U (zh) 一种电信基站的通风机组
CN201327146Y (zh) 脉冲除尘式机房通风节能系统
CN203052902U (zh) 智能新风系统
CN2076746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智能排风装置
CN218296095U (zh) 一种倾斜式滤网的净化模块
CN108458437B (zh) 一种自动除尘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及其空气净化系统
CN201672631U (zh) 基站机房双模式制冷智能控制系统
CN102748838B (zh) 温湿度感应式变频通风节能系统
CN102022813A (zh) 一体式拆卸入风口过滤系统及含有该系统的空调室内机
CN2442161Y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过管机构
CN204485825U (zh) 一种用于密闭反应室的自净化系统
CN211204244U (zh) 一种新风装置
CN208998270U (zh) 一种水风调控机
CN208059098U (zh) 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540044U (zh) 支持多面进风的新风净化机
CN207200088U (zh) 具有通风防尘功能的开关柜
CN220205964U (zh) 全热交换新风设备
CN207214280U (zh) 一种多功能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4786829U (zh) 空气处理机组以及立式空调器
CN207146726U (zh) 一种具备智能调控的分体式新风冷却空气净化系统
CN204574287U (zh) 一种建筑一体化空气净化器
CN205208800U (zh)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竹制回风口内衬滤板
CN214009513U (zh) 一种多户通用型中央空调输风系统
CN202514226U (zh) 一种防水电气柜
CN207763106U (zh) 温控型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Fusion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399000075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entilation unit for tele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11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ITEAQ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05

Owner name: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26 XICHENG, BEIJING TO: 51811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05

Address after: 51811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community library pit bucket rich Industrial Zone No. 2 building A building in the first layer, the third layer

Patentee after: Ai Te Wang Neng Co., Ltd of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6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Yuetanbeijie No. 26 4 storey office building Room 40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community library pit bucket rich Industrial Zone No. 2 building A building in the first layer, the third layer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ITEAQ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Ai Te Wang Neng Co., Ltd of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51811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community library pit bucket rich Industrial Zone No. 2 building A building in the first layer, the third layer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EAQ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Ai Te Wang Neng Co., Ltd of Shenzhe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