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8270U - 一种水风调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风调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8270U
CN208998270U CN201821821521.3U CN201821821521U CN208998270U CN 208998270 U CN208998270 U CN 208998270U CN 201821821521 U CN201821821521 U CN 201821821521U CN 208998270 U CN208998270 U CN 208998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wind
water tank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15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宗太
张晓伟
克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215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8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8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8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风调控机,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所述水风调控机包括机柜、水箱、进风结构、过滤装置、制冷装置、分配箱、挂机,所述水箱安装在机柜内下侧,进风结构和制冷装置安装在水箱上侧,过滤装置对应安装在进风结构的出风侧,进风结构用于将外界风引入机柜内,制冷装置用于将水箱内清水制冷并将制冷后清水送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进风结构引入的风,机柜上对应过滤装置的出风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分配箱连接,挂机与分配箱连接,挂机用于将分配箱内风送出使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过滤空气中杂质,为基站提供干净的低温新风,使得基站室温能够维持在合适范围,延长基站设备使用寿命,绿色环保,能耗低,维护周期达两年。

Description

一种水风调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风调控机,尤其适用于通信基站的空气过滤和降温工作。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设备是环境要求较高的民用设备之一,它对室内的温度、湿度、尘度等的要求也是比一般的设备高很多。同时,基站设备运行会产生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特别是在夏季,基站内高温问题尤为严重,室内温度通常会达到40-70度。然而通讯设备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工作才能延长设备寿命,通常是在5度至40度之间为佳,若不对基站室温进行降温处理,则高温的环境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或出现故障等问题。因此对基站内进行温度、湿度、尘度的监控与控制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通信基站中普遍采用空调来调节温度,然而使用空调势必会使用大量的电能来运行空调,这些电能对国家,对通讯运营商来说都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此外,空调的对空气的净化水平不高,提供的空气往往达不到基站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风调控机,能有效过滤空气中杂质,为基站提供干净的低温新风,使得基站室温能够维持在合适范围,延长基站设备使用寿命,绿色环保,能耗低,维护周期达两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水风调控机包括机柜、水箱、进风结构、过滤装置、制冷装置、分配箱、挂机,所述机柜顶部设置顶盖,前侧设置柜门,水箱安装在机柜内下侧,水箱内储存清水,进风结构和制冷装置安装在水箱上侧,过滤装置对应安装在进风结构的出风侧,进风结构用于将外界风引入机柜内,制冷装置用于将水箱内清水制冷并将制冷后清水送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进风结构引入的风,机柜上对应过滤装置的出风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外侧的分配箱连接,挂机通过管道与分配箱连接,挂机用于将分配箱内风送出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内采用第二过滤网分隔为清水室和浊水室,清水室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底部设有自动上水阀,浊水室顶部设置回水开口,底部设有排污管,水箱的外侧除顶面外均裹设隔热棉。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管、消音管道及风机,风机安装在消音管道内,消音管道上在风机一端设置消音管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消音管出风口,消音管进风口和消音管出风口均呈喇叭状开口,进风管外端与室外环境连通,内端穿过机柜的侧壁后抵靠在消音管进风口内,进风管外端上设有第一过滤网,进风管内端与消音管进风口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套进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水槽、密封盖、进风侧排水孔、出风侧排水孔、进风侧卡槽、出风侧卡槽、滤板,所述水槽顶部设有密封盖,水槽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侧排水孔和出风侧排水孔,进风侧排水孔两侧设有进风侧卡槽,出风侧排水孔两侧设有出风侧卡槽,水槽两侧分别通过进风侧卡槽和出风侧卡槽安装滤板,使得进风侧卡槽上滤板的位置正对进风结构的消音管出风口,出风侧卡槽上滤板的位置位于水箱上回水开口前侧。
作为优选,所述滤板包括丝瓜络帘片、卡板、外框,卡板与外框固定连接合围成中空方框,丝瓜络帘片顶部固定在卡板上,另外三个侧面均固定在外框上,滤板安装后卡板顶部位置低于进风侧排水孔和出风侧排水孔的底部。
作为优选,止水板长度和宽度与卡板相同,卡装在滤板上侧的出风侧卡槽内,止水板的高度为安装后能够将出风侧排水孔完全覆盖遮挡的高度,止水板顶部设有提手。
作为优选,出风口下方设置弧形导流板,导流板安装在水箱与机柜之间形成的拐角处且正对过滤装置出风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箱、半导体制冷片、冷却盘管,制冷箱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冷却盘管安装在制冷箱内,冷却盘管一端伸入水箱内并与冷却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水槽内部连通,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片通过制冷片冷却泵采用水箱内水进行冷却。
作为优选,机柜内设有PLC控制器,水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半导体制冷片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挂机包括滚筒风机和排风口,挂机底部通过管道与分配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过滤空气中杂质,为基站提供干净的低温新风,使得基站室温能够维持在合适范围,延长基站设备使用寿命,绿色环保,能耗低,维护周期达两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在止水板拉出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5的左视图;
图9是图5的右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挂机的截面图;
其中,1-机柜、2-水箱、3-顶盖、4-进风管、5-第一过滤网、6-消音管道、7-风机、8-消音管进风口、9-消音管出风口、10-水槽、11-制冷箱、12-半导体制冷片、13-冷却盘管、14-冷却水泵、15-制冷片冷却泵、18-回水开口、19-导流板、20-出风口、21-分配箱、22-挂机、23-排风口、24-第二过滤网、25-自动上水阀、26-排污管、27-水箱顶盖、28-滚筒风机、30-密封盖、31-进风侧排水孔、32-出风侧排水孔、33-进风侧卡槽、34-出风侧卡槽、35-丝瓜络帘片、36-卡板、37-止水板、38-提手、40-外框、41-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11所示,所述水风调控机包括机柜1、水箱2、进风结构、过滤装置、制冷装置、分配箱21、挂机22,所述机柜1顶部设置水箱顶盖3,前侧设置柜门41,水箱2安装在机柜1内下侧,水箱2内储存清水,进风结构和制冷装置安装在水箱2上侧,过滤装置对应安装在进风结构的出风侧。
水箱2内采用第二过滤网24分隔为清水室和浊水室,清水室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27,便于开盖后维护,底部设有自动上水阀25,浊水室顶部设置回水开口18,底部设有排污管26,水箱2的外侧除顶面外均裹设隔热棉,隔绝外部热量,使内部清水保持较低温度。
进风结构用于将外界风引入机柜1内,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管4、消音管道6及风机7,风机7安装在消音管道6内,消音管道6上在风机7一端设置消音管进风口8,另一端设置消音管出风口9,消音管进风口8和消音管出风口9均呈喇叭状开口,进风管4外端与室外环境连通,内端穿过机柜1的侧壁后抵靠在消音管进风口8内,其中,消音管道6能够消除风机7大部分的工作噪音,消音管进风口8和消音管出风口9均呈喇叭状开口,使得消音管进风口8与进风管4之间连接方便,同时,呈喇叭状开口的消音管出风口9能将风机7进风进行扩散后送往过滤装置,使得气流能够与过滤装置充分接触;进风管4外端上设有第一过滤网5,过滤大颗粒杂质;进风管4内端与消音管进风口8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套进行密封,使得两者之间密封良好,避免漏风。
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进风结构引入的风,过滤装置包括水槽10、密封盖30、进风侧排水孔31、出风侧排水孔32、进风侧卡槽33、出风侧卡槽34、滤板,所述水槽10顶部设有密封盖30,水槽10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侧排水孔31和出风侧排水孔32,进风侧排水孔31两侧设有进风侧卡槽33,出风侧排水孔32两侧设有出风侧卡槽34,水槽10两侧分别通过进风侧卡槽33和出风侧卡槽34安装滤板,且使滤板的位置正对进风结构的消音管出风口9,确保滤板充分接受消音管出风口9出风,出风侧卡槽34上滤板的位置位于水箱上回水开口18前侧,确保滤板上过滤水能够通过回水开口18回流至水箱2内利用。水槽10内持续进水后,清水从两侧进风侧排水孔31和出风侧排水孔32排出至对应滤板上,形成两个过滤水帘,能够将消音管出风口9出风内杂质充分滤除。
滤板包括丝瓜络帘片35、卡板36、外框40,卡板36与外框40固定连接合围成中空方框,丝瓜络帘片35顶部固定在卡板36上,另外三个侧面均固定在外框40上,滤板安装后卡板36顶部位置低于进风侧排水孔31和出风侧排水孔32的底部,采用丝瓜络帘片35作为过滤水的载体,形成湿帘,相对于工业用水帘,丝瓜络帘片35为天然植物纤维,结实耐用。
止水板37长度和宽度与卡板36相同,卡装在滤板上侧的出风侧卡槽34内,止水板37的高度为安装后能够将出风侧排水孔32完全覆盖遮挡的高度,止水板37顶部设有提手38,使用止水板37能够将出风侧排水孔32遮挡,截止水流,使得出风侧的滤板保持干燥,而进风侧的滤板仍通水保持湿润,当消音管出风口9出风经进风侧的滤板过滤后,气流中夹带的水分能够被出风侧的滤板吸附过滤,降低气流的湿度,以便于根据基站环境情况调整出风湿度,且因滤板上的丝瓜络帘片35固有的物理特性,其结构紧密细致,能有效吸附气流中分水分,大大降低空气湿度。
出风口20下方设置弧形导流板19,导流板19安装在水箱2与机柜1之间形成的拐角处且正对过滤装置出风方向设置,能够对过滤装置出风产生导流作用,将气流导向顶部出风口20,降低出风噪音,提高出风效率。
制冷装置用于将水箱2内清水制冷并将制冷后清水送往过滤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箱11、半导体制冷片12、冷却盘管13,制冷箱11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2,冷却盘管13安装在制冷箱11内,冷却盘管13一端伸入水箱2内并与冷却水泵14连接,另一端与水槽10内部连通,半导体制冷片12的散热片通过制冷片冷却泵15采用水箱2内水进行冷却。通过冷却水泵14将水箱内清水泵入冷却盘管13,通过制冷箱11上的半导体制冷片12进行制冷后,清水形成18~22℃的冷却水供过滤装置的水槽10使用,其中,制冷箱11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冷却盘管13为铜管,确保热传递效率。机柜1内设有PLC控制器,水槽1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半导体制冷片12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范围值设置为18~22℃,即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为22℃及其以上时,反馈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2启动进行降温,同时启动制冷片冷却泵15为半导体制冷片12降温冷却,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为18℃及其以下时,PLC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2停止制冷,节省电能。
出风口20通过管道与外侧的分配箱21连接,挂机22通过管道与分配箱21连接,分配箱21用于接收风口20出风并能够分配至多个挂机22,挂机22用于将分配箱21内风送出至新风使用位置。挂机22包括滚筒风机28和排风口23,挂机22底部通过管道与分配箱21连接,滚筒风机28能够有效将分配箱21中新风引出使用。
使用时,通过进风结构将室外风引入机柜1内至过滤装置,同时,冷却装置将水箱2内清水冷却后送往过滤装置的水槽10内,进风结构出风经过滤装置过滤经且导流板19导向后从出风口20排出,进入分配箱21内,最后由挂机22送往基站内进行使用。并且,过滤装置流出的冷却水附带杂质,通过回水开口18流入水箱2的浊水室内重复使用,节省水资源,而浊水室内杂质被第二过滤网24阻隔,使得清水室内清水保持干净,浊水室内浊水通过排污管26排出,水箱2内水位过低时,自动上水阀25自行为水箱2补充清水。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过滤空气中杂质,为基站提供干净的低温新风,使得基站室温能够维持在合适范围,延长基站设备使用寿命,绿色环保,能耗低,维护周期达两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风调控机包括机柜(1)、水箱(2)、进风结构、过滤装置、制冷装置、分配箱(21)、挂机(22),所述机柜(1)顶部设置机柜顶盖(3),前侧设置柜门(41),水箱(2)安装在机柜(1)内下侧,水箱(2)内储存清水,进风结构和制冷装置安装在水箱(2)上侧,过滤装置对应安装在进风结构的出风侧,进风结构用于将外界风引入机柜(1)内,制冷装置用于将水箱(2)内清水制冷并将制冷后清水送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进风结构引入的风,机柜(1)上对应过滤装置的出风侧设置有出风口(20),出风口(20)通过管道与外侧的分配箱(21)连接,挂机(22)通过管道与分配箱(21)连接,挂机(22)用于将分配箱(21)内风送出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采用第二过滤网(24)分隔为清水室和浊水室,清水室顶部设置有水箱顶盖(27),底部设有自动上水阀(25),浊水室顶部设置回水开口(18),底部设有排污管(26),水箱(2)的外侧除顶面外均裹设隔热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包括
进风管(4)、消音管道(6)及风机(7),风机(7)安装在消音管道(6)内,消音管道(6)上在风机(7)一端设置消音管进风口(8),另一端设置消音管出风口(9),消音管进风口(8)和消音管出风口(9)均呈喇叭状开口,进风管(4)外端与室外环境连通,内端穿过机柜(1)的侧壁后抵靠在消音管进风口(8)内,进风管(4)外端上设有第一过滤网(5),进风管(4)内端与消音管进风口(8)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套进行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水槽(10)、密封盖(30)、进风侧排水孔(31)、出风侧排水孔(32)、进风侧卡槽(33)、出风侧卡槽(34)、滤板,所述水槽(10)顶部设有密封盖(30),水槽(10)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侧排水孔(31)和出风侧排水孔(32),进风侧排水孔(31)两侧设有进风侧卡槽(33),出风侧排水孔(32)两侧设有出风侧卡槽(34),水槽(10)两侧分别通过进风侧卡槽(33)和出风侧卡槽(34)安装滤板,使得进风侧卡槽(33)上滤板的位置正对进风结构的消音管出风口(9),出风侧卡槽(34)上滤板的位置位于水箱上回水开口(18)前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包括丝瓜络帘片(35)、卡板(36)、外框(40),卡板(36)与外框(40)固定连接合围成中空方框,丝瓜络帘片(35)顶部固定在卡板(36)上,另外三个侧面均固定在外框(40)上,滤板安装后卡板(36)顶部位置低于进风侧排水孔(31)和出风侧排水孔(32)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止水板(37)长度和宽度与卡板(36)相同,卡装在滤板上侧的出风侧卡槽(34)内,止水板(37)的高度为安装后能够将出风侧排水孔(32)完全覆盖遮挡的高度,止水板(37)顶部设有提手(3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出风口(20)下方设置弧形导流板(19),导流板(19)安装在水箱(2)与机柜(1)之间形成的拐角处且正对过滤装置出风方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箱(11)、半导体制冷片(12)、冷却盘管(13),制冷箱(11)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2),冷却盘管(13)安装在制冷箱(11)内,冷却盘管(13)一端伸入水箱(2)内并与冷却水泵(14)连接,另一端与水槽(10)内部连通,半导体制冷片(12)的散热片通过制冷片冷却泵(15)采用水箱(2)内水进行冷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机柜(1)内设有PLC控制器,水槽(1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半导体制冷片(12)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风调控机,其特征在于:挂机(22)包括滚筒风机(28)和排风口(23),挂机(22)底部通过管道与分配箱(21)连接。
CN201821821521.3U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水风调控机 Active CN208998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1521.3U CN208998270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水风调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1521.3U CN208998270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水风调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8270U true CN208998270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7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1521.3U Active CN208998270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水风调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8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999A (zh) * 2018-11-07 2019-01-25 克宗太 一种水风调控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999A (zh) * 2018-11-07 2019-01-25 克宗太 一种水风调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5959A (zh) 窗式空气过滤排气扇
CN106347396B (zh) 空调冷凝水再利用的节能系统
CN103335372A (zh) 一种机房蒸发制冷排热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9140955U (zh) 一种洁净室空调系统
CN104654457A (zh) 带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208998270U (zh) 一种水风调控机
CN201466526U (zh) 空调开关柜
CN203489400U (zh) 带除尘和一次回风的蒸发式冷气机
CN204992364U (zh) 高效电柜除湿器
CN104654549A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109268999A (zh) 一种水风调控机
CN201992742U (zh) 一种下出风基站空调器室内机
CN101726054A (zh) 带有节能降温装置的除湿机
CN109237646B (zh) 一种除湿机内机
CN208365695U (zh) 一种水风调控机
CN210118917U (zh) 电冰箱配套专用的外置抽风供冷系统
CN200989653Y (zh) 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
CN208139426U (zh) 壁挂新风除湿机
CN208154716U (zh) 机房高效散热通风系统
CN101469905A (zh) 双循环单室外机的接水盘结构
CN105972710A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冰蓄冷移动空调及其制冷方法
CN20628112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水装置的蒸发式冷气机
CN201897274U (zh) 无尘水冷却新风系统
CN105352137A (zh) 一种车间空调控制方法
CN212585116U (zh) 一种饮水机空调器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