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2685U -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2685U
CN202542685U CN 201220146326 CN201220146326U CN202542685U CN 202542685 U CN202542685 U CN 202542685U CN 201220146326 CN201220146326 CN 201220146326 CN 201220146326 U CN201220146326 U CN 201220146326U CN 202542685 U CN202542685 U CN 202542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er
side plate
gangbar
hanging axis
cylind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463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沪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463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2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2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26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该吊具包括:吊拉机构;与吊拉机构连接的吊轴;分别连接于吊轴两端的第一吊轴边板和第二吊轴边板;两端均分别铰接于第一吊轴边板和第二吊轴边板的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组合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一端固定于第一夹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器上的第一联动杆;一端铰接有止推锁杆,另一端与第一联动杆铰接并与第二夹器滑动连接的第二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的中部与第二夹器铰接,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均位于竖直平面内,止推锁杆上设置有可与吊轴卡接的止推凸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一次工序中可吊装多个发动机汽缸缸套,显然,该吊具提高了发动机汽缸缸套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一种动力设备,其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负载工作。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动机的排量要求越来越大,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汽缸是一种将燃烧气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其为发动机中较为重要的零部件。汽缸的汽缸体内套设有圆筒状的缸套,缸套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依据发动机的排量要求,发动机的汽缸的个数一般为3、4、6、8、10、12或更多,而每个汽缸均具有一个缸套。在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汽缸的缸套与汽缸的其他组成零部件安装为一体。
目前,装配缸套通常由人工单只抓取至指定位置后进行安装,单个发动机的缸套的安装则需要多次抓取才可完成。尤其针对重型发动机,缸套的抓取次数将更多。显然,该技术耗时较长,导致发动机汽缸缸套的装配效率较低,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亦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发动机汽缸缸套的装配效率,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该吊具提高了发动机汽缸缸套的装配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包括:
吊拉机构;
与所述吊拉机构连接的吊轴;
分别连接于所述吊轴两端的第一吊轴边板和第二吊轴边板;
两端均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吊轴边板和所述第二吊轴边板的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所述第一夹器和所述第二夹器组合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
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器上的第一联动杆;
一端铰接有止推锁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杆铰接并与所述第二夹器滑动连接的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夹器铰接,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均位于竖直平面内,所述止推锁杆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吊轴卡接的止推凸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一联动杆和两组所述第二联动杆通过操作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器和所述第二夹器两端,所述止推锁杆与所述操作杆铰接。
优选地,所述止推锁杆位于所述操作杆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器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具和第一夹器边板,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器组合形成多个所述缸套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器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具和第二夹器边板,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一夹具组合形成多个所述缸套夹持部,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器边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器边板,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夹器边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杆为角形杆。
优选地,所述吊轴上具有可与所述止推凸部卡接的倒U形卡件。
优选地,所述吊轴与所述第一吊轴边板和/或所述第二吊轴边板焊接。
优选地,所述吊拉机构为吊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包括吊拉机构、吊轴、第一吊轴边板、第二吊轴边板、第一夹器、第二夹器、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和止推锁杆。该吊具未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处于合并状态,止推锁杆上的止推凸部与吊轴卡接;当需要使用该吊具时,操作止推锁杆,使其与吊轴分离,并使其向第二联动杆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沿着第二夹器向下滑动,进而使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相对张开,即可将多个发动机汽缸缸套依次连接于由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形成的多个缸套夹持部,此时,再次操作止推锁杆,使其与吊轴上的止推凸部卡接,保证该吊具将发动机汽缸缸套输送至指定位置进行装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中的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组合后可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从而保证该吊具一次工序中可吊装多个发动机汽缸缸套,显然,该吊具提高了发动机汽缸缸套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2中:
吊链11、吊轴12、第一吊轴边板131、第二吊轴边板132、第一夹具141、第一夹器边板142、第二夹器边板152、第一联动杆161、第二联动杆162、止推锁杆17、操作杆18、倒U形卡件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该吊具提高了发动机汽缸缸套的装配效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包括:吊拉机构,其用于连接驱动设备与该吊具,便于该吊具输送发动机汽缸缸套2,该吊拉机构优选为吊链11;吊轴12,其通过吊耳与吊拉机构连接,可保证该吊具中的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分别连接于吊轴12两端的第一吊轴边板131和第二吊轴边板132,两者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吊轴12与该吊具中的其他零部件的连接;第一夹器,其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吊轴边板131和第二吊轴边板132;第二夹器,其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吊轴边板131和第二吊轴边板132,且其与第二夹器组合后可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该缸套夹持部的数目可根据发动机汽缸缸套2的数量确定,一般为六个,可见,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为该吊具中直接作用于发动机汽缸缸套2的核心部件;第一联动杆161,其一端固定于第一夹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器上;第二联动杆,其一端铰接有止推锁杆17,另一端与第一联动杆161铰接并与第二夹器滑动连接,且其中部与第二夹器铰接,止推锁杆17上设置有可与吊轴12卡接的止推凸部,第一联动杆161和第二联动杆162均位于竖直平面内,两者与止推锁杆17共同作用可实现该吊具的张开和锁紧,保证该吊具的正常工作。
该吊具未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处于合并状态,止推锁杆17上的止推凸部与吊轴12卡接;当需要使用该吊具时,操作止推锁杆17,使其与吊轴12分离,并使其向第二联动杆16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一联动杆161和第二联动杆162沿着第二夹器向下滑动,进而使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相对张开,即可将多个发动机汽缸缸套2依次连接于由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形成的多个缸套夹持部内,此时,再次操作止推锁杆17,使其与吊轴12上的止推凸部卡接,使得发动机汽缸缸套2与缸套夹持部可靠连接,保证该吊具顺利地将发动机汽缸缸套2输送至指定位置进行装配。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中的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组合后可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从而保证该吊具一次工序中可吊装多个发动机汽缸缸套2,显然,该吊具提高了发动机汽缸缸套2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联动杆161和第二联动杆162均可设置为两组,两组第一联动杆161分别设置于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两端,两组第二联动杆162同样分别设置于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两端。同时,两组第二联动杆162之间连接有操作杆18,止推锁杆17与操作杆18铰接,此时,操作止推锁杆17可实现两组第一联动杆161和两组第二联动杆162的动作,达到夹持多个发动机汽缸缸套2的目的。此方案将操作者作用于止推锁杆17上的力均匀地分散至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的两端,保证该吊具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上述操作杆18上与止推锁杆17的铰接位置并无限制,但是,为了避免止推锁杆17施加于操作杆18的作用力产生位于水平面内的额外力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止推锁杆17与操作杆18的铰接位置设置在操作杆18的中心处,避免该吊具工作时产生晃动,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夹器包括第一夹具141和第一夹器边板142,第一夹具141和第一夹器边板14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夹具141与第二夹器组合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第一联动杆161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夹器边板142和第二夹器上,第二联动杆162连接于第二夹器上。此种结构的第一夹器为组合部件,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第一夹具141和第一夹器边板142的维修,并降低两者的维修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理地可将第二夹器设置为第二夹具和第二夹器边板152的组合,两者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夹具与第一夹具141组合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第一联动杆16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夹器边板14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器边板152;第二联动杆162的中部与第二夹器边板152铰接。此方案中,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均为组合部件,其拆装和维修均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
上述第二联动杆162可为直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其优选为角形杆。安装该吊具的各组成零部件时,将第二联动杆162的角点铰接于第二夹器上,且该角点位于最低点,以此保证第二联动杆162受到止推锁杆17所施加的作用力后,可在较大范围内相对于第二夹器滑动,从而扩大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相对张开的角度,使得该吊具可夹持尺寸相对较大的发动机汽缸缸套2,提高该吊具的通用性。
可以想到的是,止推锁杆17上的止推凸部可直接卡接在吊轴12上,但是为了提高止推锁杆17与吊轴12的连接可靠度,同时缓解止推锁杆17作用于吊轴12的力过大所造成的吊轴12磨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吊轴12上设置倒U形卡件19,止推凸部可直接卡接在该倒U形卡件19内,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上述目的。
上述吊轴12与第一吊轴边板131和/或第二吊轴边板132的连接方式可为粘接、螺栓连接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为焊接。显然,吊轴12与第一吊轴边板131,或吊轴12与第二吊轴边板132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较大,从而提高其连接强度,为整个吊具的力传递提供可靠的传递链,避免上述各零部件彼此脱离所引发的安全事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拉机构;
与所述吊拉机构连接的吊轴(12);
分别连接于所述吊轴(12)两端的第一吊轴边板(131)和第二吊轴边板(132);
两端均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吊轴边板(131)和所述第二吊轴边板(132)的第一夹器和第二夹器,所述第一夹器和所述第二夹器组合形成多个缸套夹持部;
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器上的第一联动杆(161);
一端铰接有止推锁杆(1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杆(161)铰接并与所述第二夹器滑动连接的第二联动杆(162),所述第二联动杆(162)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夹器铰接,所述第一联动杆(161)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62)均位于竖直平面内,所述止推锁杆(17)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吊轴(12)卡接的止推凸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杆(161)和所述第二联动杆(162)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一联动杆(161)和两组所述第二联动杆(162)通过操作杆(1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器和所述第二夹器两端,所述止推锁杆(17)与所述操作杆(18)铰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锁杆(17)位于所述操作杆(18)的中心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器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具(141)和第一夹器边板(142),所述第一夹具(141)与所述第二夹器组合形成多个所述缸套夹持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器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具和第二夹器边板(152),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一夹具(141)组合形成多个所述缸套夹持部,所述第一联动杆(16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器边板(14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器边板(152),所述第二联动杆(162)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夹器边板(152)铰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杆(162)为角形杆。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轴(12)上具有可与所述止推凸部卡接的倒U形卡件(19)。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轴(12)与所述第一吊轴边板(131)和/或所述第二吊轴边板(132)焊接。
9.按照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拉机构为吊链(11)。
CN 201220146326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2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6326 CN202542685U (zh)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6326 CN202542685U (zh)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2685U true CN202542685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463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2685U (zh) 2012-04-09 2012-04-09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26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7867A (zh) * 2016-05-17 2016-09-21 龙丹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管桩吊具及其吊运方法
CN110803618A (zh) * 2019-11-13 2020-02-18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气缸套提升工具及提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7867A (zh) * 2016-05-17 2016-09-21 龙丹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管桩吊具及其吊运方法
CN110803618A (zh) * 2019-11-13 2020-02-18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气缸套提升工具及提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42685U (zh)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套的吊具
CN202465040U (zh) 一种发动机汽缸缸盖的吊具
CN201882847U (zh) 柱上变压器吊装工具
CN103953200A (zh) 墙板安装机
CN201501730U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专用吊具
CN203846787U (zh) 墙板安装机
CN201227733Y (zh) 联轴器拆卸装置
CN201010424Y (zh) 内燃机车缸套专用吊具
CN208982630U (zh) 外夹式角钢定滑轮装置
CN202680340U (zh) 折叠式防鸟器
CN206335490U (zh) 取销器
CN204612622U (zh) 超深孔爆破装药装置
CN205012970U (zh) 一种铁钻工钳头调平机构
CN204590114U (zh) 一种液压旋转抓石器
CN20953803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对位承压抗剪的缆载吊机装置
CN202560932U (zh) C型环快速卸扣
CN202099023U (zh) 新型分体式圆木夹持器
CN207120028U (zh) 一种工件夹紧装置
CN103373664B (zh) 自紧式吊具
CN101913528A (zh) 吊装焦炉烟道弯管的专用吊具
CN205687400U (zh) 一种传动轴吊装辅具
CN206558954U (zh) 一种用于更换v型绝缘子串的卡具
CN204036423U (zh) 翻转机及其夹具
CN210655934U (zh) 一种石油钻机用单滑轮式游车
CN111170143A (zh) 一种自动脱钩装置、吊钩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