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0139U -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0139U
CN202540139U CN2012201104818U CN201220110481U CN202540139U CN 202540139 U CN202540139 U CN 202540139U CN 2012201104818 U CN2012201104818 U CN 2012201104818U CN 201220110481 U CN201220110481 U CN 201220110481U CN 202540139 U CN202540139 U CN 202540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gap bridge
bridge
base
install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104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永亮
后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N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N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N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N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104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0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0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01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包括过桥安装架,过桥安装架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主动过桥轴保持架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一安装孔,底座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主动过桥轴同时插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从动过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且从动过桥轴的轴线与底座的上表面相垂直。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过桥传动装置,能够在保证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高的平行度的基础上,有效简化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平行度的调节过程,同时,过桥传动装置与研磨机机座上各传动轴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过程可得到有效简化。

Description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过桥传动装置作为一种设置于减速器和主轴之间的传动装置,在机械传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机的过桥传动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机的过桥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过桥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过桥轴01、下盘驱动齿轮02、第一上盘驱动齿轮03、大齿圈驱动齿轮04、从动过桥轴05及第二上盘驱动齿轮06,其中,第一上盘驱动齿轮03、下盘驱动齿轮02及大齿圈驱动齿轮04装配于主动过桥轴01上,第二上盘驱动齿轮06装配于从动过桥轴05上,第一上盘驱动齿轮03与第二上盘驱动齿轮06相啮合,下盘驱动齿轮02同时与减速器齿轮(图中未示出)和下盘轴齿轮(图中未示出)相啮合,大齿圈驱动齿轮04与大齿圈轴齿轮(图中未示出)相啮合。
工作过程中,减速器带动下盘驱动齿轮02转动,下盘驱动齿轮02带动主动过桥轴0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盘驱动齿轮03和大齿圈驱动齿轮04转动。第一上盘驱动齿轮03将动力传送至第二上盘驱动齿轮06,进而带动从动过桥轴05转动,同时,大齿圈驱动齿轮04带动大齿圈轴(图中未示出)转动。
现有技术中用于双面研磨机的过桥传动装置的主动过桥轴01和从动过桥轴05通过如下方式安装于双面研磨机机座上。
双面研磨机机座上固定安装有过桥轴固定支座07,主动过桥轴01通过与固定支座07相配合的过桥轴上轴承座08及安装于双面研磨机机座上的过桥轴下轴承座09安装于双面研磨机机座上,从动过桥轴05直接安装于双面研磨机的机座上。
现有技术中的过桥传动装置,其主动过桥轴01和从动过桥轴05需具有较高的平行度,以保证第一上盘驱动齿轮03和第二上盘驱动齿轮06完全啮合。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过桥传动装置,通过调节过桥轴上轴承座08和过桥轴下轴承座09,以使得主动过桥轴01与从动过桥轴05具有较高的平行度,由于调节过程是在双面研磨机的机座内进行的,调节空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造成了调节不便。此外,主动过桥轴01与从动过桥轴05平行度完全基于调节人员的经验进行调节,存在较大的人为主观因素,故较难保证主动过桥轴01与从动过桥轴05具有较高的平行度。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过桥传动装置的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的平行度较难调节且精度较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能够在保证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高的平行度的基础上,有效简化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平行度的调节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过桥轴、从动过桥轴、设置于所述主动过桥轴的主动上盘驱动齿轮及设置于所述从动过桥轴的从动上盘驱动齿轮,还包括过桥安装架,所述过桥安装架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所述主动过桥轴保持架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所述主动过桥轴同时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从动过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从动过桥轴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主动过桥轴保持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支撑体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体之间的横梁,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横梁。
优选地,所述主动上盘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底座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三安装孔,所述从动过桥轴插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通过销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均设置有轴承,所述主动过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轴承相配合,所述从动过桥轴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的轴承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靠近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一端设有压圈装置,且所述压圈装置压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轴承的外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靠近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一端还设有端盖装置,所述端盖装置抵接于所述主动过桥轴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过桥轴、从动过桥轴、设置于所述主动过桥轴的主动上盘驱动齿轮及设置于所述从动过桥轴的从动上盘驱动齿轮,还包括过桥安装架,所述过桥安装架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所述主动过桥轴保持架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所述主动过桥轴同时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从动过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从动过桥轴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垂直。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在安装至研磨机机座上之前,可首先将主动过桥轴分别插装于主动过桥轴保持架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由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底座的上表面,故可有效保证主动过桥轴在底座上的垂直度。此外,由于主动过桥轴承受的径向压力较大,主动过桥轴保持架可有效保证主动过桥轴的稳定性。由于从动过桥轴的轴线与底座的上表面相垂直,故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好的平行度,进而可保证主动上盘驱动齿轮与从动上盘驱动齿轮完全啮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在安装至研磨机机座上之前,即可使得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好的平行度,而无需在研磨机机座内部进行调节,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能够在保证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高的平行度的基础上,有效简化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平行度的调节过程。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将其安装至研磨机机座上时,从动上盘驱动齿轮与上盘驱动轴之间的距离或者下盘驱动齿轮与下盘驱动轴之间的距离可直接通过调节过桥安装架实现,有效简化了过桥传动装置与研磨机机座上各传动轴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机的过桥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桥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桥安装架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能够在保证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高的平行度的基础上,有效简化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平行度的调节过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桥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桥安装架结构简图。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过桥轴11、从动过桥轴12、设置于主动过桥轴11的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及设置于从动过桥轴12的从动上盘驱动齿轮121。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还包括过桥安装架13,过桥安装架13包括底座131及固定设置于底座131的上表面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132,主动过桥轴保持架132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底座131的上表面的第一安装孔1321,底座131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孔1311,且第一安装孔1321与第二安装孔1311相对应,主动过桥轴11同时插装于第一安装孔1321和第二安装孔1311,从动过桥轴12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31,且从动过桥轴12的轴线与底座131的上表面相垂直。
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在安装至研磨机机座上之前,可首先将主动过桥轴11分别插装于主动过桥轴保持架132的第一安装孔1321和底座131的第二安装孔1311,由于第一安装孔1321与第二安装孔13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底座131的上表面,故可有效保证主动过桥轴11在底座131上的垂直度。
此外,由于主动过桥轴11承受的径向压力较大,主动过桥轴一端受底座131上的第二安装孔1311的约束作用,另一端受主动过桥保持架132上的第一安装孔1321的约束作用,因此,主动过桥轴保持架11可有效保证主动过桥轴11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从动过桥轴12的轴线与底座131的上表面相垂直,故主动过桥轴11与从动过桥轴12具有较好的平行度,进而可保证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与从动上盘驱动齿轮121完全啮合。由于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在安装至研磨机机座上之前,即可使得主动过桥轴与从动过桥轴具有较好的平行度,而无需在研磨机机座内部进行调节,故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能够在保证主动过桥轴11与从动过桥轴12具有较高的平行度的基础上,有效简化主动过桥轴11与从动过桥轴12平行度的调节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可具体如下述方式设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132可具体包括两个垂直设置于底座131的上表面的支撑体1322及连接于两个支撑体1322之间的横梁1323,且第一安装孔1321设置于横梁1323上。
如此设置,主动过桥轴11可穿过横梁1323,由于横梁1323受支撑体1322的支撑作用,可有效保证横梁1323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了主动过桥轴1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动过桥轴11的稳定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中,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设置于横梁1323与底座131之间。
如此设置,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受啮合作用力时,即使主动过桥轴11受到的径向分力较大,由于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处于横梁1323与底座131之间,故主动过桥轴11受到的径向分力可由横梁1323和底座131抵消,进一步保证了主动过桥轴11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其从动过桥轴12可通过如下方式与底座相配合。
过桥传动装置还可包括固定设置于底座131上的安装座14,且安装座14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底座131的上表面的第三安装孔141,从动过桥轴12插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41。
如此设置,从动过桥轴12可通过第三安装孔141安装于安装座14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安装孔141的中心线至第一安装孔1321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和从动上盘驱动齿轮121的分度圆半径之和相等,如此方可保证将从动过桥轴12和主动过桥轴11安装至过桥安装架13上之后,主动上盘驱动齿轮111和从动上盘驱动齿轮121相啮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安装座14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底座131,当然,也可通过其它方式,比如,销接、铆接等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第一安装孔1321、第二安装孔1311及第三安装孔141内均设置有轴承15,主动过桥轴11分别与第一安装孔1321和第二安装孔1311内的轴承相配合,从动过桥轴11与第三安装孔141内的轴承相配合。
如此设置,在各个安装孔内设置轴承,可有效保证过桥轴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此外,为了防止第二安装孔1311内的轴承脱落,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二安装孔靠近于底座131的下表面的一端可设有压圈装置16,且压圈装置16压紧于第二安装孔内的轴承外圈。
如此设置,压圈装置16可有效阻止轴承由第二安装孔1311内脱落的问题。
为了防止主动过桥轴11出现轴向窜动的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过桥传动装置可如下述设置。
第二安装孔1311靠近于底座131的下表面的一端还设有端盖装置17,端盖装置17抵接于主动过桥轴11的端部。
如此设置,端盖装置与主动过桥轴11的端部相抵接,进而可避免主动过桥轴11出现轴向窜动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方式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方式,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过桥轴、从动过桥轴、设置于所述主动过桥轴的主动上盘驱动齿轮及设置于所述从动过桥轴的从动上盘驱动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桥安装架,所述过桥安装架包括底座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主动过桥轴保持架,所述主动过桥轴保持架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所述主动过桥轴同时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从动过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从动过桥轴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过桥轴保持架包括两个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支撑体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体之间的横梁,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横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上盘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底座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第三安装孔,所述从动过桥轴插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通过销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均设置有轴承,所述主动过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轴承相配合,所述从动过桥轴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的轴承相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靠近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一端设有压圈装置,且所述压圈装置压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轴承的外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过桥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靠近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一端还设有端盖装置,所述端盖装置抵接于所述主动过桥轴的端部。
CN2012201104818U 2012-03-21 2012-03-21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0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04818U CN202540139U (zh) 2012-03-21 2012-03-21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04818U CN202540139U (zh) 2012-03-21 2012-03-21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0139U true CN202540139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0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10481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0139U (zh) 2012-03-21 2012-03-21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01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1731A (zh) * 2012-03-21 2012-07-25 浙江昀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1731A (zh) * 2012-03-21 2012-07-25 浙江昀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2863U (zh) 一种新型拉膜铸片心轴夹持装置
CN202540139U (zh)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CN102601731A (zh) 一种过桥传动装置
CN104229395A (zh) 180度回转弯道
CN202744281U (zh) 丝杠铰接提升架车机
CN202953657U (zh) 防脱落滚轮总成及施工升降机
CN204018149U (zh) 一种双面辊涂机
CN202063511U (zh) 一种用于圆盘给料机的传动装置
CN204200866U (zh) 用于挤出机主轴的支撑结构
CN102734390A (zh) 可调间隙回转驱动装置
CN203764674U (zh) 铁片放卷装置
CN103769449A (zh) 一种绕圆机
CN102814641A (zh) 一种减速机与工作轴的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03019037U (zh) 开片机升降工作台
CN202741478U (zh) 一种拉丝机放线架
CN105508510A (zh) 锥形齿轮正交传动机构
CN203433170U (zh) 一种简便的可精细调节转台
CN204377468U (zh) 玉米剥皮辊与辊架的连接结构
CN203821246U (zh) 桥梁可微调高度临时支座
CN202561013U (zh) 轴间中心距调整机构
CN202398903U (zh) 高效齿条铣齿机刀轴可卸式消隙支承机构
CN203062381U (zh) 数控切割机驱动导向机构
CN203021188U (zh) 一种轨道式起重机及其水平轮安装结构
CN207549830U (zh) 一种纠偏输送装置及裱纸机
CN202545236U (zh) 一种用于输送泵的可拆卸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1037 Yang village, Fu town, Jindong District,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UN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037 Yang village, Fu town, Jindong District,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un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1000 4th floor, complex building, 1378 Kangji North Street,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UN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37 Yang village, Fu town, Jindong District,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UN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