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31305U - 高效碳罐 - Google Patents
高效碳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31305U CN202531305U CN2012200944264U CN201220094426U CN202531305U CN 202531305 U CN202531305 U CN 202531305U CN 2012200944264 U CN2012200944264 U CN 2012200944264U CN 201220094426 U CN201220094426 U CN 201220094426U CN 202531305 U CN202531305 U CN 202531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body
- spool
- chamber
- diaphragm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碳罐,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的脱附口(7)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的罐体(5)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吸脱附效果好、能达标排放、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燃油蒸发控制附件,特别是摩托车燃油蒸发吸附和脱附的碳罐。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摩托车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对摩托车实施《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8176-2007)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998-2007)标准。目前燃油蒸发吸附和脱附的碳罐有三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和脱附口7,罐体5的下部设有大气口13和溢流口,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5的腔室连通,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如图14和图15所示。
第二种结构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和PCV控制阀6,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和脱附口7,罐体5的下部设有大气口13和溢流口,吸附口4、大气口13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5的腔室连通,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阀盖15上设有PCV接口27,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如图16和图17所示。
第三种结构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和PCV控制阀6,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和脱附口7,罐体5的下部设有大气口13和溢流口,吸附口4、大气口13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5的腔室连通, 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膜片16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所述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罐体5通过橡胶套21固定连接,如图18和图19所示。上述三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碳罐在吸附和脱附时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碳粉吸脱附性能,吸附和脱附效果差,排放难达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碳罐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吸脱附效果好、排放达标、寿命长的高效碳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罐体、罐盖、碳粉,罐体的上部设有吸附口、脱附口、大气口、溢流口,所述罐体的腔室设有隔片,隔片把罐体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的腔室连通,大气口和溢流口分别与罐体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与罐体的右腔室连通。
所述的脱附口与罐体的右腔室连通。
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PCV控制阀包括阀芯、阀盖、弹簧、膜片,阀芯设置在罐体的中心,阀芯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的出口与脱附口连通,膜片与阀芯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固定在罐体上,弹簧设置在阀盖与膜片之间,阀盖上设有PCV接口。
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PCV控制阀包括阀芯、阀盖、弹簧、膜片,阀芯设置在罐体的中心,阀芯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的出口与脱附口连通,膜片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固定在罐体上,弹簧设置在阀盖与膜片之间,膜片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膜片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
所述的罐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碳罐单腔室工作转变成左右双腔室工作,通过的汽油蒸汽在碳罐腔内经过的距离更长,提升碳罐的吸附和脱附工作能力。吸附时减少了因碳罐吸附饱和后汽油蒸汽泄放到大气中,脱附时充分回收使用吸附在碳罐体内的汽油蒸汽;二是罐盖取消了连接管口,提高了罐盖的生产能力;三是节省成本,使用与罐体一次成形的固定挂耳安装,取代了原有的使用橡胶套安装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C-C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D-D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E-E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F-F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一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二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14和图15为现有技术第一种结构吸附和脱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和图17为现有技术第二种结构吸附和脱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和图19为现有技术第三种结构吸附和脱附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箱,2倾倒止流阀,3蒸发路线,4吸附口,5罐体,6PCV控制阀,7脱附口,8连接管,9空滤器,10化油器,11进气管,12发动机,13大气口,14弹簧,15阀盖,16膜片,17碳粉,18罐盖,19溢流口,20固定挂耳,21橡胶套,22阀芯,23隔片,24三通接头,25限流孔,26连接管,27PCV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碳罐第一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脱附口7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罐体5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通过罐体5固定挂耳20固定。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当发动机不工作时,燃油在油箱1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4进入罐体5的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碳粉17吸收后从大气口13排出,如图2和图10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8、脱附口7,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一侧进入左腔室,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5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空滤器9为化油器10提供新鲜空气,如图3和图10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
图4、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碳罐第二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阀盖15上设有PCV接口27;罐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一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膜片16在弹簧14作用下与阀芯22处于封闭状态,即PCV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燃油在油箱1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4进入罐体5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碳粉17吸收后从大气口13排出,如图4和图11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运转时,进气管11、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26、PCV接口27传递给PCV控制阀6,化油器10经连接管8与脱附口7连接,PCV控制阀6内的膜片在克服弹簧14的弹力后膜片16打开,同时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的左腔室一侧进入,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如图6和图11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时的第二种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所述PCV控制阀6的PCV接口27及脱附口7与三通接头24的两个进口连接,三通接头24的出口与化油器10的脱附口连接,与PCV接口27连接的三通接头24上设有限流孔25。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膜片16在弹簧14作用下与阀芯22处于封闭状态,即PCV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燃油在油箱1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4进入罐体5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碳粉17吸收最后从大气口13排出,如图5和图12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8、三通接头24传递到阀盖15与膜片16组成的空间和阀芯22与膜片16组成的空间,由于阀芯22与膜片16组成的接合部面积小于阀盖15与膜片16组成的面积,膜片16外圈软连接部产生的向上吸力大于阀芯22对膜片16的中间硬接合部向下吸力,在克服弹簧14的弹力后膜片16打开,碳罐脱附口7与三通接头24之间的限流孔25作用是利用前后压差使PCV控制阀6内的膜片16相对稳定打开,同时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一侧的左腔室进入,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如图6和图12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
图7、图8和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碳罐第三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膜片16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所述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所述的罐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时的控制方式流程示意图,当发动机不工作时,膜片16在弹簧14作用下与阀芯22处于封闭状态,即PCV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燃油在油箱1内产生的油气压力,沿着蒸发路线3、倾倒止流阀2,从吸附口4进入罐体5的右腔室一侧,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另一侧的左腔室,被活性碳17吸收后从大气口13排出,如图8和图13所示,从而完成吸附工作。当发动机12达到一定的转速时,化油器10的脱附口负压上升,该负压经连接管8、脱附口7、阀芯22及膜片16中心的小圆孔传递到阀盖15与膜片16组成的空间,由于膜片16的中间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膜片16外圈软连接部产生的向上吸力大于阀芯22对膜片16的中间硬接合部向下吸力,在克服弹簧14的弹力后膜片16打开,即PCV控制阀6处于打开状态,罐体5在负压作用下使外界的空气从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进入左腔室,绕行隔板23回转到罐体5另一侧的右腔室,对吸附在碳粉17上的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再经过化油器10和进气管11进入发动机12燃烧,如图9和图13所示,从而完成脱附工作。
Claims (5)
1.一种高效碳罐,包括罐体(5)、罐盖(18)、碳粉(17),罐体(5)的上部设有吸附口(4)、脱附口(7)、大气口(13)、溢流口(19),其特征是:所述罐体(5)的腔室设有隔片(23),隔片(23)把罐体(5)的腔室分为左右腔室,左右腔室通过罐盖(18)的腔室连通,大气口(13)和溢流口(19)分别与罐体(5)的左腔室连通,吸附口(4)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的脱附口(7)与罐体(5)的右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阀盖(15)上设有PCV接口(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PCV控制阀(6),PCV控制阀(6)包括阀芯(22)、阀盖(15)、弹簧(14)、膜片(16),阀芯(22)设置在罐体(5)的中心,阀芯(22)的进口与右腔室相通,阀芯(22)的出口与脱附口(7)连通,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与阀芯(22)的进口相配合并由阀盖(15)固定在罐体(5)上,弹簧(14)设置在阀盖(15)与膜片(16)之间,膜片(16)中心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圆孔,所述膜片(16)中间的硬接合部面积小于外圈软连接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高效碳罐,其特征是:所述的罐体(5)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挂耳(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944264U CN202531305U (zh) | 2012-03-14 | 2012-03-14 | 高效碳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944264U CN202531305U (zh) | 2012-03-14 | 2012-03-14 | 高效碳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31305U true CN202531305U (zh) | 2012-11-14 |
Family
ID=4713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944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31305U (zh) | 2012-03-14 | 2012-03-14 | 高效碳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3130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4018A (zh) * | 2013-06-04 | 2014-12-17 |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
-
2012
- 2012-03-14 CN CN2012200944264U patent/CN20253130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4018A (zh) * | 2013-06-04 | 2014-12-17 |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05530Y (zh) | 通用发动机用燃料箱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 |
US20020029693A1 (en) | Evaporated fuel discharge preventing apparatus | |
CN201747490U (zh) | 空气过滤装置 | |
CN201739042U (zh) | 内燃发动机的蒸发排放物控制碳罐的空气过滤组件 | |
CN109139304B (zh) | 组合式炭罐 | |
CN208518779U (zh) | 一种碳罐 | |
CN203559961U (zh) | 一种集成油气分离结构的空气滤清器 | |
CN202531305U (zh) | 高效碳罐 | |
CN211106940U (zh) | 一种环保型油箱空气滤清器 | |
CN207892729U (zh) | 碳粉分隔装置 | |
CN207892731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碳罐 | |
CN201351547Y (zh) | 汽车、摩托车滤气用活性炭罐 | |
CN209083436U (zh) | 整体式分腔隔板及其炭罐 | |
CN208996837U (zh) | 组合式炭罐 | |
CN203081616U (zh) | 汽车碳罐组件及汽车燃油蒸发排放系统 | |
CN111520261B (zh) | 一种空滤及炭罐集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7245888U (zh) | 一种碳罐 | |
CN216691465U (zh) | 一种用于螺杆真空泵的油气分离装置 | |
CN218031684U (zh) | 电磁导向碳罐电磁阀 | |
CN201696172U (zh) | 无pcv接口的碳罐 | |
CN202370702U (zh) | 一种碳罐总成 | |
CN206707894U (zh) | 油箱盖及油箱 | |
CN219281846U (zh) | 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 | |
CN219472209U (zh) | 一种一体式炭罐结构 | |
CN206129441U (zh) | 应用于orvr系统的碳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