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27491U -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27491U
CN202527491U CN2012201749165U CN201220174916U CN202527491U CN 202527491 U CN202527491 U CN 202527491U CN 2012201749165 U CN2012201749165 U CN 2012201749165U CN 201220174916 U CN201220174916 U CN 201220174916U CN 202527491 U CN202527491 U CN 202527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air outlet
tuyeres
cooling device
controlle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749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铁牛
徐洁
高凤山
李磊
张丛春
李晓明
李鹏飞
谭秋生
邹剑勋
卢文东
孙杰青
赵作渤
郭学良
焦风春
陈国伟
闫立新
张勤照
胡乃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pecial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RON & STEEL HOLDI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RON & STEEL HOLDING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RON & STEEL HOLDI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749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27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27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274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一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风机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出风装置,第一出风装置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一风箱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风嘴,第一风嘴倾斜设置;第二风机组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出风装置,第二出风装置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二风箱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风嘴,第二风嘴的头部为弯曲结构;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第二风机的功率。通过将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沿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提高了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的冷却效果,提高了线材的质量。

Description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线材生产中,通过线材生产设备(例如:轧钢机)轧制出来的线材产品(例如:钢材)必须从轧后的高温红热状态冷却到常温状态。线材轧后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决定了线材内部组织、力学性能及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因而对产品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风机进行强制冷却,根据不同钢种,控制冷却参数,得到产品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台风机对线材生产设备输送线上的高温的钢材进行风冷。其中,风机位于输送线的下方,风机沿输送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风机输出的冷风垂直于输送线吹向钢材,对钢材进行冷却。由上可知,由于刚轧制成型的钢材的温度很高,处于输送线前部的风机并不能快速的对钢材进行冷却,从而使钢材不能快速降温导致钢材的结构性能较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风冷装置的冷却效果较差,导致生产出的线材的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冷装置的冷却效果较差导致线材的质量较差的缺陷,实现提高控冷装置的冷却效果以提高线材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包括: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多个所述第一风机组和多个所述第一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风机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出风装置,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一风箱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风嘴,所述第一风嘴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组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出风装置,所述第二出风装置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二风箱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风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风嘴,所述第二风嘴的头部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通过将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由于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第二风机的功率,第一风机组能够对输送线的前部处的线材进行快速冷却,使线材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降温,而通过第二风机组可以缓慢将冷却后的线材进一步冷气,从而使线材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另外,采用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能够较大范围的对输送线的线材进行冷却,增大了冷却工艺的调整范围和生产柔性,提高了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的冷却效果,提高了线材的质量。
如上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为了有效的控制风的流向以更好的对线材进行冷却,所述第一风嘴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风嘴中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板。
如上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一出风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佳灵装置,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二出风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佳灵装置。
如上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相邻两所述第一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0 cm ~30 cm,所述第一风嘴的倾斜角度为55°;相邻两所述第二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0 cm ~30 cm,所述第二风嘴头部的倾斜角度为50°
如上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相邻两所述第一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5.7cm,相邻两所述第二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5.7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生产设备,包括输送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所述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位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生产设备,通过将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由于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第二风机的功率,第一风机组能够对输送线的前部处的线材进行快速冷却,使线材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降温,而通过第二风机组可以缓慢将冷却后的线材进一步冷气,从而使线材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另外,采用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能够较大范围的对输送线的线材进行冷却,增大了冷却工艺的调整范围和生产柔性,提高了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的冷却效果,提高了线材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包括:多个第一风机组1和多个第二风机组2,多个第一风机组1和多个第一风机组2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3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风机组1包括第一风机111和第一出风装置13,第一出风装置13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一风箱131和第一出风口132,第一风箱131的一端与第一风机111连接,第一风箱131的另一端与第一出风口132连接,第一出风口13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风嘴1321,第一风嘴1321倾斜设置;第二风机组2包括第二风机21和第二出风装置23,第二出风装置23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二风箱231和第二出风口232,第二风箱231的一端与第二风机21连接,第二风箱231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232连接,第二出风口23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风嘴2321,第二风嘴2321的头部为弯曲结构;第一风机111的功率大于第二风机21的功率。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中的第一风机11的风量可以为26万立方米/小时,第二风机21的风量可以为15.7万立方米/小时,多个第一风机组1和多个第二风机组2沿着线材生产设备中的输送线3的运输方向排布。通过在输送线3的前部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一风机组1,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刚制造出的高温线材进行冷却,实现快速的对线材进行冷却降温;而位于输送线3后部的第二风机组2将对线材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出风口132中设置有多个第一风嘴1321,第二出风口232设置有多个第二风嘴2321,从而通过第一风嘴1321和第二风嘴2321更加均匀的分配冷却风,实现均匀的对线材进行降温。另外,由于第一风嘴1321倾斜设置,并且第二风嘴2321的头部为弯曲结构,使从第一风嘴1321和第二风嘴2321能够吹出倾斜的冷风,倾斜的冷风与输送线3的传输平面之间存有夹角,倾斜的冷风在穿过输送线后,能够对更广范围内的线材进行冷却,从而有效的避免冷风垂直于输送线3的传输平面对线材进行冷却时,冷风仅对少量的线材进行冷却导致冷风资源浪费,实现更有效的利用本实施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吹出的冷风,从而更加快速有效的对线材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的控制风的流向以更好的对线材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嘴1321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板1322,第二风嘴2321中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板2322。具体的,通过第一导风板1322可以更加准确的控制从第一风嘴1321中输出的冷气,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导风板1322的位置,通过第一导风板1322可以将大量冷风吹响输送线3上线材堆积多的位置;同样的,第二导风板2322具有与第一导风板1322相同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相邻两第一风嘴132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0 cm ~30 cm,第一风嘴1321的倾斜角度可以为55°;相邻两第二风嘴232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0 cm ~30 cm,第二风嘴2321头部的倾斜角度可以为50°,优选的,相邻两第一风嘴1321之间的距离为25.7cm,相邻两第二风嘴2321之间的距离为25.7cm。通过调整第一风嘴1321和第二风嘴2321的位置,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线材进行充分的冷却,使线材具有较高的结构性能,以提高线材的质量。
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加优化本实施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的出风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机11和第一出风装置13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佳灵装置12,第二风机21和第二出风装置23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佳灵装置22。具体的,通过第一佳灵装置12和第二佳灵装置22 可以有效的控制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21的风量分配,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本实施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通过将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由于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第二风机的功率,第一风机组能够对输送线的前部处的线材进行快速冷却,使线材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降温,而通过第二风机组可以缓慢将冷却后的线材进一步冷气,从而使线材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另外,采用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能够较大范围的对输送线的线材进行冷却,增大了冷却工艺的调整范围和生产柔性,提高了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的冷却效果,提高了线材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材生产设备,包括输送线,还包括: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位于输送线的下方。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线材生产设备中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线中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实用新型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5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线材生产设备,通过将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由于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第二风机的功率,第一风机组能够对输送线的前部处的线材进行快速冷却,使线材在较短的时间内冷却降温,而通过第二风机组可以缓慢将冷却后的线材进一步冷气,从而使线材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另外,采用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能够较大范围的对输送线的线材进行冷却,增大了冷却工艺的调整范围和生产柔性,提高了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的冷却效果,提高了线材的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风机组和多个第二风机组,多个所述第一风机组和多个所述第一风机组沿线材生产设备中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风机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一出风装置,所述第一出风装置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一风箱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机连接,所述第一风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风嘴,所述第一风嘴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组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出风装置,所述第二出风装置包括固设在一起的第二风箱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连接,所述第二风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风嘴,所述第二风嘴的头部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一风机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风机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嘴中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风嘴中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一出风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佳灵装置,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第二出风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佳灵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0 cm ~30 cm,所述第一风嘴的倾斜角度为55°;相邻两所述第二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0 cm ~30 cm,所述第二风嘴头部的倾斜角度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第一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5.7cm,相邻两所述第二风嘴之间的距离为25.7cm。
6.一种线材生产设备,包括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所述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位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
CN2012201749165U 2012-04-24 2012-04-24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27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749165U CN202527491U (zh) 2012-04-24 2012-04-24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749165U CN202527491U (zh) 2012-04-24 2012-04-24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27491U true CN202527491U (zh) 2012-11-14

Family

ID=4712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7491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27491U (zh) 2012-04-24 2012-04-24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274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719A (zh) * 2012-04-24 2012-08-08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CN108796205A (zh) * 2018-09-12 2018-11-13 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线的风冷装置和退火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719A (zh) * 2012-04-24 2012-08-08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CN108796205A (zh) * 2018-09-12 2018-11-13 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线的风冷装置和退火方法
CN108796205B (zh) * 2018-09-12 2023-08-04 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线的风冷装置和退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6719A (zh)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CN206306452U (zh) 一种3d打印机的效应器
CN103717036B (zh) 射频拉远模块以及通信设备
CN202527491U (zh) 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线材生产设备
CN103017498A (zh) 一种流化床干燥冷却器
CN105522008B (zh) 一种高效风冷装置
CN102121783A (zh) 一种带式环流烘干机
CN105436214A (zh) 一种线材边部冷却装置及线材边部冷却方法
CN201913118U (zh) 高速线材生产用控冷装置及高速线材生产设备
JP3215531U (ja) 急速冷凍装置用斜切りスリットノズル構造
CN101844863B (zh) 玻璃钢化风冷装置
CN204585669U (zh) 一种粉末涂料压片机
CN203269993U (zh) 一种空气喷吹冷却装置
CN102219365A (zh) 一种弯曲玻璃钢化鼓风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206300506U (zh) 一种篦冷机
CN201926249U (zh) 一种带式环流干燥机
CN204939555U (zh) 一种具有v型辊轮支撑装置的气垫炉
CN105039675A (zh) 一种具有v型辊轮支撑装置的气垫炉及其应用
CN111715708A (zh) 一种用于线材吐丝盘条后均匀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202267371U (zh) 一种窑炉尾冷区直接冷却的管路结构
CN201702939U (zh) 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
CN204612287U (zh) 均匀送风的晾糟机
CN204874670U (zh) 变高的连续退火炉冷却室
JP3215530U (ja) 衝撃式急速冷凍装置用ジェットノズル
CN101605734B (zh) 用于加热玻璃板的对流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9

Address after: 266409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ntegrated road, No. 1886, Huangdao

Patentee after: QINGDAO SPECIAL STEE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043 Zunyi Road, Licang District, Shandong, No. 5, N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Iron &. Steel Holding Group Corp.,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