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9296U - 热导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导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9296U
CN202519296U CN2012200412440U CN201220041244U CN202519296U CN 202519296 U CN202519296 U CN 202519296U CN 2012200412440 U CN2012200412440 U CN 2012200412440U CN 201220041244 U CN201220041244 U CN 201220041244U CN 202519296 U CN202519296 U CN 202519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conductance
drive member
annealing furnace
fan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12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E HO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E HO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E HO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E HO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412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9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9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92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导循环装置,系设置在一球化退火炉,热导循环装置包含数个热导循环机构,数个热导循环机构分别包括有驱动构件及连接驱动构件之风扇构件,数个驱动构件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之炉盖上侧,而数个风扇构件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之炉盖下侧且相对应于各个驱动构件之位置,其中数个热导循环机构系平均地间隔布设在球化退火炉之炉盖,以在各个驱动构件分别驱动各个风扇构件运转时,使得各个风扇构件在球化退火炉之热处理空间中产生均匀地循环热风。

Description

热导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设置在球化退火炉而可产生均匀地循环热风的热导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退火处理的退火炉结构分为二种,一种是负压式退火炉,其炉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另一种是正压式退火炉,其炉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而在正压式退火炉内使用特殊气体,如氮气、氢气且不可有氧气及水气,以避免大气中的水气、氧气跑入炉内,影响产品质量,故采用正压式退火炉,系目前退火处理的主流方式。
不仅如此,对工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于金属施以塑性变形,而制成各种形状制品的加工,系属于塑性加工的范畴,其以加工时的温度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或以下而区分为热加工与冷加工,一般金属材料经过冷加工后,其物理性质与机械性质都会产生变化,其随着加工程度的增加,在强度与硬度方面会加强,但是冲击值、伸长率会减少,也就是说,一般金属材料经过冷加工后会变得强硬且脆,这种现象即称为加工硬化,而退火的目的即为了促使已经产生加工硬化的金属能回复到原先的状态,其对于金属材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使其强度和硬度降低以及延性增加,使受到扭曲的结晶构造转变成没有受过应变的结晶构造。
在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时,一般单一热风循环方式的退火炉系利用在炉体内部循环的热风而加热工件。在这种单一热风循环方式的退火炉中,有时会产生工件的上风和下风的温度分布不均、热风循环效果不佳、在工件的下风温度降低的等缺点。尤其工件越大,这种不良的情况就越严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退火炉的结构未尽理想,的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设置在退火炉中而改善退火炉热风循环状况、结构简单实用、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热导循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该热导循环装置,系设置在一球化退火炉,热导循环装置包含一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及一第二热导循环机构,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包括有一第一驱动构件及一连接第一驱动构件的第一风扇构件,第二热导循环机构包括有一第二驱动构件及一连接第二驱动构件的第二风扇构件,第一驱动构件及第二驱动构件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上侧,而第一风扇构件及第二风扇构件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下侧且相对应于第一驱动构件及第二驱动构件的位置,其中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及第二热导循环机构系平均地间隔布设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以在第一驱动构件及第二驱动构件分别驱动第一风扇构件及第二风扇构件运转时,使得第一风扇构件及第二风扇构件在球化退火炉的一热处理空间中产生一均匀地循环热风。
较佳地,该热导循环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球化退火炉的第三热导循环机构,第三热导循环机构系与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及第二热导循环机构平均地间隔布设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
更佳地,其中第三热导循环机构包括有一第三驱动构件及一连接第三驱动构件的第三风扇构件,第三驱动构件系设置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上侧,而第三风扇构件系设置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下侧且相对应于第三驱动构件的位置。
更佳地,第三驱动构件系为一驱动马达。
更佳地,第三风扇构件系为一轴流式风扇。
较佳地,第一驱动构件及第二驱动构件系分别为一驱动马达。
较佳地,第一风扇构件及第二风扇构件系分别为一轴流式风扇。
较佳地,球化退火炉系为一井式退火炉。
较佳地,球化退火炉的热处理空间包括有一第一热风流动路径及一第二热风流动路径,热风系沿着第一热风流动路径及第二热风流动路径循环流动。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通过平均地间隔布设在球化退火炉的炉盖的多个热导循环机构,不仅能够强化球化退火炉中的热风循环,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球化退火炉中的工件在进行热处理时所产生的上风和下风的温度分布不均、循环效果不佳等种种缺点,强化热风的对流传导并使得其循环流动更为均匀,藉此,而能使得退火热处理的制程迅速达到稳态,并连带节省工件的后续制程时间,在管理上也更有效率,而能达到增加产能及降低成本等额外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设置在球化退火炉上而产生循环热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其中:
100、100a    热导循环装置
1            球化退火炉
11           炉盖
2、2a        第一热导循环机构
21、21a      第一驱动构件
22、22a      第一风扇构件
3、3a        第二热导循环机构
31、31a      第二驱动构件
32、32a      第二风扇构件
4            第三热导循环机构
41           第三驱动构件
42           第三风扇构件
H            热处理空间
P1           第一热风流动路径
P2           第二热风流动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图1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设置在球化退火炉上而产生循环热风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100系设置在一球化退火炉1,其中球化退火炉1系为一井式退火炉(Pit-type Annealing Furnace),而球化退火炉1系为一个用角钢及钢板焊接而成的圆柱形外壳,外壳内采用轻质耐火砖砌筑成井式的炉膛,球化退火炉1内系用以供一盘圆线材、一铜件、或一钢带等工件进行热处理作业,例如:提供各类钢材在额定温度下的退火热处理、热处理淬火后的退火、回火作业、以及用以消除各类钢铁或非铁材料的应力,以工件退火作业来说,系在球化退火炉1的一真空状态下充入一氮气而使工件加热退火、无氮化、无脱碳,而使工件退火后保持光亮。
上述系为设有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100的球化退火炉1的用途,在本实施例中,热导循环装置100包含一第一热导循环机构2、一第二热导循环机构3、及一第三热导循环机构4,第一热导循环机构2包括有一第一驱动构件21及一连接第一驱动构件21的第一风扇构件22,第二热导循环机构3包括有一第二驱动构件31及一连接第二驱动构件31的第二风扇构件32,第三热导循环机构4包括有一第三驱动构件41及一连接第三驱动构件41的第三风扇构件42,其中第一驱动构件21、第二驱动构件31、及第三驱动构件41系分别为一驱动马达,而第一风扇构件22、第二风扇构件32、及第三风扇构件42系分别为一轴流式风扇。
第一驱动构件21、第二驱动构件31、及第三驱动构件41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上侧,而第一风扇构件22、第二风扇构件32、及第三风扇构件42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下侧且相对应于第一驱动构件21、第二驱动构件31、及第三驱动构件41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热导循环机构2、第二热导循环机构3、及第三热导循环机构4系平均地间隔布设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各个热导循环机构的位置设置系经由计算及设计后而平均地设置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上,以在第一驱动构件21、第二驱动构件31、及第三驱动构件41分别驱动第一风扇构件22、第二风扇构件32、及第三风扇构件42运转时,使得第一风扇构件22、第二风扇构件32、及第三风扇构件42在球化退火炉1的热处理空间H中产生一均匀地循环热风。
请参阅图4所示,当球化退火炉1运转时,第一风扇构件22、第二风扇构件32、及第三风扇构件42系产生热风,其中热风系在热处理空间H中沿着第一热风流动路径P1及第二热风流动路径P2循环流动后,在处理空间H中均匀地热循环,此多个热导循环机构的结构设计系强化热风的对流传导,并使得其循环流动更为均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球化退火炉1的温控系采用优化PID(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控制系统,故当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100搭配运转时,能使得热处理空间H中的温度及热风对流迅速达到稳态的效果。
再请参阅图5所示,其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热导循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此一实施例的热导循环装置100a的组成组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相同的组件标示以相同的组件编号,以资对应。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热导循环装置100a只包括二个热导循环机构,意即第一热导循环机构2a及第二热导循环机构3a,同样地,第一热导循环机构2a包括有一第一驱动构件21a及一连接第一驱动构件21a的第一风扇构件22a,第二热导循环机构3a包括有一第二驱动构件31a及一连接第二驱动构件31a的第二风扇构件32a,而第一驱动构件21a及第二驱动构件31a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上侧,第一风扇构件22a及第二风扇构件32a系分别设置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下侧且相对应于第一驱动构件21a及第二驱动构件31a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同样地,第一热导循环机构2a及第二热导循环机构3a系平均地间隔布设在球化退火炉1的炉盖11上,且在第一驱动构件21a及第二驱动构件31a分别驱动第一风扇构件22a及第二风扇构件32a运转时,亦能使得第一风扇构件22a及第二风扇构件32a在球化退火炉1的热处理空间H中沿着第一热风流动路径P1及第二热风流动路径P2循环流动,进而产生一均匀地循环热风,当然,此一实施例的结构设计所产生的热循环流动效果并未如第一实施例所产生的效果来得更为优良,但亦比传统的退火炉的热风循环表现更加优越,故在此以最佳二个实施例进行表现。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9)

1.一种热导循环装置,系设置在一球化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该热导循环装置包含一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及一第二热导循环机构,该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包括有一第一驱动构件及一连接该第一驱动构件的第一风扇构件,该第二热导循环机构包括有一第二驱动构件及一连接该第二驱动构件的第二风扇构件,该第一驱动构件及该第二驱动构件系分别设置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上侧,而该第一风扇构件及该第二风扇构件系分别设置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下侧且相对应于该第一驱动构件及该第二驱动构件的位置,其中该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及该第二热导循环机构系平均地间隔布设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炉盖,并在该第一驱动构件及该第二驱动构件分别驱动该第一风扇构件及该第二风扇构件运转时,该第一风扇构件及该第二风扇构件在该球化退火炉的一热处理空间中产生一均匀的循环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导循环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第三热导循环机构,该第三热导循环机构系与该第一热导循环机构及该第二热导循环机构平均地间隔布设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炉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热导循环机构包括有一第三驱动构件及一连接该第三驱动构件的第三风扇构件,该第三驱动构件系设置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上侧,而该第三风扇构件系设置在该球化退火炉的炉盖下侧且相对应于该第三驱动构件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驱动构件系为一驱动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风扇构件系为一轴流式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构件及该第二驱动构件系分别为一驱动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扇构件及该第二风扇构件系分别为一轴流式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化退火炉系为一井式退火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导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化退火炉的热处理空间包括有一第一热风流动路径及一第二热风流动路径,该热风系沿着该第一热风流动路径及该第二热风流动路径循环流动。
CN2012200412440U 2012-02-09 2012-02-09 热导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9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12440U CN202519296U (zh) 2012-02-09 2012-02-09 热导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12440U CN202519296U (zh) 2012-02-09 2012-02-09 热导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9296U true CN202519296U (zh) 2012-11-07

Family

ID=4710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124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9296U (zh) 2012-02-09 2012-02-09 热导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9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8326B (zh) 一种高强度钢材零部件性能梯度化分布的热冲压方法
CN103509917B (zh) 一种细化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晶粒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CN106282836A (zh) 汽轮机用2Cr11MoVNbN锻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91727B (zh) 一种低碳合金钢锻件毛坯的热处理方法
CN103966411A (zh) 一种中碳冷镦钢棒线材的制造方法
CN109536683A (zh) 一种超长铝挤压材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工艺
CN108441615A (zh) 一种12Cr13不锈钢棒材的调质方法
CN106929659A (zh) 热处理炉以及用于对预涂层的钢板坯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和用于制造机动车构件的方法
CN103898280A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辊棒式快冷炉
CN203174149U (zh) 一种非调质钢锻后冷却生产线
CN107321832A (zh) 一种稳定降低热成形温度的工艺方法
CN104263885A (zh) 用于提高铸件低温韧性的热处理工艺
CN109338049A (zh)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圆棒的退火工艺
CN105648172A (zh) 一种0Cr13Ni8Mo2Al钢热处理工艺方法
CN202519296U (zh) 热导循环装置
CN104805264A (zh) 15NiCuMoNb5钢管的热处理方法
CN206887153U (zh) 一种铝型材可循环热风加热式时效炉
CN106756692B (zh) 一种提高tc4钛合金片层组织球化率的双道次锻造方法
CN211839720U (zh) 一种基于淬火-配分工艺的高强钢热冲压生产线
CN211854863U (zh) 一种台车式电阻炉加热料框
CN209081933U (zh) 一种钢带退火炉
CN107442670A (zh) 一种轧制方坯矫直的方法
CN104164549A (zh) 一种调质低合金塑料模具用钢钢板的预硬处理方法
CN107217132A (zh) 清除辊底式连续球化退火炉内积碳的方法
CN106868279A (zh) 一种消除20CrMnTiH锻造余热等温正火产生针状铁素体的热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