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3421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3421U
CN202513421U CN 201220160121 CN201220160121U CN202513421U CN 202513421 U CN202513421 U CN 202513421U CN 201220160121 CN201220160121 CN 201220160121 CN 201220160121 U CN201220160121 U CN 201220160121U CN 202513421 U CN202513421 U CN 202513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shield shell
button
gripping arm
electronic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601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601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3421U/zh
Priority to TW101210993U priority patent/TWM443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3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34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一电子模组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安装于该屏蔽壳体的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该屏蔽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其包围形成一收容空间以对应收容该电子模组;该屏蔽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四扣持臂以及四扣持口,每个扣持臂包括一弹性部和一抵压部,该弹性部是由该屏蔽壳体的侧壁的顶端向外翻折而出再向内穿过对应的扣持口伸入到该收容空间内,该抵压部是由该弹性部的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而成以抵压至该电子模组。这种电连接器既可以保证屏蔽壳体的高度较矮,又可以使扣持臂具有较长的弹性长度,从而可确保扣持臂不易屈服失去弹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电连接器中用于扣持电子模组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0520140521.3公开了一种模组电连接器,用以收容电子模组,其包括遮蔽壳体、组装于遮蔽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遮蔽壳体由若干遮蔽面围成并形成收容所述电子模组的收容空间。
其中,至少一所述遮蔽面上设有至少一开口,所述遮蔽壳体于所述至少一开口内延伸设置有一第一卡持弹片,该第一卡持弹片有一自由末端并于该第一卡持弹片上开设有另一开口,并于该开口内自第一卡持弹片的自由末端延伸设置有一第二卡持弹片,该第二卡持弹片有一自由末端,其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以抵接所述电子模组。这种结构中的卡持弹片由于弹性长度较短容易屈服,如果通过增加遮蔽壳体的整体高度来增加卡持弹片的弹性长度则不利于连接器的矮形化;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遮蔽面上开设较大的开口来设置第一卡持弹片与位于第一卡持弹片内部的第二卡持弹片,也会降低遮蔽壳体的强度并进而导致遮蔽壳体容易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既可保证屏蔽壳体的高度较低,又可保证扣持结构具有较长的弹性长度且不易屈服失去弹性。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一电子模组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安装于该屏蔽壳体的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该屏蔽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其包围形成一收容空间以对应收容该电子模组;该屏蔽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扣持臂以及至少一扣持口,每个扣持臂包括一弹性部和一抵压部,该弹性部是由该屏蔽壳体的侧壁的顶端向外翻折而出再向内穿过对应的扣持口伸入到该收容空间内,该抵压部是由该弹性部的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而成以抵压至该电子模组。
每个扣持臂的弹性部包括由该屏蔽壳体的侧壁的顶端向下翻折延伸出的一翻折段、由该翻折段的末端进一步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段以及由该延伸段的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出的一倾斜延伸段,该倾斜延伸段穿过对应的扣持口而伸入到该收容空间。
该延伸段是竖直向下延伸出的,而该倾斜延伸段是由该延伸段的末端进一步地由外向内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的。
每个扣持臂还包括一圆滑过渡段,其设置在该弹性部的倾斜延伸段与抵压部之间。
该抵压部是水平延伸的,其可抵压在该电子模组朝向上方的一台阶面。
每个扣持臂的抵压部向下凸设有至少一凸点。
该扣持口是对应设置在该扣持臂的下方,其是一周缘封闭的开口。
该绝缘本体是装设在该屏蔽壳体底部的一板状元件;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一焊接部以及一固定部,其中该对接部是向上倾斜地突伸在收容空间中并可与电子模组形成电连接,该焊接部是从绝缘本体向下伸出并可焊接到电路板上。
该屏蔽壳体是由四个侧壁包围而成的,该屏蔽壳体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扣持臂与至少一个所述的扣持口。
该屏蔽壳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出多个焊接脚以对应焊接固定到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扣持臂设计为先从屏蔽壳体的侧壁顶端向外翻折,再由扣持口向内伸入到收容空间内,既可以保证屏蔽壳体的高度较矮,又可以使扣持臂具有较长的弹性长度,从而可确保扣持臂不易屈服失去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电路板及一电子模组相配合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与电路板及电子模组相配合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与电路板及电子模组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与电路板及电子模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本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10可用于将一电子模组30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20,其中,该电连接器10焊接在电路板20上,该电子模组30插设在电连接器10中。
在本较佳实施例,该电子模组30优选是一相机模组,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子模组3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子模组(如芯片模组)。该电子模组30的一侧向外突设有一定位块302,该电子模组30的上部在四角处各设置有一卡固槽306,并在该卡固槽306的底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的一台阶面301。
参见图2至图6,电连接器10包括一屏蔽壳体1、安装于该屏蔽壳体1上的一绝缘本体2以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2上的若干导电端子3。
该屏蔽壳体1呈口字形,其是由四个侧壁11、12、13、14包围而成的,并形成一收容空间4以对应收容该电子模组30。其中,在两个相对的侧壁11、13上各设置有两个扣持臂16以及两个扣持口18;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扣持口18优选是一一对应设置在该扣持臂16的下方,其是一周缘封闭的开口。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扣持口可以是一个下端开放的缺口(图未示),并且扣持口的数量与扣持臂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一一对应。
该屏蔽壳体1在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12、14上各设置有两个卡持臂15。侧壁12上还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定位槽121,并在该定位槽121的开口处连接设置有一耳部122以起到加固作用。该定位槽121可以与电子模组30的一侧所设置的定位块302相配合从而避免电子模组30的误插。该屏蔽壳体1的底部向下延伸出多个焊接脚19以对应焊接固定到电路板20,从而加强该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20的结合关系。
参见图3及图4,本较佳实施例在相对的两侧壁11、13上各设置有两个扣持臂16,每个扣持臂16包括一弹性部161、一抵压部162以及设置在该弹性部161与抵压部162之间的一圆滑过渡段163。该弹性部161是由侧壁11、13的顶端111、131向外翻折而出并穿过对应的扣持口18从而伸入到该收容空间4内,该抵压部162是由该弹性部161的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而成的,该抵压部162抵压在电子模块30的台阶面301从而避免该电子模组30向上脱离该电连接器10。具体到本较佳实施例,该弹性部161包括由侧壁11、13的顶端111、131弯折延伸出的一呈倒U形的翻折段1611,由该翻折段1611的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段1612,以及由该延伸段1612的末端进一步地由外向内倾斜地向下弯折延伸出的一倾斜延伸段1613,该倾斜延伸段1613穿过对应的扣持口18从而伸入该收容空间4内。其中,该抵压部162是大致水平延伸的,并通过冲压成型的工艺向下凸设有两个凸点1621,当电子模组30插置在电连接器10中时,扣持臂16能够借助抵压部162上的这两个凸点1621牢靠地向下抵触该电子模组30的相对两侧的大致水平的台阶面301。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抵压部上可以不设置两凸点,也可以随意变更凸点的数量(图未示)。进一步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很容易地变更倾斜延伸段的外形,例如使延伸段向下延伸更长的长度,而将倾斜延伸段的外形变更为从延伸段的末端由外向内倾斜地向上延伸(图未示)。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扣持臂的数量和位置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变更,例如在屏蔽壳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扣持臂,又例如在屏蔽壳体的相应侧壁上只设置一个扣持臂。
参见图4和图5,每个卡持臂15是由侧壁12、14上的一卡持口17的上边缘倾斜地向下、向内弯折伸入到该收容空间4内。当电子模组30插置在电连接器10中时,卡持臂15能够从侧面抵持在该电子模组30的相对另外两侧。
参见图6,该绝缘本体2是装设在该屏蔽壳体1底部的一板状元件,其是用插入成型的工艺一体成型在这些导电端子3上。
每个导电端子3包括一对接部31、一焊接部32以及一固定部33。其中对接部31是向上倾斜地突伸在收容空间4中并可与插置在该收容空间4中的电子模组30形成电连接。这些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2是从该绝缘本体2的两侧向下伸出并可焊接到电路板20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的装配过程大致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这些导电端子3以插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该绝缘本体2上;再将该绝缘本体2固定到该屏蔽壳体1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的应用过程大致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连接器10上的屏蔽壳体1底部的焊接脚19以及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2对应焊接到该电路板20;再将电子模块30上的定位块302与定位槽121对齐,从上往下地将电子模块30插入到位,这时,电子模块30的相对两侧被卡持臂15从侧面抵持,电子模块30的相对另两侧被扣持臂16从上向下地抵压固定在收容空间4中,从而使电子模块30能够稳固地装设在电连接器10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扣持臂16采用先从屏蔽壳体1的侧壁11、13的顶端向外翻折,再从扣持口18向内伸入收容空间4内的结构,既保证了屏蔽壳体1的整体高度较矮,又保证了扣持臂16具有较长的弹性长度,从而使扣持臂16不易屈服失去弹性;另一方面,扣持口18的开口大小只需要可供扣持臂16向内伸入即可,因此其尺寸较小也有利于保证屏蔽壳体1的强度不受影响。此外这种扣持臂16结构还有利于节省电连接器10的内部空间,使弹性部161具有更大的变形空间。
通过在扣持臂16的抵压部162的倾斜延伸段1613与弹性部161之间设置有圆滑过渡段163,可以让扣持臂16更容易滑入电子模块30的卡固槽306内从而抵压在电子模块30的台阶面301,以避免该电子模组30向上脱离该电连接器10;以及
通过在扣持臂16的抵压部162的底部向下凸伸凸点1621,可以将电子模组30增加下压一个凸点1621的高度,这对于电子模组30的回弹减小的趋势具有补偿作用,能使电子模组30下方的导电触片与导电端子3的对接部31更为紧密地接触,从而避免出现电子模组30与导电端子3的对接部31接触不良的情形。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一电子模组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一屏蔽壳体、安装于该屏蔽壳体的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该屏蔽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其包围形成一收容空间以对应收容该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扣持臂以及至少一扣持口,每个扣持臂包括一弹性部和一抵压部,该弹性部是由该屏蔽壳体的侧壁的顶端向外翻折而出再向内穿过对应的扣持口伸入到该收容空间内,该抵压部是由该弹性部的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而成以抵压至该电子模组。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扣持臂的弹性部包括由该屏蔽壳体的侧壁的顶端向下翻折延伸出的一翻折段、由该翻折段的末端进一步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段以及由该延伸段的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出的一倾斜延伸段,该倾斜延伸段穿过对应的扣持口而伸入到该收容空间。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段是竖直向下延伸出的,而该倾斜延伸段是由该延伸段的末端进一步地由外向内倾斜地向下延伸而出的。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扣持臂还包括一圆滑过渡段,其设置在该弹性部的倾斜延伸段与抵压部之间。
5.依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压部是水平延伸的,其可抵压在该电子模组朝向上方的一台阶面。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扣持臂的抵压部向下凸设有至少一凸点。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扣持口是对应设置在该扣持臂的下方,其是一周缘封闭的开口。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是装设在该屏蔽壳体底部的一板状元件;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一焊接部以及一固定部,其中该对接部是向上倾斜地突伸在收容空间中并可与电子模组形成电连接,该焊接部是从绝缘本体向下伸出并可焊接到电路板上。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是由四个侧壁包围而成的,该屏蔽壳体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扣持臂与至少一个所述的扣持口。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出多个焊接脚以对应焊接固定到电路板。
CN 201220160121 2012-04-06 2012-04-06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3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60121 CN202513421U (zh) 2012-04-06 2012-04-06 电连接器
TW101210993U TWM443301U (en) 2012-04-06 2012-06-07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60121 CN202513421U (zh) 2012-04-06 2012-04-0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3421U true CN202513421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601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3421U (zh) 2012-04-06 2012-04-0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3421U (zh)
TW (1) TWM44330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3301U (en) 2012-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9456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113011Y (zh) 电连接器
CN10219522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430309Y (zh) 电连接器
CN104733911B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333399U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2856042U (zh) 电连接器
US2010024854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eatured usb/esata interfaces
CN204558805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326274U (zh) 电连接器
CN102723641A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380033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5449434A (zh) 电连接器
CN202550175U (zh) Usb连接器
CN201130793Y (zh) 电连接器
CN204118348U (zh) 连接器组合件
CN102315535B (zh) 电连接器
CN201018095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633669U (zh) 电连接器
CN20203456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4425962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74959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513421U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795U (zh) 一种横向布局的电控插接装置
CN20269585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