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75252U -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75252U
CN202475252U CN2011204988731U CN201120498873U CN202475252U CN 202475252 U CN202475252 U CN 202475252U CN 2011204988731 U CN2011204988731 U CN 2011204988731U CN 201120498873 U CN201120498873 U CN 201120498873U CN 202475252 U CN202475252 U CN 202475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signal
circuit
conducting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988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伊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988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75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75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752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通过在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添加斜坡补偿电路,避免了在反相输入端增加了斜坡补偿电路后,反馈电压的平均电压值升高,直接导致输出电压的实际输出值比预设值高的问题,使变换器稳定的同时,输出信号更准确。

Description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恒定导通时间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由于其优越的负载瞬态响应、简单的内部结构和平滑的工作模式切换,在电源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图1示出了一个现有的恒定导通时间控制的开关变换器100的框图,包括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101、逻辑电路102、驱动电路103,比较器104、反馈电路106以及开关电路105。开关电路105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通过该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将输入信号VIN转换为输出信号VOUT。反馈电路106电耦接在开关电路105的输出端和比较器104的反相输入端之间,用于产生代表开关电路输出信号VOUT的反馈信号VFB,该反馈信号VFB被送至比较器104的反相输入端。比较器104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参考信号VREF,且比较器104将反馈信号VFB与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101产生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并将导通延时复位信号送至逻辑电路102的复位端R。逻辑电路102的置位端S电耦接至比较器104的输出端,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和比较器104的比较结果产生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被送至驱动器103的输入端。驱动器103的输出信号用于驱动开关电路105中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当整个开关变换器100工作在稳态时,输出电压VOUT具有纹波,整个控制电路根据输出电压VOUT的纹波来控制开关电路105中开关管的导通或关断。当开关电路105中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较大时,VOUT的输出纹波很大,输出电压VOUT的平均电压值大于参考信号VREF。当开关电路105中的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很小时,VOUT的输出纹波很小,控制系统将受到噪声干扰,影响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稳定性。在现有的某些开关变换器中,在反馈电压输出端增加一个斜坡补偿信号以提高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稳定性。然而,斜坡补偿电路充当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的作用,仍然会导致输出电压VOUT的平均电压值大于参考信号VREF。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该开关变换器包括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该控制电路包括:反馈电路,电耦接至开关电路的输出,产生代表开关变换器输出的反馈信号;第一斜坡补偿电路,电耦接至开关管的输出端,产生第一斜坡补偿信号,并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补偿,产生补偿后的反馈信号;比较器,反相输入端接收补偿后的反馈信号,正相输入端接收参考信号,输出比较结果;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产生恒定导通延时复位信号;以及逻辑电路,电耦接至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和比较器的输出端,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和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斜坡补偿电路,所述第二斜坡补偿电路基于驱动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斜坡补偿信号,并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补偿,产生补偿后的参考信号;所述比较器对补偿后的反馈信号和补偿后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斜坡补偿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流源。其中,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至开关电路,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和电流源的一端耦接并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以产生所述第一斜坡补偿信号;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流源的另一端相连,并电连接至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斜坡补偿信号的斜率与所述第一斜坡补偿电路中的第一电阻器的阻值和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以及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相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斜坡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阻器、第二电容器以及反相器。其中,第一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耦接所述参考信号,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耦接第二电阻器的一端,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和第二 开关管的第三端通过反相器连接,接收控制信号,实现互补导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当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关断时,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信号为参考信号;当第一开关管关断,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信号为补偿后的参考信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斜坡补偿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MOS管、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二电容器、第二电流源以及缓冲器。其中,第三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第二电流源和第二电容器的一端耦接至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至地,第三端接收控制信号;MOS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器耦接至参考信号,通过第四电阻器耦接至电源电压,并耦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端与缓冲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五电阻器连接至地,第三端与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其特征在于,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互补导通;当补偿后的反馈信号等于补偿后的参考信号时,上开关管导通,下开关管关断;在恒定导通时间结束后,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上开关管关断,下开关管导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电路,第一开关管和上开关管导通关断同步。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关变换器,包括: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通过该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个恒定导通时间控制开关变换器的框图; 
图2为包括斜坡补偿电路的开关变换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变换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变换器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5为图4所示变换器中未加第二斜坡补偿电路时的波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开关变换器波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斜坡补偿电路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斜坡补偿电路的示意性框图;在所有的上述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材料。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应当理解,当称“元件”“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图2所示为包括斜坡补偿电路的开关变换器200的示意性框图,包括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201、逻辑电路202、驱动电路203,比较器204、反馈电路206、第一斜坡补偿电路207以及开关电路205。 
开关变换器200包括斜坡补偿电路207。反馈电路206产生反馈信号VFB,此反馈信号VFB经过斜坡补偿电路207补偿后得到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送至比较器204的反相输入端。例如,斜坡补偿电路207基于开关电路205中的开关管的输出信号产生斜坡信号Vramp1,对反馈信号VFB进行补偿。比较器204将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与参考信号VREF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送至逻辑电路202的置位端S。 
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201产生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并将导通延时复位信号送至逻辑电路202的复位端R。逻辑电路202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和比较器204的比较结果产生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被送至驱动电路203的输入端。驱动电路203的输出信号分别用于驱动开关电路205中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图2所示的开关变换器200产生的斜坡补偿信号对反馈信号VFB进行补偿,可提高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稳定性。但是,增加该斜坡补偿信号后,比较器204反相输入端接收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例如为反馈信号VFB和第一斜坡信号Vramp1的和值,该和值的平均电压值VAVG大于参考信号VREF的值,直接导致输出电压VOUT的实际输出值比期望的预设值高,系统控制不准确。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变换器300的示意性框图,包括开关电路305和控制电路。开关电路305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通过该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将输入信号VIN转换为输出信号VOUT。开关电路305可采用任何直流/直流变换拓扑,如同步/非同步的降压变换器、同步/非同步的升压变换器、反激变换器、正激变换器等结构。 
控制电路包括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301、逻辑电路302、驱动电路303、比较器304、反馈电路306、第一斜坡补偿电路307和第二斜坡补偿电路308。反馈电路306产生反馈信号VFB,并将此反馈信号VFB用第二斜坡补偿电路308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然后送至比较器304的反相输入端。例如,第一斜坡补偿电路307产生第一斜坡信号Vramp1,将其与反馈信号VFB相加后送至比较器304的反相输入端。 
第二斜坡补偿电路308基于驱动电路产生的驱动开关管的控制信号SW产生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对参考信号VREF进行补偿后得到V′REF,送至比较器304的同相输入端。例如,比较器304将反馈信号VFB和第一斜坡信号Vramp1的和值,即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与参考信号VREF和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的和值,即补偿后的参考信号V′REF,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送至逻辑电路302的置位端S。 
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301产生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并将导通延时复位信号送至逻辑电路302的复位端R。逻辑电路302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和比较器304的比较结果产生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被送至驱动电路303的输入端。驱动电路303的输出信号分别用于驱动开关电路305中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变换器400的示意性电路图。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开关电路405采用了同步降压BUCK变换器拓扑,包括上开关管M1、下开关管M2、电感器L和电容器C1。开关电路405通过上开关管M1和下开关管M2的导通和关断,将输入电压VIN转换为输出电压VOUT。上开关管M1的一端接收输入电压VIN,另一端耦接至下开关管M2的一端,下开 关管M2的另一端接地。上开关管M1接收驱动电路203的输出信号SW1,下开关管M2接收驱动电路203的输出信号SW2,信号SW1和SW2为互补信号,以控制上开关管M1和下开关管M2互补导通和关断。电感器L一端耦接至上开关管M1和下开关管M2的连接端。输出电容器C1电耦接在电感器L的另一端和地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开关管M1和下开关管M2可以是三极管、MOS管等开关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一个开关管和一个二极管构成的非同步降压Buck变换器拓扑,此时,上开关管可以是三极管、MOS管等开关器件,下开关管为二极管。 
反馈电路406电耦接在开关电路405的输出端,接收输出电压VOUT,并产生代表开关电路405输出信号VOUT的反馈信号VFB,该反馈信号VFB被第一斜坡补偿电路407补偿后送至比较器404的反相输入端。 
反馈电路406包括由电阻器R1、R2组成的分压电阻器。电阻器R1的一端连接至开关电路405的输出端。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至电阻器R1的另一端,电阻器R2的另一端连接至地。电阻器R1和R2的公共端形成反馈电路输出端FB,输出反馈信号VFB。 
比较器404的反相输入端接收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例如反馈信号VFB和第一斜坡补偿电路407的输出信号Vramp1的和值。比较器404的同相输入端接收补偿后的参考信号V′REF,例如参考信号VREF和第二斜坡信号Vramp2的和值。比较器404将补偿后的反馈信号V′FB信号Vramp1与补偿后的参考信号V′REF进行比较。 
例如,当输出电压VOUT低于预设值时,即,当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信号Vramp1的和值等于参考信号VREF和第二斜坡信号Vramp2的和值时,比较器404的输出为高,置位逻辑电路402,使其输出为高。此高信号通过驱动电路403将开关电路405的上开关管M1导通,下开关管M2关断,从而使输出电压VOUT上升,此时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信号Vramp1的和值也上升。当上开关管M1导通一段恒定时间后,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信号Vramp1的和值上升到峰值点,此时恒定导通延时电路401产生一个导通延时复位信号至逻辑电路402,复位逻辑电路402,使其输出为低。此低信号通过驱动电路403将上开关管M1关断,下开关管M2导通,输出电压VOUT开始下降,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信号Vramp1的和值也下降。当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信号Vramp1的和值下降至参考信号VREF和第二斜坡信号Vramp2的和值时,上开关管M1再 次导通。此过程不断重复,以调节输出电压VOUT。 
第一斜坡补偿电路407在比较器404的反相输入端提供一个具有较大幅值的斜坡信号,充当输出电容C1的等效串联电阻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斜坡信号是一电压信号,与电感电流纹波同相且与之成比例。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斜坡补偿电路407包括电阻器R3、电容器C2以及电流源I1。电阻器R3电耦接在上开关管M1和下开关管M2的公共端和反馈电路406的输出端FB之间。电容器C2电耦接在反馈电路406的输出端FB和地之间。电流源I1与电容器C2并联,同样电耦接在反馈电路406的输出端FB和地之间。在反馈节点FB处,电阻器R3和电容器C2将产生一个具有较大幅值的交流分量Vramp1作为第一斜坡补偿信号。但同时,电阻器R3将在节点FB处引入一个新的直流电流,其值为: 
V OUT - V FB R 3 - - - ( 1 )
因此直流电源I1为: 
I 1 = V OUT - V FB R 3 - - - ( 2 )
直流电源I1用于抵消节点FB处新增的直流电流。 
增加第一斜坡补偿信号Vramp1后,比较器404的反相输入端接收的信号VFB+Vramp1平均值升高,大于预设的参考信号VREF,导致输出电压VOUT实际值大于预设值。因此,本实施例中,用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对参考信号进行补偿。 
第二斜坡补偿电路408连接至比较器404的同相输入端,用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对参考信号VREF进行补偿。例如,将该补偿信号添加至参考信号。添加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后,比较器404的同相输入端信号变为补偿后的参考信号V′REF,例如VREF+Vramp2,反相输入端接收的信号VFB+Vramp1的平均值被拉低。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多个适合的斜坡补偿电路作为第二斜坡电路,用于产生合适的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使信号VFB+Vramp1的平均值大致等于预设的参考信号VREF的值,进而调节变换器输出准确的输出电压VOUT。 
图5为图4所示变换器400中未加第二斜坡补偿电路时的波形示意图。当上开关管M1导通而下开关管M2关断时,流过电感器L的电流逐渐增大,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电压Vramp1的和值VFB+Vramp1也逐渐增大。当上开关管 M1恒定导通一段时间DT后,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电压Vramp1的和值达到最大值,节点FB处的交流分量Vramp1的幅值ΔVFB如式(3)所示: 
Δ V FB = I × t C 2 = ( V IN - V FB R 3 - V OUT - V FB R 3 ) × DT C 2 = V OUT × ( 1 - D ) T R 3 × C 2 - - - ( 3 )
其中D为上开关管M1导通的占空比,T为开关周期。 
上开关管M1经恒定导通时间DT后关断,下开关管M2导通,流过电感器L的电流逐渐减小,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电压Vramp1的和值VFB+Vramp1也逐渐减小。当反馈电压VFB和第一斜坡补偿电压Vramp1的和值下降至比较器404的参考电压VREF,上开关管M1重新导通,下开关管M2关断,电感电流再次增大。以上过程不断重复,以实现对输出电压VOUT的调节。 
引入第一斜坡信号Vramp1后,比较器404反相输入端电压的平均值VAVG变大,其值大于参考信号VREF,因此输出电压VOUT的实际输出值大于预设值。平均值VAVG的幅值如式(4)所示: 
V AVG = 1 2 Δ V FB + V REF = V OUT × ( 1 - D ) T 2 × R 3 × C 2 + V REF - - - ( 4 )
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开关变换器波形示意图。信号VFB+Vramp1的平均值VAVG等于参考信号VREF时,输出电压VOUT的实际值相等预设值。由式(4)可知,当给参考电压VREF补偿一个幅值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895105200083
的第二斜坡补偿信号后,VAVG=VREF。设第二斜坡补偿信号的斜率为ramp2,则ramp2如式(5)所示: 
ramp 2 = - 1 2 Δ V FB t = - V OUT 2 × R 3 × C 2 × ( 1 - D ) T t , ( t ≤ T ) - - - ( 5 )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t=(1-D)T时,斜率ramp2为一个常数,即在上开关管M1关断时刻添加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此时其斜率ramp2如式(6)所示: 
ramp 2 = - V OUT 2 × R 3 × C 2 - - - ( 6 )
由式(6)可知,第二斜坡补偿信号的斜率ramp2与变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第一斜坡补偿电路407中的电阻器R3的值以及电容器C2的值有关。当比较器正相输入端增加斜率为ramp2的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输出电压VOUT的实际值等于预设值。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斜坡补偿电路的示意图。该第二斜坡补偿电路700包括开关管M3、M4、反相器、电阻器R4、电容器C3。开关管M3的第一端接收参考信号VREF,第二端耦接至比较器404的同相输入端;开关管M4的第一端与电阻器R4的一端耦接,开关管M4的第二端接地;电容器C3的一端与电阻器R4的另一端耦接,电容器C3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管M3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SW1;开关管M4的控制端连接至反相器的输出端;反相器的输入端接收控制信号SW1。开关管M3和开关管M4互补导通,且开关管M3和开关电路405中开关管M1的导通关断同步。 
当开关控制信号SW1为高,反相器输出为低,开关管M3导通,开关管M4关断,输出端电压为参考电压VREF。同时,电容器C3被充电,其端电压为VREF。当开关控制信号SW1为低时,反相器输出为高,开关管M3关断,开关管M4导通,电容器C3通过开关管M4对电阻器R4放电,输出补偿后的参考信号V′REF。电容器C3的放电电流为: 
I C 3 = V REF R 4 - - - ( 7 )
因此在电容器C3端可得到一个斜坡信号,该信号的斜率为: 
- V REF R 4 × C 3 - - - ( 8 )
选择合适的电阻器R4和电容器C3的值,当式(9)成立时,可使该信号的斜率等于所需的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的斜率ramp2。 
V REF R 4 × C 3 = V OUT 2 × R 3 × C 2 - - - ( 9 )
图8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斜坡补偿电路的示意图,包括开关管M5、MOS管M6、电流源I2、电容器C4、电阻器R5、电阻器R6、电阻器R7以及缓冲器BUF。开关管M5的一端与电流源和电容器C4的一端耦接至缓冲器BUF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与电容器C4的另一端连接至地,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SW1。MOS管M6的一端通过电阻器R6连接至一电源VCC,且通过电阻器R5与参考电压VREF连接,产生补偿后的参考电压V′REF,并连接至比较器404的同相输入端;MOS管M6的另一端与缓冲器BUF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电阻器R7连接至地;MOS管M6的控制端与缓冲器BUF的输出端相连。 
开关管M5的导通与开关电路405中开关管M1同步,当开关管M5关断 时,电流源I2对电容器C4充电,缓冲器BUF的正向输入端电压值如式(10)所示: 
V C = I 2 × t C 4 - - - ( 10 )
MOS管M6工作在线性区,流过电阻器R7的电流为: 
I R 7 = I 2 × t C 4 × R 7 - - - ( 11 )
MOS管M6漏极电压为: 
V CC - I 2 × t × R 6 C 4 × R 7 - - - ( 12 )
当开关管M5导通时,电流源I2短路,电容器C4通过开关管M5放电,MOS管M6截止。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以及电流源的值,当式(13)成立时,可使该信号的斜率等于所需的第二斜坡补偿信号Vramp2的斜率ramp2。 
I 2 × R 6 C 4 × R 7 = V OUT 2 × R 3 × C 2 - - - ( 13 )
在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中,虽未具体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开关管M3、M4和M5可以是三极管、MOS管等开关器件。 
应当注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理解,上面的描述省略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一些技术细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实施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变换器包括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该控制电路包括:
反馈电路,电耦接至开关电路的输出,产生代表开关变换器输出的反馈信号;
第一斜坡补偿电路,电耦接至开关管的输出端,产生第一斜坡补偿信号,并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补偿,产生补偿后的反馈信号;
比较器,反相输入端接收补偿后的反馈信号,正相输入端接收参考信号,输出比较结果;
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产生恒定导通延时复位信号;以及
逻辑电路,电耦接至恒定导通时间延时电路和比较器的输出端,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和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斜坡补偿电路,所述第二斜坡补偿电路基于驱动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产生第二斜坡补偿信号,并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补偿,产生补偿后的参考信号;
所述比较器对补偿后的反馈信号和补偿后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补偿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流源,
其中,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耦接至开关电路,另一端与第一电容器和电流源的一端耦接并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以产生所述第一斜坡补偿信号;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流源的另一端相连,并电连接至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坡补偿信号的斜率与所述第一斜坡补偿电路中的第一电阻器的阻值和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以及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相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坡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二电阻器、第二电容器以及反相器,
其中,第一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耦接所述参考信号,第二端耦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 和第三端,第一端耦接第二电阻器的一端,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通过反相器连接,接收控制信号,实现互补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关断时,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信号为参考信号;当第一开关管关断,第二开关管导通时,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信号为补偿后的参考信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坡补偿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MOS管、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二电容器、第二电流源以及缓冲器,
其中,第三开关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与第二电流源和第二电容器的一端耦接至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至地,第三端接收控制信号;MOS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器耦接至参考信号,通过第四电阻器耦接至电源电压,并耦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二端与缓冲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五电阻器连接至地,第三端与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
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互补导通;当补偿后的反馈信号等于补偿后的参考信号时,上开关管导通,下开关管关断;在恒定导通时间结束后,根据导通延时复位信号,上开关管关断,下开关管导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和上开关管导通关断同步。
10.一种开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通过该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至少一个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CN2011204988731U 2011-12-05 2011-12-05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75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988731U CN202475252U (zh) 2011-12-05 2011-12-05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988731U CN202475252U (zh) 2011-12-05 2011-12-05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75252U true CN202475252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2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9887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75252U (zh) 2011-12-05 2011-12-05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7525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707A (zh) * 2011-12-05 2012-04-11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3269550A (zh) * 2013-06-04 2013-08-28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led电流纹波消除驱动电路
CN104638723A (zh) * 2015-02-02 2015-05-20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方法
CN111600477A (zh) * 2020-06-30 2020-08-28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回注抵消的噪声抑制电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707A (zh) * 2011-12-05 2012-04-11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2412707B (zh) * 2011-12-05 2014-05-21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3269550A (zh) * 2013-06-04 2013-08-28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led电流纹波消除驱动电路
CN103269550B (zh) * 2013-06-04 2015-02-04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led电流纹波消除驱动电路
CN104638723A (zh) * 2015-02-02 2015-05-20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方法
CN104638723B (zh) * 2015-02-02 2017-02-22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方法
CN111600477A (zh) * 2020-06-30 2020-08-28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回注抵消的噪声抑制电路
CN111600477B (zh) * 2020-06-30 2023-04-25 敏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回注抵消的噪声抑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2707B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3280971B (zh) 升降压变换器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01552560B (zh) 一种开关稳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11306B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EP2994986B1 (en) Buck-boost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buck-boost transition switching control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1295922B (zh) 一种可实现线性控制的软启动装置
CN101877922B (zh) 非隔离式ac-dc led驱动器电流补偿电路
CN102377336B (zh) 开关电源装置
US9684320B2 (en) D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ower supply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DC-DC converter
CN102801305A (zh) 峰值电流信号产生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方法
CN103346662A (zh) 一种控制电路、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01288A (zh) 控制电路、开关模式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1711081A (zh) Led驱动电路
CN103813587A (zh) 一种数模混合调光的led驱动电路
CN102545603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202475254U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01562395A (zh) 具有轻载效率提升功能的电压调制电路
CN102223067A (zh) 驱动恒流源负载的装置及方法
CN202475252U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05305805A (zh) 功率因数修正装置
TW201427244A (zh)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83420B (zh) 具压降补偿功能的电压转换控制器及电压转换电路
CN113765368A (zh) 一种三电平直流转换器、电源系统及芯片
CN202840923U (zh) 控制电路和开关模式变换器
CN104052279B (zh) 一种基于MOSFET的自激式Sepi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5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52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