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70281U -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70281U
CN202470281U CN2012200919050U CN201220091905U CN202470281U CN 202470281 U CN202470281 U CN 202470281U CN 2012200919050 U CN2012200919050 U CN 2012200919050U CN 201220091905 U CN201220091905 U CN 201220091905U CN 202470281 U CN202470281 U CN 202470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versal valve
valve opening
guide rail
air inter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919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陈绍林
王现林
黄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2200919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70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70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702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换气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换气腔;换向阀,具有第一换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第一开换向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吸气密封室,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设置有过滤网的过滤口;吸气电机,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口;吸气密封室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气口开关机构,包括导轨、可封闭或者打开进气口的滑动挡板以及与滑动挡板通过连杆驱动连接的驱动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能够使换气装置在实现双向换气的同时实现单向过滤功能,减少过滤网的非必要使用状态,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器换气装置可以实现室内外双向换气,即通过换气装置将室内空气排放到室外或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室内。现有技术中,这两种换气方式都需要使流通的空气经过过滤网。但是,将室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后排放到室外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过滤网寿命相对较低,频繁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更换,而过滤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也加重了过滤网的负担,使过滤网使用寿命降低。所以相对理想的状态是,在向室内吸入空气时,气体经过过滤网,去除有害颗粒,而在向室外排放空气时,气体不经过过滤网直接排出,即实现双向换气单向过滤。但是现有的空调器换气装置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能够使换气装置在实现双向换气的同时实现单向过滤功能,减少过滤网的非必要使用状态,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换气腔,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第一换向阀开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吸气密封室,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内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网的过滤口;吸气电机,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内部,设置有吸气口以及出气口,吸气口与吸气密封室的过滤腔连通,出气口与出风通道连通;吸气密封室上还具有使过滤腔与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进气口开关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包括与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所在侧壁平行的导轨、沿导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具有开启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吸气密封室的进气口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以及与滑动挡板通过连杆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通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以及连通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
进一步地,导轨上设置有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滑动挡板通过两端的导柱设置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驱动部与连杆之间通过曲柄连接。
进一步地,导轨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气口所在侧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一滑槽,和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滑动挡板的滑动方向相应于第一滑槽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为可拆卸导轨。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的进气口关闭端和第二滑槽的进气口关闭端弯折至进气口所在侧壁的壁面。
进一步地,驱动部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滑动挡板与进气口所在侧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换向阀包括:阀体,为圆筒形,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第一换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换向板,绕阀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内,包括隔板和侧板,将阀体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具有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和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转换电机,设置在阀体内部,与换向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换向阀还包括限制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阀体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为前述任一项的换气装置,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室内机,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吸气密封室设置进气口以及与进气口配合的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实现双向换气的同时能够实现单向过滤,即在切换不同的换气方向的同时,相应地同步改变空气的流经路线,实现向室内机送风时空气经过过滤网,向室外机排风时空气不经过过滤网,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进气口开关机构打开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进气口开关机构关闭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滑动挡板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导轨及滑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空调换气装置包括壳体10、吸气密封室20、换向阀30、进气口开关机构40、室内侧通道50、室外侧通道60以及吸气电机70。
壳体10内部形成有换气腔,壳体10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的壳体室内接口和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的壳体室外接口。换向阀30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具有与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与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换向阀30可以控制室内外连接通道内气体的流向。室内侧通道50连接壳体室内接口和第一换向阀开口,室外侧通道60连接壳体室外接口和第二换向阀开口。
吸气密封室20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吸气密封室20内部形成过滤腔,具有与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壳体10内部的换气腔相通的过滤口,过滤口设置有过滤网21。
吸气密封室20的第一侧壁23上设置有方形的进气口22,进气口22可以使吸气密封室20的过滤腔与壳体10的换气腔相通。进气口22可以与过滤网21设置在同一侧壁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口22与过滤网21设置在不同侧壁上,且过滤网21设置在面积较大的外侧壁上,这样可以通过扩大进气面积克服过滤网21对气体的阻力,提高进气的效率。进气口22也可以为圆形等其它形状的开口。
吸气密封室20内部固定有吸气电机70,吸气电机70设置有吸气口71与出气口72,其中吸气口71与过滤网21相对应且吸气口71与吸气密封室20的过滤腔连通,出气口72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气口开关机构40设置在壳体10内部,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导轨41、可拆卸的第二导轨46、滑动挡板42、连杆43以及曲柄44。其中第一导轨41和第二导轨46分别设置在进气口22所在侧壁即第一侧壁23的两个相对边缘,且平行于第一侧壁23。第一导轨41和第二导轨46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41和第二导轨46上的第一滑槽411,和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41和第二导轨46上的第二滑槽461,第二滑槽461沿滑动挡板42的滑动方向相应于第一滑槽411设置。第一滑槽411的进气口关闭端4111和第二滑槽461的进气口关闭端4611弯折至第一侧壁23的壁面。滑动挡板42两端设置有4个导柱421,4个导柱421分别伸入到第一滑槽411和第二滑槽461中,使滑动挡板42可以沿滑槽的方向运动至开启进气口22的第一档板位置或封闭进气口22的第二挡板位置。当滑动挡板42向远离进气口22方向的第一档板位置运动时,进气口22开启,空气可以经过进气口22进入吸气密封室20。当滑动挡板42向靠近进气口22方向的第二挡板位置运动时,在第一滑槽411的进气口关闭端4111和第二滑槽461的进气口关闭端4611的引导下,滑动挡板42与第一侧壁23贴合,进气口22被封闭,空气无法经过进气口22进入吸气密封室20。连杆43一端与滑动挡板42铰接,连杆43另一端与曲柄44铰接。
进气口开关机构40的驱动部为驱动电机45。驱动电机45与曲柄44驱动连接。当驱动电机45转动时,通过曲柄44带动连杆43转动,进而拉动滑动挡板42沿滑槽运动,从而开启或封闭进气口22。驱动电机45可以固定设置在吸气密封室20的第一侧壁23上,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
换向阀30包括阀体31、换向板32、转换电机33以及限位板34。其中阀体31为圆筒状,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部,第一换向阀开口、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阀体31的侧壁上。
换向板32可绕阀体31的轴线转动。换向板32包括沿阀体31的轴向方向设置且两端与阀体31内壁贴合的隔板,以及覆盖在阀体31外侧并与隔板固定连接的半圆形侧板,隔板经过阀体31的轴线。隔板与侧板相配合,将换向阀30内部分隔为封闭侧和开放侧。随着换向板32的转动,可以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或者可以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即为换气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
转换电机33固定在阀体31内,与换向板32的隔板驱动连接,带动换向板32转动,使换气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限位板34固定设置在阀体31的内壁,可以限制换向板32的转动位置,使换气装置在两个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更加准确。
当需要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空间时,换向板32在转换电机33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二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态,此时室内侧通道50与换向阀30的开放侧连通。驱动电机45带动滑动挡板42运动,直至滑动挡板42位于第一挡板位置,进气口22开启。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侧通道50进入换向阀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70的吸气口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20。此时由于进气口22开启,空气通过进气口22进入吸气密封室20的阻力远小于通过过滤网21进入吸气密封室20的阻力,所以被吸入吸气口71的空气绝大部分是通过进气口22进入吸气密封室20的,过滤网21被闲置。进入吸气电机70的空气经过出气口72进入封闭侧,然后通过室外侧通道60被排放到室外空间。整个向室外空间排气的过程基本上不需要经过过滤网21,从而减少了过滤网的使用频率。
当需要向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时,换向板32在转换电机33驱动下转动到使第一换向阀开口与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此时室外侧通道60与换向阀30的开放侧连通。驱动电机45带动滑动挡板42运动,直至滑动挡板42处于第二挡板位置,将进气口22封闭。室外空间的空气经过室外侧通道60进入换向阀30的开放侧,然后由于吸气电机70的吸气口71的吸引而流通至吸气密封室20。此时由于进气口22封闭,空气只能通过过滤网21进入吸气密封室20内的吸气电机70,因此过滤网21处于工作状态,将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颗粒去除。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从吸气电机70的出气口72进入封闭侧,然后通过室内侧通道50进入室内空间,保证了向室内空间输送的空气质量,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换气装置,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室内机,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室外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进气口开关机构,使换气装置在进行双向换气的同时,同步改变气体的流经路线,实现向室内空间送风时经过过滤网,向室外空间排风时不经过过滤网的目的,从而减少过滤网的使用频率,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此外该进气口开关机构为齿轮齿条滑动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换气装置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内部形成换气腔,并具有壳体室内接口和壳体室外接口;
换向阀(3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具有与所述壳体室内接口相通的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壳体室外接口相通的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第三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
吸气密封室(2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连通的出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壳体(10)内部的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设置有过滤网(21)的过滤口;
吸气电机(70),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气密封室(20)内部,设置有吸气口(71)以及出气口(72),所述吸气口(71)与所述吸气密封室(20)的过滤腔连通,所述出气口(72)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吸气密封室(20)上还具有使所述过滤腔与所述换气腔相通的进气口(22);进气口开关机构(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包括与所述吸气密封室(20)的所述进气口(22)所在侧壁平行的导轨、沿所述导轨可直线运动地设置具有开启所述吸气密封室(20)的所述进气口(22)的第一挡板位置和封闭所述吸气密封室(20)的所述进气口(22)的第二挡板位置的滑动挡板(42)以及与所述滑动挡板(42)通过连杆(43)驱动连接的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壳体室内接口和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的室内侧通道(50),以及连通所述壳体室外接口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的室外侧通道(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滑动挡板(42)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动挡板(42)通过两端的导柱(421)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连杆(43)之间通过曲柄(4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2)所在侧壁两相对边缘的第一导轨(41)和第二导轨(46),所述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41)和所述第二导轨(46)上的第一滑槽(4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41)和所述第二导轨(46)上的第二滑槽(461),所述第二滑槽(461)沿所述滑动挡板(42)的滑动方向相应于所述第一滑槽(41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41)和所述第二导轨(46)为可拆卸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11)的进气口关闭端(4111)和所述第二滑槽(461)的进气口关闭端(4611)弯折至所述进气口(22)所在侧壁的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驱动电机(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挡板(42)与所述进气口(22)所在侧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30)包括:阀体(31),为圆筒形,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以及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31)的侧壁上;换向板(32),绕所述阀体(31)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31)内,包括隔板和侧板,将所述阀体(31)分为封闭侧和开放侧,具有使所述第一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一工作状态,和使所述第二换向阀开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开口共同位于所述封闭侧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
转换电机(33),设置在所述阀体(31)内部,与所述换向板(32)驱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30)还包括限制所述换向板转动位置的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31)的内壁。
12.一种空调器,包括分别与室内机和室外机连通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为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内接口连通至所述室内机,所述换气装置的壳体室外接口连通至所述室外机。
CN2012200919050U 2012-03-12 2012-03-12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70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919050U CN202470281U (zh) 2012-03-12 2012-03-12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919050U CN202470281U (zh) 2012-03-12 2012-03-12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70281U true CN202470281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8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9190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70281U (zh) 2012-03-12 2012-03-12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702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691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691A (zh) * 2012-03-12 2013-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1B (zh) * 2012-03-12 2016-0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4821U (zh) 单风机实现进风、排风和内循环转换的新风机
CN105333601A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WO2019011069A1 (zh) 一种双箱体通风净化器
CN213019946U (zh) 新风系统和空调机组
CN111023533A (zh) 多功能直流旁通净化型全热交换机
CN202470285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02470281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02470288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02470290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7246718B (zh) 风阀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
CN103307693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815667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换气效果良好的智能型通讯基站
CN202470286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02470287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02470284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02470289U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11551852U (zh) 一种转轮式新风除湿一体机
CN112413774A (zh) 单风机实现进风、排风和内循环转换的新风机
CN103307690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1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88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2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89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103307695B (zh)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空调器
CN211400129U (zh) 一种单向流新风净化换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