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49916U -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9916U
CN202449916U CN2011205541725U CN201120554172U CN202449916U CN 202449916 U CN202449916 U CN 202449916U CN 2011205541725 U CN2011205541725 U CN 2011205541725U CN 201120554172 U CN201120554172 U CN 201120554172U CN 202449916 U CN202449916 U CN 202449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membrane
pump
membrane module
w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541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民
王灿
陈伟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5541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9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9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99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膜组件、缺氧池、好氧池、搅拌器、内回流泵、进水泵、出水泵和曝气泵,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过流孔,顶端设置有内回流泵;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器和进水泵;好氧池中设置有膜组件,包括膜片、膜组件框架、曝气总管、曝气微孔和曝气支管,膜片固定在膜组件框架之间;曝气总管的一端与曝气泵相连,另一端在膜组件框架的下端与曝气支管相连,曝气支管上设置有曝气微孔,膜组件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膜组件出水总管和膜组件出水支管,两者共同与出水泵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膜生物反应器能处理洗浴废水等易生物降解的生活污水,运行稳定可靠,出水可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这一问题很多国家都把污水的再生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以活性污泥为代表的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在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处理工艺完善、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大,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各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特别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技术,因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中的二沉池,实现高污泥浓度运行,且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小、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虽然MBR技术拥有许多传统活性污泥法所不具有的优点。但是,其能耗高、成本高仍是阻碍MBR发展的两大瓶颈。高昂的膜价格以及频繁的膜污染造成的膜组件清洗、更换是导致MBR运行成本高的主要原因。而膜污染造成的膜使用寿命缩短、频繁的化学清洗、膜通量下降以及操作费用的增加等问题,大大限制了MBR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新型廉价膜材料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废水等易生物降解的生活污水,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可靠,出水可达到中水回用标准,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膜组件、缺氧池、好氧 池、搅拌器、内回流泵、进水泵、出水泵和曝气泵,其中: 
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过流孔,顶端设置有内回流泵; 
所述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器和进水泵; 
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膜组件,包括膜片、膜组件框架、曝气总管、曝气微孔和曝气支管,其中所述膜片固定在膜组件框架之间;所述曝气总管的一端与曝气泵相连,另一端在膜组件框架的下端与曝气支管相连,所述曝气支管上设置有曝气微孔; 
在所述膜组件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膜组件出水总管和膜组件出水支管,两者共同与出水泵相连。 
在所述缺氧池的底端设置有放空管。 
在所述曝气总管与曝气泵相连的管路之间设置有空气流量计。 
所述曝气总管在膜组件框架底部分别与左右两条曝气支管相连接(如附图2和3所示)。 
所述曝气微孔的孔间距沿着支管方向逐渐减小(如附图2和3所示)。 
在所述的反应器中,可以采用PLC逻辑控制器与反应器相连接,并对其运行进行控制,例如对好氧池和缺氧池的液位进行检测,并控制进水泵和出水泵的流量以及内回流泵的回流比,实现液位的稳定,混合液在好氧池内以一定的内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中,以实现脱氮的功能;对曝气泵进行控制,并设置曝气的频率,以实现对曝气的控制,可有效防止采用非织造布膜膜污染情况的快速发生,可有效延长膜组件的运行时间,并能使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充分循环。 
原始的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通常具有网孔状,由于非织造布网孔孔径较大不利于活性污泥的截留,且粗糙的非织造布表面易造成活性污泥的堵塞,使得非织造布平板膜使用时间缩短。经过采用明胶蛋白交联改性后,网孔状非织造布膜具有光滑的膜表面,通过电镜扫描照片可以看到改性非织造布表面具有一层致密的表皮层,厚度大约可以达到200-350μm,表面接触角可以达到110-120°,且膜表面分布着孔径为10~30μm的膜孔,与非织造布内部孔径40~80μm相比,膜孔径下降很多,因此膜的截流能力、抗膜污染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利用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过滤截留能力制作成膜材料应用于MBR工艺中,并通过膜表面改性处理使得改性膜材料具有更为良好的过滤能力。该改性方法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改性过程快速,无污染,整个过程简便易行。且该改性非织造布膜价格低廉、截留性能好、强度高,因此可适当进行在线反冲洗以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 低膜污染的影响。 
在使用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时,首先将污水通过进水泵进入到缺氧池(起反硝化脱氮作用)中,缺氧池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搅拌,污水自上而下进行处理后会通过底部过流孔流入好氧池(主要起微生物降解废水的作用)中。好氧池采用底端曝气的方式进行搅拌(对膜组件周边曝气,为微生物供氧,并使活性污泥得以循环),以使气体和液体从好氧池底部逐渐向上流动并通过膜组件进行处理,同时打开内回流泵,以使好氧池中污水再次回流到缺氧池中,以实现处理路径的循环(将好氧池泥水混合物回流至缺氧池,使得缺氧池进行反硝化作用)。在反应器运行中,膜组件曝气管进行连续曝气,并且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对膜组件进行反冲以减缓膜污染的影响。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可由放空管定期排出(缺氧池和好氧池中都设置有活性污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明胶蛋白改性非织造布膜孔分布图,横坐标为孔径尺寸的对数(log)(nm),纵坐标为进汞量的对数(log)(mL/g),使用的压汞仪型号为Micromeritics Instrument Corporation,IV9500,美国。 
图2是利用本发明的明胶蛋白改性非织造布的膜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利用本发明的明胶蛋白改性非织造布的膜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明胶蛋白改性非织造布的膜生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改性后的非制造布膜片,2为膜组件框架,3为曝气总管,4为曝气微孔,5为曝气支管,6为膜组件出水总管,7为膜组件出水支管,8为缺氧池,9为好氧池,10为进水泵,11为出水泵,12为内回流泵,13为曝气泵,14为搅拌器,15为底部过流孔,16为放空管,17为空气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江苏金坛市创业纺织有限公司的丙纶纺粘非织造布先进行改性后,组成膜组件后进行实施。 
实施例1 
(1)将非织造布剪成长方形块状(10cm×20cm),然后放入丙酮中浸泡2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50℃烘干。再放入2wt%H2O2中浸泡30min后取出晾干,待用。 
(2)配置用于表面改性的水溶液,其中明胶蛋白10g,戊二醛4g,20wt%的硫酸水溶液1g,乙酸2g,甲醇3g,去离子水90g 
(3)在快速搅拌后,将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浸入步骤(2)制备的用于表面改性的水溶液中,并将非织造布转移至恒温振荡器中,设定振荡器转速200r/min,40℃,反应2h后将样品放于恒温鼓风干燥箱80℃烘干5h 
(4)将步骤(3)反应后的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至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20min,取出后再置于5wt%稀硫酸H2SO4中超声清洗20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中性,并将改性后的非织造布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4h,以去除残留于非织造布表面的化学试剂,清洗后将改性非织造布放置于烘箱干燥24h,得到明胶蛋白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 
实施例2 
(1)将非织造布剪成长方形块状(10cm×20cm),然后放入丙酮中浸泡2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50℃烘干。再放入2wt%H2O2中浸泡50min后取出晾干,待用。 
(2)配置用于表面改性的水溶液,其中明胶蛋白20g,戊二醛6g,20wt%的硫酸水溶液3g,乙酸5g,甲醇6g,去离子水80g 
(3)在快速搅拌后,将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浸入步骤(2)制备的用于表面改性的水溶液中,并将非织造布转移至恒温振荡器中,设定振荡器转速200r/min,35℃,反应5h后将样品放于恒温鼓风干燥箱80℃烘干5h 
(4)将步骤(3)反应后的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至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15min,取出后再置于10wt%稀硫酸H2SO4中超声清洗15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中性,并将改性后的非织造布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h,以去除残留于非织造布表面的化学试剂,清洗后将改性非织造布放置于烘箱干燥20h,得到明胶蛋白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 
实施例3 
(1)将非织造布剪成长方形块状(10cm×20cm),然后放入丙酮中浸泡2h,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50℃烘干。再放入2wt%H2O2中浸泡50min后取出晾干,待用。 
(2)配置用于表面改性的水溶液,其中明胶蛋白15g,戊二醛5g,20wt%的硫酸水溶液2g,乙酸3g,甲醇4g,去离子水85g 
(3)在快速搅拌后,将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浸入步骤(2)制备的用于表面改性的水溶液中,并将非织造布转移至恒温振荡器中,设定振荡器转速200r/min,35℃,反应5h后将样品放于恒温鼓风干燥箱80℃烘干5h 
(4)将步骤(3)反应后的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至于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15min,取出后再置于10wt%稀硫酸H2SO4中超声清洗15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中性,并将改性后的非织造布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h,以去除残留于非织造布表面的化学试剂,清洗后将改性非织造布放置于烘箱干燥20h,得到明胶蛋白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 
采用压汞仪对非织造布内部孔径分布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与膜表面孔径相比,膜孔内部分布着40~80μm的孔膜,该孔径可保证较大的膜通量,使得其具有很好的过水性能。采用静态接触角测定仪(静态接触角测定仪:Rame Hart,Rame Hart200型静态接触角测定仪,美国)测定明胶蛋白改性非织造布膜表面接触角,膜表面表面接触角为120°,水滴完全被膜吸收(从球状到完全铺展)需1s,因此膜表面具有良好的过水能力。下面利用改性后的非织造布制作成平板式膜组件,如附图2和3所示,对废水进行处理,如附图4所示的膜生反应器:包括膜组件、缺氧池8、好氧池9、搅拌器14、内回流泵12、进水泵10、出水泵11和曝气泵13,其中:所述好氧池9与缺氧池8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过流孔15,顶端设置有内回流泵12;所述缺氧池8中设置有搅拌器14和进水泵10;所述好氧池9中设置有膜组件,包括改性后的膜片1、膜组件框架2、曝气总管3、曝气微孔4和曝气支管5,其中所述改性后的膜片1固定在膜组件框架2之间;所述曝气总管3的一端与曝气泵13相连,另一端在膜组件框架2的下端与曝气支管5相连,所述曝气支管5上设置有曝气微孔4,在所述膜组件框架2的上端设置有膜组件出水总管6和膜组件出水支管7,两者共同与出水泵11相连。在所述缺氧池8的底端设置有放空管16。在所述曝气总管3与曝气泵13相连的管路之间设置有空气流量计17。采用PLC逻辑控制器与反应器相连接,并对其运行进行控制,例如对好氧池和缺氧池的液位进行检测,并控制进水泵和出水泵的流量以及内回流泵的回流比,实现液位的稳定,混合液在好氧池内以一定的内回流比回流至缺氧池中,以实现脱氮的功能;对曝气泵进行控制,并设置曝气的频率,以实现对曝气的控制,可有效防止采用非织造布膜膜污染情况的快速发生,可有效延长膜组件的运行时间,并能使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充分循环。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可由放空管定期排出(缺氧池和好氧池中都设置有活性污泥)。 
实施例1: 
此改良型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外形尺寸为450×200×500mm,容积45L,膜组件中放置3片改良型非织造布膜,总过滤面积为0.3m2,膜组件初始膜通量8L/m2·h,水力停留时间21h,日处理48L洗浴废水,汽水比为50:1,出水泵由时间继电器控制间歇运行,周期为开5min停1min。反应器可稳定运行60天以上,出水水质良好,具体结果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852183800061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的洗浴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浊度都大幅下降,出水水质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GB/T 18920-1002)。 
实施例2: 
此改良型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外形尺寸为450×200×500mm,容积45L,膜组件中放置3片改良型非织造布膜,总过滤面积为0.3m2,膜组件初始膜通量10L/m2·h,水力停留时间18h,日处理60L洗浴废水,汽水比为50:1,出水泵由时间继电器控制间歇运行,周期为开5min停1min。反应器可稳定运行60天以上,出水水质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的具体水质要求(GB/T 18920-1002)。 
实施例3: 
此改良型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外形尺寸为450×200×500mm,容积45L,膜组件中放置3片改良型非织造布膜,总过滤面积为0.3m2,膜组件初始膜通量12L/m2·h,水力停留时间14.5h,日处理72L洗浴废水,汽水比为50:1,出水泵由时间继电器控制间歇运行,周期为开5min停1min。反应器可稳定运行60天以上,出水水质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的具体水质要求(GB/T 18920-1002)。 
实施例4: 
此改良型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外形尺寸为450×200×500mm,容积45L,膜组件中放置3片改良型非织造布膜,总过滤面积为0.3m2,膜组件初始膜通量10L/m2·h,水力停留时间18h,日处理60L洗浴废水,汽水比为50:1,出水泵由时间继电器控制间歇运行,周期为开5min停1min,固定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浓度MLSS为9000mg/L,考察其在高活性污泥浓度下膜污染情况以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依然可稳定运行60天以上,且出水水质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的具体水质要求(GB/T18920-1002)。 
以上对实用新型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膜组件、缺氧池、好氧池、搅拌器、内回流泵、进水泵、出水泵和曝气泵,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过流孔,顶端设置有内回流泵;
所述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器和进水泵;
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膜组件,包括膜片、膜组件框架、曝气总管、曝气微孔和曝气支管,其中所述膜片固定在膜组件框架之间;所述曝气总管的一端与曝气泵相连,另一端在膜组件框架的下端与曝气支管相连,所述曝气支管上设置有曝气微孔;
在所述膜组件框架的上端设置有膜组件出水总管和膜组件出水支管,两者共同与出水泵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总管在膜组件框架底部分别与左右两条曝气支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微孔的孔间距沿着曝气支管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氧池的底端设置有放空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曝气总管与曝气泵相连的管路之间设置有空气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采用PLC逻辑控制器与反应器相连接,并对其运行进行控制。 
CN2011205541725U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49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41725U CN202449916U (zh)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41725U CN202449916U (zh)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9916U true CN202449916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65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5417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49916U (zh)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99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890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平板式膜过滤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平板式膜过滤组件以及膜生物反应器
CN111499089A (zh) * 2020-03-23 2020-08-07 北京德源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890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平板式膜过滤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平板式膜过滤组件以及膜生物反应器
CN103908904B (zh) * 2012-12-31 2016-02-10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平板式膜过滤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平板式膜过滤组件以及膜生物反应器
CN111499089A (zh) * 2020-03-23 2020-08-07 北京德源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大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8066B (zh) 外循环污水处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3351056B (zh) 一种在线化学反洗膜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35233B (zh) 一种化纤连续纺废水再利用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0417435C (zh) 一种利用聚乙烯醇纳米微球动态膜作为过滤介质的生物反应器
CN202465455U (zh) 一种新型的膜后浓水处理装置
CN111675428B (zh) 基于平板膜应急处理黑臭水体的方法及其平板超滤膜
CN210176665U (zh) 生活污水电催化氧化处理系统
CN105417851B (zh)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复合生物絮凝剂制备方法
CN202449916U (zh) 一种基于表面改良型网孔状非织造布的膜生物反应器
CN206521318U (zh) 一种陶瓷平板膜厌氧mbr装置
CN201505512U (zh) 一种用于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气水混合清洗装置
CN102553456B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网孔状非织造布膜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CN106045034A (zh) 一种用于污水资源化处理与能源回收的两级动态膜装置与工艺
CN1278954C (zh) 在线超声空化清洗膜-生物反应器方法与装置
CN205328795U (zh)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
CN214327267U (zh) 一种双层mabr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151997U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13024029A (zh) 一体化mfc-dmbr耦合装置
CN208856982U (zh) 一种节能mbr组件
CN207375918U (zh) Mbr组合膜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51805U (zh)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217996978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生化处理装置
CN210127174U (zh) 一种生化法去除ro浓水中有机物的处理装置
CN204111414U (zh) 一种河道废水循环处理mbr装置
CN210974316U (zh) 造纸废水回用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