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44645U -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4645U
CN202444645U CN2012200472189U CN201220047218U CN202444645U CN 202444645 U CN202444645 U CN 202444645U CN 2012200472189 U CN2012200472189 U CN 2012200472189U CN 201220047218 U CN201220047218 U CN 201220047218U CN 202444645 U CN202444645 U CN 202444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il
roller
heating coil
magnetic str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72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NUOE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NUOE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NUOE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NUOER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472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4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4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46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包括:辊筒和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组成,所述辊筒为筒状导体,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位于所述辊筒的中间,且与所述辊筒为同圆心,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具有间隙。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辊被广泛的应用于塑胶板材、纸张、皮革、无纺布、装饰板材纤、等各行业的平整压光。当前加热辊的主要加热方式为导热油加热传导、蒸汽加热传导、电阻加热,其中前二种加热方式为辊外加热导热油或蒸汽等热传导介质,再输送至辊体通过介质循环热传导;电阻加热是通过发热管插入辊体或辊内导热油加热传导。上三种加热方式都存在以下的缺点:
热传导介质导热油或蒸汽在高温下一段时间内在热传导面产生油膜、油垢或水垢,导热效率低下且产生的油垢水垢在循环时堵塞管道,埋下漏油、爆管、火灾、爆炸等危险隐患。由于是间接传导加热,导致预热时间长、升温慢、热效差,能源浪费大。导热油的极限高温使用限制(250℃)。不论是辊体,还是热循环管道都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安装技术要求高且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维护复杂、成本高。增大环境污染。导热油泄漏及辊外热循环管道的散发热量导致环境温度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包括:辊筒和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组成,所述辊筒为筒状导体,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位于所述辊筒的中间,且与所述辊筒为同圆心,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具有间隙,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可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包括:副骨架、线圈支撑骨架、中轴支撑骨架、旋转中轴,线圈支撑骨架装在中轴支撑骨架的一端,副骨架装在所述线圈支撑骨架上,中轴支撑骨架的另一端装在旋转中轴上,所述副骨架的断面为弧形、平板形或折线形,所述副骨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磁加热线圈,单个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沿辊筒轴向的长度略小于辊筒的长度(即:除去辊筒的两端支撑占位)。
优选地,所述副骨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设置在内面绝缘层与外面绝缘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内面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屏蔽磁条,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屏蔽磁条,所述第二屏蔽磁条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磁条与所述外面绝缘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副骨架、线圈支撑滑槽、滑条、中轴支撑骨架、旋转中轴,所述中轴支撑骨架的一端装设在旋转中轴上,所述中轴支撑骨架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装设有滑条,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用导磁材料固定于副骨架上,所述滑条固定于副骨架的二侧边,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副骨架和滑条形成一整体装入所述线圈支撑滑槽中。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屏蔽磁条,所述中轴支撑骨架上设置有磁条支撑滑槽,所述第三屏蔽磁条的一端装入所述磁条支撑滑槽,所述第三屏蔽磁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所述中轴支撑骨架的磁条支撑滑槽中。
优选地,还包括:匀热孔,所述匀热孔为沿所述辊筒壁周长均布的圆通孔。
优选地,所述均热孔的腔体内装设有导热介质。
优选地,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通过架空肋条固定在所述辊筒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上还设置有热反射层,所述热反射层位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辊筒的内壁之间。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不论是辊筒、还是电磁加热线圈,其结构简单,造价适中;安装技术要求简单且使用过程中维护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是辊筒自身发热(基于电磁加热原理),省却了导热油,进而拓升了辊筒的加热极限温度(350℃)。由于是辊筒的自身发热,必致加热快、热效高,相比导热油加热辊节约能源。由于采用的是电磁加热原理,杜绝了原导热油传导加热产生的油垢在循环时堵塞管道,埋下漏油、爆管、火灾、爆炸等危险隐患及导热油泄漏、辊外热循环管道的散发热量导致环境温度升高等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辊筒1和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组成,所述辊筒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筒状导体(金属材料或金属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位于所述辊筒1的中间,且与所述辊筒1为同圆心,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1具有间隙,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1可相对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包括:副骨架6、线圈支撑骨架12、中轴支撑骨架9、旋转中轴10,线圈支撑骨架12装在中轴支撑骨架9的一端,副骨架6装在所述线圈支撑骨架12上,中轴支撑骨架9的另一端装在旋转中轴10上,所述副骨架6的断面为弧形、平板形或折线形,所述副骨架6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磁加热线圈,单个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沿辊筒轴向的长度略小于辊筒的长度(即:除去辊筒的两端支撑占位,后的辊筒的长度为单个电磁加热线圈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8设置在内面绝缘层14与外面绝缘层11之间。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该第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8与所述内面绝缘层14之间设置有第一屏蔽磁条7,所述电磁加热线圈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屏蔽磁条15,所述第二屏蔽磁条15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磁条7与所述外面绝缘层11之间。
在该第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实施例中,单一电磁加热线圈8的功率大小依据电磁加热控制电源而定;单个辊筒加热可依据辊筒大小和温度确定由一个或多个电磁加热线圈共同完成。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相对辊筒是可转动的。工作时,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相对辊筒1是转动的,通电后的电磁加热线圈8在辊筒1内表面产生涡流而使辊筒1温度升高,由于电磁加热线圈8在辊筒1轴向与辊筒1的内面距离是均匀的,即其内的每个电磁加热线圈8沿辊筒轴向与辊筒1的内面距离都是均匀的,所以工作时的辊筒的内面的升温是均匀的、另外,通过匀热孔2使温度均匀性更好。
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的副骨架中的电磁加热线圈二侧边及外面密布屏蔽磁条,它的作用是杜绝磁场泄漏影响相邻线圈及周边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保护作业人员的辐射安全,同时增强线圈工作时对辊筒的磁场强度使加热更具效率。由于电磁加热线圈处于封闭的辊筒内,电磁辐射为辊筒的围护结构中的屏蔽磁条所完全屏蔽,无辐射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辊筒1和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组成,所述辊筒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筒状导体(金属材料或金属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位于所述辊筒1的中间,且与所述辊筒1为同圆心,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1具有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8、副骨架6、线圈支撑滑槽15、滑条13、中轴支撑骨架9、旋转中轴10,所述中轴支撑骨架9的一端装设在旋转中轴10上,所述中轴支撑骨架9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装设有滑条13,所述电磁加热线圈8用导磁材料固定于副骨架6上,所述滑条13固定于副骨架6的二侧边,所述电磁加热线圈8、副骨架6和滑条13形成一整体,所述整体装入所述线圈支撑滑槽15中。所述整体的两端固定成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在该第二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三屏蔽磁条17,所述中轴支撑骨架9上设置有磁条支撑滑槽16,所述第三屏蔽磁条17的一端装入所述磁条支撑滑槽16,所述第三屏蔽磁条17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所述中轴支撑骨架9的磁条支撑滑槽16中。第三屏蔽磁条17由上下二层硬质绝缘材料(如云母板)及绝缘方绳固定于中间,第三屏蔽磁条17的长度等于电磁加热线圈8长度,第三屏蔽磁条17形成整体滑入磁条支撑滑槽16,第三屏蔽磁条17的二端固定成型。
但其上的单个电磁加热线圈的长度略小于辊内面轴向的长度(减去辊二端的辊结构支撑宽度);内置式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含一个或多个电磁加热线圈;线圈支撑滑条13以满足固定线圈与辊面的距离均匀并支固定于辊中轴支撑骨架9上的刚度为前提,线圈支撑滑条13、线圈支撑滑槽15及磁条支撑滑槽16、中轴支撑骨架9、旋转中轴10的材料为非金属或金属。中轴支撑骨架9在辊筒1的轴向上依据辊筒1的长度可等距分布3个以上(含3个)。
在第二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实施例中,单一电磁加热线圈的功率大小依据电磁加热控制电源而定;单个辊筒加热可依据辊筒的大小和温度确定由一个或多个电磁加热线圈共同完成。该第二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相对辊筒是可转动的。工作时,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相对辊筒1是转动的,通电后的电磁加热线圈8在辊筒1内表面产生涡流而使辊筒1温度升高,由于电磁加热线圈8在辊筒轴向与辊筒1的内面距离是均匀的,即其内的每个电磁加热线圈沿辊筒的轴向与辊筒1的内面距离都是均匀的,所以工作时的辊筒1的内面的升温是均匀的,匀热孔2使温度均匀性更好。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的电磁加热线圈二侧边及外面密布屏蔽磁条,它的作用是杜绝磁场泄漏影响相邻线圈及周边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保护作业人员的辐射安全,同时增强电磁加热线圈工作时对辊筒的磁场强度使加热更具效率。由于电磁加热线圈处于封闭的辊筒内,电磁辐射为辊筒的围护结构(如屏蔽磁条)所完全屏蔽,无辐射污染。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该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还包括:匀热孔2、所述匀热孔2为沿所述辊筒1壁周长均布的圆通孔(各个圆通孔可相互独立或整体贯通)。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所述均热孔2的腔体内装设有导热介质,如油、水、气等;以更好的导热。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该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还包括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通过架空肋条3固定在所述辊筒1的内壁上。以更好的保温。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5上还设置有热反射层4,所述热反射层4位于所述保温层5与所述辊筒1的内壁之间。以更好的实现保温。所述保温层5为玻璃纤维毡或其它保温材料(厚度据实际辊筒1壁厚度及设定温度而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副骨架6的断面为弧形、平板形或折线形,所述副骨架6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磁加热线圈。
上述各实施例中,优选地,线圈支撑骨架12为截面居中一根主骨架,也可二侧边分布二根骨架或其它满足支撑要求的结构做法,线圈支撑骨架12、电磁加热线圈8、内面绝缘层14、外面绝缘层11、第一屏蔽磁条7、第二屏蔽磁条15、第三屏蔽磁条17都是固定的,其长度等于线圈长度。
在上述第一种、第二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的变化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匀热孔2、热反射层4、第一屏蔽磁条7、第二屏蔽磁条11、第三屏蔽磁条17、磁条支撑滑槽16、线圈支撑滑槽15、滑条13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省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和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组成,所述辊筒为筒状导体,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位于所述辊筒的中间,且与所述辊筒为同圆心,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具有间隙,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与所述辊筒可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副骨架、线圈支撑骨架、中轴支撑骨架、旋转中轴,线圈支撑骨架装在中轴支撑骨架的一端,副骨架装在所述线圈支撑骨架上,中轴支撑骨架的另一端装在旋转中轴上,所述副骨架的断面为弧形、平板形或折线形,所述副骨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磁加热线圈,单个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沿辊筒轴向的长度略小于辊筒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设置在内面绝缘层与外面绝缘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与所述内面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屏蔽磁条,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屏蔽磁条,所述第二屏蔽磁条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磁条与所述外面绝缘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结构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副骨架、线圈支撑滑槽、滑条、中轴支撑骨架、旋转中轴,所述中轴支撑骨架的一端装设在旋转中轴上,所述中轴支撑骨架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装设有滑条,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用导磁材料固定于副骨架上,所述滑条固定于副骨架的二侧边,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副骨架和滑条形成一整体装入所述线圈支撑滑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屏蔽磁条,所述中轴支撑骨架上设置有磁条支撑滑槽,所述第三屏蔽磁条的一端装入所述磁条支撑滑槽,所述第三屏蔽磁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所述中轴支撑骨架的磁条支撑滑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匀热孔,所述匀热孔为沿所述辊筒壁周长均布的圆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孔的腔体内装设有导热介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通过架空肋条固定在所述辊筒的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上还设置有热反射层,所述热反射层位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辊筒的内壁之间。
CN2012200472189U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44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72189U CN202444645U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72189U CN202444645U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4645U true CN202444645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26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721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44645U (zh) 2012-02-14 2012-02-14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46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159A (zh) * 2012-02-14 2012-07-11 深圳市科诺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3159A (zh) * 2012-02-14 2012-07-11 深圳市科诺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3159A (zh)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CN103471411B (zh) 水泥回转窑外壁余热回收装置
CN105004055B (zh) 用于家用储水式电磁热水器上的动态水循环分离加热装置
CN204993918U (zh) 环形热管式热辊
CN102937329A (zh) 高效率取暖设备
KR101761291B1 (ko) 열매체유와 축열물질을 이용한 복합 온수 가열장치
CN103438578A (zh) 一种高频电磁导热油炉
CN203116283U (zh) Pvc手套电磁加热专用装置
CN202444645U (zh) 一种线圈内置的电磁加热辊装置
CN106402995A (zh) 固体蓄热单元及电蓄能加热设备
CN107044678A (zh) 地埋重力热管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CN202634740U (zh) 一种线圈外置式电磁加热辊装置
CN108506995B (zh) 非能动单罐储热供暖系统
CN201348358Y (zh) 电磁感应采暖设备
CN201818954U (zh) 外敷内热式保温装置的输油管
CN204853980U (zh) 用于家用储水式电磁热水器上的动态水循环分离加热装置
CN203224161U (zh) 一种储热装置
KR101190273B1 (ko) 직렬 연결형 전기 보일러
CN204993923U (zh) 径向感应加热式热辊
CN201335517Y (zh) 电磁热水器
CN102620342A (zh) 全自动环保高效节能太阳能取暖及生活用热水两用系统
CN202470380U (zh) 电磁加热的即热式开水器
CN202792482U (zh) 移动式感应加热锅炉
CN103322700B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热水器
CN206755326U (zh) 地埋重力热管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