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9983U - 一种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39983U
CN202439983U CN2011205218777U CN201120521877U CN202439983U CN 202439983 U CN202439983 U CN 202439983U CN 2011205218777 U CN2011205218777 U CN 2011205218777U CN 201120521877 U CN201120521877 U CN 201120521877U CN 202439983 U CN202439983 U CN 202439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ss
tolerant
container
pressure
contain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218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增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HA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218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39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39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399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该容器包括容纳所容物的容器主体、用于加压使所容物流出的加压装置、供所容物流出的流出通道,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相连通,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流出通道相连通;加压时加压装置通过所述管道内介质将压力传递到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上,所容物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流出通道向外流出;加压时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封闭。该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避免空气、微粒等杂质使所容物受污染变质,避免底部所容物难以挤出来而造成浪费,还可以实现定量取用,每次取用的所容物等于所设定的量。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用容器,特别是可以方便地取出容器内液体或者膏体的容器。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人们会用到很多液体或者膏体的容器,比如洗发液、沐浴露、牙膏、酱油、醋、食用油等。上述容器往往只有一个开口,且开口在顶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将容器倾倒,所容物才可以流出。部分容器还必须挤压容器壁使所容物流出。这就导致外部空气和杂质微粒很容易进入容器内部,使所容物和更多的气体接触,可能因被空气氧化还原而变质,或者因被细菌或者杂质污染而变质。
这些容器,往往只注重盛放和美观效果,对如何方便取出所容物没有太多关注。这就造成一些容器取出所容物非常不方便,比如洗发液、沐浴露,使用过半后需要导致很长时间才能让所容物流到出口,才能挤出使用,使用不方便,最后一部分所容物还可能被浪费掉。牙膏只能小包装,也经常不能完全挤出使用,这不仅造成浪费,还产生很多包装垃圾,造成污染。
酱油、醋、食用油等稠度低的液体,虽然倒出很方便,但由于受倾斜度、气流、开口大小等太多因素影响,取出量忽多忽少,难于精确控制。各次取用的数量不能精确控制,使得菜谱等实际经验的效果得不到重现。
特别是对挥发性、刺激性、毒性或者腐蚀性的所容物,没有合适的容器可以不打开开口取出,使用非常不便。
居民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可以方便取用的容器,该容器可使每次的取用过程能够更随意的受人控制,且尽量少地受外部空气或者杂质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方便地取用其内所容物的容器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该容器包括容纳所容物的容器主体、用于加压使所容物流出的加压装置、供所容物流出的流出通道,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相连通,而且,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流出通道相连通;加压时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封闭,加压装置通过所述管道内介质将压力传递到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上,所容物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这种容器,流出通道开口不一定在容器上部;即使流出通道开口在容器上部,取出所容物时也不需要将容器倒置,不需要挤压容器主体。这就保证容器主体内不会频繁进入空气、微粒等杂质,防止了所容物受污染变质。
由于不需要倒置,所以所容物因重力作用很容易进入流出通道,处于可被取出的位置,不会因底部所容物挤不出来而造成浪费。
由于加压时仅需要对流出通道内所容物加压,需要的压力也很小,所容物可以方便地被取出;又由于该取出过程仅受压力一个因素影响,所以取出量不会忽多忽少,能够被精确控制,多次取用的重现性很好。
特别的,这种容器可以在容器主体底部与流出通道连通处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开口向所述流出通道的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在所述加压装置加压时受压闭合,不加压时开启。
这样的单向阀门安装在容器主体底部与流出通道连通处,可以在加压时自动闭合,防止所容物受压向容器主体回流,使所容物仅向外流出,具备更好的取出效果。
更进一步,所述单向阀门受加压时移动的活塞挤压而闭合。
如果单向阀门是受加压时移动的活塞挤压而闭合,则容器主体底部与流出通道连通处闭合会更为及时和完全,取出效果更好。
特别的,这种容器还可以包括随所述管道内介质或者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移动的装置,在加压时所述装置移动至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封闭该连通处。
该可以移动的装置目的也是在加压时封闭该连通处,防止所容物回流。
特别的,这种容器还可以在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设置与所述加压装置相连通的装置,在加压时所述装置胀大,封闭该连通处。
该可以移动的装置目的也是在加压时封闭该连通处,防止所容物回流。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加压装置内及所述管道内介质为气体;还包括随所述管道内介质或者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移动的气道出口,在所述气道出口运行轨迹上,设有与外界气体相通的开口;气道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加压装置或者所述管道相连通。
这种容器具备限量取出功能。即根据需要的体积,实现设定好与外界气体相通的开口;加压后,当取出所容物的体积等于设定的体积时,开口刚好与外界气体相通。此时管道内压力下降,所容物不再流出。
特别的,所述随所容物流出而移动的移动部件可以为固定在流出通道上、部分扇面在流出通道内与流出物接触的转轮。这种随所容物移动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所容物移动的信息传递,反应更为灵敏、准确。
特别的,所述气道出口可以固定在带锯齿的板状物上,所述板状物锯齿与所述转轮转轴上的齿轮啮合。这种带动气道出口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所容物移动的信息传递并放大,使取出体积更为准确。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加压装置内及所述管道内介质为液体,所述液体通过活塞将压力传递到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上。
加压装置内及管道内介质为液体,可以使压力传递更为准确及时,方便所容物取出。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加压装置为仅有通向所述管道一个开口的具有回弹能力的囊状物。
只有一个开口的具有回弹能力的囊状物,可以在加压时具备加压功能,在取出结束后在流出通道产生负压,使所容物流入流出通道,方便下一次取出。这对稠度高的液体、膏体进入流出通道提供了便利。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管道一体设置,所述管道同样具备收缩、回弹功能。
加压装置与管道一体化设置节约了成本,也使得每次取出的体积范围更大,方便使用者自由选择取出体积。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容器主体对外部空气开口处安装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这种容器使容器主体对外部空气开口处安装空气过滤净化装置成为可能,一是由于不需倒置即可取出所容物,而是需要净化的气体体积很小。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流出通道内设置开口向所容物流出方向的单向阀门。
该单向阀门可以防止所容物回流,有利于下一次取用和容器主体内所容物进入流出通道。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流出通道局部透明,外部标注刻度;所述流出通道内部设置随所容物移动的指示装置。
这些设置使使用者可以知道取出的所容物体积或长度,使容器实现定量取出的功能,使取用所容物的多少更为直观。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流出通道起始段向下倾斜。
流出通道起始段向下倾斜,使容器主体内所容物更方便的进入流出通道,同时有利于流出通道内所容物向容器主体内排除气泡,使取出更方便和准确。
更进一步的,上述五种容器的所述容器主体上安装有加压装置。
加压装置可以在非取出时使用,使容器主体内所容物更方便的进入流出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容器主体内所容物依靠重力或者其他压力进入流出通道;
利用加压装置向流出通道加压,使所容物沿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这时,容器主体与流出通道的连通处关闭;
取出完成后,停止加压,容器主体与流出通道的连通处开启;
所容物依靠重力或者其他压力再次进入流出通道。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还可以使所述加压装置在加压完成后复位时能产生负压,使所容物能更快地从容器主体再次进入流出通道。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还可以使所述加压装置加压时在流出通道形成正压,在容器主体内部形成负压;不加压时在容器主体内部形成正压,在流出通道形成负压。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加压时容器主体与流出通道的连通处还可以由人工操作关闭。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加压时容器主体与流出通道的连通处可以是受压后膨胀关闭的。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加压时容器主体与流出通道的连通处可以是受加压时移动的活塞挤压而闭合。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可以流出通道内设置有指示所容物流出距离的装置,用于指示所容物流出量;当所容物流出量等于需要取出量时,停止加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定量取出的功能。
这种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方法,可以在流出通道内,设置随所容物流出而移动的移动部件,有气道出口随该移动部件移动而移动;所述气道出口运行轨迹上,设置可调整的能与外界气体连通的开口;该气道另一端出口与加压装置或者管道相连通;在加压前,根据需要取出的体积,调整能所述与外界气体连通的开口的位置。这种取出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定量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随所容物流出而移动的移动部件可以为固定在流出通道上、部分扇面在流出通道内与流出物接触的转轮。这种随所容物移动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所容物移动的信息传递,反应更为灵敏、准确。
再进一步的,所述气道出口可以固定在带锯齿的板状物上,所述板状物锯齿与所述转轮转轴上的齿轮啮合。这种带动气道出口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将所容物移动的信息传递并放大,使取出体积更为准确。
该实用新型提出的容器和取出方法可以方便的取出容器内所容物,避免了所容物的浪费和污染;部分技术方案还可以实现定量取用,使每次取用的所容物不超过甚至等于所设定的量。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生活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所述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转轮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出所容物的容器。容器包括容器主体部分1、气囊4和流出通道6。主体部分1装液体所容物2,上部有开口3,通过开口3灌装液体所容物后用空气净化过滤装置5封闭开口3。空气在容器主体部分1内出现负压时可以通过净化过滤装置5缓慢进入主体部分1。气囊4为仅有一个气体开口且具有回弹功能的气囊,该开口通过管道7与流出通道6起始端连通。
在容器主体部分1底部与流出通道6的连通处,设置在流出通道6内且开口开向流出方向的单向阀门9。气囊4加压时单向阀门9在流出物冲击下关闭,使所容物2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不加压时单向阀门9开启,使所容物2充满流出通道6。
流出通道6起始段采用透明材料,可以从外部看到所容物2的填充和移动情况。流出通道6内设滑块12,滑块12可以随所容物2的向外流出而移动。取出结束后,滑块12可以在弹性部件8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在对应的流出通道外部标示刻度10,用于显示滑块12移动的距离。根据滑块12移动的距离,可知向外流出的所容物2的体积。在流出通道的末端附近,设置单向阀门11,用于防止所容物倒流。
取用所容物2时,用气囊4加压,在流出通道内所容物2的冲压下,单向阀门9关闭,单向阀门11开启,所容物2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滑块12随所容物2的移动而移动。当滑块12移动到需要的刻度位置时,停止加压,所容物2停止流出。此时流出的所容物即是刻度显示的体积。滑块12在弹性部件8的作用下回位,在重力及气囊4的回弹负压作用下,单向阀门9开启,单向阀门11关闭,所容物填2充满流出通道6。外部空气通过净化过滤装置5缓慢进入主体部分1内。此时容器已为下次取用做好了准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其为一种盛放稠度较高液体所容物2的容器,包括容器主体部分1、流出通道6和一个可以向流出通道6内加压的管状物4,管状物4内充满水。管状物4和流出通道6之间,设置可以左右移动但能防止水、液体或者膏体通过的活塞3。活塞3的上侧外周壁加长,活塞3及其上侧外周壁移至通道5处时,能封闭通道5。通道5在容器主体部分1和流出通道6之间。挤压管状物4,其内的水可以推动活塞3向左移动。在流出通道6内,设单向阀门7,用于在不加压时关闭流出通道6,防止所容物2倒流。
在容器主体部分1顶部,设置气囊8,气囊8外端进气,内端出气,可以连续向容器主体部分1内气体空间加压,将所容物2挤入流出通道6。
使用该容器取出所容物2时,挤压管状物4,使其内的水向流出通道6方向移动,推动活塞3向左移动。当活塞3的上侧外周壁移动到连通容器主体部分1和流出通道6的通道5位置时,封闭通道5,使其关闭;所容物2向外移动,并推开单向阀门7向外流出。当流出的所容物体积达到要求后,停止挤压管状物4,管状物4回弹,产生负压,使活塞向右移动,在流出通道6内产生负压,使单向阀门7关闭,通道5开启。挤压气囊8,向容器主体部分1内加压,使所容物2进入流出通道内。当所容物2充满流出通道6后,停止加压,容器做好了下次取用的准备。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其为盛放膏体2的容器,包括容器主体部分1、流出通道6和加压筒4。加压筒4内部有活塞9,活塞9将加压筒4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空间与主体部分1内部气体空间3连通,下部与流出通道连通。活塞在加压筒4外有把手7固定,通过把手7可以上下移动活塞9。主体部分1底部通过部件5与流出通道6连通。流出通道6起始段向下倾斜,便于所容物2进入。
部件5为环形囊状物,其外环与主体部分1底部与流出通道6连通处的结构固定连接。囊状物不充气时中部有开口,使主体部分1与流出通道6连通;充气时囊状物胀大,封闭中间开口,使主体部分1与流出通道6不再连通。囊状物内部气体通过细管10与加压筒4活塞9下部的空间相连通。
在容器主体部分1顶部,设置气囊8,气囊8外端进气,内端出气,可以连续向容器主体部分1内气体空间3加压,将所容物2挤入流出通道6。
取用时,向下移动把手7,使加压筒4内活塞9向下移动,向流出通道6加压。细管10将压力传导到囊状物5,囊状物5胀大,主体部分1与流出通道6不再连通。在压力作用下,所容物2沿流出通道6向外流出。停止加压取用后,向上移动把手7,则加压筒4内活塞9下部空间气压下降,上部压力加大,囊状物不再膨胀,主体部分1与流出通道6间的部件5开启,所容物2在气体空间3内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进入流出通道6,为下一次取用做好准备。
将部件5换为开口向流出通道6的单向阀门,在取出时,流出通道6内为正压,主体部分1内为负压,使单向阀门关闭更紧密;向上移动把手时,流出通道6内为负压,主体部分1内为正压,使所容物更方便的进入流出通道。这可以得到叠加的压力效果。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为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容器,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为转轮部分的俯视图。该容器包括主体部分1、加压气囊4和流出通道6等。主体部分由塑料制成,上部有开口,灌装液体后充入氮气,然后在开口处安装清除氧气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13。容器内上部为气体空间3,下部为液体空间2。流出通道6在主体部分1下边,呈水平方向。单向阀门5可以向流出通道6侧开启,连通主体部分1和流出通道6。加压气囊4通过管道8与流出通道6内端连通。在流出通道6内,设置单向阀门7,用于防止流出物回流。
管道8设一个细小的分支导管9,通向流出通道末端。导管9在该处为端口为开口10。开口10上覆盖板状物11,板状物11在开口10上左右移动时,仍可气密的封闭开口10。板状物一个侧面呈锯齿状。
在流出通道6末端,设置固定在流出通道6上、部分扇面在流出通道内与流出物接触的转轮14。转轮14转轴12上设有齿轮15,与板状物上面的锯齿啮合。板状物11上部标示有刻度16。板状物11可以随齿轮15转动向左移动,也可以手动操作左右移动。
使用时,根据需要取出的体积,结合流出通道6内径,折合成长度单位,向右移动板状物11,使其右端至开口10有相应的长度。然后挤压气囊4加压,使所容物2沿流出通道6向外移动。单向阀门5关闭,单向阀门7打开,所容物移动带动转轮14转动,转轮14通过转轴上的齿轮15带动板状物11向左移动。当所容物流出等于设定的体积时,开口10刚好露出,使管道8内压力下降,所容物停止流出。此时即使继续加压,管道8内压力也不再上升,所容物不再流出。单向阀门7关闭,使所容物不能持续回流。而单向阀门5在所容物2重力作用下打开,所容物2流入流出通道6内。气体空间3内呈弱负压,使空气进入空气净化过滤装置13,氧气去除后,氮气进入气体空间3。内外压力逐步平衡,为下次取出后做好了准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和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容器,包括容纳所容物的容器主体、用于加压使所容物流出的加压装置、供所容物流出的流出通道,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流出通道相连通;加压时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封闭,加压装置通过所述管道内介质将压力传递到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上,所容物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流出通道向外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开口向所述流出通道的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在所述加压装置加压时受压闭合,不加压时开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所述管道内介质或者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移动的装置,在加压时所述装置移动至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封闭该连通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体底部与所述流出通道连通处设置与所述加压装置相连通的装置,在加压时所述装置胀大,封闭该连通处。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内及所述管道内介质为气体;还包括随所述管道内介质或者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移动的气道出口,在所述气道出口运行轨迹上,设有与外界气体相通的开口;气道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加压装置或者所述管道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内及所述管道内介质为液体,所述液体通过活塞将压力传递到所述流出通道内所容物上。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为仅有通向所述管道一个开口的具有回弹能力的囊状物。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上安装有加压装置。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对外部空气开口处安装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局部透明,外部标注刻度。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内部设置随所容物移动的指示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内设置开口向所容物流出方向的单向阀门。
13.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起始段向下倾斜。 
CN2011205218777U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容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39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18777U CN202439983U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18777U CN202439983U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39983U true CN202439983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2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187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39983U (zh) 2011-12-13 2011-12-13 一种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3998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8944A (zh) * 2011-12-13 2013-06-19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WO2013086991A1 (zh) * 2011-12-13 2013-06-20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CN105151552A (zh) * 2015-07-07 2015-12-16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医药品容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8944A (zh) * 2011-12-13 2013-06-19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WO2013086991A1 (zh) * 2011-12-13 2013-06-20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CN103158944B (zh) * 2011-12-13 2015-03-04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CN105151552A (zh) * 2015-07-07 2015-12-16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医药品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513B (zh) 一种盛放液体的容器
EP2868596B1 (en) Container
CN202439983U (zh) 一种容器
MXPA05007748A (es) Adaptador de enfriador de agua para oficinas para usarse con fluidos embolsados.
JP6113289B2 (ja) 容器、器具及び内容物の取り出し方法
CN202449415U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容器
CN104066656B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CN103158943B (zh) 一种可以方便取用所容物的方法
CN103693298B (zh) 容器及其取出内部所容物的方法
CN202624980U (zh) 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及具有该器具所述结构的容器
CN103158944B (zh) 一种容器
CN103241463A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容器及其取出方法和应用
WO2016197967A1 (zh) 容器和盖
CN105015918B (zh) 容器和盖
CN202728938U (zh) 一种容器
WO2016197968A1 (zh) 一种初始定位装置、容器和方法
CN103508098B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容器
CN202765568U (zh) 容器
CN202439982U (zh) 一种可以定量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CN202609357U (zh) 一种日常生活所用的容器
CN206276404U (zh) 实验室用溶液定量分装器
CN103508099B (zh) 一种容器
CN203749895U (zh) 新型引流袋
CN103158947B (zh) 一种可以定量取出容器内所容物的器具
CN103241465B (zh) 一种容纳日常用品的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30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