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99220U - 拆卸工具 - Google Patents

拆卸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99220U
CN202399220U CN2011205693910U CN201120569391U CN202399220U CN 202399220 U CN202399220 U CN 202399220U CN 2011205693910 U CN2011205693910 U CN 2011205693910U CN 201120569391 U CN201120569391 U CN 201120569391U CN 202399220 U CN202399220 U CN 202399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extracting tool
driving shaft
drive bevel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93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霖
贾建波
菅志军
孙师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693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99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99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992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拆卸工具,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轴线互成角度的两个筒状部及将两个所述筒状部连接起来的过渡部;两个端侧支撑件,两个端侧支撑件分别安装并固定在两个筒状部的端部;主动锥齿轮组件,该主动锥齿轮组件具有容纳在壳体内的主动锥齿轮、和连接于该主动锥齿轮并旋转自如地穿过两个端侧支撑件中的一个的主动轴;从动锥齿轮组件,该从动锥齿轮组件具有在壳体内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和连接于该从动锥齿轮并旋转自如地穿过两个端侧支撑件中的另外一个的从动轴;和拆卸部,该拆卸部安装于从动锥齿轮组件。所述拆卸工具能够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而将手柄的旋转动作传递给拆卸部,在狭小空间内顺利地进行拆装作业。

Description

拆卸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及电气连接中,经常需要使用扳手、改锥等拆卸工具拆装螺栓、螺钉等零部件。当螺栓、螺钉等零部件所在的空间比较狭小时,利用现有的拆卸工具(例如扳手、改锥)通常难以进行拆装。参照图1,由于零件(螺栓)1安装位置的空间狭小,使得弯头拆卸工具(90度弯头内六方改锥)2在该空间内可摆动的角度δ较小,因此,拆装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狭小空间内顺利地进行拆装作业的拆卸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工具,所述拆卸工具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轴线互成角度的两个筒状部及将两个所述筒状部连接起来的过渡部;两个端侧支撑件,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分别安装并固定在两个所述筒状部的端部;主动锥齿轮组件,该主动锥齿轮组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主动锥齿轮、和连接于该主动锥齿轮并旋转自如地穿过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中的一个的主动轴;从动锥齿轮组件,该从动锥齿轮组件具有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和连接于该从动锥齿轮并旋转自如地穿过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中的另外一个的从动轴;和拆卸部,该拆卸部安装于所述从动锥齿轮组件。
优选地,所述端侧支撑件为轴承。
优选地,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轴形成一体;和/或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轴形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两个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筒状部的端部,将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拆卸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从动锥齿轮组件的从动轴。
优选地,所述拆卸部为改锥的头部或扳手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两个筒状部的轴线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手柄,该手柄套设在所述主动锥齿轮组件的主动轴并能够在拆装过程中在周向与该主动轴保持相对静止。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内周壁与所述主动轴的外周壁形状配合。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内周壁具有内六方形状,所述主动轴的外周壁具有与所述内六方形状配合的外六方形状。
优选地,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手柄的轴向运动的紧固件,该紧固件沿轴向穿过形成于所述手柄端部的通孔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拆卸工具能够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而将手柄的绕其自身轴线的旋转动作传递给拆卸部,对零件实施拆装作业。由于上述拆卸工具不需要在某一平面内摆动便可拆装零件,因此不存在因可供摆动的空间过小而无法使用的现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拆卸工具能够在狭小空间内顺利地进行拆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拆卸工具(90度弯头内六方改锥)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主动锥齿轮组件的主剖视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主动锥齿轮的A-A剖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从动锥齿轮组件的主剖视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从动锥齿轮的B-B剖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手柄的主剖视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手柄的C-C剖视图。
图7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零件,2拆卸工具,20壳体,21、22端侧支撑件,23主动锥齿轮组件,24从动锥齿轮组件,25拆卸部,26、27端盖,28手柄,29紧固件,201、202筒状部,203过渡部,204、205端侧安装部,231主动锥齿轮,232主动轴,241从动锥齿轮,242从动轴,243安装孔,281管状部,282通孔,283操作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2的壳体2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2的主动锥齿轮组件2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2的从动锥齿轮组件24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2包括壳体20、端侧支撑件21、22、主动锥齿轮组件23、从动锥齿轮组件24和拆卸部25。
具体地,如图3所示,壳体20具有轴线互成角度的两个筒状部201、202和位于两个筒状部201、202之间、用于将二者连接起来的过渡部203。壳体20主要起到容纳端侧支撑件21、22、主动锥齿轮组件23及从动锥齿轮组件24等部件,从而使拆卸工具2形成为一个整体的作用。
主动锥齿轮组件23和从动锥齿轮组件24为本实施例的拆卸工具2的传动部分。如图4(a)及图5(a)所示,主动锥齿轮组件23具有互相连接的主动锥齿轮231和主动轴232,从动主齿轮组件24具有相互连接的从动锥齿轮241和从动轴24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拆卸工具2主要通过主动锥齿轮231和从动锥齿轮241的啮合,来将主动轴232绕轴线α(参照图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从动轴242绕轴线β(参照图2)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拆卸工具2的安装和拆卸功能。
另外,主动锥齿轮组件23和从动锥齿轮组件24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设计,例如,可以使主动锥齿轮231和主动轴232形成一体,也可以使从动锥齿轮241和从动轴242形成一体,只要二者能够实现动作转化及传动功能即可。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还可以通过设置筒状部201和筒状部202的轴线所成的角度来设置主动锥齿轮组件23和从动锥齿轮组件24的轴线所成的角度。也就是说,可以将主动轴23所绕的轴线α与从动轴所绕的轴线β的夹角θ设置为各种可能的角度(夹角θ优选为90度,即筒状部210和筒状部202的轴线互相垂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拆装需求。
当然,拆卸工具2的传动部分并不限于主动锥齿轮231和主动轴232的组合。例如,在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来代替上述主动锥齿轮231和主动轴232。
如图2所示,拆卸部25安装于从动锥齿轮组件24,是直接对待拆装零件进行操作的部件,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计为不同的结构。例如,当需要拆卸螺丝钉等零件时,可以采用头部为改锥头(例如,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内六方改锥等)形状的拆卸部。当需要拆卸螺栓、螺钉等零件时,可以采用头部为扳手头(例如,套筒扳手头、内六角扳手头等)形状的拆卸部。
并且,拆卸工具2可以具备多个能够可拆卸地安装的拆卸部25。这样,在使用时,使用者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拆卸部25。
另外,拆卸部25与从动锥齿轮组件24之间也可以采用各种安装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拆卸部25安装在从动锥齿轮组件24的从动轴242上的安装孔243内,并且,拆卸部25的外周壁和上述安装孔243的内周壁形状配合。即,如图5(b)所示,拆卸部25的外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外六方形状,安装孔243的内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能够与上述外六方相匹配的内六方形状,通过外六方的外周壁和内六方的内周壁之间的相互配合,来限制二者绕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从而使从动齿轮组件24能够将转矩传递给拆卸部25。
如图2及图3所示,端侧支撑件21和端侧支撑件22分别安装并固定在筒状部201端部的端侧安装部204和筒状部202端部的端侧安装部205内,用于对主动轴232和从动轴242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端侧支撑体21和端侧支撑体22可以为各种能够使主动轴232和从动轴242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撑的部件,但优选为轴承,主动轴232和从动轴242分别穿过上述轴承的内圈。这样,既能够支撑主动轴232和从动轴242,又能够减小主动轴232及从动轴242与端侧支撑件21、22之间的摩擦。
端侧支撑件(轴承)21、22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固定在端侧安装部204、205内,例如,可以在端侧安装部204、205的侧壁上开设顶丝孔,待组装完毕后,通过向顶丝孔内拧入顶丝来起到固定作用。另外,还可以在端侧安装部204、205的内侧壁上开设环状凹槽,通过向该环状凹槽内安装挡圈来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拆卸工具2包括两个具有中心孔的端盖26、27,两个端盖26、27被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筒状部201、202的端部,并使主动轴232和从动轴242穿过上述中心孔。端盖26、27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固定在筒状部201、202的端部,例如可以使用螺栓进行连接,或者也可以使用卡接部件卡接。本实施例提供如下结构:端盖26、27分别在各自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内螺纹,通过使该内螺纹与筒状部201、202外周壁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来固定端盖26、27。一方面,端盖26、27能起到固定作用,防止端侧支撑件21、22从端侧安装部204、205脱落。另一方面,端盖26、27又可以起到防尘作用,防止尘土等杂物进入到拆卸工具2内而影响拆卸工具2的正常使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为上述拆卸工具2配备了手柄28,以方便使用者对拆卸装置2进行操作。具体地,如图2及图6所示,手柄28为具有管状部281的管状部件,在装配状态下,该手柄28被通过管状部281套设在主动锥齿轮组件23的主动轴232并能够在拆装过程中在周向与该主动轴232相对静止。这样,被旋拧的手柄28便能够将转矩传递给主动轴232,从而实现对拆卸装置2的操作。
手柄28和主动轴23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周向的相对静止。例如,作为一种简单可行的实施方式,手柄28的内周壁与主动轴232的外周壁形状配合。即,如图6(a)及图6(b)所示,手柄28的内周壁(优选为管状部281的内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内六方形状,主动轴232的外周壁的横截面形成为能够与上述内六方相匹配的外六方形状,通过内六方的内周壁和外六方的外周壁之间的相互配合,来使手柄28和主动轴232在周向保持相对静止,从而使手柄28能够将转矩传递给主动轴232。
此外,为了防止手柄28脱离主动轴232,本实施例的拆卸工具2还配备了紧固件29。该紧固件29沿轴向穿过形成于手柄28端部的通孔282并与主动轴232连接,从而防止手柄28从主动轴232脱离。在图2所示的拆卸装置2中,上述紧固件29为螺钉,该螺钉穿过沉孔(通孔282)并与主动轴232上的内螺纹螺合,同时螺钉的螺帽卡在手柄28的外侧,起到防止手柄28脱落的目的。
另外,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本实施例的手柄28的操作端(即图6(a)中的左端)283形成有扩开形状,即,操作端283外周壁的径向尺寸随着向左侧(参照图6(a))的延伸而逐渐增大,形成所谓的“喇叭形”。当然,手柄28的操作端283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形成扩开形状的情况。例如,也可在操作端283开设横向(参照图2中的左右方向)贯穿的贯通孔并向该贯通孔内插入杆状件,或者直接将该杆状件形成于手柄28的操作端283,从而利用杠杆原理操作所述拆卸工具2。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仅通过主动轴232来同时实现手柄和主动轴的功能。另外,当仅使用主动轴232时,可以如上述那样,使主动轴232的自由端(相当于操作端283)形成有扩开形状。另外,也可在主动轴232的自由端开设横向(参照图2中的左右方向)贯穿的贯通孔并向该贯通孔内插入杆状件,或者直接将该杆状件形成于上述自由端,从而利用杠杆原理操作所述拆卸工具2。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拆卸工具2也可以不具备手柄或者能够供人手操作的主动轴。通过将电动机等驱动装置与主动轴232连接,同样能够对零件实施拆装操作。
图7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2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7对拆卸工具2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旋拧手柄28而使其绕轴线α旋转时,手柄28便会将其自身的旋转运动通过与主动轴232的形状配合传递给主动锥齿轮组件23。与此同时,主动锥齿轮组件23的主动锥齿轮231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而将来自手柄28的转矩传递给从动锥齿轮组件24的从动锥齿轮241,并进一步传递到拆卸部25,使拆卸部25绕轴线β旋转,从而对零件(螺钉)1进行旋拧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拆卸工具2能够通过主动锥齿轮231和从动锥齿轮241的啮合而将手柄28的绕其自身轴线α的旋转动作传递给拆卸部25,对零件1实施拆装作业。由于上述拆卸工具2不需要在某一平面内摆动便可拆装零件1,因此不存在因可供摆动的空间过小而无法使用的现象。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拆卸工具2能够在狭小空间内顺利地进行拆装作业。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工具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轴线互成角度的两个筒状部及将两个所述筒状部连接起来的过渡部;
两个端侧支撑件,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分别安装并固定在两个所述筒状部的端部;
主动锥齿轮组件,该主动锥齿轮组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主动锥齿轮、和连接于该主动锥齿轮并旋转自如地穿过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中的一个的主动轴;
从动锥齿轮组件,该从动锥齿轮组件具有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和连接于该从动锥齿轮并旋转自如地穿过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中的另外一个的从动轴;和
拆卸部,该拆卸部安装于所述从动锥齿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侧支撑件为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轴形成一体;和/或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轴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两个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筒状部的端部,将两个所述端侧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从动锥齿轮组件的从动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部为改锥的头部或扳手的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筒状部的轴线互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手柄,该手柄套设在所述主动锥齿轮组件的主动轴并能够在拆装过程中在周向与该主动轴保持相对静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内周壁与所述主动轴的外周壁形状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内周壁具有内六方形状,所述主动轴的外周壁具有与所述内六方形状配合的外六方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工具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手柄的轴向运动的紧固件,该紧固件沿轴向穿过形成于所述手柄端部的通孔并与所述主动轴连接。
CN2011205693910U 2011-12-30 2011-12-30 拆卸工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99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93910U CN202399220U (zh) 2011-12-30 2011-12-30 拆卸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93910U CN202399220U (zh) 2011-12-30 2011-12-30 拆卸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99220U true CN202399220U (zh) 2012-08-29

Family

ID=46696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939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99220U (zh) 2011-12-30 2011-12-30 拆卸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99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0794A (zh) * 2017-09-28 2017-12-29 武姿璇 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弯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0794A (zh) * 2017-09-28 2017-12-29 武姿璇 一种用于电动扳手的弯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7891U (zh) 适用于小操作空间的垂直轴线扳手
CN107263370A (zh) 一种扳手
CN205734708U (zh) 一种轴承拆卸工具
CN103522255A (zh) 一种双头螺柱自动拧紧器
CN202399220U (zh) 拆卸工具
CN202656103U (zh) 一种五轴螺母安装装置
CN202052944U (zh) 套筒扳手用转向接头座
CN103352924A (zh) 一种重载轮毂圆锥过盈联结结构及其装拆方法
CN103358260B (zh)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双头螺柱快速拧入基体方法及工具
CN212385376U (zh) 一种通风机叶轮拆卸装置
CN201613449U (zh) 多头全拧式机械扳手
CN110695921B (zh) 一种减速机输出法兰轴的拆卸装置及方法
CN209579353U (zh) 一种适应多种规格螺母使用的棘轮扳手
CN114346961A (zh) 大纵深、小空间壳体内壁径向螺钉安装工具
CN104959942A (zh) 一种螺母拆装工具
CN208697284U (zh) 弯角气动扳手
CN218947530U (zh) 一种双头螺栓拆装工具
CN201693341U (zh) 汽车发动机多自由度拆装升降臂
CN114713861B (zh) 一种数控机床主轴单元安装结构
CN221088886U (zh) 轮体轴拆装工具
CN113618173B (zh) 一种稳定可调节套丝机牙盘
CN219944855U (zh) 一种伸缩攻牙刀柄
CN113770710B (zh) 一种锁紧螺帽拆装装置及方法
CN220688966U (zh) 一种可以快速拆卸的灯具万向安装支架
CN212763285U (zh) 一种卷烟机用压实轮轴承拆卸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