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91000U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91000U CN202391000U CN2011204493141U CN201120449314U CN202391000U CN 202391000 U CN202391000 U CN 202391000U CN 2011204493141 U CN2011204493141 U CN 2011204493141U CN 201120449314 U CN201120449314 U CN 201120449314U CN 202391000 U CN202391000 U CN 202391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rizontal
- stupefied
- brick
- epirelief
- protru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异形砖,包括:顶面、底面、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砖的顶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上凸楞纵向平行布置,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凹槽匹配;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垂直凸楞与垂直凹槽匹配;水平上凸楞上设置多个上凸块,水平下凹槽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的厚度和上凸块的厚度之和;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之间为水平下凸楞,水平下凸楞上设有多个下凸块。以及提供用所述异形砖形成的墙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增强所形成的墙体防漏性能、抗震稳固的异形砖,以及单面防止漏水、同时抗震稳固,具有良好的透水留土效果的墙体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的一种用于形成建筑墙体的砖,以及形成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房屋建筑墙体,砌筑缝的漏水因素占了绝大多数。设置伸缩缝、加强梁柱、减少屋盖同砌体的温差是目前减轻裂缝防漏水的主要方法;也有采用带凹槽凸榫类砌块的设计,通过砌块互相砌合使砌体具有一些防漏作用,但或因生产复杂、或因砌筑不便、或因功能欠缺,但最终都没能根本解决砌筑缝的防漏问题。
例如,名称为“干砌砖型砌块”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00103227.5,公开了一种用于与其它相同砌块叠砌成墙的砌块,所述砌块有顶面、底面、前后面和端面,前面和后面基本上是平面,顶面出脊,底面有槽以便该底面与脊镶嵌,同时端部有切口以便搭接。”在其说明书第3页详细说明“脊3最好具有前坡部6和后坡部26。脊3的坡部6、26使可能进入砖层间的水从砌砖间排出。”该干砌砖型砌块适宜于干砌方式,必须“同时端部有切口以便搭接”;从其权利要求1、说明书和附图都说明该砌块最高的“脊3”也只能“使可能进入砖层间的水从砌砖间排出”,也就是说该砌块只能对进入砌体相邻上下砖层之间的横缝中的水有一定拦阻排出作用,其脊、槽、切口如其权利要求1所说的是起“镶嵌”、“搭接”作用,没有解决直接从墙外面流入竖缝的水在各种气象环境下的整体防漏问题。
实际上,从防水原理、特征、方法上分析比较,有许多砌块具有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00103227.5类似的情况,如专利申请号为:86106157、93105572.5、03218670.3、86106157、93105572.5、03218670.3、00103227.5、98114537.X、 200420073890.0、200410071516.1等。
上述横缝挡水技术、叠瓦式单面挡水技术都有不足,因此,建筑墙体防漏问题直到今日还是业界重大难题。
因此,水工、交通等建筑墙体的透水留土问题直到今日还是业界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由砖形成的墙体的砌筑缝防漏性能差、抗震性能差、不具有透水留土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增强所形成的墙体防漏性能、抗震稳固的异形砖,以及单面防止漏水、同时抗震稳固,具有良好的透水留土效果的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形砖,所述的砖是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所述砖的顶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所述水平上凸楞纵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所述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凹槽匹配,所述水平上凸楞的数量与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所述垂直凸楞垂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所述垂直凸楞与垂直凹槽匹配,所述垂直凸楞的数量与所述垂直凹槽的数量相等;
所述水平上凸楞上设置多个上凸块,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的厚度和上凸块的厚度之和;所述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之间为水平下凸楞;
所述的顶面和底面是这样形成,当所述的砖与相邻下面砖叠砌形成墙体时,相邻下面砖的水平凸楞与所述砖的水平凹槽接触,阻止了相对的横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水平下凸楞上设有多个下凸块。
多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垂直凸楞和垂直凹槽均等间距布置,所述水 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的两端均与垂直凸楞垂直凹槽相接。
再进一步,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呈塔形,凸块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
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的截面呈方形、圆形或矩形。
所述砖内开有孔,所述孔从上到下从一侧到另一侧倾斜,所述孔的上端与水平上凹槽连通,所述孔的下端与与水平上凹槽对应的水平下凸楞相接的水平下凹槽与靠近墙体外侧的水平下凸楞的连接处连通;每一条水平上凹槽均与至少一个孔的上端连通。
所述孔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长条形。或者其他形状。
所述水平上凸楞有n条,n为自然数,且n≥2,所述上凸块有2n个,第1~n个凸块与第n+1~2n个凸块对称布置,第1~n个凸块中,相邻上凸块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第n个上凸块和第n+1个上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的两倍;水平下凸楞上的下凸块的布置方式与水平上凸楞上的上凸块的布置方式相互咬合,所述咬合是指在水平下凸楞中,下凸块的位置刚好是水平上凸楞中上凸块之间的间隔的位置,即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凸楞相互咬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上凸块的布置方式。
一种用异形砖形成的墙体结构,所述的墙体包括所述的砖纵向相接形成的墙层,所述的墙层层层叠置,相邻墙层的砖之间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的砖是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砖的顶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所述水平上凸楞纵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所述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凹槽匹配,所述水平上凸楞的数量与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所述垂直凸楞垂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所述垂直凸楞与垂直凹槽匹配,所述垂直凸楞的数量与所述垂直凹槽的数量相等;
所述水平上凸楞上设置多个上凸块,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的厚度和上凸块的厚度之和;所述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之间为水平下凸楞;
所述的顶面和底面是这样形成,当所述的砖与相邻下面砖叠砌形成墙体时,相邻下面砖的水平凸楞与所述砖的水平凹槽接触,阻止了相对的横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水平下凸楞上设有多个下凸块。
多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垂直凸楞和垂直凹槽均等间距布置,所述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的两端均与垂直凸楞垂直凹槽相接。
再进一步,所述砖内开有孔,所述孔从上到下从墙内到墙外倾斜,所述孔的上端与水平上凹槽连通,所述孔的下端与与水平上凹槽对应的水平下凸楞相接的水平下凹槽与靠近墙体外侧的水平下凸楞的连接处连通;每一条水平上凹槽均与至少一个孔的上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顶面和底面配合能起结构联锁、承载稳定作用,既使非承重墙体也砌合紧密;2、砖的顶面和底面配合,对于从墙体外侧表面进入横缝、竖缝的水都具有阻拦作用,当墙体表面水要深入墙体内时,受到水平上凸楞的阻隔,并通过透水孔逐层向下直到水通过砌筑缝排出到外墙面;3、砌筑缝留有贯通墙体两侧的缝隙、尤其是干砌时,墙体一侧的水经支承坡的阻挡积升后,从砌筑缝隙溢流到另一侧,水中的泥土在积升过程中留积;4、保温隔热,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异形砖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异形砖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异形砖的两个侧面的示意图。
图4是带有孔的异形砖的结构图。
图5是具有方形凸块的异形砖的结构图。
图6是具有球形凸块的异形砖的结构图。
图7是具有锥形凸块的异形砖的结构图。
图8是具有附加材料孔的异形砖的结构图。
图9是采用图1所示异形砖形成单砖墙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采用图1所示异形砖形成单砖转弯墙体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图1所示异形砖形成弧形墙体的示意图。
图12是采用图1所示异形砖形成双砖墙及转弯墙体的示意图。
图13是采用图1所示异形砖形成有绿化、生态孔的保土透水墙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8,一种异形砖,所述的砖是纵向型材,包括:顶面1、底面2、两个端面5、6和两个侧面3、4,所述砖的顶面1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1.1,所述水平上凸楞1.1纵向平行布置,相邻水平上凸楞1.1之间为水平上凹槽1.2,所述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2.1,所述水平上凸楞1.1与水平下凹槽2.1匹配,所述水平上凸楞1.1的数量与所述水平下凹槽2.1的数量相等;所述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3.1,所述垂直凸楞3.1垂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4.1,所述垂直凸楞3.1与垂直凹槽4.1匹配,所述垂直凸楞3.1的数量与所述垂直凹槽4.1的数量相等;
所述水平上凸楞1.1上设置多个上凸块1.3,所述水平下凹槽2.1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1.1的厚度和上凸块1.3的厚度之和;所述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2.1之间为水平下凸楞2.2;
所述的顶面和底面是这样形成,当所述的砖与相邻下面砖叠砌形成墙体时, 相邻下面砖的水平上凸楞与所述砖的水平下凹槽接触,阻止了相对的横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水平下凸楞2.2上设有多个下凸块2.3。
多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垂直凸楞和垂直凹槽均等间距布置,所述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的两端均与垂直凸楞垂直凹槽相接。
再进一步,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均呈塔形,凸块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
更进一步,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的截面呈方形、圆形或矩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所述砖内开有孔7,所述孔从上到下从一侧(即墙内)到另一侧(即墙外)倾斜,所述孔的上端与水平上凹槽连通,所述孔的下端与所述水平上凹槽对应的水平下凸楞相接的水平下凹槽与靠近墙体外侧的水平下凸楞的连接处连通;每一条水平上凹槽均与至少一个孔的上端连通。
所述孔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长条形。或者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孔7通常起到排水作用,该孔呈倾斜状态,当采用所述异形砖形成墙面时,所述孔从上到下由墙内向墙外排水,能够起到良好的单侧排水功能;当水渗透到某一墙层的异形砖顶面的水平上凹槽1.2内,水流入孔7内,并沿着墙内向墙外的倾斜方向,渗透到下一层异形砖外侧的水平上凹槽1.2内,逐层向下直到水通过砌筑缝排出到外墙面。
所述水平上凸楞1.1有n条,n为自然数,且n≥2,所述上凸块2.2有2n个,第1~n个凸块与第n+1~2n个凸块对称布置,第1~n个凸块中,相邻上凸块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第n个上凸块和第n+1个上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的两倍;水平下凸楞上的下凸块的布置方式与水平上凸楞上的上凸块的布置方式相互咬合,所述咬合是指在水平下凸楞中,下凸块的位置刚好是水平上凸楞中上凸块之间的间隔的位置,即水 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凸楞相互咬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上凸块的布置方式。。该结构能够应用于直角转交砖的应用。
图1、图2所示为异形砖,水平上凸楞1.1有3条,上凸块有6个。
图3所示的异形砖,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透水孔的横截面为方形。
图4所示的异形砖,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透水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图5所示的异形砖,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方形。
图6所示的异形砖,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方形,整体上呈锥形。
图7所示的异形砖,上凸块的横截面呈圆形,整体上呈球形。
图8所示的异形砖,上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砖上设有附加材料孔。
实施例2
参照图9~图13,一种异形砖形成的墙体结构,所述的墙体包括所述的砖纵向相接形成的墙层,所述的墙层层层叠置,相邻墙层的砖之间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的砖是纵向型材,包括:顶面1、底面2、两个端面5、6和两个侧面3、4,所述砖的顶面1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1.1,所述水平上凸楞1.1纵向平行布置,相邻水平上凸楞1.1之间为水平上凹槽1.2,所述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2.1,所述水平上凸楞1.1与水平下凹槽2.1匹配,所述水平上凸楞1.1的数量与所述水平下凹槽2.1的数量相等;所述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3.1,所述垂直凸楞3.1垂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4.1,所述垂直凸楞3.1与垂直凹槽4.1匹配,所述垂直凸楞3.1的数量与所述垂直凹槽4.1的数量相等;
所述水平上凸楞1.1上设置多个上凸块1.3,所述水平下凹槽2.1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1.1的厚度和上凸块1.3的厚度之和;所述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2.1之间为水平下凸楞2.2;
所述的顶面和底面是这样形成,当所述的砖与相邻下面砖叠砌形成墙体时,相邻下面砖的水平上凸楞与所述砖的水平下凹槽接触,阻止了相对的横向移动。
所述水平下凸楞2.2上设有多个下凸块2.3。
多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垂直凸楞和垂直凹槽均等间距布置,所述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的两端均与垂直凸楞垂直凹槽相接。
所述砖内开有孔7,所述孔从上到下从墙内到墙外倾斜,所述孔的上端与水平上凹槽连通,所述孔的下端与与水平上凹槽对应的水平下凸楞相接的水平下凹槽与靠近墙体外侧的水平下凸楞的连接处连通;每一条水平上凹槽均与至少一个孔的上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孔7通常起到排水作用,该孔呈倾斜状态,当采用所述异形砖形成墙面时,所述孔从上到下由墙内向墙外排水,能够起到良好的单侧排水功能;当水渗透到某一墙层的异形砖顶面的水平上凹槽1.2内,水流入孔7内,并沿着墙内向墙外的倾斜方向,渗透到下一层异形砖外侧的水平上凹槽1.2内,逐层向下直到水通过砌筑缝排出到外墙面。
所述水平上凸楞1.1有n条,n为自然数,且n≥2,所述上凸块2.2有2n个,第1~n个凸块与第n+1~2n个凸块对称布置,第1~n个凸块中,相邻上凸块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第n个上凸块和第n+1个上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的两倍;水平下凸楞上的下凸块的布置方式与水平上凸楞上的上凸块的布置方式相互咬合,所述咬合是指在水平下凸楞中,下凸块的位置刚好是水平上凸楞中上凸块之间的间隔的位置,即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凸楞相互咬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上凸块的布置方式。。该结构能够应用于直角转交砖的应用。
图9所示的墙体结构,由图1所示的砖,纵向相接形成的墙层,所述的墙层 层层叠置。
图10所示的墙体结构,由图1所示的砖,纵向相接形成的墙层,所述的墙层层层叠置;并同时形成转角结构。
图11所示的墙体结构,由图1所示的砖形成,为单砖弧形墙;
图12所示的墙体结构,由图1所示的砖,形成双层砖墙转弯结构。
图13所示的墙体结构,由图1所示异形砖形成有绿化、生态孔的保土透水墙体的示意图。
Claims (10)
1.一种异形砖,所述的砖是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砖的顶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所述水平上凸楞纵向平行布置,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为水平上凹槽,所述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所述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凹槽匹配,所述水平上凸楞的数量与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所述垂直凸楞垂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所述垂直凸楞与垂直凹槽匹配,所述垂直凸楞的数量与所述垂直凹槽的数量相等;
所述水平上凸楞上设置多个上凸块,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的厚度和上凸块的厚度之和;所述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之间为水平下凸楞;
所述的顶面和底面是这样形成,当所述的砖与相邻下面砖叠砌形成墙体时,相邻下面砖的水平凸楞与所述砖的水平凹槽接触,阻止了相对的横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多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垂直凸楞和垂直凹槽均等间距布置,所述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的两端均与垂直凸楞垂直凹槽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下凸楞上设有多个下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块和下凸块呈塔形,凸块的横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内开有孔,所述孔从上到下从一侧到另一侧倾斜,所述孔的上端与水平上凹槽连通,所述孔的下端与与水平上凹槽对应的水平下凸楞相接的水平下凹槽与靠近墙体外侧的水平下凸楞的连接处连通;每一条水平上凹槽均与至少一个孔的上端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长条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上凸楞有n条,n为自然数,且n≥2,所述上凸块有2n个,第1~n个凸块与第n+1~2n个凸块对称布置,第1~n个凸块中,相邻上凸块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第n个上凸块和第n+1个上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的间距的两倍。
8.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砖形成的墙体结构,所述的墙体包括所述的砖纵向相接形成的墙层,所述的墙层层层叠置,相邻墙层的砖之间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的砖是纵向型材,包括:顶面、底面、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砖的顶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上凸楞,所述水平上凸楞纵向平行布置,相邻水平上凸楞之间为水平上凹槽,所述砖的底面设有至少两条水平下凹槽,所述水平上凸楞与水平下凹槽匹配,所述水平上凸楞的数量与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数量相等;所述砖的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凸楞,所述垂直凸楞垂向平行布置,所述砖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至少两条垂直凹槽,所述垂直凸楞与垂直凹槽匹配,所述垂直凸楞的数量与所述垂直凹槽的数量相等;
所述水平上凸楞上设置多个上凸块,所述水平下凹槽的深度等于水平上凸楞的厚度和上凸块的厚度之和;所述底面上的相邻水平下凹槽之间为水平下凸楞;
所述的顶面和底面是这样形成,当所述的砖与相邻下面砖叠砌形成墙体时,相邻下面砖的水平凸楞与所述砖的水平凹槽接触,阻止了相对的横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下凸楞上设有多个下凸块。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条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垂直凸楞和垂直凹槽均等间距布置,所述水平上凸楞、水平下凹槽的两端均与垂直凸楞垂直凹槽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493141U CN202391000U (zh) | 2011-11-14 | 2011-11-14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493141U CN202391000U (zh) | 2011-11-14 | 2011-11-14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91000U true CN202391000U (zh) | 2012-08-22 |
Family
ID=4666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4931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1000U (zh) | 2011-11-14 | 2011-11-14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9100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3762A (zh) * | 2011-11-14 | 2012-03-14 | 汪浩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CN103410246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刘斌 | 一种自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 |
CN108678212A (zh) * | 2018-06-28 | 2018-10-19 | 海门市泰利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墙体 |
CN112554377A (zh) * | 2020-11-27 | 2021-03-26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开孔砖镂空砖墙及其施工工艺 |
-
2011
- 2011-11-14 CN CN2011204493141U patent/CN2023910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3762A (zh) * | 2011-11-14 | 2012-03-14 | 汪浩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CN102373762B (zh) * | 2011-11-14 | 2014-07-09 | 汪浩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CN103410246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刘斌 | 一种自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 |
CN108678212A (zh) * | 2018-06-28 | 2018-10-19 | 海门市泰利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墙体 |
CN112554377A (zh) * | 2020-11-27 | 2021-03-26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开孔砖镂空砖墙及其施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3762B (zh)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
CN202391000U (zh) | 一种异形砖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
CN208072088U (zh) | 强富水地段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构造 | |
CN101067340B (zh)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
CN201065588Y (zh) | 异形砌块 | |
CN203654620U (zh) | 装配式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 |
CN2923876Y (zh) | 卡口保温砌块 | |
CN210085961U (zh) | 一种多孔混凝土透水地砖 | |
CN102127940B (zh) | 蜂巢结构墙体 | |
CN207776225U (zh) | 一种具有高抗剪性能的空心砌块砌体结构 | |
CN1858372A (zh) | 保温墙体 | |
CN203684515U (zh) | 一种新型自保温连锁砌块 | |
CN101067341B (zh) | 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
CN201065594Y (zh) | 一种异形砌块 | |
CN101775858A (zh) | 一种砌块形成的墙体结构 | |
CN202969339U (zh) | 一种干垒挡土墙砌块 | |
TWM623480U (zh) | 擋水暨排水組合塊 | |
CN202969710U (zh) | 榫卯式防雨外墙板 | |
CN107762055B (zh) | 快速安装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复合板 | |
CN202284332U (zh) | 楼板角件 | |
CN211499446U (zh) | 一种横向装配式墙板 | |
JP4661185B2 (ja) | 水勾配付き下地構造 | |
CN206337719U (zh) | 一种轻型、保温的砌砖 | |
CN110670779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 | |
CN201148622Y (zh) | 组合墙抗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