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9440U - 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89440U CN202389440U CN2011205399857U CN201120539985U CN202389440U CN 202389440 U CN202389440 U CN 202389440U CN 2011205399857 U CN2011205399857 U CN 2011205399857U CN 201120539985 U CN201120539985 U CN 201120539985U CN 202389440 U CN202389440 U CN 2023894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block
- energy
- fixed support
- energy absorber
- pipe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存在吸能不充分,制造工艺复杂等技术问题。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设置在仪表横梁与管柱之间,包括固定在管柱外的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滑动设置有一驱动块,驱动块与仪表横梁通过一可断开结构相连接,该驱动块还与一当驱动块与仪表横梁断开时能使驱动块缓慢滑离固定支架的阻尼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吸能力稳定并且吸能充分,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能机构,特别是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背景技术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造成主要威胁的是汽车的方向盘和转向管柱。汽车受正面碰撞时的能量使汽车前部发生塑性变形,位于汽车前部的转向管柱与转向轴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向后即向驾驶员胸部方向运动,使驾驶员受到伤害。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驾驶员还会受惯性的影响有冲向方向盘的运动,驾驶员本身的运动能一部分由汽车安全约束装置、气囊等加以吸收,另一部分会直接传递给方向盘和转向管柱系统,使驾驶员与方向盘和转向管柱发生碰撞,造成人身伤害。
为了加强汽车的防碰撞能力,保证驾驶员的安全,一般都是在汽车的转向管柱上安装一吸能机构。对于现有的转向管柱吸能机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专利号:ZL201020695101.2;授权公告号:CN201941826U】,这种汽车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包括一金属塑性变形件,所述的金属塑性变形件包括一折叠吸能部及设置在折叠吸能部两侧的支撑部,所述的金属塑性变形件的后端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能量是通过转向管柱前端的吸能结构予以吸收,防止或减少其直接作用于驾驶员身上,超出人体承受能力的范围,而造成人身伤害。
这种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当汽车受到碰撞力后,这种碰撞的能量大部分被该吸能机构吸收,但还是有部分能量能够传递到驾驶员身上,使驾驶员受到伤害。由于传统的吸能机构存在工艺、制造以及转向管柱存在受力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常见的吸能机构还存在吸能不充分、压溃力不稳定等各种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吸能效果好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设置在仪表横梁与管柱之间,包括固定在管柱外的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滑动设置有一驱动块,所述的驱动块与仪表横梁通过一可断开结构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块还与一当驱动块与仪表横梁断开时能使驱动块缓慢滑离固定支架的阻尼机构相连。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冲击力传递到驱动块与仪表横梁之间,使驱动块与仪表横梁断开;冲击力再带动驱动块沿着固定支架滑动,在阻尼机构的作用下,使驱动块缓慢滑离固定支架。因汽车碰撞产生的动量一定,汽车管柱吸能机构中的阻尼机构相对延长了冲击力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管柱的冲击力,缓解了汽车对人体的作用力,保证了人体的安全。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利用驱动块与管柱之间的阻尼机构来降低管柱的冲击力的原理,使管柱能够基本保持平稳,不会发生太大的冲击变形。
在上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所述的阻尼机构包括吸能条和阻尼座,所述的阻尼座固定在上述的固定支架上,所述的阻尼座上还具有供吸能条穿过的通道,所述的吸能条一端固定在上述的驱动块上,另一端穿出阻尼座的通道。该吸能条一端固定在驱动块上,吸能条另一端穿过阻尼座内的通道自由设置,当管柱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驱动块带动吸能条在阻尼座内的通道中缓慢滑动,实现吸能。
在上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所述的可断开结构为若干根塑料材料制成的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同时穿设在驱动块和仪表横梁上。该定位销能够将驱动块固定设置在仪表横梁上,当管柱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该定位销经过外力的作用容易产生断裂,且该定位销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所述的固定支架具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上具有一开口,上述的驱动块上开设有一组滑动槽,所述驱动块的滑动槽套设在安装部的开口处与安装部形成滑动连接。具体的设计是在安装部开口上开设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导轨,将驱动块上的滑槽设置在该导轨中,使驱动块能沿着安装部滑动,并使驱动块不会产生其它方向上的偏移。
在上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所述的驱动块呈三角形状,所述的安装部的开口也呈相应的三角形状。该形状能使驱动块更容易的滑入和滑出固定支架中安装部上的开口。
在上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所述的安装部上开设有一定位孔,上述的阻尼座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该定位孔中。该配合方式能够使阻尼座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固定支座上的定位孔之中,使阻尼座不会发生移动。
在上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所述的吸能条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块上。该连接方式不易使吸能条离开驱动块,从而保证驱动块与吸能条能够一起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包括驱动块、吸能条、阻尼座和固定支架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由于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的定位销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因此本吸能机构中的零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3、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采用阻尼机构实现吸能,吸能力稳定并且吸能充分,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减小对驾驶员的冲击及伤害,保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的爆炸分解图;
图2是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管柱;2、固定支架;3、驱动块;31、开口;4、阻尼座;41、吸能条;4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设置在仪表横梁与管柱之间,包括固定在管柱外的固定支架2,在固定支架2上滑动设置有一驱动块3,驱动块3与仪表横梁通过一可断开结构相连接,该驱动块3还与一当驱动块3与仪表横梁断开时能使驱动块3缓慢滑离固定支架2的阻尼机构相连。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固定支架2的作用是将吸能机构固定在仪表横梁与管柱之间。
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的阻尼机构包括吸能条41和阻尼座4,阻尼座4固定在上述的固定支架2上,阻尼座4上还具有供吸能条41穿过的通道,吸能条41一端固定在上述的驱动块3上,另一端穿出阻尼座4的通道自由设置。当管柱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驱动块3带动吸能条41在阻尼座4内的通道中缓慢滑动,实现吸能。固定支架2具有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一定位孔42,阻尼座4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该定位孔42中。该配合方式能够使阻尼座4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固定支座上的定位孔42之中,使阻尼座4不会发生移动。吸能条41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块3上,该连接方式不易使吸能条41离开驱动块3,从而保证驱动块3与吸能条41一起移动。
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的可断开结构为若干根塑料材料制成的定位销,定位销同时穿设在驱动块3和仪表横梁上。在本实施例一中,定位销的数量为四根,该定位销能够将驱动块3固定设置在仪表横梁上,当管柱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该定位销经过外力的作用容易产生断裂,且该定位销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
如图1所示,安装部上还具有一开口31,驱动块3上开设有一组滑动槽,驱动块3的滑动槽套设在安装部的开口31处与安装部形成滑动连接。具体的设计是在安装部开口31上开设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导轨,将驱动块3上的滑槽设置在该导轨中,使驱动块3能沿着安装部滑动,并使驱动块3不会产生其它方向上的偏移。驱动块3呈三角形状,安装部的开口31也呈相应的三角形状。该形状能使驱动块3更容易的滑入和滑出固定支架2中安装部上的开口31。
如图2所示,固定支架2设置成与管柱中心相对称的结构,使之不容易在管柱两边发生倾斜。驱动块3与吸能条41和阻尼座4一同设置在汽车管柱1的任意一侧,且在其同一侧还设置有可断开式的定位销。固定支架2上驱动块3的安装平面与阻尼座4的安装平面还具有一微小角度,该角度适宜设置在5~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一中,角度的选择为5°。使驱动块3滑离固定支架2更加方便容易。当汽车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固定支架2上一侧的驱动块3能够拉动吸能条41缓慢滑离固定支架2,实现吸能。
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当汽车受到碰撞力后,固定支架2中的驱动块3拉动吸能条41,使吸能条41与阻尼座4内部摩擦吸能,从而减小对驾驶员的胸部伤害。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冲击力传递到驱动块3与仪表横梁之间,使驱动块3与仪表横梁断开;冲击力再带动驱动块3沿着固定支架2滑动,在阻尼机构的作用下,使驱动块3缓慢滑离固定支架2。因汽车碰撞产生的动量一定,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的阻尼机构相对延长了冲击力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管柱的冲击力,缓解了汽车对人体的作用力,保证了驾驶员的安人身安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本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中,固定支架2的两侧各设置有阻尼机构与驱动块3,并且还设置有可断开式的定位销。当汽车受到外力碰撞的时候,固定支架2上两侧的驱动块3能够同时拉动与其对应的吸能条41缓慢滑离固定支架2,实现摩擦吸能,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驱动块3离开固定支架2时更加稳定,不会产生固定支架2两侧相偏离的状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汽车管柱;2、固定支架;3、驱动块;31、开口;4、阻尼座;41、吸能条;42、定位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设置在仪表横梁与管柱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管柱外的固定支架(2),在固定支架(2)上滑动设置有一驱动块(3),所述的驱动块(3)与仪表横梁通过一可断开结构相连接,所述的驱动块(3)还与一当驱动块(3)与仪表横梁断开时能使驱动块(3)缓慢滑离固定支架(2)的阻尼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机构包括吸能条(41)和阻尼座(4),所述的阻尼座(4)固定在上述的固定支架(2)上,所述的阻尼座(4)上还具有供吸能条(41)穿过的通道,所述的吸能条(41)一端固定在上述的驱动块(3)上,另一端穿出阻尼座(4)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断开结构为若干根塑料材料制成的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同时穿设在驱动块(3)和仪表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2)具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上具有一开口(31),上述的驱动块(3)上开设有一组滑动槽,所述驱动块(3)的滑动槽套设在安装部的开口(31)处与安装部形成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块(3)呈三角形状,所述的安装部的开口(31)也呈相应的三角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部上开设有一定位孔(42),上述的阻尼座(4)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该定位孔(42)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条(41)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块(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399857U CN202389440U (zh) | 2011-12-21 | 2011-12-21 | 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399857U CN202389440U (zh) | 2011-12-21 | 2011-12-21 | 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89440U true CN202389440U (zh) | 2012-08-22 |
Family
ID=4666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53998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9440U (zh) | 2011-12-21 | 2011-12-21 | 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8944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52150A (zh) * | 2016-02-24 | 2016-07-13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和汽车 |
CN110406588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转向管柱组件 |
-
2011
- 2011-12-21 CN CN2011205399857U patent/CN2023894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52150A (zh) * | 2016-02-24 | 2016-07-13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管柱装置和汽车 |
CN110406588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转向管柱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81129U (zh) | 一种改良结构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 |
CN105584440B (zh) |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 | |
CN208593443U (zh) | 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及其上边梁 | |
CN201980295U (zh) | 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 | |
CN101574948A (zh) | 分段可伸缩式保险杠吸能结构 | |
CN109080694A (zh) | 一种具有良好溃缩特性的转向管柱及转向机构、汽车 | |
CN102490788A (zh) | 一种可伸缩的纵梁和设置有该可伸缩纵梁的汽车 | |
CN202716925U (zh) |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吸能机构 | |
EP2842815A1 (en) |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 |
CN202389440U (zh) | 一种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 |
CN203713512U (zh) | 高速纯电动汽车用电池仓安全防撞装置 | |
CN202378941U (zh) |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 | |
CN206394590U (zh) |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 |
CN202022238U (zh) | 转向管柱的碰撞吸能结构 | |
CN103863350B (zh) | 一种复合式吸能结构及车辆底架结构 | |
RU2008143359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ашения удара | |
CN105291913B (zh) | 汽车座椅及汽车 | |
CN205086722U (zh) | 缓冲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 |
CN203211371U (zh) |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溃缩结构 | |
CN106697036A (zh) | 一种汽车及其转向管柱总成 | |
CN103057497A (zh) | 一种客车前防撞梁 | |
CN103010250A (zh) | 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 | |
CN201761539U (zh) | 一种汽车加强式前纵梁 | |
CN202624382U (zh) | 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梁 | |
CN202413482U (zh) | 一种吸能式儿童座椅上固定点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