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76272U -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76272U
CN202376272U CN2011205424609U CN201120542460U CN202376272U CN 202376272 U CN202376272 U CN 202376272U CN 2011205424609 U CN2011205424609 U CN 2011205424609U CN 201120542460 U CN201120542460 U CN 201120542460U CN 202376272 U CN202376272 U CN 202376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lumbar vertebra
vertebra
air
centra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24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 Hongjiang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BACHMEN HEALTH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BACHMEN HEALTH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BACHMEN HEALTH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424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76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76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762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包括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三个气室,每个气室上分别开设有与气泵相连接的通孔,三个气室中的第一气室与腰椎气囊A连接,第二气室与腰椎气囊B连接,第三气室与颈椎气囊相连接,每个气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与电磁阀相连接;气泵、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还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该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通过气囊充气、保持压力、气囊放气的循环结合人体自身的重力从而产生三维的牵引力,对脊柱进行三维的牵引;与现有的一维的牵引相比,更有利于恢复脊柱曲度。

Description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脊柱作为人体骨架主要的结构支撑,包含了由弹性关节连接和韧带及胶质弹性软骨盘构成的骨性脊柱。成人脊柱包括33块椎骨,其中最后9块融合成骨盆后侧的骶骨和尾骨。脊柱的径向有很多弯曲,比如颈部和腰部的弯曲凸向身体前侧,胸部和骶部的弯曲凸向身体后侧。这些弯曲提供了一定的强度和平衡,是直立行走的必要条件。
脊柱颈腰部的弯曲大概35到45度,在这种弯曲程度下,重量被相对平均的分配到脊柱表面和椎间盘上。当脊柱由于外伤,疾病,遗传,习惯性微伤或者姿势不对造成的弯曲丧失时,体重会压向柔软的、非骨质的椎间盘,抑制液体流动,导致椎间盘退化。渐渐地,这些患者会表现出脊柱运动功能障碍,进而造成润滑和维持脊柱弹性的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椎间盘会进一步退化,导致运动功能丧失,残疾和神经损害。椎间盘固有的关节液大概20年就开始消失。
脊椎退行性病变也称为骨性关节炎,其主要特征为骨刺增生、椎间盘变薄。临床症状表现为脊椎僵硬、酸痛,活动范围缩小。有时会伴随着头晕、头痛、手臂、腿脚麻木及脊椎相关性疾病。脊椎的退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椎体间存在无菌性炎症,病人会有酸痛的症状。此阶段尚无骨刺与椎间盘退化等永久改变,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较少。第二阶段,椎间盘有少量退化,骨刺开始少量出现;坐的时间长了会腰背酸痛;上背部疼痛,开始出现脊椎相关性疾病。第三阶段,椎间盘更薄了,但尚未“消失”。骨刺更长了,但尚未“搭桥”。上述的症状更为严重,并且由间断性发作转为持续性发作。第四阶段,一个以上的椎间盘完全消失,骨刺开始搭桥,各种症状持续而严重。椎间盘在变薄的过程中,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至椎间盘完全消失时,如果该脊椎压到了神经根,则该脊椎无法被复位,只有进行手术。脊柱结构的问题是产生退化的主要原因。
脊柱牵引装置则为了保持脊柱颈区正常的前凸曲线,防止椎间盘退化而应运而生。一般利用牵引带和装置,对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常用的有治疗腰椎病的腰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颈椎)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腰椎长骨刺(即腰椎颈椎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可用腰椎牵引来改善。腰椎牵引需要比较大的力量,大多使用机械牵引。腰椎牵引可分为间歇式及半持续性两种方式,患者可以趴或躺在治疗床上。间歇式牵引约拉七秒、停十五秒,持续廿至卅分钟;重量由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此重量可以克服身体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一段时间之后,视患者的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二分之一为止。半持续性牵引约持续拉卅分钟至二小时,休息几分钟后可反覆牵引,一天共牵引约六至八小时。
颈椎牵引时的牵引的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然而上述的腰椎、颈椎牵引都是一个维度定向的牵引或直线牵引,在牵引完成之后会存在一定的变形,破坏生理曲度,对脊椎的矫正和恢复产生了一定的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该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采用三维的牵引方式,有利于恢复生理曲度,而且自动控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包括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三个气室,每个气室上分别开设有与气泵相连接的通孔,三个气室中的第一气室与腰椎气囊A连接,第二气室与腰椎气囊B连接,第三气室与颈椎气囊相连接,每个气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与电磁阀相连接;气泵、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还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腰椎气囊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端向下凹陷的固定座上,颈椎气囊设置在颈部固定套内。
所述的三个气室与中央控制器分布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三个气室单独分布或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电路板紧密连接。
所述的腰椎气囊A、腰椎气囊B或颈椎气囊充气膨胀之后具有弓形的接触面
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开始工作时,腰椎气囊和颈椎气囊的牵引为:
中央控制器首先控制气泵向颈椎气囊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颈椎气囊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颈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向颈椎气囊充气,保持颈椎气囊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颈椎气囊放气;
颈椎气囊放气完成后,中央控制器先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A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腰椎气囊A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腰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向腰椎气囊A充气并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B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腰椎气囊B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腰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同时充气,使其气压增加2~8KPa后停止充气,保持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放气;休息1~10min以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同时向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充气至设定的腰椎门槛值,停止充气并保持气囊内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放气,完成一次充气放气的循环。
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电磁阀在完成一次充气放气的循环,还进行4~5次循环;其中第一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min,第二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5~2min,第三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2~3min,第四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4~5min,第五次、第六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8~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在使用时,将设有气囊的固定座放置在使用者腰部位置,带上颈部固定套后者平躺,通电之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开始向颈椎气囊充气,当气囊内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门槛值时,保持一段时间后放气,然后在先后向腰椎气囊A、腰椎气囊B充气,当气囊内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门槛值时,再增加5KPa左右的压力,停止向气囊充气,保持气囊的压力一段时间,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气囊放气,然后再向腰椎气囊A、腰椎气囊B充气一次并保持压力,放气后完成一次循环;这样通过气囊充气、保持压力、气囊放气的循环结合人体自身的重力从而产生三维的牵引力,对脊柱进行三维的牵引;与现有的一维的牵引相比,更有利于恢复脊柱曲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利用气囊的充放气结合体重来产生牵引力,与现有的牵引装置利用重物的重力来产生牵引力相比,使用方便,克服了牵引重物不便于称量,不便于家庭使用的缺陷;而且在牵引力产生的过程中是基于气囊压力与重量的变化,通过对充放气压力的控制来实现牵引力的控制更容易实现,并且牵引过程脊柱的变形更为自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通过对中央控制器的程序化设定可实现自动控制,对门槛值设定为60、70、80KPa三个档,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而对与程序的设定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适当的增加保持压力的时间,一旦程序设定完成之后,就可以实现充放气的自动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通过特定的充气放气的循环来进行牵引,具有使用见效快的优势:轻度的腰椎、颈椎退形性病变,按照一天一次来牵引,一般半个月即可见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气室一体化设计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未充气时的两个腰椎气囊的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未充气时的颈椎气囊的示意图;
图6为颈椎气囊设置在颈部固定套内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其中:1为气室;2为气囊;3为气泵;4为电磁阀;5为压力传感器;6为中央控制器;7为固定座;8为固定底座;9为气室下壳体;10为气室上壳体;11为颈部固定套;12为颈椎气囊安放座;13为固定带;14为膨胀后的颈椎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包括:
分别与压力传感器5相连接的三个气室1,每个气室1上分别开设有与气泵3相连接的通孔,每个气室1还分别与一个气囊2相连接,气室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与电磁阀4相连接;气泵3、压力传感器5、电磁阀4还分别与中央控制器6相连接;
具体的三个气室中的第一气室与腰椎气囊A连接,第二气与腰椎气囊B连接,第三气室与颈椎气囊相连接;
气泵3通过气室1向气囊2充气,具体的根据中央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一个气泵对应三个气囊,或者一个气泵对应一个气囊的实现方式。
气囊2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腰椎气囊和颈椎气囊,其中三个气室1中的两个气室还分别与一个腰椎气囊相连接,第三个气室与颈椎气囊相连接。可以将两个腰椎气囊分别称为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气囊2充气膨胀之后具有弓形的接触面,以便于在牵引时更好的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气囊2包括内胆和具有舒适触感的气囊外壳,其中内胆用于气体的充放,气囊外壳为牵引时提供好的舒适度。
图1、图2分别表示了两种气室的分布方式,其中图2所示是一种一体式的设计,具体可以根据气室与气囊是位置关系来具体排布。
为了缩小体积,可以将三个气室1与中央控制器6分布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三个气室1单独分布或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电路板紧密连接以保持密闭性;而压力传感器5的检测点设置在每个气室1的底部。
气室1是一个密闭的腔室,通过在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与电磁阀4相连接;利用电磁阀的通电、断开来实现气囊的充放气:电磁阀通电时气室1保持密闭,从而向气囊2充气或保持压力,此时气囊2与气室1的压力相等,电磁阀断开后,气囊2通过气室1来放气。具体的一个气室上可以设有一个或两个电磁阀,根据不同的放气的要求来具体选择。
参见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气室1由气室下壳体9和气室上壳体10构成,气室上壳体10上设有连接电磁阀4的通孔;3个气室为一体化设计,气室与中央控制器6所在的电路板紧密连接,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气室的底部,每个气室均与一个独立的气泵3连接;将上述部件组合后安装在固定座7和固定底座8形成的空间中,固定座7的底部向下凹陷,还设有向腰椎气囊A和B的输入气体的两个导管通孔,以及其他必要的通孔。
腰椎气囊A和B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端向下凹陷的固定座7上,而颈椎气囊设置在颈部固定套内。图4所示为一种具体的腰椎气囊A和B未充气膨胀的形状,图5所示为一种具体的颈椎气囊未充气膨胀的形状;该种设计使气囊充气之后与颈部具有弓形的接触面,这样进行充放气之后就可以产生三维的牵引力;其他满足膨胀之后具有弓形的接触面的设计也可以接受;由于腰椎气囊设置为两个,在补充充气之后两个腰椎气囊膨胀之后还能够进一步产生横向的牵引力;
图6所示是颈椎气囊设置在颈部固定套内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组装示意图,具有仿生学的设计的颈部固定套11提供支撑作用,颈椎气囊设置在颈椎气囊安放座12之内,固定带13在牵引的时候用于将颈部固定套11与额头固定;14所示为膨胀后的颈椎气囊,可以看到具有弓形的接触面。
气泵3、压力传感器5、电磁阀4还分别与中央控制器6相连接,气囊2的充放气由中央控制器6来控制:
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开始工作时,腰椎气囊和颈椎气囊的牵引为:
中央控制器首先控制气泵向颈椎气囊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颈椎气囊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颈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向颈椎气囊充气,保持颈椎气囊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颈椎气囊放气;
颈椎气囊放气完成后,中央控制器先控制气泵向两个腰椎气囊中的腰椎气囊A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腰椎气囊A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腰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向腰椎气囊A充气并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B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腰椎气囊B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腰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同时充气,使其气压增加2~8KPa后停止充气,保持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放气;休息1~10min以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同时向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充气至设定的腰椎门槛值,停止充气并保持气囊内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放气,完成一次充气放气的循环。
具体的将中央控制器识别的腰椎门槛值设为三个档:60、70、80KPa,颈椎门槛值比腰椎门槛值每个档少10KPa,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在达到门槛值之后的进一步充气是为了增加两个气囊之间的位移,从而增加横向的牵引力;
所述的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电磁阀在完成一次充气放气的循环,还进行4~5次循环;其中第一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min,第二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5~2min,第三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2~3min,第四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4~5min,第五次、第六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8~10min。
在使用时,将设有气囊的固定座放置在使用者腰部位置,带上颈部固定套后者平躺,通电之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开始向颈椎气囊充气,当气囊内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门槛值时,保持一段时间后放气,然后在先后向腰椎气囊A、腰椎气囊B充气,当气囊内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门槛值时,再增加5KPa左右的压力,停止向气囊充气,保持气囊的压力一段时间,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气囊放气,然后再向腰椎气囊A、腰椎气囊B充气一次并保持压力,放气后完成一次循环;这样通过气囊充气、保持压力、气囊放气的循环结合人体自身的重力从而产生三维的牵引力,对脊柱进行三维的牵引。

Claims (6)

1.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三个气室,每个气室上分别开设有与气泵相连接的通孔,三个气室中的第一气室与腰椎气囊A连接,第二气室与腰椎气囊B连接,第三气室与颈椎气囊相连接,每个气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与电磁阀相连接;气泵、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还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椎气囊相互对称的固定在底端向下凹陷的固定座上,颈椎气囊设置在颈部固定套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气室与中央控制器分布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三个气室单独分布或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电路板紧密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椎气囊A、腰椎气囊B或颈椎气囊充气膨胀之后具有弓形的接触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开始工作时,腰椎气囊和颈椎气囊的牵引为:
中央控制器首先控制气泵向颈椎气囊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颈椎气囊的压力达到预设的颈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向颈椎气囊充气,保持颈椎气囊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颈椎气囊放气;
颈椎气囊放气完成后,中央控制器先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A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腰椎气囊A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腰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停止向腰椎气囊A充气并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B充气;中央控制器接收到的腰椎气囊B的压力达到预设的腰椎门槛值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向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同时充气,使其气压增加2~8KPa后停止充气,保持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 阀,使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放气;休息1~10min以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同时向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充气至设定的腰椎门槛值,停止充气并保持气囊内的压力1~10min,然后中央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使腰椎气囊A和腰椎气囊B放气,完成一次充气放气的循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器控制气泵、电磁阀在完成一次充气放气的循环,还进行4~5次循环;其中第一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min,第二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1.5~2min,第三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2~3min,第四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4~5min,第五次、第六次循环保持压力的时间为8~10min。 
CN2011205424609U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76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24609U CN202376272U (zh)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24609U CN202376272U (zh)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76272U true CN202376272U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24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246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76272U (zh)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7627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2274A (zh) * 2011-12-16 2012-06-27 陕西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CN105105902A (zh) * 2015-04-23 2015-12-02 安徽清大德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颈椎治疗仪双气路压力监控系统
CN110047359A (zh) * 2019-04-24 2019-07-23 莆田学院 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
CN113509365A (zh) * 2021-05-18 2021-10-19 刘颖 一种治疗腰颈椎椎间盘突出的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2274A (zh) * 2011-12-16 2012-06-27 陕西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CN102512274B (zh) * 2011-12-16 2013-09-18 陕西巴赫曼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CN105105902A (zh) * 2015-04-23 2015-12-02 安徽清大德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颈椎治疗仪双气路压力监控系统
CN110047359A (zh) * 2019-04-24 2019-07-23 莆田学院 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
CN113509365A (zh) * 2021-05-18 2021-10-19 刘颖 一种治疗腰颈椎椎间盘突出的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2274B (zh)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CN207755536U (zh) 物理治疗用腿枕
CN106535717A (zh) 脑脊液循环诱导枕
CN106456351B (zh) 脊椎支撑架
KR102079421B1 (ko) 뇌척수액 순환유도베개
CN101467931A (zh) 一种脖颈放松辅助装置
CN202376272U (zh) 一种气囊式腰椎颈椎牵引器
CN110037842A (zh) 可调节式胸腰椎牵引矫形固定器
CN205411411U (zh) 一种脊柱矫正器
CN203677463U (zh) 一种颈腰椎牵引治疗仪
WO2007091863A1 (en) Bear back and neck pillow
CN202376273U (zh) 一种气囊式腰椎牵引器
CN205215640U (zh) 一种颈椎前路手术用充气式颈椎体位调节装置
CN100562299C (zh)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CN202654369U (zh) 一种气囊式颈椎牵引器
CN205411507U (zh) 一种多功能翻身枕
CN202376271U (zh) 一种气囊式牵引器
CN2882568Y (zh) 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
CN217566714U (zh) 一种智能无感气浪式按摩枕及控制系统
CN109793604A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预防康复矫正器
KR20160004497U (ko) 기능성 등받이 목베개
KR102051794B1 (ko) 추나요법 수행이 가능한 견인 치료기
CN205758930U (zh) 颈椎减压治疗气囊装置
CN104434363B (zh) 一种脊椎调整装置
CN201822427U (zh) 自然曲度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3

Address after: 050000, No. 1, unit 7, building 186, Zhonghua North Street, Xinhua District, Hebei, Shijiazhuang, 502

Patentee after: Zhao Hongjiang

Address before: 710065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Tang Yan Road No. 35 block H of modern city 3105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Bachmen Health Product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