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73721U -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73721U
CN202373721U CN2011204538829U CN201120453882U CN202373721U CN 202373721 U CN202373721 U CN 202373721U CN 2011204538829 U CN2011204538829 U CN 2011204538829U CN 201120453882 U CN201120453882 U CN 201120453882U CN 202373721 U CN202373721 U CN 202373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nnector
alcove
conducting terminal
media interface
hyoplas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538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海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LONGT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LONG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LONGT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LONG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538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73721U/zh
Priority to TW100222134U priority patent/TWM428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73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737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基体部、舌板及结合部,结合部具有第一、第二凹室;一导电端子组,包括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具有基臂、连接臂、突伸形成于连接臂前端的电性接触部及凹状体,基臂穿设过基体部,连接臂伸入于舌板,电性接触部突伸于对接凹口中,凹状体分别伸入于第一、第二凹室,并且凹状体为内凹的形状;一第一塞块体卡固于第一凹室,第一塞块体具有导线槽、通槽及刺破部,刺破部一端延伸入导线槽内,另一端与凹状体结合;以及一第二塞块体卡固于第二凹室,第二塞块体具有导线槽、通槽及刺破部,通槽分别与导线槽相通,刺破部一端延伸入导线槽内,另一端与凹状体结合。本实用新型电性接触好,不易产生空焊或失误。

Description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解析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以下简称HDMI),HDMI是一种包含可传输高分辨率画面信号及多声道音频信号的传输接口,HDMI的规格是基于数字视频接口DVI而制定的,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以下简称为DVI)是现今数字影像传输信号最常被使用的标准规格。DVI虽然能使液晶屏幕画面的分辨率及质量提高,但是,对于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却没有顾及到,在目前的产品中,传输音频信号时则需要另接一条线,不然就是使用传统的A/V端子来传送信号,这在使用上并不是很理想。另外,在数字产品的文件传输上也会显得较为麻烦,使得液晶电视在与数字产品或DVD录放机和音响设备等连接之间会多了若干的连接线,连接这些组件时容易产生混淆。
HDMI则可改进上述的缺点,因为在其产品的设计上,HDMI除了符合标准DVI规格之外,亦将数字音频信号置入HDMI连接器的设计内,故其不仅在功能上与DVI可以完全兼容,并兼具传输数字影像信号及数字音频信号的功效,且将所有的数据以未经压缩的方式传输,不易产生失真。除此之外,HDMI将现在市面上所有使用到的视频影像格式皆包含在其规格之内,故其能连接任何不同厂商与不同影像传输规格的产品,并且HDMI支持了全方位数字影像信号的传输,故其能将最好的影像质量呈现在消费者家中的视听产品内,且在未经压缩的情况下,使用电缆更少,同时连接器更小。因此,HDMI将是未来视听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并将成为未来视听产业里所不可缺乏的一种要件。
然而,公知的HDMI是使用焊接的方式来连接金属导线及导电端子,但使用焊接的方式,需要较多的人力以及生产的速度较慢,而且在焊接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就会使得连接器短路,或是空焊将使得信号传输不佳,这些都会降低连接器的产品良率。或者,导电端子的组装过程中,需要高度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如果在接触的位置有些许误差都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良导电端子的结构,可使得导电端子电性接触良好,以减少产生电路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并且不使用焊接的方式来连接金属导线及导电端子,可降低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误或空焊的情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组、第一塞块体及第二塞块体。绝缘本体包括基体部、舌板及结合部,舌板连接基体部的正面,结合部则连接基体部的背面,并且舌板具有对接凹口,结合部具有第一凹室及第二凹室。导电端子组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具有基臂、连接臂、突伸形成于连接臂前端的电性接触部及凹状体,基臂穿设过基体部,连接臂伸入于舌板,电性接触部突伸于对接凹口内,凹状体分别伸入于第一凹室及第二凹室,并且凹状体为内凹的形状。第一塞块体卡固于第一凹室,第一塞块体具有多个导线槽、多个通槽及多个刺破部,所述多个通槽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线槽相通,每个刺破部则分别伸入于通槽内,以一端延伸入导线槽内,另一端嵌固于该凹状体。以及第二塞块体卡固于第二凹室,第二塞块体具有导线槽、通槽及刺破部,通槽分别与导线槽相通,刺破部则分别伸入于通槽内,以一端延伸入导线槽内,另一端嵌固于该凹状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的结构及刺破技术经过设计改良,因此可使用压合的机器直接做压合,以使其能达到一次性以及永久性的结合,并且电性接触良好。以及,可取代传统上人工焊接的方式,可节省人力的需求,更能大量制造生产,将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因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不使用焊接,除了不易产生空焊或失误的情形,更为无铅无锡的制程,符合环保概念。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中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中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的基体部与结合部结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的基体部与舌板结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的刺破部与结合部结合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0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11绝缘本体
111基体部
1111卡勾
112舌板
1121对接凹口
1122端子槽
113结合部
1131插槽
1132第一凹室
1133第二凹室
1134第一侧壁
1135第二侧壁
1136第一间隙
1137第二间隙
12导电端子组
121导电端子
1211基臂
1212连接臂
1213电性接触部
1214凹状体
13第一塞块体
131导线槽
132通槽
133刺破部
1331刺破脚
1332突出部
134第一定位块
14第二塞块体
141导线槽
142通槽
143刺破部
1431刺破脚
1432突出部
144第二定位块
15金属罩壳
151插口
152扣勾件
16导线单元
161芯部
162绝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10包括绝缘本体11、导电端子组12、第一塞块体13及第二塞块体14,其中还包括金属罩壳15。
首先,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绝缘本体11包括基体部111、舌板112及结合部113,舌板112连接于基体部111的正面,结合部113连接基体部111的背面。其中,舌板112具有对接凹口1121,其凹设于舌板112的前端,结合部113则具有第一凹室1132及第二凹室1133,第一凹室1132及第二凹室1133可分别容置第一塞块体13及第二塞块体14。另外,基体部111具有两个卡勾1111,两个卡勾1111分别突出于基体部111的上部及下部。其中,多媒体接口连接器10还可包括金属罩壳15,金属罩壳15罩设于舌板112的外围,且构成插口151与舌板112的对接凹口1121相互对应,金属罩壳15是以两个扣勾件152卡固于卡勾1111上,来达到固定的效果。
导电端子组12包括19个导电端子121,然而导电端子121的数量不以上述为限。导电端子组12的导电端子121可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为9个导电端子121其位于绝缘本体11的上半部,另一部分为10个导电端子121其位于绝缘本体11的下半部。导电端子121可为长条的形状,并且导电端子121具有基臂1211、连接臂1212、突伸形成于连接臂1212前端的电性接触部1213、及凹状体1214所组成。其中,导电端子121的基臂1211穿设过基体部111,连接臂1212伸入于舌板112内,电性接触部1213突伸于对接凹口1121内,并且导电端子组12一部分9个导电端子121其凹状体1214伸入于第一凹室,以及导电端子组12另一部分10个导电端子121其凹状体1214伸入于第二凹室1133。凹状体1214可为内凹的形状,中间形成凹形的可容置空间。
更详细地说,请参考图5所示,导电端子121的连接臂1212自基臂1211的一端延伸一段距离而成,并于连接臂1212的前端形成弯折的电性接触部1213,用以做电性连接,凹状体1214则自基臂1211的另一端延伸而成。并且,舌板112的内部具有端子槽1122,第一凹室1132及第二凹室1133分别具有插槽1131,因此可使得导电端子121的连接臂1212插固于相对应的端子槽1122内,一部分9个导电端子121其凹状体1214可卡固于相对应的第一凹室1132的插槽1131内,另一部分10个导电端子121其凹状体1214可卡固于相对应的第二凹室1133的插槽1131内。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基体部111与舌板112结合,并使得导电端子121分别插固于相对应的端子槽1122内。之后,可将第一塞块体13卡固在第一凹室1132上,第二塞块体14卡固在第二凹室1133上,如图1所示,即完成多媒体接口连接器10的组装。
请参考图7所示,第一塞块体13具有导线槽131、通槽132及刺破部133。导线槽131是位于第一塞块体13的内部,通槽132分别与相对应的导线槽131相通,刺破部133的一端则伸入于第一塞块体13通槽132内,以再延伸入于导线槽131内。另外,第二塞块体14具有导线槽141、通槽142及刺破部143。导线槽141是位于第二塞块体14的内部,通槽142与相对应的导线槽141相通,刺破部143的一端则伸入于第二塞块体14通槽142内,以再延伸入于导线槽141内。
更进一步地说,第一塞块体13的刺破部133具有刺破脚1331及突出部1332,刺破脚1331可为尖头型的形状,以利刺破脚1331能达成穿刺的目的,突出部1332可为片状,然而刺破脚1331及突出部1332的形状不以上述为限。刺破部133与第一塞块体13的结合方式是为,刺破脚1331穿设过通槽132,并且突伸于导线槽131内,突出部1332则突出于第一塞块体13。另外,第二塞块体14的刺破部143同样具有刺破脚1431及突出部1432,刺破部143与第二塞块体14的结合方式是为,刺破脚1431穿设过通槽142,并且突伸于导线槽141内,突出部1432则突出于第二塞块体14。
请再次参考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凹室1132具有两个第一侧壁1134,第一侧壁1134分别与基体部1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36。第二凹室1133则具有两个第二侧壁1135,第二侧壁1135分别与基体部11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137。其中,第一塞块体13具有两个第一定位块134,当第一塞块体13卡合于第一凹室1132时,第一定位块134则分别卡固于第一间隙1136。第二塞块体14也具有两个第二定位块144,当第二塞块体14卡合于第二凹室1133时,第二定位块144则分别卡固于第二间隙1137。因此,当第一塞块体13卡合于第一凹室1132,第二塞块体14卡合于第二凹室1133时,将使得刺破部133一端的突出部1332及刺破部143一端的突出部1432,分别嵌固于导电端子121的凹状体1214内,并达到充分接触的效果,以使该导线单元16经由刺破部133、143电性连接于导电端子121。
请再次参考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塞块体13的导线槽131及第二塞块体14的导线槽141分别设置导线单元16,导线单元16具有芯部161及绝缘部162,绝缘部162包覆于芯部161的外围。其中,导线单元16分别与第一塞块体13及第二塞块体14的结合方式,是将导线单元16分别置入于导线槽131、141内,之后再利用刺破部133、143以刺破脚1331、1431穿设刺破绝缘部162,然后使刺破脚1331、1431电性连接芯部161,因为芯部161为导电物体,刺破部133、143也为导电物体,达到导线单元16电性连接第一塞块体13及第二塞块体14的效果。因此,透过刺破部133、143电性连接于导电端子121上,藉由导电端子121的电性传导与相接的另一连接器(未标示)达成电性连接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可使用压合的机器直接使得刺破部与导电端子结合,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且为一次性及永久性的结合。以此将可以大量制造生产,并取代传统人工焊接的方式,节省人力的需求,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并且由于导电端子的改良可充分与刺破部结合,更能增加电性的接触,降低电路短路或是断路的情况发生。因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接口连接器不需使用焊接,故为无铅无锡的制程,符合环保的概念。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特此声明。

Claims (10)

1.一种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基体部、一舌板、及一结合部,该舌板连接该基体部的正面,该结合部连接该基体部的背面,且该舌板具有一对接凹口,该结合部具有一第一凹室及一第二凹室;
一导电端子组,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每一个导电端子具有一基臂、一连接臂、一突伸形成于该连接臂前端的电性接触部、及一凹状体,该基臂穿设过该基体部,该连接臂伸入于该舌板,该电性接触部突伸于该对接凹口内,该凹状体分别伸入于该第一凹室及该第二凹室,并且该凹状体为内凹的形状;
一第一塞块体,其卡固于该第一凹室,该第一塞块体具有多个导线槽、多个通槽及多个刺破部,所述多个通槽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线槽相通,每一个刺破部以一端伸入于该导线槽内,另一端嵌固于该凹状体;以及
一第二塞块体,其卡固于该第二凹室,该第二塞块体具有多个导线槽、多个通槽及多个刺破部,所述多个通槽分别与所述多个导线槽相通,每一个刺破部以一端伸入于该导线槽内,另一端嵌固于该凹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导电端子具有一基臂,每一个导电端子的该连接臂自该基臂的一端延伸一段距离而成,该凹状体自该基臂的另一端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板的内部具有多个端子槽,该第一凹室及该第二凹室分别具有多个插槽,每一个导电端子的该连接臂插固于相对应的端子槽,每一个导电端子的该凹状体卡固于相对应的插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刺破部具有一刺破脚及一突出部,该刺破脚突伸于该导线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导线槽设置一导线单元,该导线单元具有一芯部及一绝缘部,该刺破脚穿设于该绝缘部且连接该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刺破部以该突出部嵌固于该凹状体,以使该导线单元经由该刺破部电性连接于该导电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室具有两个第一侧壁,每一个第一侧壁与该基体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该第二凹室具有两个第二侧壁,每一个第二侧壁与该基体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塞块体具有两个第一定位块,每一个第一定位块卡固于该第一间隙,该第二塞块体具有两个第二定位块,每一个第二定位块卡固于该第二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部具有两个卡勾,所述两个卡勾分别突出于该基体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媒体接口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罩壳,其罩设于该舌板的外围,且构成一插口与该舌板的该对接凹口相对应,该金属罩壳以两个扣勾件分别卡固于所述两个卡勾上。
CN2011204538829U 2011-11-16 2011-11-16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73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38829U CN202373721U (zh) 2011-11-16 2011-11-16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TW100222134U TWM428554U (en) 2011-11-16 2011-11-23 Multimedia interface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38829U CN202373721U (zh) 2011-11-16 2011-11-16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73721U true CN202373721U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4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538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73721U (zh) 2011-11-16 2011-11-16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73721U (zh)
TW (1) TWM428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9924A (zh) * 2017-06-06 2017-11-21 嘉兴优线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接头的连接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9924A (zh) * 2017-06-06 2017-11-21 嘉兴优线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接头的连接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28554U (en) 201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3384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562796U (zh) 一种usb3.0连接器接头插座
TW20110159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373721U (zh) 多媒体接口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192972U (zh) 一种d 型hdmi 连接器
CN201112893Y (zh) Hdmi型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N108448310A (zh) Hdmi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1008063Y (zh) 视讯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1266739Y (zh) 电连接器
CN207572604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541028U (zh) 具有改良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
CN201562795U (zh) 一种usb3.0连接器接头
CN208782108U (zh) Hdmi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排
CN201252304Y (zh) 多端口式连接器
TWM600941U (zh) 一種電連接器
CN218919367U (zh) DisplayPort2.1连接器公座
CN202840014U (zh) 夹板式hdmi连接器
CN205104667U (zh) 焊接式的连接器结构
CN20469640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接口
CN202013963U (zh) 一种数据线及其端子结构
CN20149868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006681A (zh) 一种hdmi连接器
CN101707317A (zh) 具有改良绝缘本体结构的同轴电连接器
CN21165514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