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56099U -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56099U
CN202356099U CN201120480328XU CN201120480328U CN202356099U CN 202356099 U CN202356099 U CN 202356099U CN 201120480328X U CN201120480328X U CN 201120480328XU CN 201120480328 U CN201120480328 U CN 201120480328U CN 202356099 U CN202356099 U CN 202356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feed bin
batch mixing
outlet
ove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803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一清
应旭峰
杜广荣
陈建国
戴非非
渡边时晴
森山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RA GROUP ZHEJIANG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ERA GROUP ZHEJIANG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ERA GROUP ZHEJIANG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ERA GROUP ZHEJIANG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803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56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56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560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属于混合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环保型PP反应釜、混料增压系统、检测系统和过渡槽,所述环保型PP反应釜包括支座、反应槽体、盖板;所述反应槽体自下至上包括底部出口、循环料仓、隔板、检测料仓、溢流料仓;所述循料环仓侧壁设计有三个混料进口阀,所述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与循环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所述检测料仓侧壁设计有一个检测料出口阀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与检测料仓内壁也呈切线形状设置;所述出口阀为溢流料仓侧壁一侧设置的1个溢流阀,溢流料仓侧壁另一侧设置有1个液面横向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料液混合充分、反应完全,反应高速、连续、稳定、充分,结构紧凑,检测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合反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属于混合反应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反应工序引用的设备全部都需要依靠助推混合装置,助推混合装置已有多种,有带动力式搅拌混合,料液从反应釜底部进入釜内,通过搅拌混合,从上部溢流口流出。进料输送和搅拌混合的配合要求高,检测不便利,结构复杂,造价高。
也有利用高速流动介质来进行混合的,料液进入反应釜内后,通入高速带压气体,使釜内料液翻滚或旋转,充分混合后输送至过渡合格储槽,对气流要求高,混合时间长,稳定性差,充分混合效率低。带动力式搅拌在连续、稳定及充分等问题有其局限性,利用高速流动介质来进行混合,使用也很广范,但均未能更好的解决高速、连续、稳定、充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反应工序混合装置的现有技术中,检测不便利、结构复杂,反应速度慢、不连续、不稳定、不充分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可达到结构紧凑、反应高速、连续、稳定、充分和检测方便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包括环保型PP反应釜和过渡槽,所述环保型PP反应釜包括支座、反应槽体和盖板;所述支座有3只,在底部均匀分布;所述反应槽体为立式槽体,反应槽体包括混料进口阀和出口阀,所述出口阀通过料管与过渡槽连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拉把和液面纵向观察窗,还包括混料增压系统和检测系统;所述反应槽体自下至上包括底部出口、循环料仓、隔板、检测料仓、溢流料仓;所述循料环仓侧壁设计有三个混料进口阀,所述混料增压系统的进口通过料管,与反应槽体的底部出口连接,混料增压系统的出口通过料管与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连接;所述检测料仓侧壁设计有一个检测料出口阀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所述检测系统的进口通过料管与检测料出口阀连接,检测系统的出口通过料管与检测料进口阀连接;所述出口阀为溢流料仓侧壁一侧设置的1个溢流阀,溢流料仓侧壁另一侧设置有1个液面横向观察窗,所述溢流阀通过料管与过渡槽连接。
所述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与循环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
所述检测料仓侧壁的一个检测料出口阀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与检测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
所述隔板为圆形平板,一体结构,四周为环形板,中间为十字形筋板;在环形板与十字形筋板之间有4个通孔,所述通孔呈1/4圆形状。
所述混料增压系统从进口至出口顺次包括物料进口A、B、一级输送泵、混料管A、二级输送泵、物料进口C、混料管B,互相之间以料管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从进口至出口顺次包括输送泵、检测口A、B,互相之间以料管连接。
隔板的作用在于:进一步让料液在循环料仓中反应充分和均匀稳定;检测料仓压力高,避免过大冲击检测料仓和溢流料仓;在隔板的作用下,让反应检测结果有调节空间。
桨料混合、反应、循环过程:桨料自反应釜的底部出口通过料管,经物料进口A、B、一级输送泵、混料管A、二级输送泵、物料进口C、混料管B混料增压后,经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进入循环料仓。由于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与反应釜循环料仓的内壁呈切线形状,当料液进入循环料仓内会沿切线高速旋转,当三条料液切线同时高速旋转,料液就会充分混合,并使反应充分。由于切线呈顺时针旋转,充分混合和互相反应的料液向上流入检测料仓,由于特殊料液具有沉降性,所以设计检测料仓内的料液也进行切线旋转,使料液进行彻底的混合和互相反应,此时经检测系统检测合格后,料液仍向上流入溢流料仓,成为混合充分、反应完全的合格料液,溢流至过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料液混合充分、反应完全:由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与反应釜内壁呈切线形状,当料液进入反应釜内会沿切线高速旋转,当三条料液切线同时高速旋转,由于切线呈顺时针旋转,充分混合后的料液向上流入检测料仓,由于特殊料液具有沉降性,检测料仓侧壁的一个检测料出口阀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与检测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所以设计检测料仓内的料液也进行切线旋转,使循环料仓和检测料仓的料液高速旋转,得到充分混合和反应;
(2)反应高速、连续、稳定、充分:经混料增压系统混合增压后的浆料进入循环料仓,通过循环料仓再反应后,液体经隔板进入检测料仓,检测完后通过溢流料仓,溢流至过渡槽后为合格浆料,合格浆料再由过渡槽溢流至精制设备,循环料仓溶液连续循环,检测料仓溶液连续检测,溢流料仓连续溢流。反应速度快、反应连续、稳定;
(3)检测方便:可通过检测系统连续检测;
(4)结构紧凑:以反应釜为主,辅以混料增压系统和检测系统即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连接图;
附图2:是PP反应釜的结构图;
附图3:附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4:是隔板结构图;
附图5:是PP反应釜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支座、2反应槽体、21底部出口、22循环料仓、221混料进口阀、23隔板、24检测料仓、241检测料出口阀、242检测料进口阀、25溢流料仓、251溢流阀、3盖板、301拉把、302纵向观察窗、4过渡槽、5料管、6混料增压系统、61物料进口A、62物料进口B、63一级输送泵、64混料管A、65二级输送泵、66物料进口C、67混料管B、7检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包括环保型PP反应釜和过渡槽4,所述环保型PP反应釜包括支座1、反应槽体2和盖板3;所述支座1有3只,在底部均匀分布;所述反应槽体2为立式槽体,反应槽体2包括混料进口阀221和出口阀,所述出口阀通过料管5与过渡槽4连接;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拉把301和液面纵向观察窗302,还包括混料增压系统6和检测系统7;所述反应槽体2自下至上包括底部出口21、循环料仓22、隔板23、检测料仓24、溢流料仓25;所述循环料仓22侧壁设计有三个混料进口阀221,所述混料增压系统6的进口通过料管5,与反应槽体2的底部出口21连接,混料增压系统6的出口通过料管5与循环料仓22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221连接;所述检测料仓24侧壁设计有一个检测料出口阀241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242,所述检测系统7的进口通过料管5与检测料出口阀241连接,检测系统7的出口通过料管5与检测料进口阀242连接;所述出口阀为溢流料仓25侧壁一侧设置的1个溢流阀251,溢流料仓25侧壁另一侧设置有1个液面横向观察窗252,所述溢流阀251通过料管5与过渡槽4连接。
所述循环料22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221与循环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
所述检测料仓24侧壁的一个检测料出口阀241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242与检测料仓24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
所述隔板23为圆形平板,一体结构,四周为环形板231,中间为十字形筋板232;在环形板231与十字形筋板242之间有4个通孔243,所述通孔呈1/4圆形状。
所述混料增压系统6从进口至出口顺次包括物料进口A61、物料进口B62、一级输送泵63、混料管A64、二级输送泵65、物料进口C66、混料管B67,互相之间以料管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7从进口至出口顺次包括输送泵71、检测口A72、检测口B73,互相之间以料管连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包括环保型PP反应釜和过渡槽,所述环保型PP反应釜包括支座、反应槽体和盖板;所述支座有3只,在底部均匀分布;所述反应槽体为立式槽体,反应槽体包括混料进口阀和出口阀,所述出口阀通过料管与过渡槽连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拉把和液面纵向观察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料增压系统和检测系统;所述反应槽体自下至上包括底部出口、循环料仓、隔板、检测料仓、溢流料仓;所述循料环仓侧壁设计有三个混料进口阀,所述混料增压系统的进口通过料管,与反应槽体的底部出口连接,混料增压系统的出口通过料管与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连接;所述检测料仓侧壁设计有一个检测料出口阀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所述检测系统的进口通过料管与检测料出口阀连接,检测系统的出口通过料管与检测料进口阀连接;所述出口阀为溢流料仓侧壁一侧设置的1个溢流阀,溢流料仓侧壁另一侧设置有1个液面横向观察窗,所述溢流阀通过料管与过渡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料仓侧壁的三个混料进口阀与循环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料仓侧壁的一个检测料出口阀和二个检测料进口阀与检测料仓内壁呈切线形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圆形平板,一体结构,四周为环形板,中间为十字形筋板;在环形板与十字形筋板之间有4个通孔,所述通孔呈1/4圆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增压系统从进口至出口顺次包括物料进口A、B、一级输送泵、混料管A、二级输送泵、物料进口C、混料管B,互相之间以料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从进口至出口顺次包括输送泵、检测口A、B,互相之间以料管连接。
CN201120480328XU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56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0328XU CN202356099U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0328XU CN202356099U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56099U true CN202356099U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6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803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56099U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56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4884A (zh) * 2013-11-01 2014-01-22 无锡意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耐用的反应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4884A (zh) * 2013-11-01 2014-01-22 无锡意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耐用的反应釜
CN103524884B (zh) * 2013-11-01 2016-03-30 无锡意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耐用的反应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3000U (zh) 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1241138Y (zh) 组合式发酵罐
CN104759228B (zh) 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
CN101811763B (zh) 太阳能光伏独立供电的一体化净水器装置
CN211497073U (zh) 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及系统
CN202356099U (zh) 一种高效连续混合反应装置
CN203700120U (zh) 一种工业废水除磷装置
CN203144305U (zh) 微生物肥料的灭菌、接种和发酵一体化装置
CN106882870B (zh)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
CN111440705A (zh) 一种外置式动态膜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CN203346172U (zh) 一种多区式生物反应器
CN108251286B (zh) 一种气液雾化高效生物反应器
CN203683337U (zh) 球式循环生物反应器
CN203904145U (zh) 一种木薯乙醇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201660485U (zh) 太阳能光伏独立供电的一体化净水器装置
CN201620096U (zh) 混合污泥回流沼气发生装置
CN204897528U (zh) 一种三级叠加式高效厌氧反应器
CN206901870U (zh) 一种高效复合型厌氧反应器
CN106379995B (zh) 一种改良型a2o耦合生物转盘的反硝化除磷的装置
CN215828450U (zh) 一种养猪废水处理用ic厌氧布水装置
CN203625114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曝气器
CN103570204B (zh) 球式循环生物反应器
CN203459051U (zh) 一种新型进料装置
CN203781105U (zh) 一种煤浆储罐
CN203715371U (zh) 新型厌氧污水处理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