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9455U -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 Google Patents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49455U
CN202349455U CN 201120523235 CN201120523235U CN202349455U CN 202349455 U CN202349455 U CN 202349455U CN 201120523235 CN201120523235 CN 201120523235 CN 201120523235 U CN201120523235 U CN 201120523235U CN 202349455 U CN202349455 U CN 202349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solid
connecting body
swivel coupling
respectiv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5232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召华
张承宇
胡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oomlion Fire Figh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Fire Figh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Fire Figh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Fire Figh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5232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49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49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494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接头,用于输送流体介质,其包括一个连接体以及两个回转体,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两个回转体均呈筒状,且所述两个回转体分别回转连接于所述连接体的两个端部,形成一个供所述流体介质通过的通道。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回转接头采用双回转体回转,单边卡滞时可实现另一回转体回转(或维护、更换卡滞的),不会导致回转接头异常损坏,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可更换单边回转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Description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介质接头,特别涉及一种流体介质回转接头。 
背景技术
回转接头是解决流体介质(水、油、蒸汽、气体等)在两个相对旋转设备中传输的连接密封部件,在相关技术中,回转接头采用轴装于壳体内,轴与壳体之间装入钢珠实现回转功能,外圈加装堵头堵住钢珠,轴两端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壳体上装油杯可加注润滑脂对旋转轴润滑。回转接头的进出口分别与静止管道和旋转管道连接。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回转接头为单轴回转,一旦该单轴卡滞即导致整个回转接头损坏、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回转接头以及采用该回转接头的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回转接头,用于输送流体介质,其包括一个连接体以及两个回转体,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两个回转体均呈筒状,且所述两个回转体分别回转连接于所述连接体的两个端部,形成一个供所述流体介质通过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两个回转体中的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环滚珠,使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回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所述至少一环滚珠容置的环形管道。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上形成有将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与外界连通的通孔,用于装卸所述至少一环滚珠;所述通孔中安装有可拆卸的塞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连通的油杯。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由形成于所述回转体上的半圆形环槽,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上的半圆形环槽配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仅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钢背复合支承环,所述钢背复合支承环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两个回转体分别收容于所述连接体的两个端部内,且所述两个回转体及所述连接体三者共轴。 
优选地,所述两个回转体及所述连接体均采用无缝钢管制成。 
以及提供一种流体介质输送管路,包括可相对旋转的两个管路以及上述任一项中的回转接头,所述两个管路分别与所述回转接头的两个回转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两个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与相应的回转体之间采用卡箍连接或焊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回转接头采用双回转体回转,单边卡滞时可实现另一回转体回转(或维护、更换卡滞的),不会导致回转接头异常损坏,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可更换单边回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流体介质输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回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流体介质输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流体介质(水、油、蒸汽、气体等)输送管路1,其可包括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回转接头30以及两个卡箍40,其中,第二管路20可相对第一管路10旋转,卡箍40将第一管路10及第二管路20分别与回转接头30的两端相连。第一管路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法兰弯管或直管,第二管路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连接弯管、直管(或变径弯管、直管)等。 
如图2所示,回转接头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连接体31以及两个回筒状转体32,该两个回转体32分别回转连接于连接体31的两个端部,形成一个供流体介质通过的通道,该通道将第一管路10与第二管路20相连通。回转接头30由于采用双回转体32回转,单边卡滞时可实现另一回转体32回转(或维护、更换卡滞的),不会导致回转接头30异常损坏,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可更换单边回转体3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回转体32分别收容于连接体31的两个端部内,且三者共轴。可以理解地,也可以让连接体31的两个端部分别收容于该两个回转体3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31以及回转体32均可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加工简单,成本低。反观相关技术中,轴与壳体选材困难,须通过铸造或复杂加工,制造工艺性差,成本高。 
每一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一环滚珠33,滚珠33一个方面可以对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在轴向上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可使回转体32相对于连接体31绕轴线进行回转,从而将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回转连接。每一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形成有一个供滚珠33容置的环形管道34,该环形管道34可 由形成于回转体32外壁面上的半圆形环槽321,以及形成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的内壁面上的半圆形环槽311配合而成。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可以设置一环以上的滚珠33,滚珠33可为钢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31上还可形成有将环形管道34与外界连通的通孔312,该通孔312的孔径略大于滚珠33的直径,用于装卸滚珠33,另外,滚珠33损坏时也方便进行更换。通孔312中可设置一个可拆卸的塞体313,用于堵住滚珠33,塞体3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螺塞。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31上还可设置有与环形管道34连通的油杯314,用于往环形管道34中添加润滑油,以使滚珠33的转动更加顺畅,提高滚珠33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旋转密封圈35,用于防止流经回转接头30的流体介质泄露。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密封圈35仅设置于环形管道34的内侧,以便环形管道34中的润滑油老化时,能够从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的间隙向外挤出,从而可以实现润滑油的更换。反观相关技术,已加注老化的润滑脂被轴两端密封圈堵死无法溢出,润滑脂无法再加注,导致回转卡滞,使回转接头损坏、失效。旋转密封圈35可设置于回转体32的外壁面上,相应地,回转体32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收容旋转密封圈35的环槽3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钢背复合支承环36,以保证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相应端部之间的间隙配合及润滑,避免回转体32与连接体31的异常磨损。如此,回转接头30既可通过钢背复合支承环36自润滑,也可加注润滑油润滑,稳定性更佳。钢背复合支承环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位于环形管道34的外侧,且可设置于连接体31的内壁面上,相应地,连接体3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与钢背复合支承环36配合的环槽315。 
卡箍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断面呈U形的卡环41以及收容在卡环41内的密封圈43,相应地,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以及回转体32的外壁面上开设有与卡环41的相配合的卡槽(如图1所示),密封圈43密封在第一管路10以及第二管路20与回转体32的端面之间的缝隙上,用以防止流体介质泄露。采用卡箍40连接,一个方面拆卸方便,另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焊接连接时对回转接头30内部旋转密封圈损坏,避免回转接头30异常渗漏。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的流体介质输送管路1’,其与上述的流体介质输送管路1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流体介质输送管路1’的第二管路20与回转接头30的相应的回转体32之间是焊接在一起的。可以理解地,第一管路10与回转接头30的相应的回转体32之间也可以焊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 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回转接头,用于输送流体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连接体以及两个回转体,所述连接体以及所述两个回转体均呈筒状,且所述两个回转体分别回转连接于所述连接体的两个端部,形成一个供所述流体介质通过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回转体中的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环滚珠,使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回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供所述至少一环滚珠容置的环形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形成有将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与外界连通的通孔,用于装卸所述至少一环滚珠;所述通孔中安装有可拆卸的塞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连通的油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由形成于所述回转体上的半圆形环槽,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上的半圆形环槽配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仅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回转体与所述连接体的相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钢背复合支承环,所述钢背复合支承环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回转体分别收容于所述连接体的两个端部内,且所述两个回转体及所述连接体三者共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回转体及所述连接体均采用无缝钢管制成。
11.一种流体介质输送管路,包括可相对旋转的两个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接头,所述两个管路分别与所述回转接头的两个回转体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介质输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与相应的回转体之间采用卡箍连接或焊接。
CN 201120523235 2011-12-14 2011-12-14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9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23235 CN202349455U (zh) 2011-12-14 2011-12-14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23235 CN202349455U (zh) 2011-12-14 2011-12-14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49455U true CN202349455U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3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52323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9455U (zh) 2011-12-14 2011-12-14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49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837A (zh) 压力补偿式旋转接头
CN102941328A (zh) 连铸辊
CN202349455U (zh) 回转接头及流体介质输送管路
CN101694259B (zh) 免维护双向旋转补偿器
CN201407451Y (zh) 热网管道旋转补偿器
CN101619789A (zh) 重载荷摆/转型旋转接头
CN203516123U (zh) 一种电动调速无泄漏插桶泵
CN202834524U (zh) 多通道流体旋转接头
CN205716142U (zh) 一种适用于多介质同时传输的多通路旋转接头
CN205191039U (zh) 一种旋转接头装置
CN203336102U (zh) 一种回转接头
CN102829274A (zh) 多通道流体旋转接头
CN102313097A (zh) 反球面型多弹簧旋转接头
CN201475553U (zh) 重载荷摆/转型旋转接头
CN202266773U (zh) 分体式多弹簧结构旋转接头
CN201534704U (zh) 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的吊轴承连接结构
CN203628090U (zh) 新型管道免维护旋转补偿接头
CN202852229U (zh) 一种新型硫磺保温蒸汽夹套管
CN202660122U (zh) 周向旋转密封轴中心出水机构
CN204004404U (zh) 一种大直径旋转接头
CN201302017Y (zh) 高压力、高转速旋转接头
CN204533913U (zh) 零泄漏旋转接头
CN204083325U (zh) 一种新型密封结构阀座的球阀
CN219282684U (zh) 一种用于脱硫剂输送的高寿命旋转接头
CN210290745U (zh) 混凝土搅拌轴或输送轴的轴端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