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36389U -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36389U
CN202336389U CN2011204298806U CN201120429880U CN202336389U CN 202336389 U CN202336389 U CN 202336389U CN 2011204298806 U CN2011204298806 U CN 2011204298806U CN 201120429880 U CN201120429880 U CN 201120429880U CN 202336389 U CN202336389 U CN 202336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larity
fixed bin
plate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298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4298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36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36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363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多张第一极性板、多张第二极性板,每相邻两张所述第一极性板间设有一张所述的第二极性板,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相互平行;各第一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并通过左侧板,各第二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设于固定支承结构。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的净化器,由于取消了极易产生臭氧的高压金属极丝,基本杜绝了放电现象,故消除了臭氧,且由于在相同电压,相同空间下可排列更多集尘板,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更高,故集尘效率也更高,而整机结构简单,工艺简化,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Description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集尘板组件,还涉及了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静电净化器主要采用1段式或2段式的集尘结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先通过一根或几根通有高压电(正或负)的金属丝使空气电离,电离后带电的尘埃在经过加有与金属丝相反极性(负或正)的高压静电场的金属集尘板时被吸附,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这种常见的结构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金属极丝及金属集尘板由于高压导致空气电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臭氧,而臭氧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且极丝不易清洁,易断。整机结构复杂,成本高,极丝易断,难维护,易产生臭氧成为该类净化器的最大问题,目前暂无妥善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其核心是一种新型的集尘板组件,该种组件具有极强的除尘能力,基本杜绝了放电现象,且取消了普通静电除尘技术所必须的前置电离极丝,消除了最大的臭氧源,集尘效率更高,而整机结构简单,工艺简化,成本更低,使用及维护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了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多张第一极性板、多张第二极性板,每相邻两张所述第一极性板间设有一张所述的第二极性板,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相互平行;各第一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各第二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设于固定支承结构。
左侧板、右侧板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分别与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电连接。该集尘板组件通过金属左,右侧板的触点取电,为各个极板提供高压静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所述固定支承结构由上固定盒、下固定盒,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与上固定盒、下固定盒连接。
所述固定支承结构由上固定盒、下固定盒,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伸进上固定盒、下固定盒所设的相应空腔内;上固定盒其空腔内、下固定盒其空腔内各浇灌有绝缘胶;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伸进相应的绝缘胶里。
所述上固定盒、下固定盒之间设有极板疏子,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分别穿过所述的极板疏子。
所述上固定盒设有提手。
所述上固定盒、下固定盒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
相邻的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各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分别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左右外层为一种非金属的绝缘驻极体材料,中间为一层呈纤维网状排列的导电材料或片(面)状导电材料,三层材料通过黏结或高温黏结成一个整体。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由于取消了极易产生臭氧的高压金属极丝,并将金属集尘板(即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改进为一种表面绝缘而内部可通电的集尘板,基本杜绝了放电现象,故消除了臭氧,且由于在相同电压,相同空间下可排列更多集尘板,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更高,故集尘效率也更高,而整机结构简单,工艺简化,成本更低,使用及维护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上述所述的集尘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静电空气净化器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内设有中壳,进风栅格通过卡扣连接于中壳的底部,进风栅格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所述的集电板组件设于中壳其内下部,风机设于中壳内上部,高压电源设于中壳的内中部;微动开关设于中壳上。
外壳由前壳、后壳、顶盖构成,顶盖位于前壳、后壳的上部,顶盖通过转轴与后壳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顶盖通过可活动的顶盖开启按键钩紧前壳;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设于前壳或后壳上,顶盖上设有突柱与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接触;所述外壳下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高压电源;进风栅格通过卡扣连接于后壳的底部,进风栅格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所述前壳内设有风机。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整机结构简单,工艺简化,成本更低。是一种全新的静电净化器。基本解决了普通静电净化器存在的问题,是行业的一大突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的侧视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静电空气净化器不同视觉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静电空气净化器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集尘板组件,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左侧板1与右侧板2之间设有多张第一极性板3、多张第二极性板4,每相邻两张所述第一极性板3间设有一张所述的第二极性板4,第一极性板3、第二极性板4相互平行;所述左侧板1、右侧板2、第一极性板3、第二极性板4设于固定支承结构。各第一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各第二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
左侧板、右侧板是一种金属材料并分别与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电连接,该集尘板组件通过金属左,右侧板的底部的接触点取电,为各个极板提供高压静电。
所述固定支承结构由上固定盒5、下固定盒6,左侧板1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2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3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与上固定盒5、下固定盒6连接。
其中,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伸进上固定盒、下固定盒所设的相应空腔内;上固定盒其空腔内、下固定盒其空腔内各浇灌有绝缘胶7;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伸进相应的绝缘胶7里。绝缘胶实现连接、固定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左侧板、右侧板。
该结构连接中,左、右金属侧板与上下固定盒构成该集尘板组件的主要结构骨架。
所述上固定盒、下固定盒之间设有极板疏子8,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分别穿过所述的极板疏子8。
所述上固定盒设有提手9。方便组件提取,移动。
所述上固定盒5、下固定盒6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10。方便集尘组件安装于或拆除于静电空气净化器。在安装或拆除于净化器时,起导向作用。
相邻的第一极性板3、第二极性板4之间的间距相等。可以以间隔2-4毫米均匀排列。
各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分别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左右外层为一种非金属的绝缘驻极体材料,中间为一层呈纤维网状排列的导电材料或片(面)状导电材料,三层材料通过黏结或高温黏结成一个整体。
使用时,第一极性板接正极高压电源或负极高压电源端,而第二极性板则接与第一极性板相反极性的高压电源端。集尘板组件上分别设第一高压触点28,第二高压触点29。第一高压触点,第二高压触点分别与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集尘板组件由于取消了极易产生臭氧的高压金属极丝,并将金属集尘板(即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改进为一种表面绝缘而内部可通电的集尘板,基本杜绝了放电现象,故消除了臭氧,且由于在相同电压,相同空间下可排列更多集尘板,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更高,故集尘效率也更高,而整机结构简单,工艺简化,成本更低。
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静电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11,外壳内设有实施例1所述的集尘板组件19;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外壳11内设有中壳12,进风栅格13通过卡扣14连接于中壳12的底部,进风栅格13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15,初效过滤网跟随进风栅格也一样方便安装、取出。所述的集电板组件设于中壳其内下部,风机16设于中壳内上部,高压电源17设于中壳的内中部;微动开关18设于中壳上。。集尘板组件上的第一高压触点,第二高压触点分别与各自相应的触电弹片30相接触。
工作原理:空气流向:空气经进风格栅及初效过滤网过滤掉毛发等大颗粒污染物后再经新型静电集尘板组件去除剩余微粒后,在风机驱动下经出风格栅吹出干净的净化空气。
进风栅格13通过卡扣14连接于中壳12的底部,可以方便安装、取出进风栅格,进风栅格13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15,初效过滤网跟随进风栅格也一样方便安装、取出。
微动开关安装在中壳上,正常工作时处于闭合(ON)状态,当进风格栅装配不到位或取出后,微动开光处于OFF状态,产品将停止工作。集尘板压板通过弹性扣固定在中壳上,并可转动,该压板转到一定位置,可将集尘板组件可靠固定。
实施例3:如图6所示,静电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实施例1所述的集尘板组件19;外壳由前壳20、后壳21、顶盖22构成,顶盖22位于前壳、后壳的上部,顶盖通过转轴23与后壳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24;顶盖通过可活动的顶盖开启按键25钩紧前壳;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31设于前壳或后壳上,顶盖22上设有突柱与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接触;所述外壳下设有底座26,底座内设有高压电源27;进风栅格13通过卡扣14连接于后壳的底部,进风栅格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15;所述前壳内设有风机16。
工作原理:进风格栅″内侧装有″初效过滤网″,过滤大颗粒污染物,″进风格栅″通过卡扣固定在″后壳″上,一边装有弹性扣,“进风格栅″及″初效滤网″可方便取出。
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安装在″后壳″上,正常工作时,″顶盖″闭合,该微动开关处于闭合(ON)状态,产品可正常启动,当″顶盖″开启后,该微动开光处于OFF状态,产品将停止工作。这时可取出″静电集尘板组件″进行清洗或检查。
顶盖″与″后壳″通过″转轴″结构与″后壳″连接,″转轴″内部装有″扭簧″,按下″顶盖开启按键″,″顶盖″在″扭簧″作用下可自动开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多张第一极性板、多张第二极性板,每相邻两张所述第一极性板间设有一张所述的第二极性板,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相互平行;各第一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各第二极性板相互间电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设于固定支承结构;左侧板、右侧板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分别与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承结构由上固定盒、下固定盒,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与上固定盒、下固定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承结构由上固定盒、下固定盒,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伸进上固定盒、下固定盒所设的相应空腔内;上固定盒其空腔内、下固定盒其空腔内各浇灌有绝缘胶;左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右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其上部及下部分别伸进相应的绝缘胶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固定盒、下固定盒之间设有极板疏子,各所述的第一极性板、各所述的第二极性板分别穿过所述的极板疏子,所述上固定盒设有提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固定盒、下固定盒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相邻的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板组件,其特征是:各第一极性板、第二极性板分别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左右外层为一种非金属的绝缘驻极体材料,中间为一层呈纤维网状排列的导电材料或片状导电材料,三层材料通过黏结或高温黏结成一个整体。
8.一种静电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集尘板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内设有中壳,进风栅格通过卡扣连接于中壳的底部,进风栅格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所述的集电板组件设于中壳其内下部,风机设于中壳内上部,高压电源设于中壳的内中部;微动开关设于中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空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外壳由前壳、后壳、顶盖构成,顶盖位于前壳、后壳的上部,顶盖通过转轴与后壳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顶盖通过可活动的顶盖开启按键钩紧前壳;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设于前壳或后壳上,顶盖上设有突柱与顶盖开启断电保护微动开关接触;所述外壳下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高压电源;进风栅格通过卡扣连接于后壳的底部,进风栅格的内侧设初效过滤网;所述前壳内设有风机。
CN2011204298806U 2011-11-03 2011-11-03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36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98806U CN202336389U (zh) 2011-11-03 2011-11-03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98806U CN202336389U (zh) 2011-11-03 2011-11-03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36389U true CN202336389U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85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298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36389U (zh) 2011-11-03 2011-11-03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3638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8154A (zh) * 2014-03-21 2014-06-18 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式空调伴侣空气净化器
CN104084312A (zh) * 2014-07-31 2014-10-08 颜为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
CN104338610A (zh) * 2013-08-07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的电离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05107628A (zh) * 2015-09-25 2015-12-02 武汉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CN105214844A (zh) * 2014-06-09 2016-01-06 黄河 一种多层静电空气过滤板
CN111437422A (zh) * 2020-04-16 2020-07-24 四川大学 一种热电耦合的杀毒灭菌空气净化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610A (zh) * 2013-08-07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的电离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03868154A (zh) * 2014-03-21 2014-06-18 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式空调伴侣空气净化器
CN103868154B (zh) * 2014-03-21 2016-03-30 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式空调伴侣空气净化器
CN105214844A (zh) * 2014-06-09 2016-01-06 黄河 一种多层静电空气过滤板
CN104084312A (zh) * 2014-07-31 2014-10-08 颜为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
CN104084312B (zh) * 2014-07-31 2017-02-08 颜为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集尘装置
CN105107628A (zh) * 2015-09-25 2015-12-02 武汉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CN111437422A (zh) * 2020-04-16 2020-07-24 四川大学 一种热电耦合的杀毒灭菌空气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6389U (zh) 集尘板组件及带有该组件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WO2017091922A1 (zh) 静电集尘模块及其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CA2657512C (en) Electrical power disable in an air cleaner
CN108311284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设备
CN106642606B (zh) 一种风机盘管回风净化装置和空调器
CN204605329U (zh) 静电除尘黑板擦
CN105665138A (zh) 静电扇除尘器
CN202238313U (zh) 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4769144U (zh) 一种新型静电型空气净化设备
CN203777875U (zh) 家用空气净化机
CN209791166U (zh) 一种静电除尘过滤箱
CN204227572U (zh) 一种静电水空气净化器
CN208357038U (zh) 一种电除尘装置
WO2017177744A1 (zh) 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
CN204063238U (zh) 一种带静电除尘净化功能的壁炉
CN205065959U (zh) 一种高效空气净化器静电除尘装置
CN104214811A (zh) 一种带静电除尘净化功能的壁炉
CN204974192U (zh) 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CN209238180U (zh) 一种单通道双极化区油烟净化电场
CN209549712U (zh) 静电除油烟装置
CN105855049A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CN205164959U (zh) 一种空调除尘装置及使用该空调除尘装置的空调
CN209715394U (zh) 一种静电集尘滤网
CN208161834U (zh) 一种应用于电气室的无动力微型静电除尘装置
CN205217138U (zh) 静电集尘模块及其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